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計算鏈條輸送線速度
假如用10齒的鏈輪做傳輸鏈條的接受動力的初始輪。
每分鍾1400/【25000mm/10*38.1=65.6{66}】=21.336
需要在電機與第一鏈輪之間增加一台1:{21.336}約等於20的減速機。10齒的鏈輪裝在減速機的輸出軸上。減速機的輸入軸與電機做1:1連接就好。
傳輸鏈條每分鍾行走25000mm/每分鍾。
2. 求兩個齒數相同鏈輪之間鏈傳動的中心距計算方法!!
兩個齒數相同鏈輪之間鏈傳動的中心距:
最小中心距A=鏈輪的齒頂圓+(30--50)。
以上回答請作參考,謝謝!
3. 在鏈傳動中,齒數大小如何確定
根據鏈速的大小,鏈傳動的計算方法有以下兩種: 1.中、高速鏈傳動(v≥0.6m/s)的設計計算步驟: 鏈條在中、高速條件下,可能發生磨損、鏈板疲勞破壞、滾子和套筒點蝕以及套筒和銷軸膠合失效,所以應按功率曲線設計計算。 (1)選擇鏈輪的齒數z 1 、z 2 。為減少運動的不均勻性和動載荷,小鏈輪的齒數不宜過少,通常z min =17(鏈速極低時最少可到9),可按鏈速由表9-6選取z 1 。大輪齒數z 2 = iz 1 ,z 2 不宜過多,z 2 過多不僅使傳動的尺寸和重量增加,而且鏈節伸長後易出現跳齒和脫鏈現象,通常z 2max <120。為使鏈條磨損均勻,一般鏈節數L p 多為偶數,鏈輪齒數多為奇數。一般傳動比i≤7;推薦i=2.0~3.5,低速和載荷平穩時i可達10。i過大,鏈條在小鏈輪上的包角減小,嚙合的輪齒數減小,輪齒的磨損加快。 表 9-6 滾子鏈傳動的主動輪齒數 z 1 鏈速v (m/s) 0.6 ~ 3 3~ 8 > 8 z 1 ≥15~17 ≥19~21 ≥23 (2)初定中心距a 0 。中心距a小,結構緊湊,但鏈節數少,當鏈速一定時,單位時間內每一鏈節的應力循環次數增多,加快了疲勞和磨損。中心距a大,鏈節數多,使用壽命長,但結構尺寸增大。當中心距過大時,會使鏈條松邊垂度過大,發生顫動,使傳動平穩性下降。一般取: a 0 =(30~50)p (9-5) a max = 80p,採用張緊裝置時a 0 可大於80p 。 (3)確定鏈節距p。鏈傳動傳遞的功率P與特定條件下鏈條的額定功率P 0 之關系為: P 0 ≥ (9-6) 式中:K A 為鏈傳動的工作情況系數,見表9-7;K Z 為小鏈輪齒數系數,即考慮z 1 ≠19時的系數,見表9-8,當鏈傳動的工作區在額定功率曲線(圖9-8)頂點左側時查K Z 、在右側時查K Z ′;K m 為鏈的多排系數,見表9-9。 載荷種類 工作機械舉例 原動機 電動機或汽輪機 內燃機 載荷平穩 液體攪拌機、離心泵、離心式鼓風機、紡織機械、輕型運輸機、鏈式運輸機、發電機 1.0 1.2 中等沖擊 一般機床、壓氣機、木工機械、食品機械、印染紡織機械、一般造紙機械、大型鼓風機 1.3 1.4 較大沖擊 鍛壓機械、礦山機械、工程機械、石油鑽井機械、振動機械、橡膠攪拌機 1.5 1.7 表 9-7 鏈傳動的工作情況系數 K A 根據式9-6求得的P 0 和小鏈輪轉速n 1 ,由圖9-8查得鏈的型號以及節距p。在滿足傳動功率的前提下,應盡量取較小的節距。對高速(v>8m/s時)重載的鏈傳動可選取小節距多排鏈。 表 9-8 小鏈輪的齒數系數 K Z Z 1 17 19 21 23 25 27 29 31 33 35 K z K z ′ 0.887 0.846 1.00 1.00 1.11 1.16 1.23 1.33 1.34 1.51 1.46 1.69 1.58 1.89 1.70 2.08 1.82 2.29 1.93 2.50 表 9-9 多排鏈系數 K m 排數 1 2 3 4 K m 1.0 1.7 2.5 3.3 (4)校核鏈速v,確定潤滑方式。