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樣繁殖白蘭花
白蘭花的繁殖以嫁接為主,亦可壓條,很少採用扦插和播種法繁殖。嫁接可用靠接和切接等方法。靠接法是以木蘭為砧木,於6~7月進行。嫁接時將盆栽木蘭和白蘭花放置距離適當的位置,選取健壯、粗細與砧木相當的白蘭枝條作接穗。兩者各削去皮層和木質部6~7厘米長,削麵應平滑,使兩者切面合在一起,使形成層對齊。然後用塑料薄膜條扎緊,不使其搖動。約2個月,兩個枝條的切面就完全癒合,分期將接穗下部剪斷,與母株分離。新植株應先放在有遮蔽的地方,傍晚揭開遮蓋物。要注意防風,以免在接處折斷。如發現葉片有萎蔫現象,應及時再剪去一部分枝葉,以減少蒸發,確保植株體內水分的平衡。切接法是採用1~2年生粗壯的紫玉蘭作砧木,選3月中旬的晴天進行,經20~30天後,頂芽抽發葉片。6月上旬可開始施薄肥,到8月下旬停止施肥,10~11月可挖起上盆,移入溫室培育。一般當年生苗可高達60~80厘米,比靠接苗生長快3~4倍。
壓條繁殖,常用高空壓條法。於6~7月選取二年生健壯、發育充實的枝條,用利刀稍加刻傷或進行環狀剝皮,用塑料薄膜把剝皮部位圍成一圓筒狀。於剝皮下端2厘米處用線扎牢,內裝腐殖土和苔蘚,上端亦用線扎牢,經60~70天生根,當見到塑料袋內須根多時,在根須下端用利刀切下,輕輕拆去綁扎的線,帶泥團種植到盆中。
Ⅱ 白蘭花的繁殖方式有哪些
白蘭花在我國不結果,一般不用播種法;扦插不易生根,所以也不用扦插繁殖;主要用嫁接和壓條繁殖。
嫁接繁殖在生長旺季最適宜,用紫玉蘭、黃蘭等作砧木。靠接的選擇莖粗0.6厘米左右的紫玉蘭作砧木,紫玉蘭先上盆。在4~9月靠接,尤以5~6月最宜。選與砧木粗細相同的白蘭花枝條作接穗。將砧木和接穗的皮層和部分木質部分別削去6厘米長度(削麵要光滑),再將兩個削麵的形成層對齊並緊密合在一起,用塑料帶扎緊。接後約50天嫁接部位癒合,即可與母株切離。也可以用切接。
壓條繁殖於6~7月選取直徑1厘米左右的2年生發育充實的枝條,作環狀剝皮,環剝帶寬2厘米左右。晾2~3天,再用剪開一半的塑料薄膜育苗缽套在外面,裡面裝上土,用園土或腐殖土和苔蘚各半混合均可,用另一個塑料育苗缽扣在上面保水,或用塑料薄膜。保持環剝處土壤濕潤,約2個月後生根。
將生根苗上盆,幼株每隔1~2年換盆1次,長大後3~4年換盆1次,逐漸加大容器。換盆在春季進行,不用太深的容器。盆養白蘭花的成敗關鍵在澆水:春季出房澆透水1次,以後隔天澆1次透水;夏季空氣太乾燥時葉面噴水;冬季只要盆土稍濕潤即可。容器擺放在室外的,雨後要及時倒去積水。如枝梢發褐、萎縮、枯黃,多因根部長期過濕受損所致,應控制水分,並進行鬆土。如葉片突然蔫萎,說明過干,應立即澆水。薄肥勤施,冬季不施肥,在抽新芽後開始至6月,每3~4天澆1次淡肥水,7~9月每5~6天澆1次淡肥水,施幾次肥後應停施1次,只澆清水。如土壤偏鹼性,或澆灌用水偏鹼,容易引起白蘭葉片發黃,根系變黑腐爛,可用0.2的硫酸亞鐵水溶液噴灑葉面,每5~7天噴1次,防止葉片發黃。秋季移入室內前,進行1次修剪,將病枯枝、徒長枝、過密枝均剪掉。平時及時剪去病枝、枯枝、徒長枝,摘除部分老葉,以抑制樹勢生長,促進多開花。
