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水稻灌漿方法視頻

水稻灌漿方法視頻

發布時間:2022-08-26 15:27:54

❶ 水稻先從哪個位置開始灌漿

一般情況下它是從水稻的種子的尖端開始灌漿這種情況直到根部。

❷ 水稻灌漿期上不來。用什麼產品可以加速灌漿提早成熟呢

防治方法:(1)防止缺氮 及時追施速效氮肥,配施適量磷鉀肥,施後中耕耘田,使肥料融入泥土中。(2)防止缺磷 淺水追肥,667m2用過磷酸鈣30kg混合碳酸氫銨25-30kg隨拌隨施,施後中耕耘田;淺灌勤灌,反復露田,以提高地溫,增強稻極對磷素的吸收代謝能力。待新根發出後,667m2追尿素3-4kg,促進恢復生長。(3)防止缺鉀 補救時立鄧排水,667m2施草木灰150gk,施後立即中耕耘田,或667m2追氯化鉀7.5kg。同時配施適量氮肥,並進行間隙灌溉,促進根系生長,提高吸肥力。(4)防止缺鋅 秧田期於插秧前2-3天,每667m2用1.5%硫酸鋅溶液30kg,進行葉面噴施,可促進緩苗,提早分櫱,預防縮苗。始穗期、齊穗期,每667m2每次用硫酸鋅100g,對水50kg噴施,可促進抽穗整齊,加速養分運轉,有利灌漿結實,結實率和千粒重提高。(5)防止缺硫 注意施用含硫肥料。如硫銨、硫酸鉀、硫磺及石膏等,除硫磺需與肥土堆積轉化為硫酸鹽後施用外,其他幾種,每667m2施5-10kg即可。(6)防止缺鈣 每667m2施石灰50-100kg。(7)防止缺鎂 基施鈣癬磷肥15-20kg,應急時噴1%硫酸鎂。(8)防止缺鐵 增施有機肥或培土。(9)防止缺錳 用1%-2%硫酸錳溶液浸種24-48小時,或基施硫酸錳162kg,與有機肥混用。(10)防止缺硼 在水稻生長中後期,噴施0.1%-0.5%硼酸溶液或0.1%-0.2%的硼砂溶液2-3次,每667m2用液量40-50kg。水稻葉面施肥,在超高產栽培條件下,單位面積人的生物產量有了大幅度提高,水稻田需肥量也相應增加,不僅需重視氮、磷、鉀等大量元素,採用葉面施肥是一種經濟有效的方法。提倡施用惠滿豐(高美施)每667m2用210-240ml,對水稀釋300-500倍液噴葉1-2次或次或促豐寶Ⅱ型活性液肥600-800倍液,或施用多功能高效葉肥-萬家寶。其主要成分系腐植酸和多種微量元素螫合體,其中黃腐酸(FA)含量在8%以上,含鋅及各種微量元素總量在12%以上,氮磷鉀肥含量在10%以上,用後增產13%-14%,可在水稻孕穗期或灌漿期,每667m2每次用萬家寶30-90g,對水45-50kg,早晚天氣涼爽時噴灑,且可與多種殺蟲殺菌劑混用,隔15天1次。水稻缺鋅的地區或田塊,用後效果尤其明顯。 小麥黃矮病病原為黃矮病毒,由蚜蟲傳播。該病於1950年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大麥上首先發現,所以又叫大麥黃矮病。小麥全生育期均可染病。幼苗期得病,根系淺,分櫱減少,顯症葉片先從葉尖褪綠變黃,逐漸向基部發展,病葉稍厚而硬,葉背蠟質層也較多,植株嚴重矮化,旗葉顯著變小。幼苗期染病的植株容易在冬季死亡,不死亡的後期不抽穗結實,即使抽穗結實子粒數也會減少,穗粒重減輕。拔節期染病,則從中部至旗葉發病,也是先由葉尖開始變黃,葉脈仍為綠色,因而出現黃綠相間的條紋;病區可擴展至全葉的1/3-1/2,基部仍為綠色,保持的時間較長,且變厚變硬,葉色較濃,黃化部分顏色鮮艷,最後全葉乾枯,有的變為白色,多不下垂;植株矮化不明顯,秕穗率增加,千粒重顯著降低,穗期染病,僅旗葉發病或旗葉先發病,然後再轉向旗葉下1-2葉,即由上向下發展,植株不矮化,秕穗率高,千粒重降低。 該病可由禾穀縊管蚜、無網長管蚜、玉米蚜、麥二叉蚜等多種蚜蟲傳播病毒,以麥二叉蚜最為重要。麥二叉蚜傳播具持久性,但不終生傳毒,也不能通過卵傳毒。10月份氣溫高,次年3月下旬麥二叉蚜蟲口密度高,黃矮病就可能大流行。 不同小麥品種對黃矮病的抗性有很大差異,國內現已有高抗黃矮病品種,病區應盡量選用高抗病品種或耐病品種。防治蚜蟲是控制黃矮病的重要措施,如果冬前乾旱溫暖,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需噴葯一次,壓低麥蚜越冬基數;春季蚜株率達到3-5%時,需繼續進行防治。病區可以在小麥播種前用滅蚜葯劑拌種。用葯劑拌過種的,冬前可以不再防蚜蟲。已發病的麥田,應抓緊對蚜蟲進行防治,避免病害進一步擴散危害,同時可以噴施一些葉面肥增強小麥的抗病能力。

