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員勞動生產率是指根據產品價值量指標計算的平均每一個職工在單位時間內的產品生產量。它是考核企業經濟活動的重要指標,是企業生產技術水平、經營管理水平、職工技術熟練程度和勞動積極性的綜合表現。
其計算公式為:
全員勞動生產率=工業總產值/全部職工平均人數
工業增加值的計算方法
工業增加值的計算方法有兩種,即生產法和收入法(又稱要素分配法)。
(1)生產法
生產法是指從工業生產過程中的產品和勞務價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產環節中投入的中間產品價值,從而得到新增價值的方法。
其計算公式為:工業增加值=工業總產出-工業中間投入
在工業增加值的實際計算中,工業總產出是直接用工業總產值(現行價格、新規定)代替的。這一指標的計算價格與工業中間投入的計算價格一律與新稅制的規定相一致,按不含增值稅的價格計算。但是,增值稅是企業所創造的新增價值的一部分,屬於增加值范疇,為了確保工業增加值要素的完整,在計算工業增加值時,應將本期應交增值稅計入工業增加值中。
由此按生產法計算的工業增加值的實際計算公式應為:工業增加值=工業總產值(現價、新規定)-工業中間投入+本期應交增值稅
㈡ 生產效率計算公式怎麼算
生產效率=(生產數量÷生產實際人數)÷(標准小時產能×生產時長÷標准人數)
實際產量:生產部、財務計算生產效率/生產力時以實際入庫量計算。
擋產工時:因外部門或受客觀條件影響造成停線或返工工時。
加班工時:為增加產量而延長的工作時間。
(2)員工生產率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生產狀況,定期反饋於相關部門,由相關部門及時了解並快速調整生產計劃。可以通過工作結果定期反饋機制進行保證落實。
增強作業技能及作業經驗,增加員工舉一反三的能力,以減少效率浪費針對性培訓……針對突出不良及特殊事項進行培訓,同樣的錯誤不重犯。
㈢ 企業工人平均勞動生產率怎麼算
勞動生產率是指勞動者在一定時期內創造的勞動成果與其相適應的勞動消耗量的比值。勞動生產率水平可以用同一勞動在單位時間內生產某種產品的數量來表示,單位時間內生產的產品數量越多,勞動生產率就越高;也可以用生產單位產品所耗費的勞動時間來表示,生產單位產品所需要的勞動時間越少,勞動生產率就越高。
全員勞動生產率指根據產品的價值量指標計算的平均每一個從業人員在單位時間內的產品生產量。是考核企業經濟活動的重要指標,是企業生產技術水平、經營管理水平、職工技術熟練程度和勞動積極性的綜合表現。
應答時間:2021-11-15,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㈣ 全員勞動生產率怎麼算
勞動生產率按按不同人員的范圍計算,可分為:
(1)按全部職工計算:就是全員勞動生產率。
(2)按生產工人計算:就是生產工人勞動生產率;
生產的產品量能用產品實物產量和標准實物產量、生產工作量與產品價值量(總產值、凈產值等)等指標計算。
勞動生產率是指勞動者在一定時期內創造的勞動成果與其相適應的勞動消耗量的比值。勞動生產率水平可以用同一勞動在單位時間內生產某種產品的數量來表示,單位時間內生產的產品數量越多,勞動生產率就越高。
也可以用生產單位產品所耗費的勞動時間來表示,生產單位產品所需要的勞動時間越少,勞動生產率就越高。
勞動生產率的高低,還可以用勞動者在一定時間內推動的生產資料的相對量來表示。它同一定量勞動所推動的生產資料量成正比,而同推動一定量生產資料所必需的勞動量成反比。
馬克思說:「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正是在於:活勞動的份額減少,過去勞動的份額增加,但結果是商品中包含的勞動總量減少,因而,所減少的活勞動要大於所增加的過去勞動」(《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290頁)。
