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生產效率計算公式怎麼算
1、根據相關資料可知道,生產效率計算公式為:
(1)生產效率=(實際產量×標准工時)/(實際人力×8.00小時-擋產工時+加班工時)
(2)備註:實際產量:生產部、財務計算生產效率/生產力時以實際入庫量計算;擋產工時:因外部門或受客觀條件影響造成停線或返工工時;加班工時:為增加產量而延長的工作時間;標准人力:指在設定的產量目標前提下,根據標准工時和實際生產狀況,生產單位所配置的合理的人力數量。
2、生產效率(proction
efficiency),是指固定投入量下,製程的實際產出與最大產出兩者間的比率。可反映出達成最大產出、預定目標或是最佳營運服務的程度。亦可衡量經濟個體在產出量、成本、收入,或是利潤等目標下的績效。
3、生產效率
proction
efficiency是圍繞生態系、群落、種群、個體等的物質、能量的轉移效率。廣泛應用於生產生態學中,但其內容是多方面的,可分四大類:
(1)生態系乃至群落中的效率;
(2)個體乃至種群內的效率;
(3)捕食者與被捕食者間的效率;
(4)圍繞種群的效率。
4、最古典的是某一時間內第i次營養階段所攝取的能量對第i-1階段所攝取能量的比率(Ai/Ai-1,以下的記號參閱生產速度),由最初提出這個效率的林德曼(R.I.Lindeman,1942)命名為累進效率(progressive efficiency)。後又稱為林德曼比率或林德曼效率。而奧德姆(E.P.Om,1971)的營養等級同化效率(trophic
level
assimilationefficiency)與此相同,此外,他把Pi/Pi-1稱為營養等級生產效率(trophic
level
proction
ef-ficiency),把Ci,Ci-1錯誤地稱為林德曼效率。此外,林德曼曾認為,累進效率是隨著營養等級而增大的,後來又否定了這個說法。
5、標准工時:指在正常情況下,從零件到成品直接影響成品完成的有效動作時間,其包含直接工時與間接工時。即加工每件(套)產品的所有工位有效作業時間的總和。制定方法:對現有各個工位(熟練工人)所有的有效工作時間進行測定,把所有組成產品的加工工位的工時,考慮車間生產的均衡程度、環境對工人的影響、以及工人的疲勞生產信息等因素後,計算得到標准工時。
B. 中國鋼鐵產量怎麼計算
中國鋼鐵產量計算方法:
1、圓鋼重量(公斤)=0.00617×直徑×直徑×長度。
2、方鋼重量(公斤)=0.00785×邊寬×邊寬×長度。
3、六角鋼重量(公斤)=0.0068×對邊寬×對邊寬×長度。
4、八角鋼重量(公斤)=0.0065×對邊寬×對邊寬×長度。
5、螺紋鋼重量(公斤)=0.00617×計算直徑×計算直徑×長度。
6、角鋼重量(公斤)=0.00785×(邊寬+邊寬-邊厚)×邊厚×長度。
7、扁鋼重量(公斤)=0.00785×厚度×邊寬×長度。
關於控制中國鋼鐵產量的要點:
一、控制鋼產量所必須堅持的原則
以促進鋼鐵行業結構調整為目的,以控制碳排放為長期目標,以提高鋼鐵企業競爭力和盈利能力為中短期目標,運用市場化的手段來統籌推進控制鋼產量的各項政策搭配,創造有利於鋼鐵行業減產的內外部環境。
二、堅持將控制鋼產量作為長期目標
一個產業的需求變化情況決定了這個產業的產量。任何國家鋼鐵行業的增長曲線在末端都是平滑的,而不是達到峰值之後突然出現快速下跌。
而中國經濟發展的持續性、逆周期調節政策的一貫性,以及需求的縱深性決定了鋼鐵行業的需求更不會在短期內出現斷崖式的下跌。因此,寄希望於中國的鋼產量在短期內由快速增長轉變為下跌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利於行業穩定發展的,甚至會對鋼鐵行業造成傷害。
因此,控制鋼產量過快增長,應該由一個年度或者短期目標轉變為一個階段性目標,或者五年規劃目標。由此,可以在更長的規劃期內,綜合運用市場、環保、准入、調控等多種手段,穩妥、平滑地完成由產量增長到保持穩定再到逐步下降的變化。
三、堅持以去產能為路徑,以提高盈利能力為目的
控制鋼產量,並不是不希望鋼鐵行業繼續發展,而是希望在中國工業化發展的末期,為未來可以預期的、非常時期保底政策退出後大概率會出現的需求拐點做好充足的緩沖和准備。
並不是單純地希望壓降鋼鐵產量,而是希望繼續開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鋼鐵行業的競爭能力,從追求規模效益轉向追求高質量發展的效益,讓低質量發展的市場主體逐步有序地退出行業。
