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紡織廠梳棉工序清除率計算方法

紡織廠梳棉工序清除率計算方法

發布時間:2022-08-22 10:44:58

⑴ 清除率的計算方法

某甲每分鍾尿量為1ml(V=1ml/min),尿中某物質的濃度 (U)為100mg/100ml,血漿中該物質的濃度(P)為1mg/100ml。某乙每分鍾尿量為0.8ml(V=0.8ml/min),尿中該物質的濃度(U)為50mg/100ml,血漿中該物質的濃度(P)為0.32mg/100ml。經計算,已腎的該物質排泄量應為U×V=0.8ml/min×50mg/100ml=0.4mg/min。從每分鍾該物質排泄量的多少來看,甲腎的功能似乎比乙腎好,其實則不然。因為甲血漿中該物質的濃度比乙腎血漿中的高三倍多,甲腎清除血漿中該物質比較容易,而乙腎則比較困難。所以,從清除血漿中該物質的能力業看,還應該將血漿中濃度(P)這一因素考慮過去。這樣,甲腎將該物質從血漿中清除掉的能力為: U×V/P=[(100mg/100ml)×1ml/min]/(1mg/100ml)=100ml/min
乙腎為:U×V/P=[(50mg/100ml)×0.8ml/min]/(0.32mg/100ml)=125ml/min
由此可見,從腎清除血漿中某物質的功能角度來說,乙腎的功能要比甲腎好。
清除率(clearance,C)是指腎在單位時間(一般用每分鍾,min)內能將多少毫升血漿中所含的某些物質完全清除出去,這個被完全清除了某物質的血漿毫升數就長為該物質的清除率(ml/min)。其具體計算需要測量三個數值:U(尿中某物質的mg/100ml),V(每分鍾尿量,ml/min),P(血漿中某物質的濃度,mg/100ml)。因為尿中該物質均來自血漿,所以,U×V=P×C亦即C=U×V/P
根據上式就可計算出各種物質的清除率。例如,Na 清除率的計算方法如下:測得尿量V為1ml/min,尿Na 濃度U為28mmmol/L,血漿Na 濃度P為140mmol/L,Na 清除率
C=[280mmol/L×1ml/min]/(140mmol/L)=2ml/min
表示腎每分鍾清除了2ml血漿中所含的所有Na 。 各種物質的清除率並不一樣。例如,葡萄糖的清除率為0,因為尿中不含葡萄糖(U=0mg/100ml);而尿素則為70ml/min,等等。因此,清除率能夠反映腎對不同物質的清除能力。通過它也可了解腎對各種物質的排泄功能,所以它是一個較好的腎功能測量方法
這里需要指出,所謂每分鍾被完全清除了某物質的血漿毫升數,僅是一個推算的數值,實際上,腎並不一定把某1ml血漿中的某物質完全清除掉,而可能僅僅清除其中的一部分。但是,腎清除該物質的量可以相當於多少毫升血漿中所含的該物質的量。所以說,清除率所表示的血漿毫升數是一個相當量。

⑵ 紡織廠,細紗,絡筒,梳毛 工資的計算方法是怎麼算的 在線等。特別想知道絡筒的計算方法。

按照產量計算,規定一個標准產量,達到標准產量工資多少錢,超產多少獎金多少進行詳細規定,沒有達標怎麼扣獎金!或者先設置獎金,達標可以領取,超產再進行獎勵,不達標扣多少等等,相對其他工序絡筒工資比較好衡量,細紗和梳毛看亨克表。

⑶ 前紡車間如何分工序搞好質量管理

首先研究工藝,能快速定位到問題點和責任人;

在這了解工藝中都有什麼因素會影響到質量:

隨著現代紡織工業的不斷發展,紡織品國際貿易量的增大,紡織產品品種的多樣化,質量水平的不斷提高,國際市場對優質棉紗的需求越來越多,對國產棉紗線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較多的成紗棉結不僅嚴重影響成紗與布面的質量外觀,而且還影響染整加工及紡紗、織造過程的連續性。因此,「93標准」比"78標准」增加了棉結粒數的考核,成紗棉結成為衡量紗線質量的主要指標之一,在生產過程中如何對成紗棉結進行嚴格的控制,以確保最終產品的質量,也就成了當前亟需解決的問題之一。

