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所得稅會計計算方法是

所得稅會計計算方法是

發布時間:2022-08-16 03:36:55

❶ 企業所得稅的計算方法和會計分錄

企業所得稅是按應納稅所得額(納稅調整後的利潤)計算繳納的。

1、營業利潤=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其他業務支出-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營業外支出。

2、應納稅所得額=營業利潤+納稅調整增加額-納稅調整減少額。

3、應納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稅率

企業所得稅的稅額,一般都是按利潤的25%繳納

現在有稅收優惠,小微企業只繳納利潤的10%或者減半徵收

會計分錄:

計提時

借:所得稅

貸: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繳納時

借: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期末結轉時

借:本年利潤

貸:所得稅

所得稅期末無余額

(1)所得稅會計計算方法是擴展閱讀

企業所得稅的征稅對象是納稅人取得的所得。包括銷售貨物所得、提供勞務所得、轉讓財產所得、股息紅利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接受捐贈所得和其他所得。

居民企業應當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境外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於2007年3月16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2007年3月16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

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決定修改。將第五十一條第一款中的「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機構、場所的,經稅務機關審核批准」修改為「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機構、場所,符合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規定條件的」。

❷ 會計中所得稅費用如何計算

會計中所得稅費用計算是按照會計的規定計算的,所得稅費用作為費用核算,在核算中設置「所得稅費用」科目進行核算,會計中所得稅費用計算公示是:所得稅費用=應交所得稅+遞延所得稅。
會計中所得稅費用計算方法步驟主要分三步:
會計中所得稅費用計算第一步是確定遞延所得稅,不包括計入所有者權益的交易或事項的所得稅影響。
會計中所得稅費用會計處理: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借:所得稅費用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借:所得稅費用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
會計中所得稅費用計算方法第二步應該確定應交所得稅。
會計中所得稅費用計算方法第三步根據「所得稅費用=應交所得稅+遞延所得稅」倒擠得出所得稅費用的金額。
借:所得稅費用
遞延所得稅資產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遞延所得稅負債
會計中所得稅費用計算中,企業進行所得稅核算會計處理具體如下:
①會計中所得稅費用計算科目核算企業確認的應從當期利潤總額中扣除的所得稅費用。
②會計中所得稅費用計算科目可按「當期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費用」進行明細核算。
③會計中所得稅費用期末,應將本科目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本科目無余額。
④會計中所得稅費用的主要賬務處理。企業應予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負債,應當比照上述原則調整本科目、「遞延所得稅負債」科目及有關科目。

❸ 目前新准則要求的所得稅核算方法有哪些

我國企業會計准則要求採用的所得稅會計核算方法如下:
1,應付稅款法,是將本期稅前會計利潤與應稅所得之間產生的差異在當期確認所得稅費用的會計處理方法。
2,納稅影響會計法,是將本期時間性差異的所得稅影響金額,遞延和分配到以後各期的會計處理方法。
3,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是從暫時性差異產生的本質出發,分析暫時性差異產生的原因及其對期末資產負債的影響,當稅率或稅基變動時,必須按預期稅率對「遞延所得稅負債」和「遞延所得稅資產」賬戶余額進行調整。
補充:新會計准則下採用所得稅會計核算方法的差別:
《所得稅准則》規定:採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核算所得稅。《企業會計制度》規定:企業應當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採用應付稅款法或者納稅影響會計法進行所得稅核算。《小企業會計制度》規定:小企業應採用應付稅款法核算所得稅。即《企業會計制度》答應企業選擇採用應付稅款法。

❹ 所得稅費用怎麼

所得稅費用有兩種計算方法:

1、所得稅費用=應交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負債-遞延所得稅資產;

2、所得稅費用=(會計利潤+或-永久性差異)×25%。

因此實現營業利潤800000元,利潤總額=800 000-50 000=750000,所得稅費用為750000*25%=187500元。

(4)所得稅會計計算方法是擴展閱讀:

當期所得稅費用就是當期應交所得稅=應納稅所得*所得稅稅率(25%),其中應納稅所得=稅前會計利潤(即利潤總額)+納稅調整增加額-納稅調整減少額。

納稅調整增加額:稅法規定允許扣除項目中,企業已計入當期費用但超過稅法規定扣除標準的金額。如超過稅法規定標準的職工福利費(職工工資及薪金的14%)、工會費(2%)。

