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面料成品克重計算方法
您好,1、T/C65/35
20X16/120X60成品克重=(120/20+60/16
)*24.3=237g
2、40/2X16/98X55成品克重=(98/20+55/16)*24.3=202g
備註:24.3是個系數。
希望可以幫助您。
B. 克重計算公式是什麼
克重計算公式:W=mg
其中W為重量,m為質量,g為自由落體加速度,於地球表面約為9.8m/s²,其值較重力加速度少0.034m/s²。
常用的質量單位有:微克(ug)、毫克(mg)、克(g)、千克(kg)、噸(t)等。
重量的介紹
在地球表面附近我們可近似地認為物體所受的重力G=mg是恆力,與物體的運動狀態無關,不論物體是處在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還是作加速、減速運動,它所受到的重力之值是不變的,然而物體的重量是可以改變的,是與物體的運動狀態有關的變力。
當物體向上或向下作加速運動時,物體的重量就會出現增大或減小,這種現象稱為物體的「超重」或「失重」。當物體以加速度等於重力加速度g之值向下自由落下時,物體就會處於「完全失重」狀態,這時物體的重量為零。而此時物體受到的重力是不會為零的。
C. 印刷的紙克重怎麼算的
紙克重=重量/長度/寬度
1、英制計演算法: 令重:xbs/500張1令=500張(英制是以500張為單位,它的單位叫磅)。
2、公制計演算法: 定量或克重:x克/每平米。
3、公式: 新重量:基重量=新尺寸:基尺寸。
紙張重量常用單位:GSM 或 克/平米。既grma per square meter 每平米克重。
一般彩色印刷採用:128 - 157 Gsm
黑白印刷:80 - 128 Gsm
信紙:70 - 120 Gsm
信封:100 - 160 Gsm
名片:160 - 250 Gsm
(3)克重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紙張重量指的是折頁機配頁機能夠支持哪些厚度規格的紙張。它的單位是用紙張的重量單位克數來表示的。一般標明一個最大值和一個最小值。如果紙張的重量重於最大值或者輕於最小值,產品都將無法順利正常的工作。
規格選擇
選前注意
在選擇紙張的規格時,除了要注意紙張的幅面尺寸,還要選擇合適的定量。一般在滿足印刷和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應盡量選擇定量較小的紙張,這樣可以降低出版物的成本。
選後注意
在所用紙張的品種和規格選定以後,還要十分慎重地選擇紙張的質量等級。也就是說,要熟悉各個造紙廠各種產品的特點和質量狀況,並隨時了解和掌握其變化情況。
在所選用的紙張品種、規格、生產廠家和質量等級確定之後,還要注意在出版印刷過程中最好使用一個廠家在同一時期生產的產品來印製同一本書。否則,由於不同廠家在不同時期生產的同一品種的紙張色澤往往有較大差別,將會使印製的書籍發生「夾芯」的現象。
D. 紙張的克重怎麼計算
紙克重=重量/長度/寬度
1、英制計演算法:令重:xbs/500張1令=500張(英制是以500張為單位,它的單位叫磅)。
2、公制計演算法:定量或克重:x克/每平米。
3、公式:新重量:基重量=新尺寸:基尺寸。
紙張重量常用單位:GSM或克/平米。既grmapersquaremeter每平米克重。
一般彩色印刷採用:128-157Gsm
黑白印刷:80-128Gsm
信紙:70-120Gsm
信封:100-160Gsm
名片:160-250Gsm
(4)克重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在選擇紙張品種時,主要需根據欲印製的印刷品的特徵和所使用的印刷機類型進行選擇。
1、印刷書刊中的彩色封面、插圖或廣告插頁等,可選用雙面銅版紙或雙膠紙。
2、印刷商標等單面印刷品則可選用單面銅版紙或單膠紙。
3、印刷字典、詞典、手冊等工具書宜選用字典紙或薄凸版紙。
4、印刷一般書籍則可選用膠印書刊紙或凸版印刷紙。
5、同樣是印刷一般書籍,如果欲在輪轉印刷機上使用需選用捲筒紙(平台輪印機除外),若計劃在一般平台上印刷則需選用平板紙;如果在膠印機上印刷應選用膠印書刊紙,若在凸版印刷機上印刷則選用凸版印刷紙就可以了。
E. 面料克重怎麼計算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29
F. 怎麼計算克重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26
G. 面料成品克重計算方法
1、T/C65/35 20X16/120X60成品克重=(120/20+60/16 )*24.3=237g
2、40/2X16/98X55成品克重=(98/20+55/16)*24.3=202g
備註:24.3是個系數。
面料就是用來製作服裝的材料。作為服裝三要素之一,面料不僅可以詮釋服裝的風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著服裝的色彩、造型的表現效果。
(7)克重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針織物與梭織物區別 針織物與梭織物由於在編織上方法各異,在加工工藝上,布面結構上,織物特性上,成品用途上,都有自己獨特的特色,在此作一些比較。
