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蝸桿基本尺寸計算公式
蝸桿基本尺寸計算公式:
1、傳動比=蝸輪齒數÷蝸桿頭數。
2、中心距=(蝸輪節徑+蝸桿節徑)÷2。
3、蝸輪吼徑=(齒數+2)×模數。
4、蝸輪節徑=模數×齒數。
5、蝸桿節徑=蝸桿外徑-2×模數。
6、蝸桿導程=π×模數×頭數。
7、螺旋角(導程角)tgB=(模數×頭數)÷蝸桿節徑。
蝸桿導程=π×模數×頭數。
模數=分度圓直徑/齒數。
頭數是說螺桿上螺旋線的條數;
模數是指螺桿上螺旋線的大小,也就是模數越大螺桿上的螺旋線就越「柱裝」(就是比較大,比較結實)。
直徑系數是指螺桿的粗細。
『貳』 蝸桿的模數是怎麼算,簡單點
蝸桿算模數只要知道兩個參數就可以了:頭數和導程。模數=分度圓直徑/齒數。
頭數Z是從蝸桿的端面看有幾條出來的螺旋線,就是其頭數。
導程Px是蝸桿轉一圈齒走過的距離,測繪時是必須作為已知條件的。
方法:將蝸桿固定住,沿軸向測量Z個齒的間距Px,V型塊、直尺、量塊和絲表即可搞定。測出後由公式Px=πMZ得出模數M=Px/(πZ)。
模數是指螺桿上螺旋線的大小,模數越大螺桿上的螺旋線就越結實。
(2)m2三頭蝸桿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除了蝸桿模數的計算公式以外,還有以下蝸輪、蝸桿的計算公式:
1.傳動比=蝸輪齒數÷蝸桿頭數。
2.中心距=(蝸輪節徑+蝸桿節徑)÷2。
3.蝸輪吼徑=(齒數+2)×模數。
4.蝸輪節徑=模數×齒數。
5.蝸桿節徑=蝸桿外徑-2×模數。
6.蝸桿導程=π×模數×頭數。
7.螺旋角(導程角)tgB=(模數×頭數)÷蝸桿節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蝸桿模數
『叄』 蝸桿的尺寸計算
蝸輪、蝸桿的計算公式:
1、傳動比=蝸輪齒數÷蝸桿頭數。
2、中心距=(蝸輪節徑+蝸桿節徑)÷2。
3、蝸輪吼徑=(齒數+2)×模數。
4、蝸輪節徑=模數×齒數。
齒數為80齒,即蝸桿旋轉一圈蝸輪走一牙。360°÷80齒=4.5°設計成立。有模數,蝸桿為一頭。蝸桿傳動是由蝸桿和蝸輪組成的,用於傳遞交錯軸之間的運動和動力,通常兩軸交錯角為90°。在一般蝸桿傳動中,都是以蝸桿為主動件。從外形上看,蝸桿類似螺栓,蝸輪則很象斜齒圓柱齒輪。
工作時,蝸輪輪齒沿著蝸桿的螺旋面作滑動和滾動。為了改善輪齒的接觸情況,將蝸輪沿齒寬方向做成圓弧形,使之將蝸桿部分包住。這樣蝸桿蝸輪嚙合時是線接觸,而不是點接觸。
(3)m2三頭蝸桿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選擇蝸桿頭數z1時,主要考慮傳動比、效率和製造三個方面。從製造方面,頭數越多,蝸桿製造精度要求也越高從提高效率看,頭數越多,效率越高;
若要求自鎖,應選擇單頭從提高傳動比方面,應選擇較少的頭數;在動力傳動中,在考慮結構緊湊的前提下,應很好地考慮提高效率。當i傳動比較小時,宜採用多頭蝸桿。而在傳遞運動要求自鎖時,常選用單頭蝸桿。
『肆』 蝸桿螺距的計算公式
模數乘圓周率,也就是模數乘3.14 就是螺距,導程等於螺距乘螺紋線數
『伍』 求蝸桿三針測量公式
D=1.672m
M=d2+3.942D-4.316m
『陸』 請教,普通車床車多頭蝸桿牙頂寬和牙深怎麼算最好是雙頭三頭的計算公式
車床改成數控車就可以車的·· 宏程序··一般都不會用· 簡單的辦法就是··用指令G92 可以分頭的· 和 螺紋車法一樣· 螺距計算..螺距=模數×3.14×頭數 G76 不可分頭· 但很科學··· 打比方 模數8 外徑60 長150 1頭·
GO X70 Z10
G92 X59. Z-150 F25.12
X58.5
X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