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老師寒暑假工資和平時一樣嗎
教師寒暑假工資和平時一樣。
按《教師法》第七條(四)款規定,教師寒暑假工資照發。
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第七條
第七條教師享有下列權利:
(一)進行教育教學活動,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和實驗;
(二)從事科學研究、學術交流,參加專業的學術團體,在學術活動中充分發表意見;
(三)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評定學生的品行和學業成績;
(四)按時獲取工資報酬,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帶薪休假;
(五)對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通過教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參與學校的民主管理;
(六)參加進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訓。
教師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遵守憲法、法律和職業道德,為人師表;
(二)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遵守規章制度,執行學校的教學計劃,履行教師聘約,完成教育教學工作任務;
(三)對學生進行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的教育和愛國主義、民族團結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學技術教育,組織、帶領學生開展有益的社會活動;
(四)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
(五)制止有害於學生的行為或者其他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行為,批評和抵制有害於學生健康成長的現象;
(六)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和教育教學業務水平。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㈡ 教師有沒有年假
教師沒有年假,有探親假。
1、《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
(一)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的;
(二)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
(三)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
(四)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
(五)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
所以根據第一條所說,學校教師一般是沒有年休假的。
2、《國務院關於職工探親待遇的規定》第3條規定探親假期分為以下幾種:
(1)探望配偶,每年給予一方探親假一次,30天。
(2)未婚員工探望父母,每年給假一次,20天,也可根據實際情況,2年給假一次,45天。
(3)已婚員工探望父母,每4年給假一次,20天。探親假期是指職工與配偶、父、母團聚的時間,另外,根據實際需要給予路程假。上述假期均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節日在內。
(4)凡實行休假制度的職工(例如學校的教職工),應該在休假期間探親;如果休假期較短,可由本單位適當安排,補足其探親假的天數。
年假的相關知識:
帶薪年假不包括國家法定節日:
《勞動法》第四十五條規定:「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國務院關於職工休假問題的通知》「確定職工休假天數時,要根據工作任務和各類人員的資歷、崗位等不同情況,有所區別,最多不得超過2周。」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五條明確規定:「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然而自勞動法公布至今國務院沒有根據勞動法該條的規定製訂職工享受帶薪年休假的具體辦法。
勞動部關於印發《〈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問題解答》的通知第二條對該問題作了規定:「勞動法第四十五條規定,『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
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在國務院沒有發布企業職工年休假規定以前,1991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共同發出的《關於職工休假問題的通知》應繼續貫徹執行。」
㈢ 教師一年共有多少天假期
綜述:教師一年的假期在150天左右。是比較多的,和學生的放假時間基本一致。
雖然按照假期長短來計算,包括寒暑假、雙休及法定假期,保守估計,教師一年的假期在150天左右。
但教師的無形加班有很多:平時一些家訪、課後輔導的時間就不一一細算了;學期結束,學生考完就放假,老師還要閱卷、開會;另外,面對教研壓力,假期里老師通常還要抽出一些時間學習、進修。
角色性質:
教師角色的性質就在於幫助學生成長;或者說,教師是促進學生成長的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教師
㈣ 大專老師寒暑假多少天
各地存在標准問題:
綜述:教師一年的假期在150天左右。是比較多的,和學生的放假時間基本一致。
雖然按照假期長短來計算,包括寒暑假、雙休及法定假期,保守估計,教師一年的假期在150天左右。但教師的無形加班有很多:平時一些家訪、課後輔導的時間就不一一細算了;學期結束,學生考完就放假,老師還要閱卷、開會;另外,面對教研壓力,假期里老師通常還要抽出一些時間學習、進修。
㈤ 小學教師寒暑假是否屬於國家規定的「法定假日」,如因在校工作性質而需加班,工資如何算謝謝回答!!
