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上證指數的計算及權重股所佔的比例
指數的采樣范圍 納入指數計算范圍的股票稱為指數樣本股(亦稱成份股),成為樣本股的前提條件是該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1. 上證180指數的樣本股是在所有A股股票中抽取最具市場代表性的180種樣本股票。 樣本空間:剔除下列股票後的所有上海A股股票。 上市時間不足一個季度的股票; 暫停上市股票; 經營狀況異常或最近財務報告嚴重虧損的股票; 股價波動較大、市場表現明顯受到操縱的股票; 其他經專家委員會認定的應該剔除的股票。 選樣標准:行業內的代表性;規模;流動性。 選樣方法 根據總市值、流通市值、成交金額和換手率對股票進行綜合排名; 按照各行業的流通市值比例分配樣本只數; 按照行業的樣本分配只數,在行業內選取排名靠前的股票; 對各行業選取的樣本作進一步調整,使成份股總數為180家。 樣本股的調整 上證成份指數依據樣本穩定性和動態跟蹤相結合的原則,每半年調整一次成份股,每次調整比例一般不超過10%。特殊情況時也可能對樣本進行臨時調整。 2. 上證50指數的成份股是在上證180指數的成份股中選取規模大、流動性強的50隻股票。 樣本空間:上證180指數樣本股。 樣本數量:50隻股票。 選樣標准:規模;流動性。 選樣方法:根據流通市值、成交金額對股票進行綜合排名,取排名前50位的股票組成樣本,但市場表現異常並經專家委員會認定不宜作為樣本的股票除外。 3. 上證紅利指數挑選在上證所上市的現金股息率高、分紅比較穩定、具有一定規模及流動性的50隻股票作為樣本。 樣本空間:滿足以下三個條件的上海A 股股票構成上證紅利指數的樣本空間。 (1)過去兩年內連續現金分紅而且每年的現金股息率(稅後)均大於0; (2)過去一年內日均流通市值排名在上海A股的前50%; (3)過去一年內日均成交金額排名在上海A股的前50%。 樣本數量:50隻股票。 選樣標准:過去兩年的平均現金股息率(稅後)。 選樣方法:對樣本空間的股票,按照過去兩年的平均現金股息率(稅後)進行排名,挑選排名最前的50隻股票組成樣本股,但市場表現異常並經專家委員會認定不宜作為樣本的股票除外。 4. 上證180金融股指數從上證180指數中挑選銀行、保險、證券和信託等行業的股票組成樣本股。 樣本空間:以上證180指數樣本股作為樣本空間。 選樣方法:從樣本空間中選擇銀行、保險、證券以及信託等行業股票構成樣本股。 樣本股調整:上證180指數調整樣本股,上證180金融股指數隨之進行相應的調整;若上證180指數中樣本股公司有特殊事件發生,導致其行業屬性發生變化,上證180金融股指數樣本股進行相應的調整。 5. 上證公司治理指數是以上證公司治理板塊的股票作為樣本股編制而成的指數。 樣本選取辦法:樣本股由上證公司治理板塊中的股票組成。 定期調整:每年5到6月份,上證公司治理板塊進行重新評選,中證指數有限公司根據重新評選結果於7月初對上證公司治理指數樣本進行調整。 臨時調整:當上證公司治理板塊股票有特殊事件發生,以致出現不符合公司治理板塊申報條件的,將盡快從公司治理板塊中予以剔除,上證公司治理指數同時進行相應調整。 6. 上證180公司治理指數從上證180指數與上證公司治理指數樣本股中挑選100隻規模大、流動性好的股票組成樣本股。 樣本空間:以上證180指數和上證公司治理指數的樣本股並集作為樣本空間; 選樣方法:上證180公司治理指數按照以下的兩個步驟進行選樣; (1). 根據上證180指數選樣方法對樣本空間內股票進行綜合排名; (2).在上證180指數與上證公司治理指數樣本股交集中,挑選綜合排名前100隻股票作為上證180公司治理指數樣本股。如果該交集股票不足100隻,則在上證公司治理指數樣本股中選擇綜合排名最高的非交集股票補足。 定期調整: (1).隨著上證180指數或上證公司治理指數的定期調整,上證180公司治理指數每半年調整一次樣本股,在1月初和7月初實施調整。 (2).每次樣本調整比例一般不超過10%,除非從樣本空間中被調出的原樣本股票超過10%。 