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樣用老面發面步驟竅門
1.麵粉加上適量的水和成軟面團,蓋嚴蓋子室溫發酵24小時左右,(室溫20度左右)製成酵種;鑒別的方法有:面團變稀、有酸味、用手撥開面團觀察裡面有蜂窩;以上都是面團發酵好的現象。
2.然後進行2次發酵。在發好的酵種里加入適量的乾麵粉和鹼水,加麵粉的量以達到要求為准。用鹼量是麵粉的百分之一,食用鹼面用4倍於其的純凈水稀釋(水與鹼面的比例為4:1)。面團聞著不酸即可。
3。揉面達到三光:面光、手光、盆光。揉好後放在盆里繼續發酵至原面團的兩倍大即可按照要求做型,分割好後放在屜上醒20分鍾,涼水上屜蒸20分鍾。
注意以下事項
1.選對發酵劑:發面用的發酵劑有三種:小蘇打、面肥(老面)和乾酵母粉。它們的工作原理都差不多:在合適的條件下,發酵劑在面團中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再通過受熱膨脹使得面團變得松軟可口。
2.發酵粉的用量宜多不宜少:發酵粉是天然物質,用多了不會造成不好的結果,只會提高發酵的速度,對於麵食新手來說,宜多不宜少能保證發面的成功率。
3.活化酵母菌對新手比較重要:酵母的用量多少和混合不均勻等問題,會對發面結果產生一些影響。所以,建議新手先活化酵母菌。
4.和面的水溫要掌握好:和面用溫水。溫度在28-30度之間最好。家裡沒食品用溫度計用手來感覺吧。別讓手感覺出燙。
5.麵粉和水的比例要適當:麵粉、水量的比例對發面很重要。比如500g麵粉,水量不能低於250ml,即約等於:2:1的比例。
6.面團要揉光滑:麵粉與酵母、清水拌勻後,要充分揉面,盡量讓麵粉與清水充分結合。
7.保證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是成功的關鍵:發酵的最佳環境溫度在30-35度之間,最好別超過40度。濕度在70-75%之間。這個數據下的環境是最利於面團發酵的。
8.第二次發酵:將面團放置在面板上揉,將面團內的空氣揉出去,然後放在相對密封的容器中,讓它於室溫下再發酵30分鍾左右。二次發酵對發面成品的松軟度有很重要的作用。
9.巧用發酵輔助劑:添加少許白糖提高酵母菌活性、縮短發面的時間。添加少許鹽縮短發酵時間還能讓成品更松軟。添加少許醪糟協助發酵並增添成品香氣,添加少許蜂蜜加速發酵進程。
10.活性乾酵母的生產日期很重要:過期不可使用,生產日期與使用時間距離較長的,建議不要用。
Ⅱ 冬天如何發面
今天的這個方法有多簡單呢,只需要一個電飯煲即可。用了這個方法發面,只需要15分鍾就能發滿盆,快速又簡單。其實也不止這個方法能做,只是這個方法嚴謹一點。因為電飯煲密封性好,溫度在內里能保持均衡,所以穩定,
【所需材料】
500克麵粉,4克酵母,10克白糖,180毫升的溫水,2克鹼面,適量紅糖,適量麵粉。
【製作步驟】
1.500克麵粉放入盆中,加入4克酵母、白糖。白糖是起促進發酵作用的。如果單單是想皮子甜一點可以加多一點白糖。溫水30度左右,不超過40度,倒一點進去先把酵母化開。
2.少量多次地加入,邊倒邊攪拌。先攪拌成絮狀。
3.下手揉成表面光滑的面團,如果剛開始揉不光滑就先鬆弛10分鍾再揉。
4.把面團裝到能放得進電飯煲的盆中。再放入電飯煲中,按保溫鍵,保溫三分鍾。三分鍾後停火,餳發15分鍾就可以了。
5.發好的面看一下,已經滿盆了,內里都是氣孔。
6.准備2克的鹼面跟著乾粉抹在案板上。加了鹼面進去能使面口感更香有嚼勁,沒有很大的酸味。
7.發好的面移到案板上揉搓排氣,給她揉均勻。再搓成長條,分成大小均等的面劑子。
8.取一份面劑子往裡折疊按壓,整理成圓形。
9.用擀麵杖擀成中間厚邊緣薄的面片。
10.包上紅糖餡即可。適量紅糖加幾勺麵粉進去,攪拌均勻就可以做陷了。