教育部明確規定寒暑假為教師法定假日。
按《勞動法》規定,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300%的工資報酬。根據勞動部發的《對〈工資支付暫行規定〉有關問題的補充規定》(勞部發〔1995〕226號)明確規定,凡是安排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日延長工作時間或者安排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補休的,均應該支付給勞動者不低於勞動合同約定的勞動者本人小時或日工資標准150%、200%的工資;安排勞動者在法定節假日工作的,則應該另外向勞動者支付不低於勞動合同約定的小時或日工資標准300%的工資。
㈥ 廣東省對於教師在寒暑假裡生孩子,怎麼算產假從開學上班請假開始算,還是從生孩子那天開始算
現在最新規定發布,產假包括寒暑假
即產假在寒暑假的話一起算
如果在上課期間請產假,產假結束到了寒暑假也一樣放
㈦ 請神人幫我算一下,小學老師一年放假多少天
小學老師一年放假162天。
1、周末52(周)*2(天)=104天;
2、法定節假日11天。
(一)元旦,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節,放假3天(農歷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節,放假1天(公歷清明當日);
(四)勞動節,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節,放假1天(農歷端午當日);
(六)中秋節,放假1天(農歷中秋當日);
(七)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3、寒假22天:5周(扣除6個周末和春節3天還剩22天):5*7+2-12-3=22天
4、暑假25天:5周(扣除6個周末)5*7+2-12=25天
一年放假總計:104+11+22+25=162天。
(7)廣東教師寒假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放假制度:
1、中國假日制多年前的漢代就開始了。當時官員休息那天,都要沐浴更衣,故稱假日為「沐日」。漢代規定,朝中官員可每5天返家沐浴,所以叫「五日休」。唐朝改為「旬休」,即每10天可休息1天。在古代,除平時的休息日外,也有節假日。唐代,中秋節給假3天,清明祭祖給假3天。明代冬至放假3天,元宵節放假10天。
2、為了鼓勵臣下盡心國事,晉代定有「急假」.即讓官吏處理緊急家事不一年不得超過60天。後晉時,家在外地的官吏還給探親路程假。清政府對有功人員要賜「賞假」。林則徐患病,道光皇帝降旨賞假3個月。此外,麥收農忙季節也要相應給假。
3、對於官吏的休假,歷代都有嚴格的規定。唐德宗曾明確規定,三品以上的官吏,滿假那天,必須到衙門報到,否則扣發俸祿一月,有的甚至被罷官。
4、清朝初年,隨著兩方傳教士進入我國,「禮拜天」這一宗教用語開始在我國流行,辛亥革命勝利屆,開始實行星期日休息制,從此以後,假日制就開始在我國實行。
5、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的生活節奏逐漸加快,各方面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所以從上世紀90年代起,我國政府部門又規定了每周5天工作制。
6、大多數國家都實行節日放假和周末放假相結合的混合放假制度。放假主要針對的對象是學生、公務員和上班族,這是一個龐大的消費群體。如果一改混合放假制,而採用單一的節日放假制,首先,確保每個月都有一個非常有意義的節日,然後,每個節日放一個星期或十天的假,那麼將有以下四大好處:
①、整合了以往節假日時間,公民將有更多的遊玩計劃,帶動旅遊消費。
②、使每個節日都有足夠的時間慶祝,發揮每個節日的實際意義。
③、公司的工作不再因為斷斷續續的短假而影響效率,有充分的時間周轉。
④、分散旅遊時間,有利社會資源的有效配置。
當然,節日放假制也有其面臨的難題:陰歷和陽歷的節日難以整合。
㈧ 老師或幼師之類的,放暑假寒假有工資嗎
有工資;
國家相關法律規定,教師在國家法定的一些節假日里應當發放工資,發放工資的假期包括:國家法定節假日和國家規定的寒暑假。
財務知識.隨著國外教師工資改革的不斷推進,學者對教師績效工資改革的研究不斷拓展和深入。那麼教師寒暑假的工資要怎麼算呢?下面是大家准備的教師寒暑假工資計算方法,希望大家喜歡!
教師寒暑假工資的計算方法
只要是正規有編制的老師,這兩個長假期間,工資還是照拿的。
不過能拿到的一般比平時要相對少一些,因為在寒假和暑假期間,發的一般都是基本工資,很多績效工資、補貼等都不會發。
教師法規定,教師享有按時獲取工資報酬、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期的帶薪休假的權利。工資報酬包括基本工資、職務工資、課時報酬、獎金及教齡津貼、班主任津貼及其他各種津貼在內的工資性收入。福利待遇包括醫療、住房、退休等方面依法享有的各種待遇和優惠,以及寒暑假的帶薪休假。
所以,教師在寒假和暑假不工作還能拿工資,這是受法律保護的。
相信這個規定,讓其他行業的人真理羨慕嫉妒恨,除了教師以外,沒有哪個行業有這么爽、這么長的假期。
教師的道德規范
一、愛國守法。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
二、愛崗敬業。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於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
三、關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四、教書育人。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准。
五、為人師表。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衣著得體,語言規范,舉止文明。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作風正派,廉潔奉公。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
六、終身學習。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鑽研業務,勇於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教師的職業特點
教師的職業特點,既帶有歷史遺傳的色彩,又反映時代變遷的影響。綜合二者,當代中國教師的職業特教師點主要有:
其一,職業形象的准公共性。教師雖然不像政治家、演藝人員那樣是完全的公共性人物。但也相當多的時候暴露於學生、家長、社區的注視之下,因此必須善於塑造並維護自己的積極形象。
其二,職業環境的相對封閉性。
其三,工作績效的模糊性。
其四,職業待遇的福利性。教師的勞動成果不能以經濟指標衡量,教師的勞動待遇也帶有相當的福利性,所謂福利性。一指教師的待遇相對不高,一指教師的待遇相對穩定。
其五,師生關系的隱蔽不平等性。雖然從法律角度來講,師生是平等的權利義務主體;從教育的理想追求來看,師生也應該成為平等的對話者。然而在實際中,由於傳統觀念的影響,尤其是教師在體力、智力、學識、社會地位等方面的優勢,師生關系具有天然的不平等性。這種不平等性可能是許多人所不敢承認、不願承認的,但它又是極其隱蔽而頑固地存在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