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施工管理中的自由時差和總是差的計算
一項工作的自由時差(FF)是指在不影響緊後工作最早開始時間的前提下,該工作所具有的機動時間,自由時差也叫局部時差或自由機動時間,其計算公式如下:
FFi-j=ESj-k—ESi-j—Di-j= ESj-k —EFi-j
FFi-j—工作i-j的自由時差。
ESj-k—工作i-j的緊後工作j-k的緊早開始時間,對緊後一項工作 ESj-k =Tp
ESi-j—工作i-j的最早開始時間。
Di-j— 工作i-j的持續時間。
EFi-j— 工作i-j的最早完成時間。
工作總時差是指在不影響工期的前提下,該工作可以利用的機動時間,以TFi-j表示。
即:TFi-j= LSi-j—ESi-j
或 TFi-j= LFi-j—EFi-j
LSi-j—在總工期已經確定的情況下,工作i-j的最遲開始時間。
ESi-j—工作i-j的最早開始時間。
LFi-j—在總工期已經確定的情況下,工作i-j的最遲完成時間。
EFi-j—工作i-j的最早完成時間。
在施工全過程中按照施工組織設計和有關技術、經濟文件的要求,圍繞著質量、工期、成本等制定施工目標,在每個階段、每個工序、每項施工任務中積極組織平衡,嚴格協調控制,使施工中人、財、物和各種關系能夠保持最好的結合,確保工程的順利進行。
(1)管理中總時差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不影響總工期的前提 條件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機動時間。自由時差就是不影響緊後工作最早開始時間進行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機動時間。
各類時差的性質不同,其作用也不一樣,總時差一般用於控制總工期;自由時差用於控制工程實施過程的中間進度或稱形象進度;干涉時差和從屬時差用於作業管理和調度。
施工單位在工程建設之前要做好施工設計工作,並繪制總體的平面圖,而且要布局合理,任務明確標記等。同時對於工地上的標牌、工程名稱、概況、各負責單位等都進行全面的記錄。
項目經理部必須實行目標管理,應將施工組織網路網、年度目標計劃、工序交接流程、質量目標及管理制度上牆,並按季、月進行目標細化。本工程項目將准行計算機動態跟蹤管理,各單位應配備必要的設備,軟體及人員。
施工現場所有管理人員、監理人員都必須佩帶胸卡(上崗證),同時按照管理處的有關要求統一著裝。施工現場(工地)作業道路應保持平整,設有路標。機具和材料應做到「二整」:機械設備保持狀態良好、整潔、停置整齊:施工材料堆放有序、存儲規整合理,並插置標示牌。
② 如何計算總時差
總時差計算公式:TF=LS-ES=LF-EF
總時差計算的基本方法就是:
1)以終點節點為完成節點的工作,其總時差應等於計劃工期與本工作最早完成時間之差;
2)其他工作的總時差等於緊後工作的總時差加本工作與緊後工作之間的時間間隔的最小值。
或者:總時差等於本工作的最遲開始時間減去最早開始時間,或最遲完成時間減去最早完成時間。
(2)管理中總時差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相應總時差的還有自由時差,指一項工作在不影響後續工作的情況下所擁有的機動時間。用緊後工作的最早開始時間與該工作的最早完成時間之差表示。
總時差的含義就是,不影響總工期的情況下,可以耽誤的時間;自由時差的含義就是,不影響緊後工作的最早開始時間而可以耽誤的時間。
(1).對於有緊後工作的工作,其自由時差等於本工作之緊後工作最早開始時間減本工作最早完成時間所得之差的最小值。
(2).對於無緊後工作的工作,也就是以終點節點為完成節點的工作,其自由時差等於計劃工期與本工作最早完成時間之差。
(3)對於以終點節點為完成節點的工作,其自由時差與總時差相等。當工作的總時差為零時,其自由時差必然為零。
在實際計算和運用中下面兩個理論很重要:
本工作總時差=min{本工作與各緊後工作時間間隔+該緊後工作總時差}
③ 總時差為零,自由時差一定為零
是的。
由於工作的自由時差是其總時差的構成部分,自由時差小於或等於總時差的,當工作的總時差為零時,其自由時差必然為零。但是自由時差為零,總時差不一定為零。
總時差,是不影響總工期的情況下,可以耽誤的時間。自由時差,是不影響緊後工作最早開始時間進行的前提下,可以耽誤的時間。
計算公式:
自由時差=所有緊後工作中最早開始時間最小值-最早結束時間;
總時差=最遲開始時間-最早開始時間=最遲結束時間-最早結束時間。
(3)管理中總時差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應用
