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提取淡水的方法視頻

提取淡水的方法視頻

發布時間:2022-08-22 18:22:39

① 淡水是鹼還是酸屬於重水還是輕水怎麼提取

淡水是含鹽量較少的水,一般呈弱酸性;淡水分子量為18,是人類生存的重要資源,相對於重水而言,淡水屬於輕水,陸地上存在豐富的淡水,海水淡化也可以獲得淡水;從海水中提取淡水的方法有蒸餾法、電解法和化學交換法。在太陽能作用下,海水蒸發上升至空中,由大氣運動作用而以雨水形式降落地表的淡水,就是自然界最大的蒸餾法提取淡水。

② 怎樣把海水變成淡水

簡單的:

海水蒸餾是最簡單的海水淡化方法。取海水放入蒸發皿中加熱,上面防上加上冷凝板,從冷凝板上收集到的就是淡水,而蒸發皿中最後殘留的鹽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哦。

復雜的:

海水淡化
內容:
海水中有大量的鹽。能不能從浩瀚的海洋中去除鹽份,提取出淡水呢?海水淡化是人類追求了幾百年的夢想。早在世界大航海的時代,英國王室就曾懸賞徵求經濟合算的海水淡化方法。時至今日,海水淡化的方法雖然有了數百種之多,生產出的淡水也風味各異,但以經濟合算的標准衡量,仍然不盡如人意。
表面看海水淡化很簡單,只要將鹹水中的鹽與淡水分開即可。最簡單的方法,一個是蒸餾法,將水蒸發而鹽留下,再將水蒸氣冷凝為液態淡水。這個過程與海水逐漸變鹹的過程是類似的,只不過人類要攫取的是淡水。另一個海水淡化的方法是冷凍法,冷凍海水,使之結冰,在液態淡水變成固態的冰的同時,鹽被分離了出去。兩種方法都有難以克服的弊病。蒸餾法會消耗大量的能源,並在儀器里產生大量的鍋垢,相反得到的淡水卻並不多。這是一種很不劃算的方式。冷凍法同樣要消耗許多能源,得到的淡水卻味道不佳,難以使用。
1953年,一種新的海水淡化方式問世了,這就是反滲透法。這種方法利用半透膜來達到將淡水與鹽分離的目的。在通常情況下,半透膜允許溶液中的溶劑通過,而不允許溶質透過。由於海水含鹽高,如果用半透膜將海水與淡水隔開,淡水會通過半透膜擴散到海水的一側,從而使海水一側的液面升高,直到一定的高度產生壓力,使淡水不再擴散過來。這個過程是滲透。如果反其道而行之,要得到淡水,只要對半透膜中的海水施以壓力,就會使海水中的淡水滲透到半透膜外,而鹽卻被膜阻擋在海水中。這就是反滲透法。反滲透法最大的優點
就是節能,生產同等質量的淡水,它的能源消耗僅為蒸餾法的1/40。因此,從1974年以來,世界上的發達國家不約而同地將海水淡化的研究方向轉向了反滲透法。
在新興的反滲透法研究方興未艾的時候,古老的蒸餾法也改弦易轍,重新煥發了青春。常識告訴我們,水在常溫常壓下要加熱到100℃才沸騰,產生大量的水蒸氣。傳統的蒸餾法只考慮了通過升高溫度獲得水蒸氣的方式,耗能甚巨。而新的方法是將氣壓降下來,把經過適當加溫的海水,送入人造的真空蒸餾室中,海水中的淡水會在瞬間急速蒸發,全部變成水蒸氣。許多這樣的真空蒸餾室連接起來,就組成了大型的海水淡化工廠。如果海水淡化工廠與熱電廠建在一起,利用熱電廠的余熱給海水加溫,成本就更低了。
現在世界上的大型海水淡化工廠,大多採用新的蒸餾法。在西亞盛產石油的國度,往往土地「富得流油」,卻打不出一口淡水井。水比油貴的現實,使海水淡化工廠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西亞的海岸線上。1983年,西亞第一大國沙烏地阿拉伯在吉達港修建了日產淡水30萬噸的海水淡化廠;在另一個西亞國家科威特,現在每天可以生產淡水100萬噸。波斯灣沿岸地區,有的國家的淡化海水已經佔到了本國淡水使用量的80%—90%。
(可以用反滲透法
如果在溶液一例施加大於滲透壓的壓力,則溶液中的水就會透過半透膜,流向純水一側,溶質則被截留在溶液一側,這種作用稱為反滲透.)

