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學奧數公式 急啊!能不能三天內發給我
小學常見的奧數公式:
普數和奧數
1、 每份數×份數=總數 總數÷每份數=份數總數÷份數=每份數
2、 1倍數×倍數=幾倍數 幾倍數÷1倍數=倍數幾倍數÷倍數=1倍數
3、 速度×時間=路程 路程÷速度=時間 路程÷時間=速度
4、 單價×數量=總價 總價÷單價=數量 總價÷數量=單價
5、 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 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
6、 加數+加數=和 和-一個加數=另一個加數
7、 被減數-減數=差 被減數-差=減數 差+減數=被減數
8、 因數×因數=積 積÷一個因數=另一個因數
9、 被除數÷除數=商 被除數÷商=除數 商×除數=被除數
-圖形計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長 S面積 a邊長 周長=邊長×4 C=4a 面積=邊長×邊長
2 、正方體 V:體積 a:棱長 表面積=棱長×棱長×6 S表=a×a×6 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V=a×a×a
3 、長方形 C周長 S面積 a邊長
周長=(長+寬)×2
C=2(a+b)
面積=長×寬
S=ab
4 、長方體
V:體積 s:面積 a:長 b: 寬 h:高 . |
(1)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S=2(ab+ah+bh)
(2)體積=長×寬×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積 a底 h高
面積=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積 ×2÷底
三角形底=面積 ×2÷高
6 平行四邊形
s面積 a底 h高
面積=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積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積=(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圓形 ,
S面積 C周長 ∏ d=直徑 r=半徑
(1)周長=直徑×∏=2×∏×半徑
C=∏d=2∏r
(2)面積=半徑×半徑×∏
9 圓柱體
v:體積 h:高 s;底面積 r:底面半徑 c:底面周長
(1)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2)表面積=側面積+底面積×2
(3)體積=底面積×高
(4)體積=側面積÷2×半徑
10 圓錐體
v:體積 h:高 s;底面積 r:底面半徑
體積=底面積×高÷3
)
奧數常用公式:
和差問題的公式
(和+差)÷2=大數
(和-差)÷2=小數
和倍問題
和÷(倍數-1)=小數
小數×倍數=大數
(或者 和-小數=大數)
差倍問題
差÷(倍數-1)=小數
小數×倍數=大數
(或 小數+差=大數)
植樹問題
1 非封閉線路上的植樹問題主要可分為以下三種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兩端都要植樹,那麼:
全長=株距×(株數-1)
株距=全長÷(株數-1)
⑵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一端要植樹,另一端不要植樹,那麼:
株數=段數=全長÷株距
全長=株距×株數
株距=全長÷株數
⑶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兩端都不要植樹,那麼
株數=段數-1=全長÷株距-1
全長=株距×(株數+1)
株距=全長÷(株數+1) .
2 封閉線路上的植樹問題的數量關系如下
株數=段數=全長÷株距
全長=株距×株數
株距=全長÷株數
盈虧問題
(盈+虧)÷兩次分配量之差=參加分配的份數
(大盈-小盈)÷兩次分配量之差=參加分配的份數
(大虧-小虧)÷兩次分配量之差=參加分配的份數
相遇問題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時間
相遇時間=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時間
追及問題
追及距離=速度差×追及時間
追及時間=追及距離÷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離÷追及時間
流水問題
順流速度=靜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靜水速度-水流速度
濃度問題 ,
溶質的重量+溶劑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質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濃度
溶液的重量×濃度=溶質的重量
溶質的重量÷濃度=溶液的重量
利潤與折扣問題
利潤=售出價-成本
利潤率=利潤÷成本×100%=(售出價÷成本-1)×100%
漲跌金額=本金×漲跌百分比
折扣=實際售價÷原售價×100%
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稅後利息=本金×利率×時間×(1-20%)
長度單位換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積單位換算
1平方千米=100公頃
1公頃=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
體(容)積單位換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
1立方分米=1升 .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重量單位換算:
