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實驗室氧氣製取公式是什麼
氯酸鉀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加熱分解為氯化鉀和氧氣:2KClO3=(MnO2)2KCl+3O2↑高錳酸鉀在加熱的條件下,分解為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2KMnO4=(加熱)K2MnO4+MnO2+O2↑
雙氧水制氧氣:
2H2O2===(Mno2)===2H2O+O2↑
㈡ 實驗室制氧氣的操作步驟
裝置選擇 用高錳酸鉀或氯酸鉀制氧氣選甲裝置:固體與固體加熱制氣體(實驗室常用說法:固固加熱型) 用過氧化氫制氧氣選乙裝置:液體與固體不加熱制氣體(實驗室常用說法:固液常溫型) 步驟:查—裝—定—點—收—離—熄(茶莊定點收利息)
查----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裝----裝葯品
定----把試管固定到鐵架台上
點----點燃酒精燈加熱(先預熱,注意:一律先讓試管均勻受熱,否則會因冷熱不均炸裂試管)
收----收集氣體(可以使用排水法、向上排空氣法)
離----把導管從水槽中取出(如果使用向上排空氣法,此步驟基本不需要,但是最好先取出導管在蓋上玻片)
熄----熄滅酒精燈
注意點
①試管口略向下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試管底部炸裂試管;
②葯品平鋪在試管的底部:先預熱,之後可以將酒精燈的外焰對准裝有葯品部位定向加熱
③鐵夾夾在離管口約1/3處;
④導管應稍露出橡皮塞:便於氣體排出(大約0.5cm);
㈢ 化學製取氧氣的過程與方法簡單點
1.KMnO4加熱。2KMnO4=△=K2MNO4+MnO2+O2↑
2.KClO3和MnO2混合加熱。2KClO3=△MnO2=2KCl+3O2↑
排水法適合不溶於水的氣體,向上排氣法適合比空氣重的氣體(就是相對分子質量大於29的氣體,氧氣32可以,廣口瓶正放,導管伸入到瓶底,因為收集氣體比空氣重,就將空氣擠了出來),向下排氣法適合比空氣輕的氣體,如氫氣,氨氣,廣口瓶倒放導管伸入瓶底.
氧氣的收集可以用向上排氣法和排水法
過氧化氫加熱可以產生氧氣,但實驗室一般不用,因為會產生大量水蒸氣,實驗室制氧氣用加熱高錳酸鉀產生錳酸鉀.氯化錳和氧氣,因為不會產生雜質氣體.實驗室還可以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二氧化錳作催化劑)產生氯化鉀和氧氣.
工業上利用空氣降壓法(空氣中有百分之八十是氮氣,有百分之二十是氧氣,利用二者沸點不同)
高中教材說潛艇中有利用過氧化鈉和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來製取氧氣的
排水集氣法製取的氧氣純度比排氣法要高的多。
分解過氧化氫這個成本太高,而且在加熱分解過程中會有水蒸氣產生,高錳酸鉀由於是固體,加入催化劑二氧化錳很容易分解製得氧氣。
註:用加熱高錳酸鉀製取氧氣時,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是,加熱高錳酸鉀的試管口應朝下傾斜一定角度,避免將水倒吸至試管內造成試管爆裂。
㈣ 實驗室製取氧氣的方法
1、加加熱氯酸鉀或高錳酸鉀製取氧
高錳酸鉀熱分解的方程式存在爭議,因為其在不同溫度條件下的分解產物會有差異。中學階段反應方程式:2KMnO₄=K₂MnO₄+MnO₄+O₂↑
2.二氧化錳與氯酸鉀共熱:
(4)氧氣製取的實驗和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氧氣的用途:
1、冶煉工藝:在煉鋼過程中吹以高純度氧氣,氧便和碳及磷、硫、硅等起氧化反應,這不但降低了鋼的含碳量,還有利於清除磷、硫、硅等雜質。而且氧化過程中產生的熱量足以維持煉鋼過程所需的溫度。
2、化學工業:在生產合成氨時,氧氣主要用於原料氣的氧化,以強化工藝過程,提高化肥產量。再例如,重油的高溫裂化,以及煤粉的氣化等。
3、國防工業:液氧是現代火箭最好的助燃劑,在超音速飛機中也需要液氧作氧化劑,可燃物質浸漬液氧後具有強烈的爆炸性,可製作液氧炸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氧氣
㈤ 製取氧氣的三個公式是
製取氧氣哪來公式,應該是化學方程式吧。
製取氧氣的三個化學方程式是:
1、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
2KClO3=2KCl+3O2↑(條件:MnO2、加熱)
2、加熱高錳酸鉀
2KMnO4=K2MnO4+MnO2+O2↑(加熱)
3、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
2H2O=2H2O+O2↑(條件:二氧化錳)
㈥ 實驗室製取氧氣方程式
實驗室制氧氣的方法有三種,分別為分解過氧化氫溶液、加熱氯酸鉀、加熱高錳酸鉀,方程式如下:
1、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H2O2 =MnO2= 2H2O + O2↑