③ 提取淡水的辦法

蒸餾法

蒸餾法雖然是一種古老的方法,但由於技術不斷地改進與發展,該法至今仍占統治地位。蒸餾淡化過程的實質就是水蒸氣的形成過程,其原旦如同海水受熱蒸發形成雲,雲在一定條件下遇冷形成雨,而雨是不帶的鹹味的。根據設備蒸餾法、蒸汽壓縮蒸餾法、多級閃急蒸餾法等。

冷凍法

冷凍法,即冷凍海水使之結冰,在液態淡水變成固態冰的同時鹽被分離出去。冷凍法與蒸餾法都有難以克服的弊端,其中蒸餾法會消耗大量的能源並在儀器里產生大量的鍋垢,而所得到的淡水卻並不多;而冷凍法同樣要消耗許多能源,但得到的淡水味道卻不佳,難以使用。

反滲透法

通常又稱超過濾法,是1953年才開始採用的一種膜分離淡化法。該法是利用只允許溶劑透過、不允許溶質透過的半透膜,將海水與淡水分隔開的。在通常情況下,淡水通過半透膜擴散到海水一側,從而使海水一側的液面逐升高,直至一定的高度才停止,這個過程為滲透。此時,海水一側高出的水柱靜壓稱為滲透壓。如果對海水一側施加一大於海水滲透壓的外壓,那麼海水中的純水將反滲透到淡水中。反滲透法的最大優點是節能。它的能耗僅為電滲析法的1/2,蒸餾法的1/40。因此,從1974年起,美日等發達國家先後把發展重轉向反滲透法。

反滲透海水淡化技術發展很快,工程造價和運行成本持續降低,主要發展趨勢為降低反滲透膜的操作壓力,提高反滲透系統回收率,廉價高效預處理技術,增強系統抗污染能力等。

太陽能法

人類早期利用太陽能進行海水淡化,主要是利用太陽能進行蒸餾,所以早期的太陽能海水淡化裝置一般都稱為太陽能蒸餾器。餾系統被動式太陽能蒸餾系統的例子就是盤式太陽能蒸餾器,人們對它的應用有了近150年的歷史。由於它結構簡單、取材方便,至今仍被廣泛採用。目前對盤式太陽能蒸餾器的研究主要集中於材料的選取、各種熱性能的改善以及將它與各類太陽能集熱器配合使用上。與傳統動力源和熱源相比,太陽能具有安全、環保等優點,將太陽能採集與脫鹽工藝兩個系統結合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海水淡化技術。太陽能海水淡化技術由於不消耗常規能源、無污染、所得淡水純度高等優點而逐漸受到人們重視。

低溫多效

多效蒸發是讓加熱後的海水在多個串聯的蒸發器中蒸發,前一個蒸發器蒸發出來的蒸汽作為下一蒸發器的熱源,並冷凝成為淡水。其中低溫多效蒸餾是蒸餾法中最節能的方法之一。低溫多效蒸餾技術由於節能的因素,近年發展迅速,裝置的規模日益擴大,成本日益降低,主要發展趨勢為提高裝置單機造水能力,採用廉價材料降低工程造價,提高操作溫度,提高傳熱效率等。

多級閃蒸

所謂閃蒸,是指一定溫度的海水在壓力突然降低的條件下,部分海水急驟蒸發的現象。多級閃蒸海水淡化是將經過加熱的海水,依次在多個壓力逐漸降低的閃蒸室中進行蒸發,將蒸汽冷凝而得到淡水。目前全球海水淡化裝置仍以多級閃蒸方法產量最大,技術最成熟,運行安全性高彈性大,主要與火電站聯合建設,適合於大型和超大型淡化裝置,主要在海灣國家採用。多級閃蒸技術成熟、運行可靠,主要發展趨勢為提高裝置單機造水能力,降低單位電力消耗,提高傳熱效率等。

