礦井
絕對涌水量是單位時間內流入礦井的
水量
單位是立方米/小時,相對涌水量是礦井每采一噸煤的涌水量,單位是立方米/噸。
Ⅱ 單位涌水量與礦井涌水量怎樣換算的
礦井絕對涌水量是單位時間內流入礦井的水量單位是立方米/小時;
相對涌水量是礦井每采一噸煤的涌水量,單位是立方米/噸。
礦井涌水量:
流入礦井巷道內的地表水、裂隙水、老窯水、岩溶水等的總量。礦井涌水量的大小常用每小時或每分鍾的流量表示。礦井涌水量是煤礦開發的一個重要技術條件。地質勘探工作區應查明水文地質條件和預計開采礦井的涌水量,以便在建井和生產時採取相應的流、排、堵、防等措施。
單位涌水量:
抽水試驗時井孔內水位每下降一米時的涌水量。它是對比含水層出水能力大小的重要指標。單位涌水量的單位為L/(s·m)。
Ⅲ 輕型井點降水如何計算涌水量
輕型井點降水法施工的計算步驟為:確定井點系統的布置方式(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計算涌水量;計算井點數量和井距;校核水位降低數值;選擇水泵規格等。二、井點降水是高地下水位地區基礎工程施工的重要措施之一。它能克服流砂、穩定基坑邊坡、降低承壓水位防止坑底隆起和加速土的固結,使位於天然地下水位以下的基礎工程能在較乾燥的施工環境中進行施工。基本上在任何場地都可以抽水,除一些保水性很好的土壤。降水方法和設備可根據土層的滲透系數、要求降水的深度和工程特點,經過技術經濟和節能比較後確定。井點降水施工的條件是什麽,井點降水結算需結算哪些內容,這些內容怎樣計算工程量,排水泵計算台班嗎井點降水施工的條件是什麽,井點降水結算需結算哪些內容,這些內容怎樣計算工程量,排水泵計算台班嗎 1、地下水位高於基底標高 2、井點安拆。運輸,使用天數 3、使用天數內不計算,非使用天數內可計停班
Ⅳ 什麼是礦井絕對涌水量和相對涌水量,怎麼計算
礦井絕對涌水量是單位時間內流入礦井的水量單位是立方米/小時,相對涌水量是礦井每采一噸煤的涌水量,單位是立方米/噸。
Ⅳ 基坑降水涌水量Q
井點降水設計基本理論是依據裘布依穩定流理論和泰斯非穩定流理論,根據降水井的形式可分為完整井和非完整井,根據地下水類型又分為潛水和承壓水等。各種類型降水井的涌水量計算方法也有不同。目前,基坑降水設計的涌水量計算方法,主要採用地下水滲流理論,根據《建築基坑支護技術規程》所給出的各種情況下的涌水量計算公式加以選用。
不同平面布置形式的建築基坑,除狹長條狀、線性管道基坑以外,涌水量的計算都概化為圓形基坑,用大井法計算基坑涌水量。主要的基坑涌水量計算公式見表4-4至表4-6。
表4-4 潛水含水層涌水量計算公式與適用條件
續表
表4-5 承壓水含水層涌水量計算公式與適用條件
續表
表4-6 承壓-潛水含水層涌水量計算公式與適用條件
注:表4-4~表4-6中符號含義如下:
Q—基坑涌水量(m/3d);
K—滲透系數(m/d);
H—潛水含水層厚度(m);
M—承壓含水層厚度(m);
S—水位降深(m);
R—抽水影響半徑(m);
r0——基坑等效半徑(m);
b—基坑中心至岸邊的距離(m);
b1、b2——基坑中心至河岸邊的距離(m);
l——過濾器有效工作部分長度(m)。
上述表格內所列涌水量計算公式是最常用到的,其他復雜邊界條件下的涌水量計算公式,可參考《地下水動力學》、《水文地質手冊》、《供水水文地質手冊》等相關書籍。
Ⅵ 涌水量(Q)-降深(S)曲線法
1.原理和應用條件
涌水量(Q)-降深(S)曲線法,是根據穩定井流抽(放)水試驗資料建立涌水量與降深的關系方程,根據勘探試驗階段與未來開采階段水文地質條件的相似性,外推預測未來礦井的涌水量。採用Q-S曲線法一般要求抽水試驗條件盡量地接近未來的開采條件。一般要求:將試驗井孔布置在未來開采疏乾地段,試驗孔的類型符合未來開采條件,盡量採用大口徑、大降深、長時間的抽水試驗,以使水文地質條件充分顯示,這樣所建立的QS方程才能反映未來的開采條件。建立Q-S曲線方程時,要求進行三次以上水位降低的抽(放)水試驗。外推計算時,外推范圍一般不應超過抽水試驗最大降深的2~3倍。
實際上,抽(放)水試驗時Q-S關系很復雜,影響因素較多,主要影響因素有:
1)礦床水文地質條件的影響:如含水層規模、補給情況、邊界條件等的差別,使Q-S曲線類型各異。因此,要求抽(放)水地段的水文地質條件與預測地段相似。
2)抽(放)水時水位降深的大小對外推精度影響極大:隨水位降深加大,含水層的水力特性發生變化,如地下水由層流轉為紊流、由二維流轉為三維流、水流阻力加大等,因而,Q-S曲線類型發生變化,從而使預測誤差加大。所以允許外推范圍,應不超過抽(放)水試驗最大降深的2~3倍。
3)抽水井的結構和抽水時間影響:要考慮抽水井與采礦井巷的區別。抽水時間越長,誤差越小。
Q-S曲線法的優點是避開了求取各種水文地質參數,計算簡便。因此,它適用於水文地質條件復雜且難於取得有關參數的礦井及礦區。
在一些水文地質條件復雜的礦區,如由於邊界條件復雜而難以建立解析公式時,常用該法預測礦井的涌水量。
2.計算方法步驟
1)建立各種類型Q-S曲線方程。Q-S曲線的類型,一般有4種,見圖5-9,其對應的數學方程為:
Ⅰ:直線型
Q=qS (13-8)
Ⅱ:拋物線型
S=aQ+bQ2 (13-9)
兩端除以Q,則得:
專門水文地質學
根據實際經驗,一般認為,井徑對涌水量的影響,比對數關系大,比平方根關系小。
Ⅶ 涌水量的計算
為獲得准確的開采礦坑涌水量,採用解析法和相關分析法對林海鐵礦800m中段涌水量進行計算,並與實際觀測涌水量對比.兩種方法的相對誤差分別為6.0%、1.4%,證明相關分析法更為精確.
公式沒學過,有待我研究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