1噸=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人民幣單位換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時間單位換算
1世紀=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閏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 閏年全年366天 '
1日=24小時 1時=60分 ,
1分=60秒 1時=3600秒
幾何形體周長 面積 體積計算公式
+
1、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2、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C=4a
3、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S=ab
4、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S=a.a
5、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S=ah÷2
6、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S=ah :
7、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S=(a+b)h÷2
3 k5 }' ^3 d% @8 c3 \# f* Z* j! R
8、直徑=半徑×2 d=2r 半徑=直徑÷2 r= d÷2
9、圓的周長=圓周率×直徑=圓周率×半徑×2 c=πd =2πr
10、圓的面積=圓周率×半徑×半徑
⑵ 小學奧數 計算公式
鏈接:
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思維應佔有重要地位。而思維又是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和掌握方法的基礎上形成的,是數學知識與學生主體認識相互作用的結果。思維訓練已成為當前數學教學的重要內容。為了使學生獲取數學思維能力,就必須以學生已有的數學概念為基礎,運用學生已有的數學知識,靈活地處理新的問題,學生通過數學判斷和推理等形式認識數學對象,掌握新知識。
⑶ 高級奧數簡便計算
小學小數簡便計算高級難度
小數簡便計算的方法:(整數的運算定律在小數中同樣適用) ○
1乘法交換律與結合律、分配律的運用。 ○
2表面上看來,左右兩邊沒有相同的因數,不能使用乘法分配律。我們可以通過變一變,分一分的方法找出相同因數再運用乘法分配律進行計算。
下面各題怎樣算簡便就怎樣算。 乘法分配律的運用一
0.86×15.7-0.86×14.7 5.8×4.8+4.8×4.2 6.12×1.25-2.12×1.25
7.09×10.8-0.8×7.09 7.24×5.2+2.76×5.2 36.7×3.7-3.7×6.7
乘法分配律的運用二
3.65×4.7-36.5×0.37 8.8×0.25-0.48×2.5 48×0.56+44×0.48
10.7×16.1-151×1.07 3.4×10.9+34-0.34×19 12.7×9.9+1.27
乘法分配律的運用三
18.76×9.9+18.76 56.5×9.9+56.5 5.4×11-5.4
21×(9.3-3.7)-5.6 (7.7+1.54)÷0.7 10.4-9.6×0.35
乘法分配律的運用四
0.89×100.1 0.85×9.9 0.32×403
4.8×10.1 4.96×25 8.9×1.01
0.279×343+6.07×27.9+5×2.79 7.2×0.2+2.4×1.4
14.23×12.3-1.423×22-1423
⑷ 四年級奧數
1、某市電話號碼原來為6位數,第一次升位在首位和第二位之間加上了2,第二次在首位加了個3,即:由原來的ABCDEF變為2A3BCDEF,升位後的號碼是升位前的33倍,問:升位前的號碼?
由題意可知,升位後的號碼應該表示為3A2BCDEF,將ABCDEF*33列豎式,可知:
3F=F,所以F=0;
3E+3F=E即3E+0=E,所以E=0;
3D+3E=D即3D+0=D,所以D=0;
3C+3D=C即3C+0=C,所以C=0;
3B+3C=B即3B+0=B,所以B=0;
至此可知原號碼,為A00000.
在0-9中,不存在一個數A,使得A*33的結果是形如:
3A0、3A1、3A2、2A1、2A2、2A3的數。
所以,原題可能錯了。
2.對於()*()=(),觀察可知,只能是
2*3=6,或2*4=8
在2*3=6的情況下:
由於不能重復,所以0隻能用在()*()=()()中,並且只能是在最後面那個位置,考察剩下的幾個數字,()*()=()()只能是5*8=40,此時剩下的數字是1、7、9,無法滿足()-()=() 。
所以,2*3=6不對。
再看2*4=8
分析如上,()*()=()()表示5*6=30,剩下1、7、9,所以,也不對。
所以,此題無解或題目錯。
⑸ 奧數題 解答
設4個數為a b c d(d最大)
所以26+32+40+46=2(a+b+c+d)所以(a+b+c+d)=72
因為1/3(a+b+c)+d=46 即1/3(72-d)+d=46
以d=33 四個數為33 24 12 3
⑹ 我從沒接觸過奧數,你誰知道奧數是怎計算的
奧數是一個概念,是奧林匹克數學的意思,是指比較難的數學題目。
⑺ 奧數 急
您好~
1.解:設甲A人,乙B人,丙C人,丁D人
B+C+D=131①
A+B+C=134②
A+D-B-C=1③
②-①:A-D=3④
②+③:2A+D=135⑤
④+⑤:3A=138
A=46
A+131=177
四個班共177人
2.解:設甲A元,乙B元,丙C元,丁D元
A+B+C=7200①
B+C+D=8100②
A+D-B-C=300③
②-①:D-A=900④
②+③:A+2D=8400⑤
④+⑤:3D=9300
D=3100
D+7200=10300
共10300元
3.解:設有零件X個
X/15+30=X/(15-5)
X=900個
這批零件9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