臨時調整:如果上證180指數或者上證公司治理指數出現臨時調整,而被剔除的股票同時也是上證180公司治理指數樣本股,那麼上證180公司治理指數將此樣本剔除,而優先選擇上證180指數與上證公司治理指數交集中尚未調入180公司治理指數且綜合排名最高的股票調入上證180公司治理指數;如果上證180指數與上證公司治理指數交集股票已經全部調入上證180公司治理指數,那麼在上證公司治理指數樣本股中選擇尚未調入180公司治理指數且綜合排名最高的股票調入。 7. 上證中型企業綜合指數樣本空間由全部上海A股股票組成。 中型企業的界定:參考國民經濟產業分類中的大中小型企業劃分的常用方法,結合我國上市公司規模基本特徵,將樣本空間內所有股票分別按照總股本、總資產與營業收入等指標劃分為大型企業、中型企業與小型企業。 大中小型企業劃分標准表 大型 中型 小型 資產總額 ≥25億元 ≥5億元 <5億元 營業收入 ≥15億元 ≥4億元 <4億元 總股本 ≥4億股 ≥1億股 <1億股 注1:對於大型企業與中型企業,只有同時滿足三個參數的下限時,才能劃歸相應的檔位,否則劃入下一檔。 注2:對面值不等於1元人民幣的股票,將其折算為1元後進行界定。 注3:總股本指上市公司股本總額,包括境內股也包括在境外上市的股份。 指數選樣:所有被劃為中型企業的上市公司股票組成中型企業指數樣本股。 樣本調整:每年6月份,根據上市公司最新年報重新對上市公司進行大中小型劃分。根據最新劃分結果,於每年7月初對上證中型企業綜合指數成份股進行定期調整,調整生效時間是7月份第一個交易日。特殊情況下也可以對中型企業綜合指數成分股進行臨時調整。 中型企業界定標准調整:中型企業劃分標准每年檢討一次,並適時調整劃分標准。 8. 上證綜合指數的樣本股是全部上市股票(A股和B股) 8. 新綜指樣本股是全部上證所上市的已完成股權分置改革的滬市上市公司股票。 10. 分類指數的成份股是相應股票類別或行業類別的全部股票 上證A股指數的樣本股是全部上市A股,上證B股指數的樣本股是全部上市B股 上海證券交易所對上市公司按其所屬行業分成五大類別:工業類、商業類、房地產業類、公用事業類、綜合業類,行業分類指數的樣本股是該行業全部上市股票(A股和B股)。 10. 基金指數的成份股是所有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證券投資基金 指數的計算 上證指數系列均以「點」為單位。 1. 基日、基期與基期指數 基期亦稱為除數 上證180指數是1996年7月1日起正式發布的上證30指數的延續,基點為2002年6月28日上證30指數的收盤指數3299.05點,2002年7月1日正式發布。 上證50指數以2003年12月31日為基日,以該日50隻成份股的調整市值為基期,基期指數定為1000點,自2004年1月2日起正式發布。 上證紅利指數以2004年12月31日為基日,以該日所有樣本股的調整市值為基期,基期指數定為1000點,自2005年1月4日起正式發布。 上證180金融股指數以為2002年6月28日為基日,以該日所有股票樣本的調整市值為基期,基點為1000點。 上證公司治理指數以2007年6月29日為基日,以該日所有股票樣本的調整市值為基期,基點為1000點。 上證180公司治理指數以2007年6月29日為基日,以該日所有股票樣本的調整市值為基期,基點為1000點。 上證中型企業綜合指數以2007年12月28日為基日,基點為1000點。 上證綜合指數以1990年12月19日為基日,以該日所有股票的市價總值為基期,基期指數定為100點,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發布。 新上證綜指以2005年12月30日為基日,以該日所有樣本股票的總市值為基期,基點1000點,自2006年第一個交易日正式發布。 上證A股指數以1990年12月19日為基日,以該日所有A股的市價總值為基期,基期指數定為100點,自1992年2月21日起正式發布。 上證B股指數,以1992年2月21日為基日,以該日所有B股的市價總值為基期,基期指數定為100點,自1992年8月17日起正式發布。 分類指數以1993年4月30日為基日,以該日相應行業類別所有股票的市價總值為基期,基期指數統一定為1358.78點(1993年4月30日上證綜合指數收盤值),自1993年6月1日起正式發布。 