電滲析法

該法的技術關鍵是新型離子交換膜的研製。離子交換膜是0.5-1.0mm厚度的功能性膜片,按其選擇透過性區分為正離子交換膜(陽膜)與負離子交換膜(陰膜)。電滲析法是將具有選擇透過性的陽膜與陰膜交替排列,組成多個相互獨立的隔室海水被淡化,而相鄰隔室海水濃縮,淡水與濃縮水得以分離。電滲析法不僅可以淡化海水,也可以作為水質處理的手段,為污水再利用作出貢獻。此外,這種方法也越來越多地應用於化工、醫葯、食品等行業的濃縮、分離與提純。

壓汽蒸餾

如何方便從海水中提取淡水

簡單的:

海水蒸餾是最簡單的海水淡化方法。取海水放入蒸發皿中加熱,上面防上加上冷凝板,從冷凝板上收集到的就是淡水,而蒸發皿中最後殘留的鹽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哦。

復雜的:

海水淡化
內容:
海水中有大量的鹽。能不能從浩瀚的海洋中去除鹽份,提取出淡水呢?海水淡化是人類追求了幾百年的夢想。早在世界大航海的時代,英國王室就曾懸賞徵求經濟合算的海水淡化方法。時至今日,海水淡化的方法雖然有了數百種之多,生產出的淡水也風味各異,但以經濟合算的標准衡量,仍然不盡如人意。
表面看海水淡化很簡單,只要將鹹水中的鹽與淡水分開即可。最簡單的方法,一個是蒸餾法,將水蒸發而鹽留下,再將水蒸氣冷凝為液態淡水。這個過程與海水逐漸變鹹的過程是類似的,只不過人類要攫取的是淡水。另一個海水淡化的方法是冷凍法,冷凍海水,使之結冰,在液態淡水變成固態的冰的同時,鹽被分離了出去。兩種方法都有難以克服的弊病。蒸餾法會消耗大量的能源,並在儀器里產生大量的鍋垢,相反得到的淡水卻並不多。這是一種很不劃算的方式。冷凍法同樣要消耗許多能源,得到的淡水卻味道不佳,難以使用。
1953年,一種新的海水淡化方式問世了,這就是反滲透法。這種方法利用半透膜來達到將淡水與鹽分離的目的。在通常情況下,半透膜允許溶液中的溶劑通過,而不允許溶質透過。由於海水含鹽高,如果用半透膜將海水與淡水隔開,淡水會通過半透膜擴散到海水的一側,從而使海水一側的液面升高,直到一定的高度產生壓力,使淡水不再擴散過來。這個過程是滲透。如果反其道而行之,要得到淡水,只要對半透膜中的海水施以壓力,就會使海水中的淡水滲透到半透膜外,而鹽卻被膜阻擋在海水中。這就是反滲透法。反滲透法最大的優點
就是節能,生產同等質量的淡水,它的能源消耗僅為蒸餾法的1/40。因此,從1974年以來,世界上的發達國家不約而同地將海水淡化的研究方向轉向了反滲透法。
在新興的反滲透法研究方興未艾的時候,古老的蒸餾法也改弦易轍,重新煥發了青春。常識告訴我們,水在常溫常壓下要加熱到100℃才沸騰,產生大量的水蒸氣。傳統的蒸餾法只考慮了通過升高溫度獲得水蒸氣的方式,耗能甚巨。而新的方法是將氣壓降下來,把經過適當加溫的海水,送入人造的真空蒸餾室中,海水中的淡水會在瞬間急速蒸發,全部變成水蒸氣。許多這樣的真空蒸餾室連接起來,就組成了大型的海水淡化工廠。如果海水淡化工廠與熱電廠建在一起,利用熱電廠的余熱給海水加溫,成本就更低了。
現在世界上的大型海水淡化工廠,大多採用新的蒸餾法。在西亞盛產石油的國度,往往土地「富得流油」,卻打不出一口淡水井。水比油貴的現實,使海水淡化工廠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西亞的海岸線上。1983年,西亞第一大國沙烏地阿拉伯在吉達港修建了日產淡水30萬噸的海水淡化廠;在另一個西亞國家科威特,現在每天可以生產淡水100萬噸。波斯灣沿岸地區,有的國家的淡化海水已經佔到了本國淡水使用量的80%—90%。
(可以用反滲透法
如果在溶液一例施加大於滲透壓的壓力,則溶液中的水就會透過半透膜,流向純水一側,溶質則被截留在溶液一側,這種作用稱為反滲透.)

