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容器基本計算公式是什麼
電容的定義式:C=Q / U。
平行板電容器電容的決定式:C=εS / (4πkd )。
電容器串聯:1 / C總=(1 / C1)+(1 / C2)+。
電容器並聯:C總=C1+C2+。
『貳』 電容阻抗計算公式
容抗公式:Xc=1/ωc
(100+j200-j400)/(100+j200)*(-j400)=-32+24j。這個就是復數的計算,反復變形就能算出來。
實驗證明,容抗和電容成反比,和頻率也成反比。如果容抗用Xc表示,電容用C表示,頻率用f表示,那麼正弦交流電下的容抗
Xc=1/(2πfC)
Xc = 1/(ωC)= 1/(2πfC)
Xc--------電容容抗值;歐姆
ω---------角頻率(角速度)
π---------圓周率,約等於3.14
f---------頻率,我國國家電網對工頻是50Hz
C---------電容值 法拉
(2)交流電路中電容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①容抗產生原因:
電容器接到交流電源時,實際上自由電荷也沒有通過兩極間的絕緣介質,只是由於兩極板間的電壓在變化,當電壓升高時,電荷向電容器的極板上聚集,形成充電電流;當電壓降低時,電荷離開極板,形成放電電流。
電容器交替進行充電和放電,電路中就有了電流,表現為交流「通過」了電容器。問題是在給電容器充電的同時,積累在兩極板上的電荷又會排斥將要到達兩極板的電荷,因此對交變電流也有阻礙作用。
②類比-感抗:
交流電也可以通過線圈,但是線圈的電感對交流電有阻礙作用,這個阻礙叫做感抗。交流電越難以通過線圈,說明電感量越大,電感的阻礙作用就越大;交流電的頻率高,也難以通過線圈,電感的阻礙作用也大。
實驗證明,感抗和電感成正比,和頻率也成正比。如果感抗用XL表示,電感用L表示,頻率用f表示,那麼其計算公式為:
XL= 2πfL=ωL
感抗的單位是歐。知道了交流電的頻率f(Hz)和線圈的電感L(H),就可以用上式把感抗計算出來。電感的單位是「亨利(H)」我們可利用電流與線圈的這種特殊性質來製成不同大小數值的電感器件,以組成不同功能的電路系統網路。
『叄』 電容的計算公式
如果是課本上的計算就簡單:
C=Q/U
Q為電容器極板所存的電荷(K)
U為電容兩端電壓(V)
C是電容量(F)
如果是計算電機的啟動電容,就按——單相電容式電機電容量的簡單計算:
C=I'×10^6/(2πfU')=...≈10k·P/(88π·cosφ)
式中 k 電流系數,取值0.5~0.7
P 電機額定功率(W)
f 電源頻率(Hz) (50)
U 額定電壓(V)
U' 電容器額定電壓,一般選400V
cosφ 功率因數
『肆』 正弦交流電路電容功率計算公式
書上的是座標形式,相量和座標是不一樣的分析方法不應該混用。
『伍』 電容換算怎麼算
在國際單位制里,電容的單位是法拉,簡稱法,符號是F,由於法拉這個單位太大,所以常用的電容單位有毫法(mF)、微法(μF)、納法(nF)和皮法(pF)等。
電容的換算關系是:1法拉(F)= 10^3毫法(mF)=10^6微法(μF)=10^9納法(nF)=10^12皮法(pF)
一個電容器,如果帶1庫的電量時兩級間的電勢差是1伏,這個電容器的電容就是1法拉,即:C=Q/U 。但電容的大小不是由Q(帶電量)或U(電壓)決定的,即電容的決定式為:C=εrS/4πkd 。
電容器的作用介紹
1、耦合。在阻容耦合放大器和其他電容耦合電路中大量使用這種電容電路,起隔直流通交流作用。
2、濾波。在電源濾波和各種濾波器電路中使用這種電容電路,濾波電容將一定頻段內的信號從總信號中去除。
3、退耦。在多級放大器的直流電壓供給電路中使用這種電容電路,退耦電容消除每級放大器之間的有害低頻交連。
『陸』 電容的電流計算
I=P/(根3×U)。
公式:I=P/(根3×U),
I表示電流,單位「安培」(A);
P表示功率,單位:無功「千乏」(Kvar),有功「千瓦」(KW);
根3約等於1.732;
U表示電壓,單位「千伏」(KV)。
電容(Capacitance)亦稱作「電容量」,是指在給定電位差下的電荷儲藏量,記為C,國際單位是法拉(F)。一般來說,電荷在電場中會受力而移動,當導體之間有了介質,則阻礙了電荷移動而使得電荷累積在導體上,造成電荷的累積儲存,儲存的電荷量則稱為電容。因電容是電子設備中大量使用的電子元件之一,所以廣泛應用於隔直、耦合、旁路、濾波、調諧迴路、能量轉換、控制電路等方面。
相關公式
一個電容器,如果帶1庫的電量時兩級間的電勢差是1伏,這個電容器的電容就是1法,即:C=Q/U
但電容的大小不是由Q(帶電量)或U(電壓)決定的,即:C=εS/4πkd
。其中,ε是一個電常數,S為電容極板的一個面的面積,d為電容極板的距離,k則是靜電力的常量。常見的平行板電容器,電容為C=εS/d(ε為極板間介質的介電常數,S為極板面積,d為極板間的距離)。
定義式:C=Q/U
電容器的電勢能計算公式:E=CU²/2=QU/2=Q²/2C
多電容器並聯計算公式:C=C1+C2+C3+…+Cn
多電容器串聯計算公式:1/C=1/C1+1/C2+…+1/Cn
三電容器串聯:C=(C1*C2*C3)/(C1*C2+C2*C3+C1*C3)
『柒』 電容,電阻參數如何計算
電容的計算公式也就是容抗:
Xc=1/2πfC.