上證基金指數以2000年5月8日為基日,以該日所有證券投資基金市價總值為基期,基日指數為1000點,自2000年6月9日起正式發布。 2. 計算公式 上證指數系列均採用派許加權綜合價格指數公式計算 上證中型企業綜合指數/上證中型企業綜合全收益指數 上證中型企業綜合指數採用派許加權方法,按照樣本股的調整股本數為權數進行加權計算。計算公式為: 報告期指數 = 報告期成份股的調整市值 / 基期 ×1000 其中,調整市值 = ∑(市價×調整股本數)。調整股本數計算方法同上證180指數。 上證180指數/上證180全收益指數 上證成份指數以成份股的調整股本數為權數進行加權計算,計算公式為: 報告期指數 = 報告期成份股的調整市值 / 基日成份股的調整市值 × 1000 其中,調整市值 = ∑(市價×調整股本數),基日成份股的調整市值亦稱為除數,調整股本數採用分級靠檔的方法對成份股股本進行調整。根據國際慣例和專家委員會意見,上證成份指數的分級靠檔方法如下表所示。比如,某股票流通股比例(流通股本/總股本)為7%,低於10%,則採用流通股本為權數;某股票流通比例為35%,落在區間(30,40 )內,對應的加權比例為40%,則將總股本的40%作為權數。 流通比例(%) ≤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 加權比例(%) 流通比例 20 30 40 50 60 70 80 100 上證50指數/上證50全收益指數 上證50指數採用派許加權方法,按照樣本股的調整股本數為權數進行加權計算。計算公式為: 報告期指數 = 報告期成份股的調整市值 / 基期× 1000 其中,調整市值 = ∑(市價×調整股數)。調整股本數採用分級靠檔的方法對成份股股本進行調整。上證50指數的分級靠檔方法如下表所示: 流通比例(%) ≤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 加權比例(%) 流通比例 20 30 40 50 60 70 80 100 上證紅利指數/上證紅利全收益指數 上證紅利指數採用派許加權方法,按照樣本股的調整股本數為權數進行加權計算。計算公式為: 報告期指數 = 報告期成份股的調整市值 / 基期 × 基期指數 其中,調整市值 = ∑(市價×調整股數)。 調整股本數採用分級靠檔的方法對成份股股本進行調整。上證紅利指數的分級靠檔方法如下表所示: 流通比例(%) ≤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 加權比例(%) 流通比例 20 30 40 50 60 70 80 100 上證180金融股指數/上證180金融全收益指數 採用派許加權綜合價格指數公式進行計算,公式如下: 報告期指數 = 報告期樣本股的調整市值 / 基期 × 1000 其中,調整市值 = ∑(股價×調整股本數×權重上限因子),調整股本數的計算方法同上證180指數。權重上限因子介於0和1之間,以使樣本股權重不超過15%。 上證公司治理指數/上證公司治理全收益指數 同上證180指數。 上證180公司治理指數/上證180公司治理全收益指數 採用派許加權綜合價格指數公式進行計算,公式如下: 報告期指數 = 報告期樣本股的調整市值 / 基期 × 1000 其中,調整市值 = ∑(股價×調整股本數),調整股本數的計算方法同上證180指數。 綜合指數與分類指數 上證綜合指數與分類指數以樣本股的發行股本數為權數進行加權計算,計算公式為: 報告期指數 =報告期成份股的總市值 / 基期× 基期指數 其中,總市值 = ∑(市價×發行股數)。 新上證綜指採用派許加權方法,以樣本股的發行股本數為權數進行加權計算,計算公式為: 報告期指數 =(報告期成份股的總市值/基期)×基期指數 其中,總市值 = ∑(市價×發行股數)。 基金指數 基金指數以基金發行份額為權數進行加權計算,計算公式為: 報告期指數 =報告期基金的總市值 / 基期× 基日指數 其中,總市值 = ∑(市價×發行份額) B股價格單位 成份股中的B股在計算上證B股指數時,價格採用美元計算。 成份股中的B股在計算其他指數時,價格按適用匯率(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每周最後一個交易日的人民幣兌美元的中間價)折算成人民幣。 