鏈速計算值為 (9-7) v應符合選取z 1 時所假定的鏈速范圍,並由圖9-9確定潤滑方式。 圖9-9 推薦使用的潤滑方式 (5)確定鏈條節數L p 。鏈條節數L p 的計算值為 (9-8) 計算得到的L p 應圓整為相近的整數,並盡可能取偶數。 (6)計算實際中心距a。 由式9-8得: mm (9-9) 為使鏈條松邊具有合理的垂度,以利鏈與鏈輪順利嚙合,安裝時應使實際中心距較理論中心距a小2~5mm。 (7)計算軸壓力F Q 。軸壓力按下式計算: (9-10) 式中: 為鏈所承受的圓周力,N。 (8)計算鏈輪端面和軸面尺寸,繪制鏈輪工作圖。 由表9-2計算鏈輪端面尺寸,由表9-4計算鏈輪的軸向尺寸。按所求尺寸繪制工作圖,並註明齒形標准、齒數和節距。 2.低速鏈傳動(v<0.6mm)的靜強度計算: 對於低速鏈傳動,其主要失效形式為過載拉斷,故應按靜強度計算,校核其靜強度安全系數s即: ≥4~8 式中:F Q 為單排鏈條的極限拉伸載荷(見表9-1);m為鏈條排數。
4. 鏈傳動如何計算轉速
公式如下:
n=(1000*60*v)/(z*p)
其中v為鏈的速度,z為鏈齒數,p為鏈的節距。
鏈傳動是通過鏈條將具有特殊齒形的主動鏈輪的運動和動力傳遞到具有特殊齒形的從動鏈輪的一種傳動方式。 鏈傳動有許多優點,與帶傳動相比,無彈性滑動和打滑現象,平均傳動比准確,工作可靠,效率高;傳遞功率大,過載能力強,相同工況下的傳動尺寸小;所需張緊力小,作用於軸上的壓力小;能在高溫、潮濕、多塵、有污染等惡劣環境中工作。 鏈傳動的缺點主要有:僅能用於兩平行軸間的傳動;成本高,易磨損,易伸長,傳動平穩性差,運轉時會產生附加動載荷、振動、沖擊和雜訊,不宜用在急速反向的傳動中。
5. 鏈傳動計算方法
1、計算傳動比:i=Z2(從動輪直徑)/Z1(主動輪直徑)=50/250=0.22、計算從動轉速:n2=n1/i=300/0.2=1500r/min
傳動比=使用扭矩÷9550÷電機功率×電機功率輸入轉數÷使用系數
傳動比=主動輪轉速除以從動輪轉速的值=它們分度圓直徑比值的倒數。即:i=n1/n2=D2/D1
(5)鏈傳動計算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原理
機構中瞬時輸入速度與輸出速度的比值稱為機構的傳動比。
機構中兩轉動構件角速度的比值,也稱速比。構件a和構件b的傳動比為Ⅰ=ωa/ ωb=na/nb,式中ωa和ωb分別為構件a和b的角速度(弧度/秒);na和nb分別為構件a和b的轉速(轉/分)(註:ω和n後的a和b為下腳標)。
當式中的角速度為瞬時值時,則求得的傳動比為瞬時傳動比。當式中的角速度為平均值時,則求得的傳動比為平均傳動比。對於大多數齒廓正確的齒輪傳動和摩擦輪傳動,瞬時傳動比是不變的;對於鏈傳動和非圓齒輪傳動,瞬時傳動比是變化的。
對於嚙合傳動,傳動比可用a輪和b輪的齒數Za和Zb表示,i=Zb/Za;對於摩擦傳動,傳動比可用a輪和b輪的半徑Ra和Rb表示,i=Rb/Ra,這時傳動比一般是表示平均傳動比;在液力傳動中,液力傳動元件的傳動比一般是指渦輪轉速S和泵輪轉速B的比值,即=S/B。
液力傳動元件也可與機械傳動元件(一般用各種齒輪輪系)結合使用,以獲得各種不同數值的傳動比(輪系的傳動比見輪系)。
6. 鏈傳動扭矩計算
給出電機轉速可以算扭矩,乘以30到絲桿。。。鏈輪直徑不同,作用於軸的扭力有傳動比的關系
7. 鏈傳動如何計算轉速
鏈傳動的主動鏈輪轉速通常與電機轉速有關,從動鏈輪轉速與傳動比有關。假定主動鏈輪的和從動鏈輪的齒數分別為Z1、Z2,電機轉速與從動輪轉速分別為n1、n2,傳動比為i,則可根據傳動比計算公式i=n1/n2=z2/z1計算。只要給出n1或n2中的任意一個,即可求出另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