Ⅲ 怎樣給白蘭花繁殖
白蘭花扦插不易成活,一般多採用嫁接,以木蘭作砧木,在6月選2~3年木蘭作砧木,選一年生白蘭花的枝條作接穗進行嫁接,也可在6月用高空壓條法進行繁殖。
Ⅳ 怎樣嫁接玉蘭花
一種是靠接,一種是切接。
靠接:靠接時間,自春至秋,整個生長季節皆可進行。以4-7月進行者為多。靠接部位以距離地面70厘米處為最好。綁縛後裹上泥團,並用樹葉包紮在外面,防止雨水沖刷,經60天左右即可切離。靠接是較容易成活的一種方法,但不如切接的生長旺盛。
修剪:
玉蘭枝幹傷口癒合能力較差,故一般不進行修剪。但為了樹形的合理,對徒長枝、枯枝、病蟲枝以及有礙樹形美觀的枝條,仍應在展葉初期剪除。此外,花謝後,如不留種,還應將殘花和蓇葖果穗剪掉,以免消耗養分,影響來年開花。
盆栽:
玉蘭花多為地栽,盆栽時宜培植成樁景。盆栽玉蘭,可行蟠扎處理,即在四月發芽後,隨著新梢的生長,隨時進行蟠扎,紮成彎曲姿態,限制主幹拔高。又因玉蘭是深根系,久居盆中,容易長勢衰弱,故花謝後應修理主根,下地培植,於花前再上盆,這樣才能花繁、花艷。
Ⅳ 白蘭花有哪些繁殖方法
白蘭的繁殖方法:1.嫁接繁殖:目前均採用黃蘭作砧木,以白蘭枝條做接穗用嫁接方法。最好選用開花枝作接穗,進行切接或嵌芽接、腹接均可。但介面削麵宜長,約3~4厘米,接後用塑料薄膜綁扎緊,外再加薄膜罩保溫保濕,嫁接後約需50天左右,才能形成嫁接苗。一般嫁接苗培育半年到1年之後就可以定植。在盆栽母株四周亦可於5~8月進行靠接,二者介面長各為5厘米左右。接後綁紮好,約經90天後可與母株割離而自成一新株。
2.壓條:多採用空中壓條法,選擇2年生的旺盛直枝,在距頂端15~25厘米處,或枝基進行環狀剝皮,長度約1.0~2.0厘米,剝時不要傷著木質部,然後用長約12厘米,寬8厘米的塑料薄膜,把剝過皮的地方圍成圓圈,下端用尼龍繩扎牢,扎的部位應該離開剝皮處約2~3厘米。用拌濕潤腐殖質山土或人工配製的營養土,漸漸填入塑料圈內,土中可加入少量青苔,使塑料圈內土壤不易干。土填滿後,塑料圈就成長圓形狀,再將上端扎緊,扎口也距剝皮處約2~3厘米,高壓條即完成。高壓期不需要特別管理,只要注意防旱,在澆水時,往葉面上多灑一些水,使水從枝葉上逐漸流進塑料包內。一般秋後根系形成,當透過塑料薄膜看到包內布滿根須時,就可連袋一起剪下,輕輕剝去塑料薄膜,不要弄碎泥團,然後將它栽植於圃地或盆中培育,就成了1株新苗。
Ⅵ 白蘭花的繁殖有幾種方法
白蘭花的繁殖,一般採用壓條、嫁接和扦插等方式。每年的清明前後上盆,15天後轉入正常養護,5月可生長新枝葉,6~9月是旺盛生長期和孕蕾開花期。冬季需移入室內或大棚內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