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澤漆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
澤漆功效:利水消腫,化痰止咳,解毒散結。應用:
一、水腫症:本品苦寒降泄,有較強利水消腫的作用;澤漆湯,以之與赤小豆、茯苓、鯉魚等同用;用澤漆嫩葉,加酒取汁,再煎服。若治水腫盛滿,氣急喘嗽,小便澀赤如血者,澤漆湯,以之與桑白皮、白術、郁李仁等同用。
二、咳喘症:本品辛宣苦降,有化痰止咳平喘之功。用於痰飲喘咳,如澤漆湯,以之與半夏的功效與作用、白前、黃芩的功效與作用等同用。用於肺熱咳喘,可與桑白皮、葶藶子、地骨皮等同用。
三、瘰癧、癬瘡等症:本品有化痰散結,解毒消腫的作用。用於痛病,單味熬成膏,以椒、蔥、槐枝煎湯洗凈患處,再搽此膏;亦可配伍浙貝母、夏枯草的功效與作用、牡蠣的功效與作用等用。用於癬瘡,如單味為末,油調搽之。
四、防治流行性腮腺炎:用鮮澤漆30g(干澤漆15g)加水300mL,濃煎至150mL,每次50mL,日服3次,以愈為度。均於3~7天內治癒,無1例發生合並症。對高熱病孩曾配合一般對症治療。用於預防,一般按上劑量連服3天。
五、治急慢性咽炎:澤漆500g,大棗的功效與作用的功效與作用200g,先用水1500mL將澤漆文火煎20分鍾,後去澤漆加大棗煮至水平為止,每天早、晚各食大棗3~5枚。
Ⅱ 治瘰癧的中草葯
中醫治療
中醫記載有效偏方有:口服七絡丹、千草散、聖玄湯、蜈蚣散、貓眼草膏、蜈蚣蛋、黃精夏枯膏、結核膏、消瘰癧方、羊膽丸等。 外用 外敷止痛、挑治、針刺療法等
千草散
千草散曾記載於中國古代葯典《皇帝內經》 清朝《傷寒論 》
系中草葯精細研磨製成,有大治瘰癧之功效。
是近百年民間流傳的治療淋巴結核的中葯散劑偏方。
【功能與主治】 淋巴結核、淋巴腫大。
【療效統計】此方92年中醫雜志統計 治療淋巴結核130例, 痊癒128例, 無效2例。
【用法與用量】 空腹口服 勾兌服用,一日一次。
【信息來源】 中國中醫雜志 1992/3
【摘 錄】 《中國葯典》
七絡丹
【拼音】:qiluodan
【種類】:中葯
【主治】: 淋巴結核
【創制時期】清中期
【成分】純中草葯配伍,有夏枯草、當歸、連翹、藏紅花等
【用法與用量】 飯後半小時溫開水送服,一日三次,一次七粒。
【葯粒形狀】均如黃豆般大小
【葯粒形狀】分紅色和土黃色兩種,治療初期吃紅色葯粒,後期吃土黃色葯粒。
【忌 口】小米飯
【副作用】沒有副作用
聖玄湯
記載於《蘭室秘藏》》卷三,
是李氏百年來治療瘰癧「淋巴結核」的有效方劑之一。
【名稱】 內消聖玄湯
【功能主治】 淋巴結核「瘰癧」軟堅散結,球瘰癧痰核或腫或痛的內消。
【成 份】陰仲、玄參、猴棗、天花粉、蟬蛻、玄明等60餘味。
【用法】 加熱口服。
【性 狀】本品為褐黃色包裝湯劑。
【信息來源】 中國葯典、中醫葯雜志。
【禁忌】孕婦忌用。
【貯藏】密封冷藏。
蜈蚣散
〖葯物〗蜈蚣2 條, 新鮮雞蛋2 個。
〖用法〗將蜈蚣置瓦上焙乾研末, 分2 份;取新鮮雞蛋分別將其一端破一小口, 流出蛋清少許。每個雞蛋倒入 1 份蜈蚣末, 用紙或面餅糊住小口。早上用夏枯草30克煮1 只蛋, 吃蛋喝湯;晚上用數層濕紙包裹另1 只雞蛋, 置灰火中煨熟食之。10 天為 1 療程。
注: 蜈蚣有毒, 小兒及體弱含用量酌減;服葯期間禁服辛辣刺激之品, 禁房事;發熱咳血者不用, 待病情穩定後再用。
貓眼草膏
〖葯物〗貓眼草5000克。
〖用法〗上葯洗凈加水15000克, 浸泡水內3 天後, 慢火熬3 小時, 去渣, 再慢火熬至起泡似魚眼時即成糊狀, 裝瓶備用, 根據瘡口情況, 在局麻下清除創面壞死組織及胬肉後, 用塗有貓眼草膏的無菌紗布覆蓋 (有竇道者用刮匙刮除豆渣樣物及膿汁後, 取適量葯膏納入) , 包紮固定。視膿汁多少每天或隔大換葯1 次, 直至瘡口愈台。重者可加服抗癆葯。
〖療效〗此方治療破潰型頸淋巴結核245 例, 306 個瘡口, 均痊癒。
注, 貓眼草為大戟科植物貓眼草Euphcrbia lunulata Bge。的全草, 有祛痰、鎮咳、平喘及拔毒止癢之功。