3. 指數的實時計算 上證指數系列均為「實時逐筆」計算。 具體做法是,在每一交易日集合競價結束後,用集合競價產生的股票開盤價(無成交者取昨收盤價)計算開盤指數,以後每有一筆新的成交,就重新計算一次指數,直至收盤,實時向外發布。其中各成份股的計算價位(X)根據以下原則確定: 若當日沒有成交,則 X = 前日收盤價 若當日有成交,則 X = 最新成交價。 信息披露和動態 關於發布上證公司債、上證分離債指數的公告 2008-09-22 關於發布上證180公司治理指數的公告 2008-08-26 上證180金融股指數權重上限因子 2008-07-01 關於調整上證公司治理指數樣本股的公告 2008-06-16 關於調整上證180、上證50等指數樣本股的公告 2008-06-04 上證中型企業指數樣本股調整名單 2008-06-04 關於發布上證中型企業綜合指數的公告 2008-04-16 關於調整上證180金融股指數樣本的公告 2008-02-13 關於調整自由流通量實施規則的公告 2008-01-08 關於調整上證系列指數樣本股的公告 2007-12-25 關於發布上證公司治理指數的公告 2007-12-19 關於調整上證180、上證50等指數樣本股的公告 2007-12-10 >>更多 指數的修正 1. 修正公式 上證指數系列均採用「除數修正法」修正。 當成份股名單發生變化或成份股的股本結構發生變化或成份股的市值出現非交易因素的變動時,採用「除數修正法」修正原固定除數,以保證指數的連續性。修正公式為: 修正前的市值 / 原除數 = 修正後的市值 / 新除數 其中,修正後的市值 = 修正前的市值 + 新增(減)市值; 由此公式得出新除數(即修正後的除數,又稱新基期),並據此計算以後的指數。 2. 需要修正的幾種情況 新上市--凡有成份股新上市,上市後第一個交易日計入指數(上證180指數除外)。 除息--凡有成份股除息(分紅派息),指數不予修正,任其自然回落。 除權--凡有成份股送股或配股,在成份股的除權基準日前修正指數。修正後市值 = 除權報價×除權後的股本數+修正前市值(不含除權股票)。 匯率變動--每一交易周的最後一個交易日,根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該日人民幣兌美元的中間價修正指數。 停牌--當某一成份股在交易時間內突然停牌,取其最後成交價計算即時指數,直至收盤。 暫停交易--當某一成份股暫停交易時,不作任何調整,用該股票暫停交易的前一交易日收盤價直接計算指數。若停牌時間超過兩日以上,則予以撤權,待其復牌後再予復權。 摘牌--凡有成份股摘牌(終止交易),在其摘牌日前進行指數修正。 股本變動--凡有成份股發生其他股本變動(如內部職工股上市引起的流通股本增加等),在成份股的股本變動日前修正指數。 修正後市值 = 收盤價×調整後的股本數+修正前市值(不含變動股票)。 停市--A股或B股部分停市時,指數照常計算;A股與B股全部停市時,指數停止計算。 註: 上證180全收益指數、上證50全收益指數、上證紅利全收益指數、上證180金融股全收益指數、上證公司治理全收益指數、上證180公司治理全收益指數、上證中型企業全收益指數的計算中將樣本股分紅計入指數收益,供投資者從不同角度考量指數走勢。
記得採納啊
B. 求中國上證指數計算的依據以及計算公式。
我國上證綜合指數是以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全部股票(包括A股和B股)為樣本,以發行量為權數(包括流通股本和非流通股本),以加權平均法計算,以1990年12月19日為基日,基日指數定為100點的股價指數。
股市指數的含義是,就是由證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務機構編制的、表明股票行市變動的一種供參考的數字。
通過指數,我們可以直觀地看到當前各個股票市場的漲跌情況。
股票指數的編排原理對我們來說是有點復雜的,這里就不展開講了,點擊下方鏈接,教你快速看懂指數:新手小白必備的股市基礎知識大全
一、國內常見的指數有哪些?