棉結的定義與檢驗方法

經大量的實驗研究表明,棉結有60—70%是由原棉性能不良所造成的,但也有是因為紡紗工藝不良所造成的。

根據gb/t398—93標准規定,棉結是由纖維、未成熟棉或僵棉,因軋工質量不良或紡紗過程中處理不善集結而成。其檢驗方法為:在不低於400lx的照度下,光線從左後側射入,檢驗面的安裝角度與水平面成45°±5°角,檢驗者的視線與紗條成垂直線,檢驗距離以檢驗人員的目力在辯認疵點時不費力為原則。

原棉性能與成紗棉結的關系

關於原棉各項物理性能與成紗棉結的關系,近幾年來,國內外有大量的研究表明,成熟度好的棉纖維,它的吸濕能力小,單纖維強力大,天然捲曲多,纖維的彈性、剛性好,因此,其抗拉,抗壓、抗彎的能力強,在加工過程中不易受損傷,纖維在受表面磨擦而受搓、揉、糾纏形成棉結的機會少,同時,纖維在開松、打擊、分梳、牽伸過程中承受機械力作用而產生損傷、斷裂也少,短纖維率的增加少,因此,棉結形成的機會就少。

梳棉工藝與成紗棉結的關系

通過大量的研究表明,棉網上棉結的多少,基本上決定了成紗的棉結數。因此,如何減少棉網棉結數,提高梳棉機的分梳效果對控製成紗棉結非常關鍵。通過我校實習工廠生產實踐,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合理分配清梳落棉,提高棉卷結構質量

對一般大而易分離排除的大雜質由開清棉工序排除;對粘附力較大的帶纖維的細小雜質,由梳棉工序清除。

對梳棉工序本身而言,棉卷中的不孕籽和僵棉、死纖維,在刺輥部分排除,而帶纖維籽屑和纖維細雜以及棉結、短絨等則在錫林蓋板部分排除,同時,注重提高棉卷結構,注意減少棉卷中易形成棉網棉結的勾形棉束和松棉束的數量。

在一般情況下,刺輥部分的除雜效率控制在50-60%之間,而錫林蓋板部分的除雜效率控制在3-10%,生條的含雜率控制在0.15%以下。

因此,刺輥部分是梳棉工序除雜的重點,可以通過調整刺輥落雜區工藝,改變落雜區的分梳除雜元件、落雜區長度和主要隔距,加強對棉結雜質的排除。

提高梳棉機的分梳效能

梳棉機的強分梳,可使纖維單纖化程度提高,這不僅有利於纖維和雜質的分離、減少纖維的相互糾纏,同時還可以松解棉卷中帶來的部分棉結。

因此,我們對錫林、蓋板、道夫、刺輥針布選用了分梳效果好的新型針布,並對錫林蓋板、錫林道夫、錫林刺輥、刺輥給棉板這些部位採用較小的隔距。既增強了刺輥部分握持梳理的能力,又提高了錫林、蓋板部分自由梳理和反復梳理的效能。

通過試驗我們可以看出,低速緊隔距生條棉結數量比高速緊隔距棉結數量多;蓋板隔距增大,生條棉結數量顯著增加;增加錫林速度,梳理度增大,使纖維梳理充分,容易排除棉結,同時,單位針面和纖維上受到的平均梳理力下降,纖維不易受力而伸長過大,可以減少由於纖維回彈形成的棉結和纖維斷裂形成的棉結。緊隔距使針齒與纖維的接觸多,纖維易被針齒握持,針齒刺入纖維深,分梳作用增強,棉結易排除。

改善纖維轉移情況,減少新棉結的形成

梳棉機上形成新棉結的根本原因是纖維間的搓轉和擦轉,而返花、繞花和掛花等不正常現象,常易造成劇烈摩擦,從而導致纖維搓轉和擦轉而形成棉結。

返花、繞花和掛花的主要原因是速比或隔距配置不當,或開松梳理元件的鋒利光潔度不夠。因此針對上述產生原因,我們主要採取了以下的相應措施,以消除纖維搓轉和劇烈的摩擦現象。

一是正確配置錫林刺輥的速比,保證纖維能正常轉移,減少返花;二是重視梳理元件狀態,"四鋒一準"才能梳理奸,刺輥、錫林,蓋板、道夫針齒保持鋒利,穿刺性好,保證各部分的隔距准確;三是保證纖維經過的通道光潔、順暢,以減少纖維在運動過程中的掛花現象。