蜈蚣蛋
〖葯物〗蜈蚣 (去頭足) 1 條, 全蠍3 條, 雞蛋1 個。
〖用法〗上葯焙乾, 共研細未, 取雞蛋開1 小孔, 納入葯未, 攪勻用面團包裹, 放草木灰中燒熟食之, 每天1 次, 每次1 個, 10 天為1 療程。
黃精夏枯膏
〖葯物〗鮮黃精100克, 鮮夏枯草200克。
〖用法〗將上葯切碎, 加水500 毫升煎煮, 最後濃縮成膏。用時根據患處大小, 將葯膏攤於消毒的紗布上貼於患處。如有潰瘍處, 將紗布剪1 小孔, 便於徘膿。每天換葯1 次。
結核膏
〖葯物〗·火石灰80克, 石碳酸100 毫升, 桐油200 毫升。
〖用法〗用瓷碗或小鐵鍋裝桐油, 微火燒開, 放入石碳酸, 後放火石灰熬成半膏狀, 瓶裝備用。用時塗擦患處, 每天2-3 次。
〖療效〗此方治療化膿性頸淋巴結核, 一般連塗1-2 周可愈。
消瘰癧方
〖葯物〗玄參20克, 貝母、海藻、夏枯草、生地各15克, 穿山甲9克。
〖用法〗每天1 劑, 水煎服.1 個月為1 療程。根據體質情況, 亦可將上葯蜜製成丸, 早晚各服6克
羊膽丸
主要成分:羊膽干膏、百部、白芨、浙貝母、甘草。
功用與葯理:潤肺化痰,解毒殺蟲。葯理證實,羊膽中膽酸及去氧膽酸對多種細菌均有一定抑菌作用;百部、甘草體外實驗對人型結核桿菌及多種細菌也有抑製作用。
用量與用法:每次3g,每日2 次,溫開水送服,忌食辛冷油膩
1.每天取鮮土茯苓200克,水煎分2次服用,連用1周為1個療程,1個療程後停用1周,再進行第2個療程,一般用1~3個療程。
2.治淋巴結炎、淋巴 結核、單純性甲狀腺腫:紫菜20克,雞蛋2個,文蛤肉250克,綠豆粉絲60克,馬蹄粉30克。先將馬蹄粉用水調稀;雞蛋去殼攪勻;文蛤肉洗凈,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文火煲熟,放入粉絲、馬蹄粉、雞蛋,煲沸後熄火,隨即放入紫菜調味佐膳。
3.紫菜10克,水煎,一日兩次服,或用紫菜泡湯,每日當菜佐食,連食一兩個月。
4.紫菜蘿卜湯:紫菜15克,白蘿卜20克,加陳皮2小片,同煮湯,加少許食鹽調味食用,治甲狀腺腫大和淋巴 結核。
5.用生芋頭3公斤,曬干研末,另用陳海蜇300克(洗去鹽)及馬蹄300克,兩味加水煮爛去渣,配入芋頭粉製成丸如綠豆大,用溫開水送服,每次6克,一日三次;或用鮮芋頭洗凈放鍋內蒸熟剝去皮,醬油調味,每日當菜吃。治瘰癧,頸淋巴 結核等症。
【組成】海帶250 克、醋100 毫升。
【用法】煮湯食,隔天1 次,可常服。
【主治】頸部瘰癘。
【組成】理石30~50 克、白酒2000 毫升、黃酒或米酒1000 毫升。
【用法】浸泡月余,每飲適量,日飲2 次。
【主治】瘰癘、痰核。
【組成】桃葉1 把、黃酒適量。
【用法】炒桃葉後拌黃酒敷患處,或搗爛加黃酒少許燉熱敷患處。
【主治】淋巴結炎。
【組成】地骨皮、黃酒。
【用法】地骨皮曬干磨面,每10 克加黃酒100 毫升,置於玻璃瓶內浸泡7 天,濾汁備用,每日3 次,每次飯前飲10 毫升。
Ⅲ 澤漆的中葯別名又叫什麼
澤漆,中葯名。為大戟科草本植物澤漆EuphorbiahelioscopiaL.的地上部份。以全草入葯。春夏採集全草,曬干入葯。別名:五朵雲、貓眼草、五鳳草
Ⅳ 有大神知道澤漆可以與桑黃配伍治療癌症嗎
理論可以,現實也有大部分用這類辦法,可是癌減弱雖好,但是至癌的病機不除,就苦寒殺伐,也相當於西醫化療,最後正氣換撒,癌爆發有就。。人們都忘了,是要保命。
Ⅳ 澤漆和什麼中草葯能配製成治療淋巴結核的葯
鮮澤膝40克(干品減半),土茯苓30克,黃精30克,連翹15克,山楂15克,枳殼12克,甘草3克。製法:諸葯納陶罐內,清水浸泡1小時,煮沸10分鍾,取汁200毫升,煎3次,將葯液混勻,分3次溫服,1日1劑,連服1~2個月,一般可愈,不愈再服。服葯期間加強營養。功效:解毒散結,行氣和胃。用治頸淋巴結核。
Ⅵ 澤漆的炮製方法
春夏採集全草,曬干入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