股票指數的編制方法和性質是分類的一個依據,股票指數可以分為這五種:規模指數、行業指數、主題指數、風格指數和策略指數。
其中,出現頻率最多的是規模指數,舉例說明,好比我們都懂的「滬深300」指數,它說明的是在滬深市場中交易活躍,且代表性和流動性都很好的300家大型企業股票的整體情況。
再次,「上證50 」指數也是常見的規模指數,指的是上海證券市場機具代表性的50隻股票的整體情況。
行業指數代表的則是某個行業目前的整體狀況。比方說「滬深300醫葯」代表的就是行業指數,由滬深300中的17個醫葯衛生行業股票所構成,這也對該行業公司股票的整體表現作出了一個小小的反映。
主題指數反映了某一主題的整體情況,類似人工智慧和新能源汽車等方面,以下是相關指數:「科技龍頭」、「新能源車」等。
想了解更多的指數分類,可以通過下載下方的幾個炒股神器來獲取詳細的分析:炒股的九大神器免費領取(附分享碼)
二、股票指數有什麼用?
根據前文內容可得,指數所選的一些股票都具有代表意義,所以根據指數,我們就可以很迅速的知道市場整體漲跌的情況,那麼我們就能順勢看出市場熱度如何,甚至還能對未來的走勢進行預測。具體則可以點擊下面的鏈接,獲取專業報告,學習分析的思路:最新行業研報免費分享
應答時間:2021-09-24,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C. 上證指數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上證指數=報告期股票市價總值÷基期股票市價總值× 100。
股市指數,簡單來說,就是由證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務機構編制的、表明股票行市變動的一種供參考的數字。
通過觀察指數,我們可以對目前各個股票市場的漲跌情況有一個直觀的了解。
股票指數的編排原理對我們來說是有點復雜的,就不在這兒詳細分析了,點擊下方鏈接,教你快速看懂指數:新手小白必備的股市基礎知識大全
一、國內常見的指數有哪些?
會根據股票指數的編制方法及其性質來進行分類,股票指數有這五種形式的分類:規模指數、行業指數、主題指數、風格指數和策略指數。
其中,見的最多的就是規模指數,舉例說明,好比我們都懂的「滬深300」指數,是說有300家大型企業股票在滬深市場上有很好的代表性和流動性,且交易活躍的一個整體情況。
再者,「上證50 」指數就也歸屬於是規模指數,代表上證市場規模和流動性比較好的50隻股票的整體情況。
行業指數它其實是某一行業整體狀況的一個代表。比如「滬深300醫葯」就是行業指數,代表滬深300中的醫葯行業股票,這也對該行業公司股票的整體表現作出了一個小小的反映。
主題的整體情況(如人工智慧、新能源汽車等)是用主題指數作為表示的,相關的指數有「科技龍頭」、「新能源車」等。
想了解更多的指數分類,可以通過下載下方的幾個炒股神器來獲取詳細的分析:炒股的九大神器免費領取(附分享碼)
二、股票指數有什麼用?