❸ 水稻的具體種植方法 詳細點

育秧階段 主攻目標培育適齡壯秧。 措施內容曬種、選種、浸種、催芽、精做秧板,適期適量播種,合理管水,追肥拔 草,防治病蟲。

❹ 什麼是水稻灌漿期,通俗點

水稻灌漿期是指從揚花結束穎殼閉合開始到籽粒成熟的一段時間。從生物學角度看,此時是受精卵發育形成胚、受精極核發育成胚乳的過程。從生產角度看,此時是最終形成產量的時期,生產上此時要保證有充足的光合面積和通暢的物質運輸渠道。

❺ 水稻先從穗部哪個位置開始灌漿

水稻揚花通常是上面的花先開,然後再到下面。水稻灌漿也是這個順序。

❻ 什麼是水稻灌漿

水稻灌漿期是指從揚花結束穎殼閉合開始到籽粒成熟的一段時間。從生物學角度看,此時是受精卵發育形成胚、受精極核發育成胚乳的過程。此時是最終形成產量的時期,生產上此時要保證有充足的光合面積和通暢的物質運輸渠道。

當稻穗垂下,金黃飽滿時,就可以開始收成,過去是農民一束一束,用鐮刀割下,再紮起,利用打穀機使稻穗分離,現代則有收割機,將稻穗捲入後,直接將稻穗與稻莖分離出來,一粒一粒的稻穗就成為稻穀。

收成的稻穀需要乾燥,過去多在三合院的前院曬谷,需時時翻動,讓稻穀乾燥。篩選則是將癟谷等雜質刪掉,用電動分谷機、風車或手工抖動分谷,利用風力將飽滿有重量的稻穀自動篩選出來。

(6)水稻灌漿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生長環境

水稻喜高溫、多濕、短日照,對土壤要求不嚴,但是水稻土最好。幼苗發芽最低溫度10~12℃,最適28~32℃。分櫱期日均20℃以上,穗分化適溫30℃左右;

低溫使枝梗和穎花分化延長。抽穗適溫25~35℃。開花最適溫30℃左右,低於20℃或高於40℃,授粉受嚴重影響。

穗分化至灌漿盛期是結實關鍵期;營養狀況平衡和高光效的群體,對提高結實率和粒重意義重大。抽穗結實期需大量水分和礦質營養;同時需增強根系活力和延長莖葉功能期。

❼ 李子柒發布一個水稻生長的視頻是怎麼回事

近日,李子柒發布了一個水稻生長的視頻,從視頻中可以看到水稻從育秧、打田、插秧、生長、抽穗、揚花、灌漿再到成熟,收獲至端上飯桌的過程,讓大家了解了「粒粒皆辛苦」的含義

在視頻中,李子柒將飽滿健壯的稻種在水中浸泡一夜,直到種子長出小小的根和芽;接著將剛發出嫩芽的稻種撒在秧田裡,它們很快會長成健壯的秧苗;再把秧苗拔出來,分綁成小捆,將其拋到水田後開始插秧。

待水稻適應新環境後,開始生出新株。水稻的莖稈中,幼穗逐漸生長,將在不久的未來開出不顯眼的稻花;水稻迅速生長,從根部吸收更多的水分和養分;稻子完全熟後,黃澄澄的稻穀沉甸甸地壓彎了腰。最終,成熟的稻穀變為白花花的大米。

(7)水稻灌漿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節約糧食的必要性:

節約糧食,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浪費是一種可恥的行為。要存有節約的意識,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飯菜;在餐館用餐時點菜要適量,而不應該擺闊氣,亂點一氣。

1986年的第五次世界糧食調查的結果是:112個發展中國家(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除外)1979-1981年有3.35-4.49億人口處於營養不良狀態。聯合國人口活動基金組織80年代初宣稱,當時世界穀物產量可以養活60億人口。但就在同一時期,全世界人口只有45億左右,可是卻有4.5億人挨餓。

1995年,世界人口增長到57億,挨餓人口數字增加到10億。1972年,由於連續兩年氣候異常造成的世界性糧食歉收,加上前蘇聯大量搶購穀物,出現了世界性糧食危機,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於1973年和1974年,相繼召開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糧食會議,以喚起世界、特別是第三世界注意糧食及農業生產問題。

但是,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世界糧食形勢反而更趨嚴重。據當時預測,在80年代世界糧食仍將趨向短缺。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大會關於世界糧食日的決議,正是在世界糧食供求矛盾日趨尖銳的背景下作出的。