在施工組織中通常出現自由時差的問題,施工什麼時候開始,持續多長時間,最早完成和最遲完成怎樣不會影響到後續的工序,雙方在施工中怎樣利用這些時間是需要研究與討論的問題。
合理利用自由時差,在施工進度計劃表中能有序的進行每個施工步驟,可以解決如何有效控制施工進度以及降低工程成本等問題。
時差選擇
允許用何時差作為某工作的機動時間,取決於該工作在整個工程中的重要性,以及管理者對它的重視程度。
考慮動用某工作的總時差,說明對這項工作極為重視,在不影響總工期的情況下,把能給它的機動時間都給它時,所具有的機動時間上;或說某項工作網路分析結果總時差為零,則不能怠慢,要千方百計、不惜代價滿它的需求,令之如期完工,以免總工期受到影響。
④ 總時差的計算
總時差計算公式:TF=LS-ES=LF-EF。
總時差計算的基本方法就是:
1、以終點節點為完成節點的工作,其總時差應等於計劃工期與本工作最早完成時間之差。
2、其他工作的總時差等於緊後工作的總時差加本工作與緊後工作之間的時間間隔的最小值。
自由時差:
自由時差,可以簡稱為FF(Free Float),指一項工作在不影響其緊後工作最早開始時間的條件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機動時間。
自由時差的計算方式是該工作的所有緊後工作的最早開始時間的最小值,減去該工作的最早結束時間。
工作自由時差的計算公式如下,其中FF表示自由時差,ES表示當前活動的緊後活動的最早開始時間,EF表示當前活動的最早結束時間。
而min{}表示當前活動的所有緊後活動中的最早開始時間於當前活動的最早結束時間的值:FF=min{ES-EF}。
⑤ 關於項目管理中的項目的最早完成時間和最遲完成時間是怎麼計算的
1、對於某工作G,開始的時間可能早、可能晚,但按常理來說,工作一般是早開始,早幹完,所以:(具體看教材)
(1)G最早開始時間+持續時間=G最早完成時間
(2)G最遲開始時間+持續時間=G最遲完成時間
(3)G總時差=G最遲開始-G最早開始(是減號)
(4)G總時差=G最遲完成-G最早完成(是減號)
2、G最早開始時間=緊前工作最早完成時間最大值
即前面工作最早完成且用時最多的那個。簡記為:最早始對前早完最大。
G最遲完成時間=緊後工作最遲開始時間的最小值。簡記為:最遲完對後遲開最小
注意對偶和相反性:最早開始---最遲完成,緊前最早完成---緊後最遲開始,最大—最小
3、求某一工作G的總時差(實際常用的方法,在綜合題裡面經常用到)
1)先求總工期,先找出關鍵線路
2)找出包含工作G的、持續時間最長的線路(兩個條件都要滿足)
3)算出這條線路的時間和
1)和3)的差就是G的總時差(不要問為什麼原理我也不清楚)
例題1----雙代號網路計劃中,G工作最早開始時間為第21天,持續時間6天,G工作總時差4天,G最遲完成時間?
根據上面兩個公式:G最遲完成-G最早完成=G總時差,G最早完成=G最早開始+持續時間
G最早完成時間21+6=27,最遲完成時間-最早完成時間=G總時差。
例題2-----G工作最早完成時間第12天,持續6天,G總時差7天,G最遲開始時間?
根據公式:G最遲開始-G最早開始=G總時差,G最早開始+持續時間=G最早完成,先求出最早開始時間:12-6=6,
變形:G最遲開始=G最早開始+G總時差=6+7=13
變形題1:(綜合)
G工作最遲完成時間為第25天,持續時間6天,有三項緊前工作,它們最早完成時間分別為第10,12,13天。G總時差?
G總時差=G最遲開始-G最早開始,G最遲開始=G最遲完成—持續時間G最早開始=其緊前工作最早完成的最大值
先求G最早開始時間=MAX(10,12,13)=13,G最遲開始=25-6=19,G總時差=19-13=6
⑥ 施工管理里單代號和雙代號的總時差和自由時差計算方法感覺一樣啊,教材為什麼給了不同的計算方法啊
1、計算哪項工作的總時差,就從該工作開始,找出到終點節點的所有路徑,將各路徑的波形線相加的和的最小值就是總時差;以下內容由jzs2.kaoshib提供
2、自由時差是指緊後工作的波形最小的;
3、總時差=最遲完成時間—尚需完成時間。計算結果若大於0,則不影響總工期。若小於0則影響總工期。
4、拖延時間=總時差+受影響工期,與自由時差無關
5、自由時差=緊後最早開始時間—本工作最早完成時間。
⑦ 工程項目管理 總時差與自由時差的計算 最好有步驟 解釋
解決這類題目的最好辦法就是畫網路圖,在圖上標出6個時標,看著慢,實際也不太多費事,但絕對准確。最大的好處是不需要去記一大堆公式。記公式是會記錯的,但掌握了基本原理就不會忘記也不會出錯。具體的你自己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