職工教育經費(8%)、業務招待費、公益性捐贈支出、廣告費、業務宣傳費。以及企業已計入當期損失但稅法規定不允許扣除項目的金額,如稅收滯納金、罰金、罰款。

納稅調整減少額:稅法規定允許彌補的虧損和准予免稅的項目,如前五年內未彌補虧損和國債利息收入等

借:所得稅費用

(遞延所得稅資產)--(註:遞延所得稅資產增加,即發生了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遞延所得稅負債)---(註:遞延所得稅負債減少,即轉回了應納稅暫時性差異)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遞延所得稅負債)-- (註:遞延所得稅負債增加,即發生了應納稅暫時性差異)

(遞延所得稅資產)---(註:遞延所得稅資產減少,即轉回了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結轉:

借:本年利潤

貸:所得稅費用

❺ 企業所得稅計算方法

企業所得稅計算方法:企業應納稅所得額=企業收入總額-成本-費用-損失-准予扣除項目金額。

1、企業的成本是納稅人為生產、經營商品和提供勞務等所發生的各項直接耗費和各項間接費用。

2、費用是納稅人為生產經營商品和提供勞務等所發生的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

3、損失是納稅人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各項營業外支出、經營虧損和投資損失等。

4、准予扣除項目包括利息支出;計稅工資;捐贈;業務招待費;職工養老基金和待業保險基金;殘疾人保障基金;財產、運輸保險費;固定資產租賃費;壞賬准備金和商品削價准備金;轉讓固定資產支出;固定資產、流動資產盤虧、毀損報廢凈損失;總機構管理費;國債利息收入;虧損彌補。

5、收入總額是企業以貨幣形式和非貨幣形式從各種來源取得的收入。貨幣形式包括現金、存款、應收賬款、應收票據、准備持有至到期的債券投資及債務的豁免等;非貨幣形式包括固定資產、生物資產、無形資產、股權投資、存貨、不準備持有至到期的債券投資、勞務及有關權益等。

(5)所得稅會計計算方法是擴展閱讀:

企業所得稅的的征稅對象及納稅人

企業所得稅的征稅對象是納稅人取得所得,包括銷售貨物所得、提供勞務所得、轉讓財產所得、股息紅利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接受捐贈所得和其他所得。

企業所得稅納稅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繳納企業所得稅。包括6類: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私營企業、聯營企業、股份制企業、有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組織。

❻ 所得稅費用怎麼算

所得稅費用有兩種計算方法,一種是倒擠的:所得稅費用=應交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負債-遞延所得稅資產。另一種是直接計算的:所得稅費用=(會計利潤+或-永久性差異)×25%,前提是不存在預期的稅率變動。

具體表現為:企業設立一個匯算清繳賬戶,並存入一定的金額,在核算出當期的所得稅時稅款通過匯算清繳賬戶結算,即使後期存在差異的情況下也會在下一個會計期間返還或者補全。

閱讀全文

與所得稅會計計算方法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牛頭臉的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643
如何學會思維方法 瀏覽:450
柚子如何去皮方法 瀏覽:63
如何做雙肩包簡單的方法 瀏覽:886
上網慢解決方法 瀏覽:168
製作泡泡奶的方法簡單一點 瀏覽:174
高中生種植蓮藕的方法 瀏覽:278
陰角條連接方法 瀏覽:85
東方裝飾鹵水製作方法步驟 瀏覽:793
避孕套的方法圖片 瀏覽:150
多肉植物生根粉的使用方法 瀏覽:53
家庭自製蛋糕最簡單的方法不用蛋糕粉 瀏覽:139
解決產品價格問題的方法 瀏覽:812
無損檢測的超聲檢測方法 瀏覽:504
椎間盤突出最有效治療方法 瀏覽:213
用什麼方法治療胸悶最快 瀏覽:658
發泡劑如何快速凝固方法 瀏覽:51
高中k值的計算方法和技巧 瀏覽:990
玉米梗喂牛的正確方法 瀏覽:816
電腦店軟體安裝包製作方法 瀏覽: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