控制鋼產量的政策,不應簡單地關注於實際的產量是否增長,而是應該進一步以去產能為路徑,以提高市場主體的盈利能力為目的。產能降下來,那麼在市場需求維持增長的同時,鋼鐵企業可以獲得更好的盈利,而一旦行業外部環境出現變化,鋼產量的降低也就成為了水到渠成的結果。
四、堅持以市場化原則為手段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給鋼鐵行業帶來的最大啟示,莫過於順應市場的趨勢,以市場化的手段推進改革,事半功倍。
以此為鑒,在進一步制定和實施控制產量的政策時,也應一如既往地堅持以市場化手段推進。尤其是不能出現過去曾經出現過的無論區域需求和盈利情況的「一刀切」、強制國企減產、安排政令目標等手段。
這些方法可能有助於短期內實現目標,但強制企業放棄市場,必然會引發市場的強烈反彈:要麼導致更多的不規范企業湧入市場,「地條鋼」等產品重出江湖;要麼導致鋼材市場價格無序暴漲,給國民經濟其他行業造成損失,也給鋼鐵行業的治理帶來更多困難。
從中國鋼鐵行業的產量分布來看,整體上雖然由於需求增長,鋼產量的增長是可以與之匹配的,但是具體來看,仍然存在著大量不符合區域布局、產品結構布局的產量分布,每年依舊會出現「北材南下」「西材東進」等跨區域、長距離運輸鋼材的低效行為。
這一方面導致全國各區域市場的鋼材價格被幾乎拉平,另一方面也讓產能過剩區域的鋼鐵企業增產沒有了後顧之憂。由此可見,控制鋼產量是一項需要非常細化的政策,在這個過程中起作用的將是細化區域、細分品種等更具體的市場規則。
以上內容參考 中國鋼鐵新聞網-關於控制中國鋼產量的幾點思考
C. 管理會計上產量相關范圍怎麼計算
(1)階梯式混合成本(2)標準式混合成本(3)延期變動成本(4)曲線式混合成本5.什麼是相關范圍?答:相關范圍是指不會改變固定成本、變動成本性態的有關期間和業務量的特定變動范圍。6.什麼是作業成本法?什麼是成本動因?答:作業成本法是一種成本計算方法的專用名詞,在這種方法下,間接成本要按其成本動因來進行分配。成本動因是指那些產生間接成本的原因。題:教材第50頁1-9,參考答案見教材54-55頁1.1單位產品變動成本或固定總成本相關范圍內。
D. 產量計算公式是什麼
計算公式如下:
產量計算公式:生產數量=產能×負荷率。產值計算公式:生產產品的價值=產量×價格。生產量是指在單位時間、單位面積、生態系統中或某個種群所生產的有機體的總量,它含有速率的意思,與生物量的區別在於生物量指生態系統中某一時刻、某一單位面積生產的有機體的總量,且沒有速率之意。
簡介:
產量,漢語詞語,拼音是chǎn liàng,意思是指一定時期內生產某種物品的數量。柳青 《創業史》第一部第二五章:「產量增加了,到底是為誰嘛?」
E. 服裝目標產量的確定方法
設定每日產量可作為一個基礎和參照,在上線之後,把它和員工的真實產量進行對比,尋找兩者之間的差異,分析原因然後進行監控、調整或修正。並可以此為基礎制訂員工的定量生產目標。
確定生產指標,是編制生產計劃的主要內容。這些指標都具有一定的經濟內容,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企業技術與經濟管理的水平。
1、產品品種指標。產品品種指標是指企業在計劃期內應生產的產品種類和品種數量,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業適應市場的能力。一般來說品種越多越能滿足不同的需求但過多的品種會分散企業的生產能力,難以形成規模優勢。因此,企業應綜合考慮,合理確定產品品種,加快產品的更新換代。
2、產品質量指標。產品質量指標是指企業在計劃期內各種產品達到的質量標准,是產品的使用價值滿足市場需要的程度。它是反映企業產品能否符合市場的一個重要指標,也是反映產品品種、加快產品的更新換代。
F. 創業之星產量怎麼算
預計生產量=預計銷售量+期末存量-期初存量。
產量計算公式:生產數量=產能×負荷率。產值計算公式:生產產品的價值=產量×價格。它含有速率的意思,與生物量的區別在於生物量指生態系統中某一時刻、某一單位面積生產的有機體的總量,且沒有速率之意。
產量計算注意事項
1、約當產量法,一般只適用於工業企業,並且一般只適用於生產的產品需要經過若干加工工序才能形成產成品,月末在產品數量較大且月末在產品數量變動較大,產品成本中原材料費用和工資福利費等加工費用的比重相差不多的工業企業。
2、如果企業每月末在產品數量很小,則可採用不計算在產品成本的方法;如果企業月末在產品數量很小,或者在產品數量雖大但各月之間在產品數量變動不大,則可採用在產品成本按年初數固定計算的方法。
