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大豆產業鏈條
先說我國的大豆種植 主產區在東北 另外 湖北 河南等地區也有種植 目前為止 國產豆全部為傳統的非轉基因大豆 產量和出油率都不及美豆或者巴西豆 國外大豆多為轉基因大豆 主要用作壓榨 商品豆這一塊 國產豆有很大優勢 因為轉基因大豆對人體有一些危害
再說說加工 和進口豆一樣 國產豆相當一部分被油廠收購 用作壓榨豆油 壓榨的副產品是豆粕 豆粕是最好的蛋白飼料 用量龐大 還有一部分國產豆用在食品加工行業 豆漿 豆奶等等豆製品
大豆的流通分兩部分來說 因為中國現在是全世界最大大豆凈進口國 一大半的豆子需要進口 進口商首先有代表國儲的中糧公司 其次的大買家是全國90多家大豆壓榨企業 這些企業百分之八十是合資企業 外資攥取了這些企業的大豆進口權 說到這里想說一點 我國大豆產業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 而由於國外四大糧商的巧取豪奪 也由於我國對大豆需求量巨大而國內種植很少 我國的大豆產業實際上已經完全被別國操控 國家也速手無策 進口豆是通過在芝加哥期貨市場上點價訂購 5萬噸的船舶運抵中國各地港口 國產豆的流通還基本上和其他糧食作物流通方式一樣
㈡ 2kg大豆大約可以生產6kg的豆腐。照這樣計算。五噸大豆可以生產出多少千克豆腐
如果2千克大豆大約可以生產6千克的豆腐,那麼大豆和豆腐的比例就是1:3了,因此照這樣計算五噸大豆可以生產出5×3×1000=15000千克的豆腐。
傳統豆腐生產的基本工藝流程:大豆——清理——浸泡——磨漿——過濾——煮漿——凝固——成型——成品。
1、清理:選擇品質優良的大豆,除去所含的雜質,得到純凈的大豆。
2、浸泡:浸泡的目的是使大豆吸水膨脹,有利於大豆粉碎後提取其中的蛋白質。浸泡好的大豆吸水量為1:(1-1.2),即大豆增重至原來的2.0-2.2倍。浸泡後大豆表面光滑、無皺皮,豆皮輕易不脫落,手感有勁。
3、磨漿:經過浸泡的大豆,蛋白體膜變得鬆脆,但是要使蛋白質溶出,必須進行適當的機械破碎。
4、煮漿:煮漿是通過加熱使豆漿中的蛋白質發生熱變性的過程。一方面為後序點漿創造必要條件,另一方面消除豆漿中的抗營養成分,殺菌,減輕異味,提高營養價值,延長產品的保鮮期。
5、凝固與成型:凝固就是大豆蛋白質在熱變性的基礎上,在凝固劑的作用下,由溶膠狀態轉變成凝膠狀態的過程。生產中通過點腦和蹲腦兩道工序完成。
(2)大豆生產鏈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大豆貯藏方法
1、嚴格控制入庫水分,大豆長期貯藏水分不能超過12%。大豆收獲後,要在豆莢上充分曬干再脫粒。入庫後水分偏高的大豆,可採取日曬處理,但要攤涼後才可入倉。
2、適時通風,散熱散濕。新入庫的大豆籽粒間水分不均勻,加上大豆的後熟作用,堆內濕熱容易積聚,引起發熱霉爛,因此要適時通風,散熱散濕。
3、低溫密閉貯藏。進入冬季後應加強通風降溫,趁春暖前採用壓蓋或塑料薄膜密閉貯藏,一般可以安全度夏。
㈢ 2㎏大豆可以生產六㎏豆腐,5噸大豆可以生產多少㎏豆腐十八噸豆腐需要多少㎏大
6÷2×5×1000=15000kg
五噸大豆可以生產15000千克豆腐。
18÷3=6噸,6×1000=6000千克。
18噸豆腐需要6000千克大豆。
㈣ 2000克大豆大約可以生產6千克的豆腐照這樣計算5噸大豆可以生產多少千克豆腐生
大豆與出豆腐的比率是1比3,
所以5噸豆,可生產15噸豆腐。
一噸等於1000千克,
自己當然能計算啦!