11.像包包子一樣收口,捏緊捏實。收口朝下稍稍按扁即可。全部做好,蓋上保鮮袋餳發10分鍾。
12.電餅鐺或者平底鍋預熱,不用刷油,放入生坯小火先烙兩分鍾。有蓋子蓋上蓋子烙。
13.時間到給它翻個面,烙個一分鍾左右。
14.一直反復翻面多次,直到兩面金黃,按壓一下會快速回彈即可出鍋。
小貼士:
如果覺得電飯煲這樣做比較麻煩,也可以在鍋中燒一鍋溫水,把盆坐到溫水中。鍋中溫度流失得比較快,餳發的時間還是比電飯煲時間要長。
Ⅲ 如何發酵麵粉
想要對麵粉進行發酵的話,首先我們要准備好適量的乾酵母,然後將乾酵母倒入溫水中化開,再把酵母水和麵粉混合在一起並加入適量的清水直到將它揉成面團。
等我們將麵粉揉成光滑的面團之後,即可准備一個容器並將面團放入其中,接著用保鮮膜將面團密封起來直到它膨脹到原來的兩倍大。完成上述步驟以後,面團就發酵成功了,這時候我們只需要將面團取出來再次揉搓一會就可以用它來繼續製作包子、饅頭、花捲之類的食物了。
Ⅳ 和面的步驟與技巧
面條在我國的歷史是非常悠久的,而且面條食用起來也非常的方便,不僅可以當成主食,還可以成為快餐,面條的主要成分就是穀物或者是豆類的麵粉,現在很多超市中都在進行銷售,有的還進行了精美的包裝,然而對於對飲食要求很高的人員來說,往往都喜歡自己動手製作,那麼怎樣和面做面條呢?
第一,怎樣和面做面條呢?舀出麵粉,用小碗舀麵粉,如果是2個成年男人,三小碗足夠啦。將麵粉放入容器,建議選擇不銹鋼盆,輕便,能撐得住力氣,而且沾上麵粉也很容易清洗。新手注意事項:如果你的目標是三小碗麵粉的量,那麼,此步驟舀麵粉的時候,最好只舀出兩小碗,原因,慢慢看。
第二,加水。這一步很關鍵:舀出一小碗水,往麵粉一點點加水,要沿著不銹鋼盆的邊緣,一點點加水。「一點點」的意思是,水流的大小,類似於普通純凈水瓶子的瓶口一半的流量,讓水緩慢而均勻的流出來。在加水的過程中,不停的用手去揉搓麵粉,所揉搓的單位越小越好。這個怎麼理解——用中間的三個手指尖去揉,每次揉的越少,以後出來的面團越勻稱,搓的好的話,出來的是絮狀。
第三,揉絮狀麵粉。現在,麵粉已經成為絮狀啦,那麼下一步,就是把這些小絮絮,合並為大絮絮,最後,將所有的大絮絮合並為一個初始的面團。在整個過程中,需要加水。加水的多少,依賴於你的手感,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濕。太乾的話,揉不起來,太濕的話,要多加點麵粉才不粘手。新手注意事項:新手的時候,最好一開始少舀點麵粉,因為在後續加水過程中,很可能因為太濕而需要再加麵粉。
怎樣和面做面條呢?想要面團更光滑美味的訣竅:想要面團更光滑:在第一步加水之前,在乾麵粉中打入一個雞蛋,用筷子將雞蛋和麵粉攪拌均與後,再加水搓絮絮;喜歡吃干拌面的朋友,在和面的時候,可以直接加鹽水:在用於和面的水裡加顆粒鹽,就是鹽水,用鹽水和面。
Ⅳ 怎樣快速發面
中華這片大地上,麵食的歷史有上千年,而世世代代的人用自己勤勞的雙手,用麵粉做出了各式各樣的特色美食,比如山東的大饅頭、上海的小籠包、湖北的氣泡饃饃等等都是比較出名的美食,而要想這些麵食做的好吃又好看,就離不開發面。而夏天溫度比較高,發面比較容易,而冬天溫度特別低,要想快速的發面,真的需要掌握一些技巧才行。有一些人在冬天發面時,只會傻傻的直接加酵母,而且將面和好後耐心等待了6個小時,看著面沒有一點動靜,都懷疑自己是不是酵母放少了,其實這都會大家沒有掌握冬天發面訣竅導致的,今天胡師傅就教大家一妙招,只要按照這個方法做,20分鍾就能發滿盆。
所需食材:麵粉500克、40攝氏度溫水240ml、酵母5克、食鹽1.5克、白砂糖25克。
正確和面發面的方法:
第一步:首先將溫水、酵母、白砂糖全部混合在一起,然後攪拌均勻一下,使白砂糖全部融化即可,接著耐心等待5分鍾即可備用。
第二步:將上述准備好的發酵水放入到麵粉中,同時將食鹽放入到麵粉中,用筷子將麵粉攪拌成面絮狀即可備用。