加強溫濕度管理,控制纖維上機回潮

棉纖維在高溫高濕下的塑性大,抗彎性能差,纖維間易粘連,易形成棉結,特別是成熟度差的原棉,在高溫高濕下,更易吸收水分,形成棉結,又因高溫高濕下的纖維彈性差,在蓋板工作區往往會由於未被梳開而搓轉成棉結。

因此,使梳棉工序保持較低的相對濕度,一般為55-60%,使纖維處於連續放濕狀態,以控制半製品的回潮率,使纖維間抱合力減小,保持較好的彈性和剛性,有利於開松、除雜、分梳和轉移,減少纖維與針齒間的摩擦和充塞針隙現象。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

成熟度差的纖維,在加工過程中形成棉結的概率要比正常的棉纖維形成棉結的概率大。

梳棉工序的工藝配置是影響棉結多少的關鍵,加強剌輥部分的排除棉結雜質的效果,要貫徹"緊隔距,強分梳"的工藝原則,適當增加錫林轉速,並注意做好"四鋒一準",改善纖維的轉移,有利於減少新棉結的形成。梳棉工序要加強溫濕度的控制,以減少棉結的形成。

⑷ 我想咨詢有關紡織廠各個車間的工作流程

清棉工序
1.主要任務:(1)開棉:將緊壓的原棉松解成較小的棉塊或棉束,以利混合、除雜作用的順利進行;(2)清棉:清除原棉中的大部分雜質、疵點及不宜紡紗的短纖維。(3)混棉:將不同成分的原棉進行充分而均勻地混和,以利棉紗質量的穩定。(4)成卷:製成一定重量、長度、厚薄均勻、外形良好的棉卷。 2.主要機械的名稱(1)混棉機械:
自動抓包機,由於某種原因1-2隻打手和抓棉小車組成,抓取平台上多包混合的原棉,用氣流輸送到前方,同時起開棉作用。
(2)棉箱機械:棉箱除雜機(高效能棉箱,A006B等)繼續混合,開松棉塊,清除棉籽、籽棉等較大雜質,同時控制好原棉的輸送量。 (3)43號棉箱(A092),開松小棉塊,具有較好的均棉、松解作用。
(4)打手機械: ①毫豬式開棉機(A036),進行較劇烈的開棉和除雜作用,清除破籽等中等雜質。②直立式開棉機具有劇烈的開棉和除雜作用,但易損傷纖維,產生棉結。目前清花在流程中一般都不採用(一般可作原料予以處理或統破籽處理之用)。③A035混開棉機,兼具棉箱機械和打手機械的性能,且有氣流除雜裝置,有較好的混棉、開棉和除雜作用。④單程清棉機(A076等)對原棉繼續進行開松、梳理,清除較細小的雜質,製成厚薄均勻、符合一定規格重量的棉卷。
梳棉工序
1.主要任務
(1)分梳:將棉塊分解成單纖維狀態,改善纖維伸直平行狀態。 (2)除雜:清除棉卷中的細小雜質及短絨。 (3)混合:使纖維進一步充分均勻混合。 (4)成條:製成符合要求的棉條。 2.主要機械名稱和作用:
(1)刺輥:齒尖對棉層起打擊、松解作用,進行握持分梳,清除棉卷中雜質和短絨,並初步拉直纖維。
齒尖將纖維帶走,並轉移給錫林。 (2)錫林、蓋板
①將經過刺輥松解的纖維進行自由分流,使之成為單纖維狀態,具有均勻混合作用。②除去纖維中殘留的細小雜質和短絨。③製成質量較好的纖維層,轉移給道夫。 (3)道夫:
① 剝取錫林上的纖維,凝聚成較好的棉網。②通過壓輥及圈條裝置,製成均勻的棉條。
條卷工序
主要任務:
1.並合和牽伸:一般採用21根予並進行並合、牽伸,提高小卷中纖維的伸直平等程度。 2.成卷:製成規定長度和重量的小卷,要求邊緣平整,退解時層次清晰。
精梳工序
主要任務:
1.除雜:清除纖維中的棉結、雜質和纖維疵點。
2.梳理:進一步分離纖維,排除一定長度以下的短纖維,提高纖維的長度整齊度和伸直度。 3.牽伸:將棉條拉細到一定粗細,並提高纖維平行伸直度。 4.成條:製成符合要求的棉條。
並條工序
主要任務
1.並合:一般用6-8根棉條進行並合,改善棉條長片段不勻。