⑤ 在海難中如何在海水中提取淡水(麻煩詳細說明)

如果有朝一日,當你置身於崇山峻嶺之巔,整日穿梭於廣闊的森林裡,而飲用水用盡了口渴難受,你如何憑著你的智慧去獲得所需的水份?相信大家可能都沒有這方面的經驗。飢能擋,渴難挨。下面,我就談談野外如何尋找水源,並且進行凈化和消毒的經驗。

如何在野外尋找水源
一、充分利用自己的五官功能
聽 多注意山腳、山澗、斷崖、盆地、谷底等是否有山溪或瀑布的流水聲,有無蛙聲和水鳥的叫聲等。特別是在凌晨或有霧的早晨,要注意傾聽。如果能聽到這些聲音,說明你離水源的地方不遠了。但特別要注意的是,不要把風吹樹葉的「嘩嘩聲」當成了流水聲。

嗅 盡可能地嗅到潮濕氣味,或因刮風帶過來的泥土腥昧及水草的味道。然後沿氣味的方向想前走尋找水源。這需要有一定的經驗積累。

看 觀察動物、植物、氣象、氣候及地理環境等也可以找到水源。根據地形,判斷地下水位的高低。如山腳下往往會有地下水。另外,在干河床的下面及河道的轉彎處的外側,往往在向下挖三四米深就能找到水水源,但需要凈化處理才能飲用。

二、根據氣候及地面干濕情況尋找水源

夏季的地面總是非常潮濕,只要你細心觀察,那些久曬而不幹的地方,說明該地下水位較高;在秋季地表有水氣上升,凌晨常會出現像紗中似的薄霧,晚上露水較重,且地面潮濕,說明地下水位高,水量充足;在寒冷的冬季,地表面的隙縫處有白霜時,地下水位也比較高;春季解凍早的地方和冬季封凍晚的地方以及降雪後融化快的地方地下水位均高。

三、根據植物生長情況尋找水源

生長著香蒲、沙柳、馬蓮、金針(也稱黃花)、木芥的地方,水位比較高且水質較好;生長著灰菜、蓬篙、沙里旺的地方,也有地下水,但水質不好,帶有苦味或澀味;初春時。其它樹枝還未發芽時,獨有一處樹枝已發芽,此處有地下水;入秋時,同一地方其它樹枝己經枯黃,而獨有一處樹葉不黃,此處有地下水;另外,還如三角葉楊、梧桐、柳樹、鹽香柏,這些植物只長在有水的地方,在它們下面定能挖出地下水來。

四、根據動物、昆蟲的活動情況尋找水源

夏蚊蟲聚集,且飛成圓柱形狀的地方一定有水;有青蛙、大螞蟻、蝸牛居住的地方也有水;另外,燕子飛過的路線和銜泥築巢的地方,都是有水源和地下水位較高的地方。

五、根據天氣的變化來尋找水源

天空出現彩虹的地方,肯定有雨水;在烏黑、帶有雷電的積雨雲下面,定有雨水或冰雹;總帶有濃霧的山谷也是藏有水源的。不行的話,靠收集露水也能解燃眉之急。

六、直接從植物中獲取水源

如果你是在南方,那麼野芭蕉就是很好的水分來源,只要用刀將其從底部迅速砍斷,就會有干凈的液體從莖中滴出,可直接飲用這時你便有了可飲用之水。提示:野芭蕉的嫩芯可食用,在斷糧的情況下,也可以充飢。

如果能找到野葛藤、葡萄藤、蘆苔、仙人掌、獼猴桃藤、五味子藤等藤本植物也可從中獲取飲用水。另外,在春天樹木要發芽之時,還可從樺樹、山榆樹等喬木的樹干及枝條中獲取飲用水。

注意:千萬不要飲用那些帶有乳濁液的藤或灌、喬木的汁液,有毒!此外從植物中獲取的飲用「水」,容易變質,最好即取即飲,不要長時間存放。

七、其他尋找水源的方法

在野外,最好不要飲用從雜草中流出的水,而那些從斷崖裂縫或岩石中流出的清水是野外飲用水的佳品。如果你要飲用河流或湖泊中的水,可以在離水邊一二米的沙地中挖個小坑,因為坑裡滲出的水相對於從河湖中直接提取的水要清潔得多。如果你處於的地區有礦山,你就要特別要注意了,一定不要飲用那些被礦山的礦物所污染的水源。如果你看到河道里的石塊有異常的茶紅色或黃色,那麼這地方的水不喝為好。