通過前文我們可以了解到,指數在選取市場中的股票都是有代表性的,因此通過指數,我們可以快速了解市場整體漲跌情況,這就能清楚地了解市場的熱度,甚至預測未來的走勢。具體則可以點擊下面的鏈接,獲取專業報告,學習分析的思路:最新行業研報免費分享
應答時間:2021-08-26,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D. 上證指數怎麼計算說通俗
上證綜合指數以樣本股的發行股本數為權數進行加權計算,其中總市值= Σ(股價×發行股數)。成份股中的B股在計算上證B股指數時,價格採用美元計算。計算股票指數,要考慮三個因素:一是抽樣,二是加權,三是計算程序,計算算術平均數、幾何平均數,或兼顧價格與總值。
股市指數是指,就是由證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務機構編制的、表明股票行市變動的一種供參考的數字。
通過觀察指數,我們可以對目前各個股票市場的漲跌情況有一個直觀的了解。
股票指數的編排原理對我們來說還是有點難度,這里就先說這么多了,點擊下方鏈接,教你快速看懂指數:新手小白必備的股市基礎知識大全
一、國內常見的指數有哪些?
會由股票指數的編制方法和性質來分類,股票指數有這五種形式的分類:規模指數、行業指數、主題指數、風格指數和策略指數。
這當中,最頻繁遇見的當屬規模指數,比如我們熟知的「滬深300」指數,它說明的是在滬深市場中交易活躍,且代表性和流動性都很好的300家大型企業股票的整體情況。
另外,「上證50 」指數也是一個規模指數,其具體作用就是能夠表達出上海證券市場代表性好、規模大、流動性好的50隻股票的整體情況。
行業指數其實代表的就是某一行業的現在的一個整體情況。比如「滬深300醫葯」就是行業指數,由滬深300指數樣本股中的17個醫葯衛生行業股票組成,這也對該行業公司股票的整體表現作出了一個小小的反映。
主題指數代表的是某一主題的整體情況,例如人工智慧、新能源汽車等等,這是有關聯的指數「科技龍頭」、「新能源車」等。
想了解更多的指數分類,可以通過下載下方的幾個炒股神器來獲取詳細的分析:炒股的九大神器免費領取(附分享碼)
二、股票指數有什麼用?
根據前文內容可得,指數所選的一些股票都具有代表意義,因此,指數能夠幫助我們比較快速的了解到市場的整體漲跌情況,進而了解市場的熱度,甚至對於未來的走勢也可以預測一二。具體則可以點擊下面的鏈接,獲取專業報告,學習分析的思路:最新行業研報免費分享
應答時間:2021-09-24,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E. 上證指數什麼意思
「上證指數」是上海證券綜合指數的簡稱,其樣本股是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反映了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價格的變動情況,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發布。該股票指數的樣本為一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股票,其中新上市的股票在掛牌的第二天歸入股票指數的核算范圍。
2017年11月23日,A股低開低走,全線深幅調整。上證綜指失守3400點整數位,創下年內最大單日跌幅。上一交易日率先回調的深市三大股指同步出現3%以上的跌幅。
(5)舉例說明上證指數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上證指數 計算方法
計算股票指數,要考慮三個因素:
一是抽樣,即在眾多股票中抽取少數具有代表性的成份股;
二是加權,按單價或總值加權平均,或不加權平均;
三是計算程序,計算算術平均數、幾何平均數,或兼顧價格與總值。
由於上市股票種類繁多,計算全部上市股票的價格平均數或指數的工作是艱巨而復雜的,因此人們常常從上市股票中選擇若干種富有代表性的樣本股票,並計算這些樣本股票的價格平均數或指數。用以表示整個市場的股票價格總趨勢及漲跌幅度。計算股價平均數或指數時經常考慮以下四點:
(1)樣本股票必須具有典型性、普通性,為此,選擇樣本對應綜合考慮其行業分布、市場影響力、股票等級、適當數量等因素。
(2)計算方法應具有高度的適應性,能對不斷變化的股市行情作出相應的調整或修正,使股票指數或平均數有較好的敏感性。
(3) 要有科學的計算依據和手段。計算依據的口徑必須統一,一般均以收盤價為計算依據,但隨著計算頻率的增加,有的以每小時價格甚至更短的時間價格計算。
(4)基期應有較好的均衡性和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