2、氯酸鉀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鉀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KClO3 =加熱MnO2= 2KCl + 3O2↑
3、高錳酸鉀在加熱條件下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2KMnO4 =加熱=K2MnO4 + MnO2 + O2↑
檢驗方法:
檢驗: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如果木條復燃,證明是O2。
驗滿: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瓶口,如果木條復燃,證明O2已滿。
㈦ 實驗室製取氧氣方法有
實驗室製取氧氣方法有四種。
1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下生成水與氧氣
2氯酸鉀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下加熱生成氯化鉀與氧氣
3高錳酸鉀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錳酸鉀與二氧化錳與氧氣
4水通電生成氫氣與氧氣
1.2 H2O2 == MnO2 === 2 H2O + O2↑
2.2 KClO3 ===加熱 MnO2 === 2 KCl + 3 O2 ↑
3.2 KMnO4 === 加熱 ==== K2MnO4 + MnO2 + O2 ↑
4.2 H2O==通電==2 H2↑+O2↑
㈧ 初中氧氣的製取方法
氧氣的製法
1.工業上製取氧氣:根據液態氮和液態氧的沸點不同,由於液態氮的沸點比液態氧的沸點低,氮氣首先從液態空氣中蒸發出來,剩下的主要就是液態氧了。(物理變化)
2.實驗室製取氧氣的原理:
⑴在二氧化錳催化下分解過氧化氫
⑵在二氧化錳催化下加熱分解氯酸鉀
⑶加熱分解高錳酸鉀
3.如何區分氯酸鉀和氯化鉀?分別取兩種固體粉末適量放入試管中,並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錳,用酒精燈加熱,並分別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中,若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則試管中固體粉末為氯酸鉀,若帶火星木條無明顯變化,則試管中的固體粉末為氯化鉀。
4.過氧化氫或高錳酸鉀分解製取氧氣的方法,具有反應快、操作簡便、便於收集等優點,但成本高,無法大量生產,只能用於實驗室中。工業生產則需考慮原料是否易得、價格是否便宜、成本是否低廉、能否大量生產以及對環境的影響等。
5.某同學製得的氧氣不純,你認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⑴沒等裝置中的空氣排干凈便開始收集氧氣;
⑵排水集氣時,集氣瓶中的水沒有完全充滿,還留有氣泡;
⑶收集完氣體後,玻璃片與集氣瓶口之間密封不好;
⑷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時間不夠。
6.如何檢驗一瓶氣體是否是氧氣?
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則證明收集的氣體是氧氣。
7.用排空氣法收集氧氣如何驗滿?
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則證明氧氣已經收集滿。
8.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如何知道已經收集滿了?
集氣瓶口有大氣泡冒出
9.能用排水法收集氧氣的原因是氧氣不易溶於水,且不與水反應
10.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的原因是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略大,(且不與空氣中的成分發生化學反應)
㈨ 氧氣的製取方法
氧氣一般通過從空氣中分離製取,經濟而又方便。
1)實驗室制備氧氣常採用加熱高錳酸鉀或氯酸鉀,催化過氧化氫來製取氧氣,其中利用氯酸鉀和過氧化氫製取氧氣時需加入催化劑二氧化錳。
2)加熱高猛酸鉀和氯酸鉀製取氧氣時需採用固固加熱裝置,在試管口需放一團棉花,以防堵塞導管;用過氧化氫製取氧氣時採用固液不加熱裝置。
㈩ 實驗室製取氧氣的幾種方法的化學方程式
1、加熱高錳酸鉀,化學式為:2KMnO₄===(△)K₂MnO₄+MnO₂+O₂↑
2、用催化劑MnO2並加熱氯酸鉀,化學式為:2KClO₃===(△,MnO₂) 2KCl+3O₂↑
3、雙氧水(過氧化氫)在催化劑MnO₂(或紅磚粉末,土豆,水泥,鐵銹等)中,生成O₂和H₂O,化學式為: 2H₂O₂===(MnO₂) ₂H₂O+O₂↑
實驗先查氣密性,受熱均勻試管傾:「試管傾」的意思是說,安裝大試管時,應使試管略微傾斜,即要使試管口低於試管底,這樣可以防止加熱時葯品所含有的少量水分變成水蒸氣,到管口處冷凝成水滴而倒流,致使試管破裂。「受熱均勻」的意思是說加熱試管時必須使試管均勻受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