如果企業原材料費用在產品成本中所佔比例較大,而且原材料是在生產開始時一次全部投入,則可採用在產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費用計算的方法;對於定額管理基礎好的企業可採用在產品成本按定額成本計算的方法。其他計算方法筆者這里不再一一贅述。
G. 管理會計,約當產量的計算
把各種產品的月末在產品按完工進度折算為相當於完工產品的數量,即為約當產量。
某種產品當月應分擔費用的約當產量是(本月完工產品數量-月初在產品約當產量+月末在產品約當產量),把當月應分擔費用的約當產量數乘該種產品單重,並將製造費用按各種產品的重量在各種產品之間進行分配,即為約當產量法分配製造費用,可以較准確計算各種產品成本。
計算公式為:某種產品應分擔的該月製造費用=該月製造費用/∑{(個別種類產品該月末約當產量+個別種類產品產量-個別種類產品該月初約當產量)×個別產品×單重} ×(該種產品該月末約當產量+該種產品該月產量-該種產品該月初約當產量)×該種產品單重。
http://www.e521.com/magazine/hbck/200105/0713134155.htm
H. 目標達成率計算方法
目標達成率的公式:達成率=實際產量/標准產量。
經濟增長率是末期國民生產總值與基期國民生產總值的比較以末期現行價格計算末期GNP,得出的增長率是名義經濟增長率。
以不變價格(即基期價格)計算末期GNP,得出的增長率是實際經濟增長率。在量度經濟增長時,一般都採用實際經濟增長率。經濟增長率也稱經濟增長速度,是反映一定時期經濟發展水平變化程度的動態指標,也是反映一個國家經濟是否具有活力的基本指標。
增長率
基本成長率:指企業如果按照過去盈利能力(最近一年EBIT),運用適度的財務杠桿(債務D/權益E),其所掌握的資源(總資產=權益資本+債務資本)所能實現的企業增長率。
g = (1-股利支付率)[ROA+D/E(ROA-1年期貸款利息率)]。
其中:ROA=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EBIT/調整的年末總資產;股利支付率=近期分配的現金股利/近期可供分配的利潤;D=年末短期借款+1年內到期長期債務+長期借款+應付債券;E=調整的年末凈資產。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達成率
I. 怎麼算總產量
算總產量就是單產與數量的乘積。
總產量是指一定的可變要素的投入對應的最大產量。
公式:TP=(L,K)
總產量曲線圖形。根據MP曲線的圖形可以給出TP曲線,在勞動投入達到L1之前,勞動的邊際產量為正數,並且遞增,所以總產量以遞增的速度增加,總產量曲線向上傾斜,並且斜率遞增,即凸向L軸。
在勞動投入在L1和L3之間時,勞動的邊際產量遞減,但為正數,所以總產量是以遞減的速度增加。總產量曲線向上傾斜,但斜率遞減,即凹向L軸。當勞動投入量為L3時,勞動的邊際產量為0,總產量達到最大值。繼續增加勞動投入,勞動的邊際產量為負數,所以總產量開始遞減。
J. 在產品約當產量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計算約當產量可分四步。
第一步、計算在產品約當產量
公式1:在產品約當產量=在產品數量×完工率(完工程度) ;完工率=(上道工序累計單位產品定額工時+本道工序單位產品定額工時*50%)/單位產品定額工時;
第二步、計算費用分配率(即每件完工產品應分配的費用)
公式2:費用分配率=(期初在產品成本+本期生產費用)/(完工產品產量+期末在產品約當量);
第三步、求出在產品的成本
公式3:月末在產品成本=月末在產品約當產量×費用分配率;
第四步、求出完工產品的成本
公式4:完工產品成本=完工產品數量×費用分配率。
約當產量是指將期末在產品成本和本期發生生產費用的總和,按完工產品數量和期末在產品約當產量的比例進行分配,以計算本期完工產品成本和期末在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
在產品耗用各項生產費用的長度,分別與各種不同的因素成比例關系。如:耗用材料費用的多少與投料程度成比例關系;耗用工資費用和製造費用的多少與產品的完工程度成比例關系。因此,要分別成本項目計算在產品約當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