❽ 水稻灌漿需要多少溫度,白天夜裡

水稻灌漿最適宜氣溫為20—22度。

水稻灌漿適宜溫度比粳稻稍高,但溫度過高對水稻灌漿也有障礙。影響水稻灌漿結實的高溫極限是35℃,低溫極限不能低於17℃,如果溫度低於15度它就不灌漿,或者終身不灌漿。

且在灌漿前15天,以晝溫29攝氏度,夜溫19攝氏度,日均溫24攝氏度為宜,後15天以晝溫20攝氏度,夜溫16攝氏度,日均溫為18攝氏度為好。

(8)水稻灌漿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水稻種植技術主要環節


1、水稻種子的處理

在水稻種子的處理過程中, 要遵循以下的工作步驟:第一:對種子篩選時, 選取一些飽和度比較高和體態比較健康的種子, 這樣有利於優質種子的選擇。同時, 在天氣晴朗的時候, 要對選取的種子進行晾曬, 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剔除種子的水分, 並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種子的吸水的能力。

另外, 在陽光的暴曬下, 陽光中的紫外線能夠對於種子進行消毒和殺菌, 從而完成了種子的消毒和殺菌工作, 這項工作對於促進種子的生長發育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2、水稻床苗的處理和育苗

在一般的情況下, 水稻床苗的選擇方向一般是東西走向。這種選擇走向是為了保證水稻幼苗得到的光照能夠比較的全面, 從而保證水稻幼苗光照的穩定, 主要是為了將水稻幼苗的出苗率進行提升。

但是, 在水稻的生長過程中, 水稻幼苗的根部需要比較充足的生長空間, 這就要求在水稻苗床中能夠空出相應的位置, 也就是說需要相應的控制苗床的距離, 防止苗床距離出現過大或者過小的情況。

同時, 在這項工作的過程中, 要將薄膜覆蓋在苗床上, 這樣做的主要目的不僅僅是為了保證幼苗能夠不受到天氣變化的影響, 進而提升苗床的整體溫度, 另外, 覆上薄膜能夠有效的保證苗床的含水量保持在比較穩定的狀態, 另外, 還可以在這種狀態下搭建排水溝, 並且能夠通過這種方式進行水量的控制。

3、水稻的播種

在進行水稻的播種之前, 要對於水稻的相關種植工作進行研究, 種植者首先對當地的氣候的變化進行研究和分析。水稻的最佳播種溫度應該在溫度7℃左右, 同時在離地5cm的地溫最好達到8℃左右。滿足了這些條件, 才能進行水稻的播種, 提升水稻幼苗的出苗率。

通常情況下, 在水稻的播種工作完成以後, 要在種子上面進行細土的覆蓋, 覆蓋的厚度在1cm左右, 這樣就能夠保證水稻種子發芽的整體溫度及在發芽過程中需要的各種營養物質的供應。

4、水稻移栽及田間管理技術

水稻移栽時, 由於根系受傷, 吸收水肥能力降低, 地上部停止生長, 葉色變黃, 直到新根發生後才開始繼續生長, 在這個時期關鍵要做好以工作:

(1)查苗補苗。插秧後往往有缺穴現象。須及時檢查補苗, 以保證應有的密度和基本苗數。

(2)看苗灌水。大苗插秧後可以灌深一些水, 經2~3d後, 落淺到一寸左右。小苗移栽, 灌淺水1寸左右。

(3)追返青肥。當新根長出2~3寸時, 可追施返青肥、以促進新葉出生快, 分櫱早。迫肥時灌淺1寸左右, 每畝追施硫銨2kg左右。

(4)防治潛葉蠅危害。隨水稻插秧, 潛葉蠅也從秧田轉移到大田, 可噴施「吡蟲啉」防治, 效果很好。

閱讀全文

與水稻灌漿方法視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顛病大發作治療方法 瀏覽:820
祛痘膏的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183
回收舊手機的方法 瀏覽:278
版稅的計算方法 瀏覽:73
燒傷時正確的急救方法 瀏覽:11
DNA大片段突變的檢測方法 瀏覽:258
autocad2009的安裝及激活方法 瀏覽:955
用化學方法鑒別正丁基氯 瀏覽:326
樂視手機話筒設置方法 瀏覽:548
怎麼才能治療黑眼圈的方法 瀏覽:892
三種常用的交接棒方法 瀏覽:641
股票入門實戰的解套方法與技巧 瀏覽:836
躺平有哪些方法呢 瀏覽:853
hyperlink使用方法 瀏覽:336
盆栽香蔥的種植方法 瀏覽:120
新疆駝奶食用方法 瀏覽:755
怎麼變成明星的方法 瀏覽:409
2己烯和戊烷的鑒別方法 瀏覽:939
如何用繩子做蝴蝶結的方法 瀏覽:368
vivo手機語音控制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