2.牽伸:把棉條拉長抽細到規定重量,並進一步提高纖維的伸直平行程度。
3.混合:利用並合與牽扯伸,使纖維進一步均勻混合,不同嘜頭、不同工藝處理的棉條,以及棉與化纖混紡等均可採用棉條混紡方式,在並條機上進行混和。
4.成條:做成圈條成型良好的熟條,有規則地盤放在棉條桶內,供後工序使用。
粗紗工序
主要任務:
1.牽伸:將熟條均勻地拉長抽細,並使纖維進一步伸直平行。
2.加捻:將牽伸後的須條加以適當的捻回,使紗條具有一定的強力,以利粗紗卷繞和細紗機上的退繞。
細紗工序
主要任務:
1.牽伸:將粗紗拉細到所需細度,使纖維伸直平行。
2.加捻:將須條加以捻回,成為具有一定捻度、一定強力的細紗。 3.卷繞:將加捻後的細紗卷繞在筒管上。
4.成型:製成一定大小和形狀的管紗,便於搬運及後工序加工。
絡筒工序
主要任務:
1.卷繞和成形:將管紗(線)卷繞成容量大、成型好並具有一定密度的筒子。 2.除雜:清除紗線上部分疵點和雜質,以提高紗線的品質。
捻線工序
主要任務
1.加捻:用兩根或多根單紗,經過並合,加拈製成強力高、結構良好的股線。 2.卷繞:將加捻後的股線卷繞在筒管上
3
3.成型:做成一定大小和形狀管線,便於搬運和後工序加工。
搖紗工序
將絡好筒子的紗(線)按規定長度搖成絞紗(線),便於包裝,運輸及工序加工等。
成包工序
主要任務:
將絞紗(線)、筒子紗(線)按規定重量、團數包數、只數等打成一定體積的小包、中包、大包、筒子包,便於儲藏搬運。
整經工序
任務和要求
1.整經的任務:
根據工藝設計的規定,將一定根數和長度的經紗,從絡紗筒子上引出,組成一幅紗片,使經紗具有均勻的的張力,相互平行地緊密繞在整經軸上,為形成織軸做好初步准備。 2.整經的要求:
(1)整經時經紗須具有適當的張力,同時盡可能保持經紗的彈性和張力。 (2)在整經過程中,全幅經紗,張力應盡量均勻一致。
(3)經紗軸上的經紗排列和卷繞密度要均勻(指經軸橫向和內外層紗線),經軸表面要賀正,無凹凸不平現象。
(4)整經根數、長度或色經排列循環必須符合織造工藝設計的規定。 (5)整經機生產效率要高,回絲要少。
漿紗工序
任務和要求:
經紗在織機上織造時,要受到綜、筘、停經片等的反復摩擦作用和開口時大小不斷變化著的張力作用。末漿的經紗,由於有許多毛羽露在紗的表面,因此在織機上受到摩擦和張力的反復作用時,紗上的毛羽就會松開、起毛,部分纖維與紗分離,最後會引起經紗斷頭,這樣不僅增加了織機的斷頭率,降低了工人的看台數,還會影響棉布的質量。
為了減少織機上的斷頭率,經紗要經過上漿工程,使經紗具有較大的光滑度,堅牢度,上漿的過程就是幾個經軸上的經紗並成一片,使其通過漿液,然後經過壓榨、烘乾、卷繞成織軸。 經過上漿後的經紗,由於漿液使四周突出的纖維粘附在紗的條幹上,提高了紗的光滑度,同時漿液烘乾後也在經紗上形成一層漿膜,增大了經紗的抗摩能力,另一方面漿液滲透到經紗內部把部分纖維互相粘著起來,當紗線受到拉伸時,台以阻礙纖維在紗線內的相互移動,從而提高了經紗的強力。
根據許多漿紗的橫截面表明漿液滲入到經紗內部的深度是不大的,大部分漿液都被覆在紗的表面上。如果漿液完全不能滲透到紗線中去,那就只能在紗的表面形成一層漿膜,它粘在紗線上很脆弱,在織造過程中很容易脫落。如果漿液全部滲透到紗線中去,紗線中的大量纖維都粘著起來,這時紗的強度雖然增加許多,但紗的伸長度卻會顯著下降。因為伸長度決定於棉紗中的纖維的彎曲度及其相互之間的移動。上漿後,由於漿液滲入紗內,漿膜覆蓋在紗的。
表面,以及毛茸的粘附,障礙了拉伸經紗時纖維在經紗內的自由移動。因此上漿後的經紗,其伸長度均有所下降。這樣的漿紗在織造過程中,不能抵抗時刻變化著的負荷。經驗證明,單純追求漿漲強度的增加,其結果在一定限度後,織機的斷頭率不僅沒有降低反而有所增加。因此,適當的增加紗的的強力,最大限度地保持經紗的彈性,減少經紗的毛茸現象和摩擦系數,這是上漿的基本要求。
