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電纜(包括銅芯、鋁芯)壓降計算公式
壓降就是公式:△U=線路電流×線路電阻(整個迴路電阻)。△U應該小於5%
。
『貳』 電纜壓降計算公式
線路電壓降計算公式為 △U=(P*L)/(A*S)
其中: P為線路負荷
L為線路長度
A為導體材質系數(銅大概為77,鋁大概為46)
S為電纜截面
在溫度=20°C時,銅的電阻系數為0.0175歐姆*平方毫米/米 ; 在溫度=75°C時 銅的電阻系數為0.0217歐姆*平方毫米/米 一般情況下電阻系數隨溫度變化而變化,在一定溫度下導線的電阻=導線的長度*導線的電阻系數/導線的載面積 150米16平方毫米銅導線的電阻在溫度=20°C時=150*0.0175/16=0.164(歐姆) 。
如果只用其中的兩條(一條作火線,一條作地線)那線路電阻=0.164歐姆*2(串)=0.328歐姆 作負載30安培算 線路壓降=30*0.328=9.84(伏) 如果兩條並聯作火線,另兩條並聯作地線,那線路電阻為0.164歐美,線路壓降=30*0.164=4.92(伏) 具體使用中的線路壓降隨環境溫度、負載變化面變化,計算方法,公式就是這樣。
(2)電纜緊壓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流體在管中流動時由於能量損失而引起的壓力降低。這種能量損失是由流體流動時克服內摩擦力和克服湍流時流體質點間相互碰撞並交換動量而引起的,表現在流體流動的前後處產生壓力差,即壓降。
壓降的大小隨著管內流速變化而變化。在空調系統運行時管內光滑程度,連接方式是否會縮孔節流也會影響壓降。
電流流過負載以後相對於同一參考點的電勢(電位)變化稱為電壓降,簡稱壓降。簡單的說,負載兩端的電勢差(電位差)就可以認為是電壓降。電壓降是電流流動的推動力。如果沒有電壓降,也就不存在電流的流動。
例如,A點的電勢(同0電位的電勢差)是2V,B點的電勢是8V,那麼,A對B點來說,壓降就是6V,或者站在B點說A點壓降就是6V。
流體流動過程中,流道內兩個流通截面間流體靜壓的變化。它包括沿程摩擦壓降(簡稱摩擦壓降)Δpf、重力壓降Δpel、加速壓降Δpa和局部形阻壓降Δpc,即流動壓降Δp=Δpf+Δpel+Δpa+Δpc。
摩擦壓降沿通道流動的流體與壁面摩擦引起的壓力損失。摩擦壓降通常採用下述公式計算: Δpf=fLρv2/(2de)=fLG2/(2deρ),式中L和de分別為通道的長度和當量直徑,m;ρ、v和G分別為流體的密度(kg/m)、流速(m/s)和質量流速〔kg/(m·s)〕;Δpf的單位為Pa。f為摩擦因數,它與流體的流動性質(層流或湍流)、流動狀態、受熱情況(等溫或非等溫)、通道的幾何形狀、表面粗糙度等因素有關。
電纜電壓壓降降計算公式為△U=(P*L)/(A*S)
其中:P為線路負荷;L為線路長度
A為導體材質系數(銅大概為77,鋁大概為46)
S為電纜截面
(一)電纜長度計算
電纜長度計算公式:L=(l+5.5G+a)×1.02
上式中,
L-電纜計算長度(米);l-按直線距離統計的長度(橫縱坐標的代數和);
5.5-穿越一個股道按5.5米長度計算,(當大於5.5米時,按實際距離計算);
G-穿越股道的股道數;a-其它附加長度,具體規定如下:
1、信號樓內的電纜儲備量按5米計算,樓內走行和電纜封頭的長度,一般定為20米;
2、設備每端出、入土及做頭為2米;
3、室外每端環狀儲備量為2米(20米以下為電纜為1米);
4、引向高出地面較大距離的設備,按實際長度計算。
1.02-電纜敷設時的自然彎曲度,以2%計算。
(二)電纜芯線分配原則
電纜芯線分配,採用雙線直流迴路,即一條去線ZQ,一條回線ZH。雙線式迴路最經濟的分配比利為去線與回線等量,且均為總芯數的一半,即:ZQ=ZH=Z/2。如果電纜總芯數為奇數時,去線和回線芯數相差為一芯,這樣可以使電路中芯線電阻最小。
(三)計算電纜最大控制長度
電纜最大控制長度計算公式:Lmax=△U/Ir×ZQZH/(nZQ+ZH)
式中:n-回線與去線內電流的倍數;△U-線路允許壓降;
I-迴路中工作電流;r-每米芯線電阻。
上式表明,電纜芯線數可以通過電纜最大控制長度的計算來決定,其方法是根據線路允許壓降、迴路中工作電流,以及假定選用的回線和去線的電纜芯數,計算出Lmax.