但是當你真的再也找不到可以飲用的水源而飢渴難耐。在這里,我根據自己的經驗,介紹一種極為簡便的取水方法:首先用一個塑料袋套在樹枝上,將袋口扎緊。因為溫差的原因,樹中會蒸發出水分,等到水分越來多後,就可以取下來飲用。利用這個方法,每天取水量可達15千克左右。還可以用塑料布收集露水。從半夜到天明這段時間里,氣溫逐漸下降,積少成多,可解乾渴之急。山林中的猴子和松鼠,遇到乾旱季節,就到拂曉時分出來舐食樹葉上的露水,這個也不妨一試。

戶外提示:上述取水方法只是暫時有效而非長久之計,並且很復雜也很辛苦。只限於少數人員(3—7)和短時間(3—5天),不適合人員眾多或時間過長。就安全而言,希望最好不要遠離水源一兩天的路程,也不要單槍匹馬獨闖叢林荒野。]

如何進行水源的凈化和消毒處理

不潔凈的水中經常會帶有一些致病的物質或腐爛的東,有的甚至還可能帶有重金屬鹽或有毒礦物質等,所以當你在極度乾渴之際找到了水源後,最好不要急於狂飲,應就當時的環境條件,對水源進行必要的凈化消毒處理,以避免因飲水而中毒或染上疾病,人的體能就會急劇下降,在很短的時間內消耗盡體力,因而喪失行動的能力,嚴重者甚至有生命危險。下面就介紹幾種簡單可行處理方法。

過濾法

當你所找到的水源泥沙混濁,有異物飄浮且有微生物或蠕蟲及水蛭幼蟲等,水源周圍的環境又不適宜挖坑時,可找一個塑料袋(質量好,不容易破裂的),將底部刺些小眼兒,或者用棉製單手套、手帕、衣袖、褲腿等;利用可樂瓶也可以,先是去掉瓶底,再用小刀把瓶蓋扎出幾個小孔,然後自下向上依次填入2~4厘米厚的無土質干凈的細砂5至7層,壓緊按實、將不清潔的水慢慢的倒入自製的簡易過濾器中,等到過濾器下面有水溢出時,即可用盆或水壺將過濾後的干凈水收集起來,就行了。

滲透法

當水源不幹凈時,在離水源3~5米之處向下挖一個大約50—80厘米深、直徑約1米的坑,讓水從砂、土的縫隙中自然滲出,然後,輕輕地將已滲出的水取出,放入盒或壺等存水容器中。注意:不要攪起坑底的泥沙,要保持水的清潔干凈。

沉澱法

在你將找到的水收集好後,可放入少量的明礬或搗爛的木棉枝葉、仙人掌、核桃仁,攪拌勻後沉澱30分鍾。這樣,你便能得到較為干凈的水了。

海水淡化法

在海邊,如沒有離子交換樹脂脫鹽,可以用鍋煮海水來收集蒸餾水的方法使海水淡化。煮海水時,在鍋蓋內側巾鋪上毛巾,將蒸餾水的水珠吸附在毛巾上,然後再擰在大貝殼或其它容器內。這樣反復製作,就可得到所需要的可飲用淡水。冬季,可將海水放在一個容器中凍結,凍冰後的冰塊也可充當飲用的淡水。

補充經驗之談

在西北地區的大片沙漠戈壁中,只要有植物的地方,通常深挖4~5米即有潛層地下水,但水大多為鹽鹼水,不能飲用。處理如下:在有濕沙或苦鹹水的地方,挖一個直徑1.5米、深1米的沙坑,上面蓋一層透明塑料膜,四周用沙子或石頭固定,中部放上一塊小石子,使塑料膜成一倒圓錐體。記得在這個圓錐體上面預先放一個接水的容器。陽光透過塑料膜使沙坑中的水分蒸發,水蒸汽遇到塑料膜凝結成水滴,順著圓錐體的頂端滴入容器內。這種方法,每天可以獲得蒸餾淡水1.5升左右。

