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麼樣計算月經周期和排卵期
按醫學上看,一個月經期是從月經結束,到下一次月經結束,這樣計算的日期才正確。平均月經期28天,正常在24天到31天,一次排一次卵。有的人月經期不規律,因此排卵也不是很規范的。 正常在月經結束後第13到16天排卵,危險期在第10天到18天,其他日期很少排卵的,排卵時當天早晨的體溫要比其他日期溫度稍高...一點。 你的月經不太有規律,第一次35天,第二次28天,平均可能在31天、下次正常排卵在4月28日前後。前後約有5天左右的危險期。
B. 怎麼計算月經周期
所謂的月經周期就是:此次月經來時的第一天開始算起為周期的第一天,一直到下一次的月經來臨前一天為止,稱之為一個月經周期,一般來說約在26-35天左右。
月經周期主要可分成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就是月經來潮的第一天算起到排卵日為止,這段時間大約是12-22天因每個人的體質不同而有差異,以下我以28天的周期為例:
月經大約持續3-5天左右,到第7天的時候,腦下垂體會分泌荷爾蒙刺激卵子的發育,當卵子發育成熟後,腦下垂體開始分泌動情激素(estrogen),讓子宮組織進行增厚的動作,一直到周期的第14天開始排卵,第一階段也就結束了。
第二階段則每個人的時間大致都相同,也就是排卵日到下一次的月經來潮時,通常在排卵後的兩周也就是14天就是月經來潮日。
這段時間的成熟卵子會從卵巢經由輸卵管,再到子宮里,到子宮里的時候,也就是正在排卵的期間,這個期間大約是24-48小時左右,這時的動情激素(estrogen)的濃度會下降而黃體素(progesterone)會上升,目的是使子宮的內膜持續的增厚,以便讓受精卵著床,若在這時,正好有精子進入,就會形成受精卵,懷孕也就是這樣開始的。但如果沒有受精,卵子在子宮內經過1-2天就就會萎縮,然後大約再兩周,增厚子宮內膜就會自然剝落,又開始了下一次的月經,如此一再地循環。
看了以上的說明你會發現,在整個月經的周期中,卵子真正有受孕的機會只有1-2天,如果要避孕是不是只要避開這一兩天呢?
其實也不是,因為你還要顧慮到精子的問題,精蟲在進入子宮後,大約可以存活72小時,也就是三天,所以為了避免排卵前三天停留在子宮內的精蟲還是有機會與剛排出的卵子結合,所以會將危險期向前挪三天,除此之外都是安全期。
有些人的月經周期相當規律好計算,有些人則偶而會出現幾天的誤差,當然有些人也會因為情緒,壓力、失眠、疾病、運動量等的個別因素而使周期出現改變,如果想要更精準的計算自己的周期,可能要計算約六個月的周期,來取出最長的周期與最短的周期。
這個演算法就是:
月經周期(最長與最短的天數)分別減掉14
然後再分別向前減三天,向後加一天
取出來的數值,選頭尾最長的期間,則是為危險期。
以一個月經周期是26天的女性來說,她的排卵日就在第12天,危險期就在第9天到第13天。
以一個月經周期大約是30-32天的女性來計算,她的排卵日約在周期的第16天到第18天,她的危險期也就是第13天到第19天(因為她月經周期有誤差所以危險期也就必須拉長)。
未婚男女若遇上的,這段期間,不想太早奉兒女之命而結婚的話,事前避孕的措施就不可少,若是已婚想添丁的則可要好好把握這段時間了。
C. 女人月經計算公式
如果你月經周期有規律的話,排卵期的計算方法為: 下次月經來潮的第1天算起,倒數14天或減去14天就是排卵日,排卵日及其前5天和後4天加在一起稱為排卵期。 如果月經不正常的話,排卵期計算公式為: 排卵期第一天=最短一次月經周期天數減去18天; 排卵期最後一天=最長一次月經周期天數減去11天。 例如月經期最短為28天,最長為37天,需將最短的規律期減去18(28-18=10)以及將最長的規律期減去11(37-11=26),所以在月經潮後的第10天至26天都屬於排卵期。
D. 怎麼算月經周期
月經周期一般為28-30天為准。女性的排卵日期一般在下次月經來潮前的14天左右。為了保險起見,我們將排卵日的前5天和後4天, 連同排卵日在內共10天稱為排卵期。其餘除月經期以外的時間稱為安全期。 排卵期屬於容易懷孕的時間
E. 經期計算