一般情況下,經紗都要經過上漿,但有足夠光滑度和強度的股線只須經過並軸工序即可,有的可作拖水處理。
漿紗工程包括兩個工序:調漿工序(配製漿液)和上漿工序要把前沿液粘附在經紗上並加以烘乾,然後卷繞在織軸上。
為了達到上漿紗機械的目的,對漿料漿紗機械的基本要求如下: 1.對漿液和漿料的要求:
(1)漿液不僅應能橋頭經紗的表面,同時還應能部分地滲透到紗的內部去,烘乾後能在紗上形成一層漿膜。
(2)漿料應具有一定的吸濕性,不致使漿液凝固成為堅硬的薄膜,而降低經紗的彈性和伸長 。
(3)漿料應具有防腐性。
(4)漿料應不致操作經紗,綜筘和機件。
(5)漿料應易於從織物上除去,不致影響漂洗和印染工程。 (6)漿液的性能應相應穩定。
(7)漿液應用價值低廉、貨源充足的原料來配製,並盡可能的不採用主要糧食。 2.對漿紗機械的要求:
(1)應能保持一定的上漿率。
(2)應能保持一定的烘乾回潮率,並使蒸汽消耗得最少。 (3)應能最大限度的保持經紗的彈性。 (4)速度高,產量高。
(5)機物料損耗少,回絲少,耗電少。
穿經工序
穿經俗稱穿筘或穿頭,是經紗准備工程中的最後一道工序。穿經的任務就是根據織物的要求將織軸上的經紗按一定的規律穿過停經片、綜絲和筘,以便織造時形成梭口,引入緯紗織成所需的織物,這樣在經紗斷頭時能及時停車不致造成織疵。
織造工序
織造是紡織廠的重要工序。織造的任務是將經過准備工序加工處理的經紗與緯紗通過織布機根據織物規格要求,按照一定的工藝設計交織成織物。織造工序的產量、質量和消耗直接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必須高度重視。 1.提高產品質量。
織物質量主要包括棉布的物理性能和外觀疵點兩大方面。織物的物理性能,如:織物的經緯向強力、耐磨牢度、透氣度等,直接影響到服用性和穿著牢度,應根據織物的不同用途而確定。並要在精益生產(www.chinatpm.net)的全過程進行控制,達到指標要求。織物的外觀疵點如:摺痕、稀弄、百腳、跳花、破洞等,不僅影響織物外觀,對服用性能和穿著牢度也有著直接影響。應在操作過程中嚴格執行工作法,在日常管理中經常分析疵點產生的因素,有針對性的提出改進措施,不斷改善成品質量,提高下機一等品率。
2.提高生產效率
織機的生產效率是用來衡量生產水平的考核指標之一。織機在運轉中由於斷經、斷緯、機械故障、處理壞布、上軸等原因而造成停台,影響布機的產量和棉布質量。因此,必須採取有效措施降低斷頭,減少機械故障,及時處理停台,縮短停台時間,努力提高織機的生產效率。
3. 織機在織造過程中主要物質消耗是機物料、紗線和動力。消耗量的大小與原材料質量設備狀態、技術操作水平、生產環境和生產條件有關。降低物質消耗是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內容,必須高度重視。 (1)降低機物料消耗:
①購置機物料要嚴把質量關,防止劣質品進廠。
②加強設備維修,保證設備常處於完好狀態,減少因設備狀態不良造成的磨損。 ③加強技術操作減少人為損失。
(2)降低紗線用量; ①正確掌握機上布幅和緯密,避免多用線。
②加強技術操作,預防織疵產生,盡量做到少拆布和不拆布,減少回絲。 ③保持設備完好,避免大緯紗。
④加強生產管理,減少油污、壞布和裝緯回絲。 (3)降低動力消耗: ①停車及時關電機。
②提高布機效率和運轉率。 ③控制照明和正確使用空調,防止輔助用電浪費。 ④採用節電皮帶盤。