一般說來,除泉水的井水(地下深井水)可直接飲用外,不管河水、湖水、溪水、雪水、雨水、露水,還是通過滲透、過濾、沉澱而得到的水,最好都應進行消毒處理後再飲用。就是在存水容器中,加入凈水葯片,攪拌搖晃,靜置幾分鍾,即可飲用。一般情況下,一片凈水葯片可對1升的水進行消毒。如果沒有凈水葯片,可以用隨身攜帶的醫用碘酒或漂白劑代替凈水葯片對水進行消毒,只是放置的時間更長些(20~30分鍾)。如果以上的消毒葯物都沒有,正巧隨身攜帶有野炊用的食醋也可以。在凈化過的水中倒入一些醋汁,攪拌後,靜置30分鍾,便可飲用。只是水中有些醋的酸味。如果水中有重金屬鹽或有毒礦物質,可用濃茶與水同煮,但切記沉澱物不能喝。

⑥ 淡水是鹼還是酸屬於重水還是輕水怎麼提取

淡水是含鹽量較少的水,一般呈弱酸性;淡水分子量為18,是人類生存的重要資源,相對於重水而言,淡水屬於輕水,陸地上存在豐富的淡水,海水淡化也可以獲得淡水;從海水中提取淡水的方法有蒸餾法、電解法和化學交換法。在太陽能作用下,海水蒸發上升至空中,由大氣運動作用而以雨水形式降落地表的淡水,就是自然界最大的蒸餾法提取淡水。

⑦ 怎樣把海水變成淡水

?

1985年1月16日,《人民日報》報道了我國第一個海水淡化工程——西沙海水淡化站在西沙群島永興島建成投產的消息。這個工程是利用我國自行設計製造的海水淡化裝置安裝的,日產淡化水兩百噸。那麼,你知道海水是如何淡化成可以飲用的淡水的嗎?

人類的生存離不開水,地球上雖然有大量的水,可惜能為人類所利用的淡水卻少得可憐。當人類為缺水感到困惑時,毫無疑問會將目光投向總量遠比淡水多得多的海水。海水中含有3.5%的鹽類化合物,如何低成本地把這些化合物從水中除去,一直是化學家孜孜以求的目標。目前,常用的海水淡化方法有以下幾種。

蒸餾法。將海水加熱,使其中的水變成蒸汽,再讓蒸汽冷凝下來。由於海水中所溶的鹽類不會隨著蒸汽出來,因此得到的水就是幾近純水的蒸餾水。然而,無論是加熱還是冷凝,都需耗費能源。每蒸發1克水就需要2.3千焦的能量。所以這種方法救急可以,卻不是一個長久之計。

離子交換法。溶解在水中的鹽分,都是以陽離子和陰離子的形式存在。如果有一種東西可以把這些離子移走,那麼水也就得到純化了。離子交換樹脂就具有這樣的能力。離子交換樹脂是一種具有網狀結構的不溶於水的高分子材料。它猶如一棵大樹,上面有很多樹枝,每個樹枝上都有一個口袋。當海水通過的時候,陽離子會把陽離子交換樹脂「口袋」中的氫離子交換出來,陰離子會把陰離子交換樹脂「口袋」里的氫氧根離子交換出來,而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相遇就變成了水。不過,離子交換樹脂在使用了一段時間後會達到飽和狀態,怎樣使離子交換樹脂可以持續使用呢?由於離子交換是可逆的,因此可以分別用酸和鹼進行反交換來更新,這樣就能使離子交換樹脂可以反復使用了。但離子交換法處理能力有限,並需要大量的酸和鹼來使樹脂「再生」,如果大量用於海水淡化,成本太高,因此目前這種技術主要應用在水的進一步純化方面。

反滲透法。滲透是大自然中一個非常普遍的自然現象。例如,植物就是靠根部的滲透來吸取水分的,滲透平衡對人的生命活動也極為重要。滲透是依靠一種稱為半透膜的材料來實現的。半透膜可以讓水自由通過,而水中的其他化學物質是通不過的。如果半透膜的左邊是純水,右邊是溶液的話,從純水這邊通過半透膜的水就會比溶液右邊通過半透膜的水多得多。這是因為,純水上方的飽和蒸汽壓比溶液上方的飽和蒸汽壓大。當純水和溶液上方均處於1.01×105帕(1?個標准大氣壓)的壓力下,驅動水分子運動的動力決定於飽和蒸汽壓。於是,純水這邊液面下降,溶液那邊液面上升,到一定的液位差就達到平衡,這就是滲透現象。植物根部的表皮就是這樣一種半透膜。