工作電壓為5V,電流為40MA得出r=125歐。
把這個阻值帶入上面的Xc,頻率f根據電路取值。求出C即為需要的電容
原理:電容通過輸入電壓,極板進行充電!飽和後相當與開路,現在需要一個可以避免短暫的黑暗使LED工作,這樣這個電容就會充當供電電壓來保證光藕阻值不發生變化。
『捌』 電容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C(電容)=Q/U
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
理論和實驗表明 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C跟介電常數ε成正比 跟正對面積成反比 根極板間的距離d成反比 有
C=εS/4πkd
式中k為靜電力常量
介電常數ε由兩極板之間介質決定
教你兩條不變應萬變得原理:
1.電容器的計算依據是高斯通量定理和電壓環流定律;
2.電感的計算依據是諾伊曼公式。
『玖』 電容計算公式
一個電容器,如果帶1庫的電量時兩級間的電勢差是1伏,這個電容器的電容就是1法拉,即:C=Q/U 。
但電容的大小不是由Q(帶電量)或U(電壓)決定的,即電容的決定式為:C=εS/4πkd 。其中,ε是一個常數,S為電容極板的正對面積,d為電容極板的距離,k則是靜電力常量。常見的平行板電容器,電容為C=εS/d(ε為極板間介質的介電常數,S為極板面積,d為極板間的距離)。
定義式:
電容的作用
1、旁路
旁路電容是為本地器件提供能量的儲能器件,它能使穩壓器的輸出均勻化,降低負載需求。就像小型可充電電池一樣,旁路電容能夠被充電,並向器件進行放電。
為盡量減少阻抗,旁路電容要盡量靠近負載器件的供電電源管腳和地管腳。這能夠很好地防止輸入值過大而導致的地電位抬高和雜訊。地電位是地連接處在通過大電流毛刺時的電壓降 。
3、去耦
去耦,又稱解耦。從電路來說, 總是可以區分為驅動的源和被驅動的負載。如果負載電容比較大, 驅動電路要把電容充電、放電, 才能完成信號的跳變,在上升沿比較陡峭的時候, 電流比較大, 這樣驅動的電流就會吸收很大的電源電流。
由於電路中的電感,電阻(特別是晶元管腳上的電感)會產生反彈,這種電流相對於正常情況來說實際上就是一種雜訊,會影響前級的正常工作,這就是所謂的「耦合」。
3、濾波
從理論上(即假設電容為純電容)說,電容越大,阻抗越小,通過的頻率也越高。但實際上超過1μF 的電容大多為電解電容,有很大的電感成份,所以頻率高後反而阻抗會增大。
有時會看到有一個電容量較大電解電容並聯了一個小電容,這時大電容濾低頻,小電容濾高頻。電容的作用就是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頻阻低頻。電容越大高頻越容易通過。具體用在濾波中,大電容(1000μF)濾低頻,小電容(20pF)濾高頻。
曾有網友形象地將濾波電容比作「水塘」。由於電容的兩端電壓不會突變,由此可知,信號頻率越高則衰減越大,可很形象的說電容像個水塘,不會因幾滴水的加入或蒸發而引起水量的變化。
它把電壓的變動轉化為電流的變化,頻率越高,峰值電流就越大,從而緩沖了電壓。濾波就是充電,放電的過程。
『拾』 電容電流的計算公式
在交流電路中電容中的電流的計算公式:I=U/XcXc=1/2πfCI=2πfCUf:交流電頻率 U:電容兩端交流電電壓 C:電容器電容量 在直流電路中電容中上的電量:Q=CU,如電容器兩端電壓不變,電容上的電量也不變,電容中就沒有電流流過。 這就是電容的通交流隔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