(四)電纜芯數計算公式
設電纜總芯數為Z=ZQ+ZH,由電纜分配原則可知ZQ+ZH,能使芯線電阻最小。所以電纜總芯線數的計算為:Z=4rL/R=4rLI/△U
上式表明:當線路允許壓降△U,迴路工作電流I及電纜計算長度確定之後,可以計算電纜總芯數。線路電壓降計算公式為△U=(P*L)/(A*S)
其中:P為線路負荷;L為線路長度
A為導體材質系數(銅大概為77,鋁大概為46);S為電纜截面
(五)電纜線路壓降計算公式
計算公式為:△U=rLI×(ZQ+ZH)/(ZQ×ZH)
『肆』 電纜壓降的計算公式是怎樣的
電阻=導線的長度*導線的電阻系數/導線的載面積
一般情況下電阻系數隨溫度變化而變化,在溫度=20°C時,銅的電阻系數為0.0175歐姆*平方毫米/米
;
在溫度=75°C時
銅的電阻系數為0.0217歐姆*平方毫米/米
如果只用其中的兩條(一條作火線,一條作地線)那線路電阻=0.164歐姆*2(串)=0.328歐姆
作負載30安培算
線路壓降=30*0.328=9.84(伏)
如果兩條並聯作火線,另兩條並聯作地線,那線路電阻為0.164歐美,線路壓降=30*0.164=4.92(伏)
具體使用中的線路壓降隨環境溫度、負載變化面變化。
『伍』 低壓電纜導體緊壓系數
銅芯導體緊壓系數一般在0.88,如果偏大會造成導體表面有縫隙,內屏蔽凹進導體鬆散 導致電纜表面出現凹坑
『陸』 電纜壓降最正確的計算方法
兩點之間電壓降的計算公式:U=W/q
式中,W——電場力移動電荷所做的功 ,q——被電場力移動的正電荷
電壓降的參考方向用「+」「-」極性或雙下標表示。電壓的實際方向規定為電場力移動正電荷做功的方向,由高電位端(「+」極性)指向低電位端(「-」極性),即電位降低的方向。
電壓降同時也可以叫電位差。當某一點電位為零時,則電路中任一點對該參考點的電壓即為該點的電位(U)。兩任一點之間的電位差同時也是兩點間的電壓降。
(6)電纜緊壓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電勢差(電壓差)的定義:
電荷q 在電場中從A點移動到B點,電場力所做的功WAB與電荷量q 的比值,叫做AB兩點間的電勢差(AB兩點間的電勢之差,也稱為電位差),用UAB表示,則有公式:
其中,WAB為電場力所做的功,q為電荷量。
同時也可以利用電勢這樣定義。
『柒』 電纜壓降的標准計算方法
電壓降根據下列條件計算:
1、 導線溫度70~90℃;
2、 環境溫度40℃;
3、 電纜排列(單芯); S=2D
4、 功率因數: cosθ=0.8;
5、 末端允許降壓降百分數≤5%
6、 Vd代表電壓降:
Vd=K x I x L x V0(v)
I:工作電流或計算電流(A)
L:線路長度 (m)
V0:表內電壓(V/A.m)
K:三相四線 K=√3 單相 K=1
單相時允許電壓降:Vd=220V x 5%=11V
三相時允許電壓降:Vd=380V x 5%=19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