如果在溶液上方加壓,使溶液上方的總壓大於純水上方的大氣壓,情況就會發生逆轉。此時驅動水分子通過半透膜的動力就決定於兩邊的壓力差。壓力差大,溶液中就會有更多的水通過半透膜流向純水。

用反滲透法將海水製成淡水的方法又稱為「膜技術」。它的關鍵在於半透膜。這層膜要有一定的強度,因為首先處理過程是要加壓的;其次它必須具有百分之百的選擇性,只能讓水通過,而任何其他化學物質是不能通過的;最後它還應該有較大的通過量,以加快制備過程。目前半透膜所存在的問題是成本高、壽命短。處理的溶液濃度愈高,膜的壽命愈短。如果這兩個問題能解決的話,膜技術將會成為海水淡化最有前途的一種方法。

⑧ 怎樣獲得淡水(方法)

除了井水、雨水、雪化的水、淡水湖中的水、還有 露水、海水(淡化)
露水形成原理:中午時、天氣炎熱、樹木等被太陽蒸發成水蒸氣、夜晚、水蒸氣碰到涼的物體、變成水珠、也就是露水。
海水淡化方法:1.蒸餾法(原理:將水蒸發、而鹽留下、再把水蒸氣冷凝為液態淡水)
2.冷凍法:把海水凍成冰、而鹽不會被凍上、再把凍成的冰化開、就是淡水。
3.反滲透法(原理很復雜、我現在還沒明白其原理、你可以搜、能搜到!)

⑨ 如何用蒸餾的方法從海水中提取淡水

取一容器裝滿海水然後點火加熱.當水沸騰時在水的上方鋪開一個很大的塑料薄膜,如果沒有可以拿雨衣,塑料袋代替.這樣水蒸氣冷凝在上面就形成了很多的小水滴.這時候你只需要把塑料薄膜彎過來,收集其水滴放在容器就可以.鹽是不會蒸發的所以你收集的全部是淡水!此方法我曾經試驗過,比較成功,你可以試試. 其實還有別的辦法.捕獲的大魚的脊柱和眼睛裡都是淡水,這些水是可以喝的.如果老天爺給你下了場大雨那麼直接使用塑料薄膜收集就可以了!

⑩ 大海里怎麼獲取淡水

確實現在很多國家 是用蒸餾法、反滲透法和電滲析法這3種方法獲取淡水的,但是樓主問大海里是怎麼取水,在海里這么取水是不可能的成本太高了,主要分2種情況
1,船的話,一般近海船隻是自備淡水的,船上有淡水艙,儲水過低就靠岸補水,遠洋船隻一般裝有造水機主要是利用軍艦、船舶航行時,主機燃燒產生的熱量再利用的原理,給海水加溫,蒸餾,就變成了純凈水了,可以飲用或者作為其他淡水用途,成本很低,目前大部門的大型船舶都是靠這個造水。
2.如果樓主問的是野外生存,在海上飄艘小船設備都沒有,只有簡單工具的話,想要獲取淡水1.儲存雨水2.獲取生物水。海洋中魚類體內的鹽分是很低的,擠出生物體內的水份維持生命。也能暫時緩解一下。

與提取淡水的方法視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城市宣傳欄的測量方法 瀏覽:762
玻璃推拉門地滑軌道安裝方法 瀏覽:981
去狗皮的正確方法 瀏覽:519
狀態粉使用方法 瀏覽:18
皮卡車如何找30公分邊線最笨方法 瀏覽:97
交通安全方法有哪些 瀏覽:662
新飛電壓力鍋使用方法 瀏覽:111
快速查詢個人徵信的方法 瀏覽:804
男士冬天洗衣服的方法如何 瀏覽:729
農業產品研究方法 瀏覽:15
馴服蜥蜴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02
淘寶鑽展怎麼操作干貨方法推薦 瀏覽:72
臨床上最廣泛的研究方法 瀏覽:467
避孕方法有哪些怎麼上環 瀏覽:868
電熱板安裝方法 瀏覽:170
中醫治療絲狀疣的方法 瀏覽:711
正確梳頭的方法免費學 瀏覽:90
斜齒輪的計算方法 瀏覽:331
如何寫好行草方法 瀏覽:496
食用方法可以分為什麼和什麼 瀏覽:166
© Arrange www.lostcanyon.org 2012-2022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