女性排卵是受腦下垂體和卵巢的內分泌激素的影響而呈現周期性變化,兩者的周期長短是一致的,都是每個月1個周期,而排卵發生在兩次月經中間。女性的月經周期有長有短,但排卵日與下次月經開始之間的間隔時間比較固定,一般在14天左右。那麼根據排卵和月經之間的這種關系,就可以按月經周期來推算排卵期。推算方法就是從下次月經來潮的第1天算起,倒數14天或減去14天就是排卵日,排卵日及其前5天和後4天加在一起稱為排卵期。 這也是安全期避孕法的理論根據,因為在月經周期里除了月經期和排卵期,其餘的時間均為安全期。
例如,以月經周期為30天為例來算,這次月經來潮的第1天在9月29日,那麼下次月經來潮是在10月29日(9月29日加30天),再從10月29日減去14天,則10月15日就是排卵日。排卵日及其前5天和後4天,也就是從10月10-19日這十天為排卵期。
用這種方法推算排卵期,首先要知道月經周期的長短,也就是說要有很正常或是有規律的月經周期,才能推算出下次月經來潮的開始日期進而才能算出排卵期,所以只能適用於月經周期一向正常的女性。如果要是的月經周期無規律或者不正常則無法推算出下次月經來潮的日期,故也無法推算到排卵日和排卵期。
對於月經不正常的話,排卵期計算公式為:
排卵期第一天=最短一次月經周期天數減去18天;
排卵期最後一天=最長一次月經周期天數減去11天。
例如月經期最短為28天,最長為37天,需將最短的規律期減去18(28-18=10)以及將最長的規律期減去11(37-11=26),所以在月經潮後的第10天至26天都屬於排卵期。
正確的掌握排卵期,對於年輕女性來說很重要:想懷孕的,在排卵期的第一天開始,保持兩天做愛一次的頻率,堅持幾個月,如無特殊情況,一般會懷孕的。而不想懷孕的女性,則需要錯過這幾天過性生活,這時候,排卵期就會被稱為另外一個名詞:危險期。
綜上所述,10月2、3號還是比較容易中獎的!!!
F. 女性生理周期怎麼算
女性的生理周期主要分為四個時期:月經期、濾泡期(排卵期前1周)、黃體前期(排卵後1周)及黃體後期(月經前1周)。要了解肌膚是處於那一時期,只要測量基礎體溫就可以知道。
月經期第1周
皮膚的低調期。皮膚變得乾燥、代謝遲緩,對外在環境的防護力低下。
兩種荷爾蒙的分泌急速降低,生理的出血也會使體力消耗、營養流失。肌膚變的敏感、乾燥。經期的疼痛,體溫降低。
濾泡期第2周(排卵前1周)
皮膚的最佳狀態。肌膚進入極佳的平衡狀態。
濾胞荷爾蒙分泌最旺盛時期。皮膚的血流量增加、代謝旺盛,肌膚細嫩充滿女性魅力。
黃體前期第3周(排卵後1周)
皮膚的調整期。肌膚的平衡狀態逐漸改變。
黃體素持續增加、雌激素產生波動。血流量增加、體溫上升、進入生理調整期。黃體素會造成精神狀態不穩定、容易緊張焦慮。
黃體後期第4周(月經前1周)
肌膚的不安定期。皮脂分泌旺盛、黑色素活性增強,青春痘、黑斑、脂漏等皮膚問題容易出現。
黃體素分泌的高峰期。皮脂與色素的活性增強、皮膚溫度上升容易充血潮紅。除了皮膚問題之外,還可能出現頭痛、腹痛、疲倦等「月經前癥候群」現象。
如何計算生理周期
女性的排卵日期一般在下次月經來潮前的14天左右。下次月經來潮的第1天算起,倒數14天或減去14天就是排卵日,排卵日及其前5天和後4天加在一起稱為排卵期。例如,某女的月經周期為28天,本次月經來潮的第1天在12月2日,那麼下次月經來潮是在12月30日(12月2日加28天),再從
12月30日減去14天,則12月16日就是排卵日。排卵日及其前5天和後4天,也就是12月11-20日為排卵期。除了月經期和排卵期,其餘的時間均為安全期。
G. 女性生理周期計算公式
計算公式為: 排卵期第一天=最短一次月經周期天數減去18天 排卵期最後一天=最長一次月經周期天數減去11天 在採用此公式計算之前,要求本人連續8次觀察、紀錄自己的月經周期,得出本人月經周期的最長天數和最短天數,代入以上公式得出的數字分別表示該婦女「排卵期」的開始和結束的時間。(月經周期的計算是從此次月經來潮的第一天到下次月經來潮的第一天)如:某一育齡婦女前8個月的月經周期最長為30天,最短為28天,代入公式為: 排卵期第一天= 28天—18天= 10天 排卵期最後一天= 30天—11天=19天 即:這位婦女的「排卵期」為開始於本次月經來潮的第10天,結束於本次月經來潮的第19天。