(一) 織物組織的構成:
(1) 針織物:是由紗線順序彎曲成線圈,而線圈相互串套而形成織物,而紗線形成線圈的過程,可以橫向或縱向地進行,橫向編織稱為緯編織物,而縱向編織稱為經編織物。
(2) 梭織物:是由兩條或兩組以上的相互垂直紗線,以90度角作經緯交織而成織物,縱向的紗線叫經紗,橫向的紗線叫緯紗。
(二) 織物組織基本單元:
(1) 針織物:線圈就是針織物的最小基本單元,而線圈由圈乾和延展線呈一空間曲線所組成。
(2) 梭織物:經紗和緯紗之間的每一個相交點稱為組織點,是梭織物的最小基本單元。
(三) 織物組織特性:
(1) 針織物:因線圈是紗線在空間彎曲而成,而每個線圈均由一根紗線組成,當針織物受外來張力,如縱向拉伸時,線圈的彎曲發生變化,而線圈的高度亦增加,同時線圈的寬度卻減少,如張力是橫向拉伸,情況則相反,線圈的高度和寬度在不同張力條件下,明顯是可以互相轉換的,因此針織物的延伸性大。
(2) 梭織物:因經紗與緯紗交織的地方有些彎曲,而且袛在垂直於織物平面的方向內彎曲,其彎曲程度和經緯紗之間的相互張力,以及紗線剛度有關,當梭織物受外來張力,如以縱向拉伸時,經紗的張力增加,彎曲則減少,而緯紗的彎曲增加,如縱向拉伸不停,直至經紗完全伸直為止,同時織物呈橫向收縮。
當梭織物受外來張力以橫向拉伸時,緯紗的張力增加,彎曲則減少,而經紗彎曲增加,如橫向拉伸不停,直至緯紗完全伸直為止,同時織物呈縱向收縮。而經,緯紗不會發生轉換,與針織物不同。
(四) 織物組織的特徵:
(1) 針織物:能在各個方向延伸,彈性好,因針織物是由孔狀線圈形成,有較大的透氣性能,手感松軟。
(2) 梭織物:因梭織物經,緯紗延伸與收縮關系不大,亦不發生轉換,因此織物一般比較緊密,挺硬。
(五) 織物組織的物理機械性:
(1) 針織物:織物的物理機械性,包括縱密、橫密、平方米克重、延伸性能、彈性、斷裂強度、耐磨性、卷邊性、厚度、脫散性、收縮性、覆蓋性、體積密度。
(2) 梭織物:梭織物的物理機械性,包括經紗與緯紗的紗線密度、布邊、正面和反面、順逆毛方向、織物覆蓋度。
H. 面料克重怎麼算呢
用平方米克重算的呢。
面料克重一般指平方米克重, 最常用的用克重測試器,一切就是10平方厘米, 用天平稱完,得到的克數乘以1000,就是克重 還有就是你剪個2米布,稱重,除以2,再除以門幅,就行了。
換算公式:面料總重量/面料克重=面料總平方數,面料總重量/(面料克重*面料幅寬)=面料總長度
例如:有一個品種規格是70D*160D 110*76 58" 計算如下
1)首先,先把英制單位統一成公制
密度:110*76(英制單位)=(110/2.54)*(76/2.54)=43.3*29.9根/厘米(公制單位)
幅寬:58"(英制單位)=58*2.54=147.3厘米(公制單位)
2)計算經紗每米克重
70*(43.3*100*1)/9000=33.7G/M
3)計算緯紗每米克重
160*29.9*100*1/9000=53.2G/M
所以每平方米克重是33.7+53.2=86.9
4)所以每米克重86.9*1.47=127.7
I. 布料的克重演算法是什麼
面料克重一般指平方米克重,最常用的用克重測試器,一切就是10平方厘米,用天平稱完,得到的克數乘以1000,就是克重。
針織面料算克重:
就是面料長度1米*寬度1米的重量,如果手上沒有那麼大片的面料的話,可以稱0.5米*0.5米的克重,然後再換算成為平方米的重量即可。
克重:紡織絲綢產品評價常用單位,是每平方米織物的重量,單位是「克/平方米」(g/m2),縮寫為FAW。
要計算首先要弄清兩個公式:
1、紗支(英支)也就是我們通常用S表示的,與旦尼爾(用D表示)的換算公式:S=5315/D
2、旦尼爾數表示9000米紗線的克數,比如我們經常說的100D就表示9000米紗線的重量為100克。
知道這兩點,理解公式就很容易了。
舉例:40S*40S/133*7263",133*72表示的就是每英寸經紗和緯紗的根數,63"表示面料的門幅為63英寸。
計算公式:
每米經紗用量:133×63×(5315÷40)÷9000×1.1(織縮)=136克,其中織縮根據緯紗粗細及密度不同而有差別,緯紗越粗、越密,織縮也越高。
每米緯紗用理:72×63×(5315÷40)÷9000=70克
然後再用每米用紗量乘以紗價,比如40S的精梳紗是25元/公斤,則該面料紗的成本為(136+70)÷1000×25=5.15元
然後再加上織造費用,一般箭桿機是3分一緯,即:72*0.03=2.16元
該面料的總價則為:5.15+2.16=7.31,其中有的地方就可以四捨五入了。
梭織彈力布克重及價格的計算方法
大家先看一下,緯彈布的原理與此相同。
一般彈力面料坯布做到72",染色成品門幅僅有48"/50"。一般坯布上機門幅與成品門幅比例在:1.44~1.48:1,具體要看織物是平紋、斜紋還是緞紋。也有廠家為了偷工減料故意將上機門幅減少的。
舉例說明:40S*40S+40D/133*7248"/50",此為成品的門幅和經緯密,坯布門幅則要做到72"。
每米經紗用量:133(成品經密)×50(成品門幅)×(5315÷40)÷9000×1.1=108克
每米緯紗用量:72(緯密)×72(門幅)×(5315÷40)÷9000*1.1=84克
72(緯密)×72(門幅)×12(旦數)÷9000=7克,註:40D的氨綸一般換算成12D,70D的氨綸一般換算成25D
每米緯紗用量為:84+7=91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