第三步:將面絮揉成面團,然後反復的揉搓面團,直到面團表面非常光滑、細膩,而且還非常有勁,就代表團揉好了。如果還不知道如何判斷面團是否揉好了,可以將面團慢慢拉開,如果能拉出膜,也代表面揉到位了。要想饅頭做的暄軟,面一定要揉到位,不然做好的饅頭會像是死面一樣。
Ⅵ 發面怎麼發面做法大全圖解
發面的做法
關鍵詞:發面
材料:中筋麵粉500g,牛奶250g(可以用等量水代替)、安琪酵母5g、綿白糖30g、鹽少許
做法:
1、將牛奶在微波爐中或者煤氣灶上加熱至30-40℃(如果沒有溫度計,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將手洗干凈,用手指觸碰一下加熱好的牛奶,感覺稍微有些燙手就正好),加入乾酵母(5g)攪拌均勻,室溫放置10分鍾後,待其表面產生浮沫。(冬天在室溫放置怕涼,可以在容器上蓋個蓋子,或者放置在溫暖的地方。如果放在烤箱里,溫度千萬不可過高,因為酵母到50℃就被燙死了,從而失去活性)
2、麵粉過篩(過篩後麵粉更蓬鬆細致,才能用絕佳的外觀和口感)後加入綿白糖(30g)和鹽少許,再將混合好酵母的牛奶(250g)加入,先拌成雪花狀再繼續揉
成軟硬適中的面團,並且達到 「三光」(即手光,面光及盆光)。(加入白糖可以使饅頭口感更好,也減少發酵時間,像這樣少量的糖不會使饅頭有明顯的甜味,而且加入少量的鹽也正好中和啦)
3、將面團放入盆內,蓋上保鮮膜或者濕布,在30℃左右保溫2~3小時,見面團漲到原來的2~3倍大時,表明面團已發好。(冬天的時候可以在鍋中加熱少許水,將面盆放在裡面發酵。鍋中的水溫不可過高,水最好也不要接觸到面盆底部)
4、看著天氣不錯,把面盆放在太陽底下發酵,2個多小時以後就好啦,看看裡面都是蜂窩狀的哦!
5、將發酵好的面團揉搓成團狀,分割成所需的分量,用擀麵杖壓出空氣,即可做包子饅頭。(我的案板和擀麵杖都不大,分成兩個面團正合適)用擀麵杖壓出空氣,是為了使蒸出的包子饅頭表面光滑,要不容易產生坑坑洞洞的點。
Ⅶ 如何製作發面饅頭視頻
發面
1、發酵粉用溫水泡,水溫最好在35度左右
2、用泡發酵粉的溫水和面,一定要揉15分鍾。然後放在溫暖潮濕的地方發酵,如果室溫低,可以連著裝面團的盆子,一起放進裝有溫水大鍋里,蓋好鍋蓋。發酵時間絕對不能少於1.5小時,最好2小時。
3、發酵好的面團比較軟,再摻麵粉揉勻,揉成型,進行2次發酵,就是成型的面團放在考盤或者蒸籠里,不能少於半小時。這樣的發面才能暄騰。我做麵包,夏天一般至少發2小時,冬天發4小時。
蒸饅頭怎樣發面
發面的過程就是培養酵母菌的過程。其機理就是通過繁殖酵母菌而把少量的多糖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面團中的這些二氧化碳小顆粒在蒸或烤的時候就會膨漲,從而使面團變白變軟。
其過程如下:
1.一碗清涼水加少量糖和一點點鹽
2.微波爐加熱至30~40度(一分鍾左右)
3.放入一平湯匙的活性乾酵母(超市有賣,找不到就問店員在哪裡)
4.拌勻致酵母溶解(樣子有點象泥湯)
5.用該「泥湯」和面,至手感舒服。
6.放置溫暖地方30~40度(不要超過70度,否則活酵母要變死酵母,就發不起來了)
7.等15~20分鍾。面發後用手指按下一個洞不會有反彈。
8.加少許乾麵調整手感
9.加工成你所要的形狀。如果該過程中面繼續發的速度太快,可以考慮把它放到涼爽的地方,如窗戶口。酵母菌在低溫時停止生長,但不會死掉。
10如果覺得面發的不夠理想,可以在加工成型後再等片刻,讓酵母繼續生長。
11.上籠屜蒸,水開後5~10分鍾,根據個頭和內容而定。
12.蒸完後不要立即開蓋子,否則涼氣會使長大的面團迅速回縮,影響質量。等3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