⑸ 紡紗的一般損耗率和加工費是多少如何計算紡紗成本價

1.高配就是用的等級高的棉花如一級棉,二級棉(允許摻少許三級棉)。精梳在工藝上比普梳多一道除雜工序落棉(損耗)達到15%左右,主要出去雜毛,短絨和紙屑。半精梳是精梳和普梳進行並條工序。粗支紗用低配棉,高支紗用高配棉。
2.損耗以10支和40支為例10S 1.5%左右,40S 1.1%左右,精梳40 1.25%左右
3.加工費不是固定的,看行情的,前一陣3000一支
4.成本=皮棉收購價+加工費+損耗
全手打的,很累。謝謝採納一下!

⑹ 葯物清除率計算公式

清除率 (clearance,C):指腎在單位時間(每分鍾)內能將多少毫升血漿中所含的某些物質完全清除出去,這個被完全清除了某物質的血漿毫升數就稱該物質的清除率(ml/min)。

C=U×V/P
U:尿中該物質濃度 V:每分鍾尿量 P:血液中該物質的濃度


清除率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它把腎在一定時間內排出的物質的量,同當時該物質在血漿中濃度聯系起來,因而能更好地說明腎排出某物質的能力。包括菊粉清除率即腎每分鍾排出某物質的量(U×V)應為腎小球濾過量與腎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量和分泌量的代數和。

通過對各種物質清除率的測定,可推測哪些物質能被腎小管凈重吸收,哪些物質能被腎小管凈分泌,從而推論腎小管對不同物質的轉運功能。


概念介紹:

定義:單位時間內該物質從尿液中排出的總量(Ux×V,Ux是尿液中x物質濃度,v是尿液體積)與該物質當時在血漿中濃度(Px)的商,用CL表示。

清除率 clearance rate (CL):

正確地應稱為血漿清除率,並譯為凈化值。在人和具有腎小球腎的動物尿中的某一特定成分,每分鍾的排出量來源於多少血漿量,此血漿量稱為清除率。CL=V×U/P (V為每分鍾排出尿量,U為尿中毒物質的濃度,P為該物質在血漿中的濃度〕。

清除率表示各種物質在腎小球濾過和腎小管的重吸收的程度,是由D. D. van Slyke(1928)提出的。人的尿素的C70(立升)。在腎小管內既不重吸收也不分泌的物質的清除率相當於腎小球一分鍾的濾過量(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

但這樣的物質如菊粉,平均c=120(人)。通常人尿成分中,就腎小管分泌不顯著的物質來看,如肌酐,其清除率最大(重吸收最小),稍超過菊粉的值(c=175),此超過值是因分泌所致。氨或酚紅等分泌顯著的物質,其清除率相當高(酚紅的c=40)。


閱讀全文

與紡織廠梳棉工序清除率計算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城市宣傳欄的測量方法 瀏覽:762
玻璃推拉門地滑軌道安裝方法 瀏覽:981
去狗皮的正確方法 瀏覽:519
狀態粉使用方法 瀏覽:18
皮卡車如何找30公分邊線最笨方法 瀏覽:97
交通安全方法有哪些 瀏覽:662
新飛電壓力鍋使用方法 瀏覽:111
快速查詢個人徵信的方法 瀏覽:804
男士冬天洗衣服的方法如何 瀏覽:729
農業產品研究方法 瀏覽:15
馴服蜥蜴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02
淘寶鑽展怎麼操作干貨方法推薦 瀏覽:72
臨床上最廣泛的研究方法 瀏覽:467
避孕方法有哪些怎麼上環 瀏覽:868
電熱板安裝方法 瀏覽:170
中醫治療絲狀疣的方法 瀏覽:711
正確梳頭的方法免費學 瀏覽:90
斜齒輪的計算方法 瀏覽:331
如何寫好行草方法 瀏覽:496
食用方法可以分為什麼和什麼 瀏覽: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