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意味著活勞動的節約。因此,在商品生產條件下,勞動生產率同單位時間內所生產的使用價值量成正比,而同單位產品的價值量成反比。
㈤ 建築業勞動生產率計算公式
⑴按建築業總產值計算的勞動生產率:即平均每個從事建築業生產活動的人員的建築業總產值,計算公式為:
按建築業總產值計算的勞動生產率=建築業總產值/計算建築業勞動生產率的平均人數
⑵按建築業增加值計算的勞動生產率=建築業增加值/計算建築業勞動生產率的平均人數
建築業勞動生產率指建築勞動者在一定時間內的生產效率。可用單位時間內每一職工平均生產的實物量或產值表示,也可用生產單位產品所消耗的勞動時間表示。提高建築業勞動生產率,對於縮短建設工期,加速資金周轉,發展建築生產,促進社會主義建設,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此法以某項勞動定額的完成程度,反映單項工種工效或工程隊以及企業的綜合工效水平,只局限於有定額的工作項目范圍內使用。
㈥ 全員勞動生產率怎麼算。
全員勞動生產率=工業增加值/全部從業人員平均人數
9.5933乘以10000,說明原來工業增加值計量單位是萬元,乘以10000就換算成元了
拓展資料
勞動生產率(Labour proctivity)是指勞動者在一定時期內創造的勞動成果與其相適應的勞動消耗量的比值。勞動生產率水平可以用同一勞動在單位時間內生產某種產品的數量來表示,單位時間內生產的產品數量越多,勞動生產率就越高;也可以用生產單位產品所耗費的勞動時間來表示,生產單位產品所需要的勞動時間越少,勞動生產率就越高。
具體勞動生產使用價值的能力或效率。勞動生產率水平可以用同一勞動在單位時間內生產某種產品的數量來表示,單位時間內生產的產品數量越多,勞動生產率就越高,反之,則越低;也可以用生產單位產品所耗費的勞動時間來表示:即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越少,勞動生產率就越高,反之,則越低。
全員勞動生產率指根據產品的價值量指標計算的平均每一個從業人員在單位時間內的產品生產量。是考核企業經濟活動的重要指標,是企業生產技術水平、經營管理水平、職工技術熟練程度和勞動積極性的綜合表現。我國的全員勞動生產率是將工業企業的工業增加值除以同一時期全部從業人員的平均人數來計算的。計算公式為:全員勞動生產率=工業增加值/全部從業人員平均人數。
勞動生產率按其計算的范圍可分為: (1)個別勞動生產率。包括個人勞動生產率和企業勞動生產率。前者按個別勞動者的勞動耗費來計算;後者按個別企業的勞動耗費來計算。 (2)社會勞動生產率。是以全社會為單位來計算單位產品所耗費的社會平均必要勞動量。社會勞動生產率是衡量全社會范圍內生產先進和落後的根本尺度。
個別勞動生產率高於社會勞動生產率,生產商品的個別勞動量就低於社會必要勞動量;反之,則高於社會必要勞動量。
㈦ 勞動生產率的公式到底是哪一個
勞動生產率=工業總產值/全部職工平均人數
也就是求每個單個的職工在一定勞動時間內對工業產值的貢獻是多少。
工業增加值是一定時期內工業的產值與此前的產值之差,也就是是工業總產值較之前的增加額,工業增加值/全部職工平均人數,所得到的是每個單個職工在一定勞動時間內生產的價值比之前提高了多少,它反映的增加額,而並非單個職工全部的產值。
㈧ 「工業勞動生產率」怎麼計算
勞動生產率:指員工在生產勞動過程中從事勞動的效率,即活勞動效率。勞動生產率的2種演算法:
(1)勞動生產率的直(接)演算法:以單位時間內生產的產品數量或銷售額為單位進行計算,即:
工業企業的勞動生產率=產品數量/生產時間
(2)勞動生產率的逆演算法:以工人生產單位產品所消耗的工時為單位進行計算,即:
勞動生產率=生產時間/產品的數量
說明:直(接)演算法的數值越大,即單位時間生產的產品越多,勞動生產率也就越高
逆演算法結果越小,說明生產一個產品所消耗的工時越少,當然勞動生產率也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