H. 女人月經怎麼計算
從月經的第一天開始,一直到下一次月經來潮的第一天,算一個完整的月經周期。一般的情況下,這個周期是以一個月來計算的,但事實上是因人而異的。在這里,我要從理論上解釋安全期,所以按照一個月來計算。在這個月經周期里,大致上有這樣一些情況:首先是經期,一般在一周左右,注意左右這兩個字,經期時間長短同樣因人而異,不是非得一周。經期結束後進入正常的不出血時期,大約一周後,排卵期到來,排卵是正常育齡女性每個月都有的生理現象,是為懷孕、生殖做准備的。排卵期是一個月經周期中最容易懷孕的日子,也就是很多人所說的最危險的日子。排卵其實只是一個瞬間,但這個卵細胞在體內的活動比較慢,所以在它死亡、被吸收前,可能會在女性體存活大約2天,所以排卵的這幾天都是可能懷孕的。如果卵細胞沒有受精,它就會死亡,被人體吸收掉。這之後再過大約2周,下一次月經又來潮,正好4周,也就是一個月經周期。
所以除掉排卵期和月經期,其它時間在理論上來講,就可以進行不避孕的性生活而不會懷孕。也就是所謂的安全期,但這是純理論的。很多人把它簡化為月經前後一周或者前2、3天,後2、3天。遺憾的是在現實生活中,有各種因素改變著月經周期和排卵,所以安全期絕對不安全:
首先是月經周期,許多女性的月經周期不一定非常准確,這就使得排卵期的計算很困難,雖然我們可以大致上依靠「下次月經的前14天」來計算,但又有進一步的因素導致這種計算也是不可靠的,那就是:排卵是在太復雜了,受影響的因素實在太多了,天氣變化、環境變化、居住地變化、心情變化、工作變化等都會影響到排卵。有些女性在非常激動的情況下,就可能會有排卵,所以排卵是捉摸不定的。就是由於排卵的不確定性,造成了安全期的不安全,因為你不知道時候會排卵,也許就在你認為很安全的時候,由於某種很輕微的因素的影響,你的性伴侶就排卵了。這甚至可能發生在月經剛剛結束或者即將到來的時候。
所以再一次強調:安全期絕對不安全
I. 生理知識
樂意為您解答:
不知道您是想受孕還是避孕呢?我們不建議您採用排卵期計算您的受孕或者避孕時間(由於女性排卵會受外界環境、氣候、本人情緒,以及健康狀態等多種因素影響,所以女性排卵的實際時間很可能相對所謂的「排卵期」提前或推後幾天,所以一般不推薦使用進行受孕)您可以到院進行B超監測。【可以很明顯的看見卵巢有沒有成熟的卵子的生長情況——從而推測受孕或者避孕的時間】根據醫生的建議增加同房的頻率或者錯過「排卵期」過性生活即可。以下為您說明關於排卵期的計算。
女性的排卵期計算可以根據:行經日期推演算法。每次排卵都應在月經來潮前14天左右,將排卵前5天—排卵後5天稱為「排卵期」。然而,這種方法不太可靠,因為大多數婦女月經不那麽規則。相比之下前兩種方法較可靠,但有些麻煩。在這里我們向您介紹一種簡便而較可靠的推算方法,願能對您有所幫助。
計算公式為:
排卵期第一天=最短一次月經周期天數減去18天
排卵期最後一天=最長一次月經周期天數減去11天
在採用此公式計算之前,要求本人連續8次觀察、紀錄自己的月經周期,得出本人月經周期的最長天數和最短天數,代入以上公式得出的數字分別表示該婦女「排卵期」的開始和結束的時間。(月經周期的計算是從此次月經來潮的第一天到下次月經來潮的第一天)如:某一育齡婦女前8個月的月經周期最長為30天,最短為28天,代入公式為:
排卵期第一天= 28天—18天= 10天
排卵期最後一天= 30天—11天=19天
即:這位婦女的「排卵期」為開始於本次月經來潮的第10天,結束於本次月經來潮的第19天。
如果通過觀察,你的月經很規律為:28天一次,那麼你可將月經周期的最長天數和最短天數均定為28天,代入公式,可計算出你的「排卵期」為:本次月經來潮的第10—17天。此種計算方法是以本次月經來潮第一天為基點,向後順算天數,而不是以下次月經來潮為基點,倒算天數,因此不易弄錯。找出「排卵期」後,如想懷孕,可從「排卵期」第一天開始,每隔一日性交一次,連續數月,極有可能懷孕。如不想懷孕,就要錯過「排卵期」過性生活。
希望我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您!祝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