㈤ 一斤大豆的出油率多少
絕大多數大豆出油率保持在18%-22%左右,有些地區出油率甚至保持在23%-25%,也就是說一斤大豆最多也就是二三兩油。
出油率要看品種。使用榨油機榨出的油更少,在一般生產條件下一般的大豆,理論上的出油率為30至40%,高油大豆可以達到42%,國產大豆的出油率約為16.5%,出粕率約為80%;進口大豆的出油率約為18.5%,出粕率約為78%。
出油率是指油菜籽、大豆等油料植物榨取油料時每份油料植物榨取的油料數量。不同種類油菜和榨油機器不同都會影響出油率。出油率對農民以及油菜商十分重要。
公式為:出油率=出油數÷(總數-除雜數)×100%
出油數=出油率×總數
總數=出油數÷出油率
出油率+除雜率+出粕率=1
㈥ 食物鏈的計算公式是怎麼來的
按規律計算得來。
從草開始往上數,只要滿足食物鏈的關系的,就可以夠成食物網中的食物鏈,在數有幾條食物鏈。食物鏈的起點是生產者,終點是最高營養級(最高級消費者),箭頭指向捕食者。注意:食物鏈中不要出現分解者。食物網是由多條食物鏈組成的。
食物鏈就是由於「吃」與「被吃」而聯系在一起的單鏈結構,並不是簡單的吃與被吃。食物鏈有捕食性食物鏈、腐生性食物鏈、寄生性食物鏈、混合食物鏈。一條條食物鏈相互交織成網狀的結構就是食物網。
㈦ 大豆畝產量是多少
大豆的畝產在400-500斤之間。
大豆生產是群體生產,大豆產量也是指群體產量。大豆產量可以分為經濟學產量和生物學產量。所謂經濟學產 量是指單位面積上籽粒的產量,生物學產量=光合面積x 光合強度x光合時間-呼吸消耗。生物學產量是經濟學產 量的基礎,沒有足夠的生物學產量就不可能有相當高的經 濟學產量。經濟學產量=生物學產量X經濟系數。」作物 產量」的90% ~95%是作物利用日光能通過光合作用同化二氧化碳的結果。
單位面積的大豆的籽粒產量是由單位面積株數、每株莢數、每莢粒數和粒重所構成。對於同一個大豆品種來說,單位面積株數在一定肥力和栽培條件下有其適宜的幅度,伸縮性不大。每莢粒數在遺傳上是比較穩定的,百粒重又受籽粒形體大小的限制,因此只有每株莢數是變異較大的因素。培育強健主莖、增加主莖節數,是獲得高產的有效途徑。
㈧ 一種大豆的出油率是42%,要榨油882千克,需要這樣的大豆多少千克
你好
計算方法:882÷42%=2100(千克)
ps:實際生產中,大豆的出油率在13%~15%左右,花生的出油率在42%~45%左右。
以上信息由山東華德榨油機廠家提供,真心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㈨ 大豆測產方法!!急!!
一、理論測產:
1、取樣方法。十畝高產攻關田:按照對角線取樣法取5個樣點;百畝高產示範方:以20畝為一個測產單元,共分成5個單元,每個單元按3點取樣,共15點;
萬畝高產示範片:以500畝為一個測產單元,共20個單元,每單元隨機取3點,共60點。每個樣點離地頭5米以上。採取等行或寬窄行播種的,在樣點中連續測量11行的距離,分別除以10,計算出平均行距(米)。
依據平均行距,計算臨近2行的2平方米的行長與平方米株數,連續測定10株的株粒數,相加除以10計算出平均株粒數。百粒重按該品種常年百粒重計算。
2、計算公式: 理論產量(公斤)=畝株數(株)×株粒數(粒)×百粒重(克)×10-5 ×90%
二、實收測產:
1、取樣方法:在萬畝片內選取有代表性的塊地,面積3畝以上,進行實收實脫,稱重,用水分測水儀測定含水率。如果機械收獲,收割前由專家組對收割機進行清倉檢查;田間落粒不計算重量。用穀物水分速測儀測定含水率,重復10次取平均值(%)。
2、計算產量: 實收產量(公斤)=畝鮮重(公斤)×(1-含水率) ÷(1-13.5%)。
(9)大豆生產鏈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作物測產目的:
作物收獲前對產量的預測。目的在於在作物收獲以前及早提供產量信息,作為制訂收獲、倉儲、運銷、加工等計劃的依據。預測方法可分為田間測產和航天遙測
田間測產通常又有目測估產、測數預測和割取預測 3種方法。除目測估產外,其他兩種方法都要先選定測產田和取樣點。測產田塊的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長狀況,要能代表整個測產區的一般水平。
一塊測產田上設置取樣點的數目,要根據測產田面積大小和作物生長的均勻程度而定,一般為3~9個點。
田間作物生長均勻、土壤差異小的,取樣點可設置在測產田的1條或2條對角線上,間隔一定距離成直線分布;作物生長不均勻的可根據生長狀況劃分為一、二、三級等幾種類型按比例確定設點數目。
㈩ 一噸大豆到最後製成一級大豆油產出豆油什麼大概是什麼比例,請高手指點,謝謝!
一般大豆出油率在12%(壓榨)16-17%(浸提)
壓榨又分冷榨,熱榨.
冷榨普通立式機子,出12%油,88%豆餅
螺旋榨冷榨,出12.5%左右的油 85%左右的豆餅 有1%-3%的損耗
熱榨,13%油 2%-3.5%損耗,其他是豆餅
浸提
16%油 82%為豆粕 損耗2%-3%
其他的我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