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葯物抑制溶血率的計算方法

葯物抑制溶血率的計算方法

發布時間:2022-08-15 13:27:30

Ⅰ QTc間期的計算方法

計算方法

由於QT間期與心率成反比,常通過各種計算轉換成非心率依賴的校正值,即QTc間期

QTc間期:Bazetts公式該公式最常用,計算方法為QTcB = QT/(RR^0.5),RR為標准化的心率值,根據60除以心率得到。

Fridericia公式計算方法為QTcF = QT/(RR^0.33),RR為標准化的心率值,根據60除以心率而得。

當心率超過60次/min時,Bazetts法對QT的校正程度超過Fridericia法,即QT/QTc臨床試驗出現陽性結論的可能性增加。反之,當心率低於60次/min時,Fridericia法與Bazett法相比會表現出一定程度的校正不足。

Ⅱ 葯理學裡面的 葯物半衰期的公式及計算方法

當測定葯物半衰期時,葯物單次靜脈注射給葯後,可在不同時間取血檢測葯物濃度,至少取6~7個點,以判斷曲線類型。若以葯物濃度的對數對時間作圖,得一直線,由直線上任意兩點算出斜率。 斜率(b)=(logc1-logc2)/(t1-t2) 式中c1和c2為直線上任意兩點濃度,t1和t2分別為該濃度相應的時間。 當符合一室模型葯物靜脈注射後,可准確地測知兩個不用時間(t1,t2)的血葯濃度(c1,c2)後,即可代入b= -K/2.303,求出消除率常數b。 k= - 2.303 *b 而t1/2與k的關系如下: t1/2 = 0.693/k 按該公式,可以計算上述半衰期。

Ⅲ mtt 葯物抑制率如何計算

(1-實驗組OD/對照組OD)*100%

怎麼用I和V算ic50

IC50(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即半抑制濃度,指某一種物質對某些生物程序抑制達到50%抑制效果時的濃度。對細胞增殖方面,可以理解為對細胞增殖的抑制效果達到細胞正常增殖水平50%時的葯物濃度。通常用IC50來衡量葯物對細胞的毒性或者細胞對葯物的耐受能力,在葯物實驗中,常用IC50來評估實驗中使用的葯物濃度。IC50的計算方法很多,常用的有Excel、graphpad prism、SPSS等。

一、使用Excel計算IC50

首先將數據輸入Excel中


因為葯物濃度與抑制率的線性關系並不理想,因此需要用葯物濃度的對數與抑制率作圖。

結果如下,這一組數據的IC50為23.02。

什麼 是溶血率

紅細胞自身溶血試驗,測定患者血液在37度孵育48小時後,自發產生的溶血程度(溶血率),用於鑒別:
1.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自身溶血加快,能被葡萄糖糾正
2.遺傳性非球形紅細胞溶血性貧血,自身溶血加快,其中I型能被葡萄糖和ATP糾正;II型不能被葡萄糖糾正,但能被ATP糾正
3.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症、自身免疫性貧血和葯物性溶血均不能被葡萄糖糾正。

測定管溶血率公式:
測定管AX(1-紅細胞比積)X100%/(全溶血對照管AX4)
A:氰化高鐵血紅蛋白吸光度值

Ⅵ 請問葯物學中的LD50的定義和意義,並比較常用的三種計算方法

半數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 較為簡單的定義是指引起一群受試對象50%個體死亡所需的劑量。精確的定義指統計學上獲得的,預計引起動物半數死亡的單一劑量。LD50的單位為 mg/kg體重,LD50的數值越小,表示毒物的毒性越強;反之,LD50數值越大,毒物的毒性越低。與LD50概念相同的劑量單位還有半數致死濃度(LC50)和半數抑制濃度或半數失能濃度(IC50)。LC50 是指能引起一群受試對象50%個體死亡所需的濃度。IC50是指一種毒物能將某種酶活力抑制50%所需的濃度。毒理學最早用於評價急性毒性的指標就是死亡,因為死亡是各種化學物共同的、最嚴重的效應,它易於觀察,不需特殊的檢測設備。長期以來,急性致死毒性是比較、衡量毒性大小的公認方法。在毒理學試驗中,所需的實驗動物數量是根據LD50不同的測定方法決定的。因為LD50並不是實驗測得的某一劑量,而是根據不同劑量組而求得的數據。

LD50在毒理中是最常用於表示化學物毒性分級的指標。因為劑量—反應關系的「S」型曲線在中段趨於直線,直線中點為50%,故LD50值最具有代表性。 LD50值可受許多因素的影響,如動物種屬和品系、性別、接觸途徑等,因此,表示LD50時,應註明動物種系和接觸途徑。雌雄動物應分別計算,並應有 95%可信限。如受試物在液體中時,以半數致死濃度(median lethal concentration,LC50)表示,單位為mg/L。LC50也用於表示空氣中化學物的濃度,以mg/m3為表示單位。

Ⅶ 關於溶血

溶血(hemolysis): 紅細胞破裂,血紅蛋白逸出稱紅細胞溶解,簡稱溶血。可由多種理化因素和毒素引起。在體外,如低滲溶液、機械性強力振盪、突然低溫冷凍(-20℃~—25℃)或突然化凍、過酸或過鹼,以及酒精、乙醚、皂鹼、膽鹼鹽等均可引起溶血。人血漿的等滲溶液為0.9%NaCl溶液,紅細胞在低於0.45%NaCl溶液中,因水滲入,紅細胞膨脹而破裂,血紅蛋白逸出。在體內,溶血可為溶血性細菌或某些蛇毒侵入、抗原-抗體反應(如輸入配血不合的血液)、各種機械性損傷、紅細胞內在(膜、酶)缺陷、某些葯物等引起。溶血性細菌,如某些溶血性鏈球菌和產氣莢膜桿菌可導致敗血症。瘧原蟲破壞紅細胞和某些溶血性蛇毒含卵磷脂酶,使血漿或紅細胞的卵磷脂轉變為溶血卵磷脂,使紅細胞膜分解。

溶血病寶寶的臨床表現

●皮膚與鞏膜發黃
溶血症寶寶皮膚和鞏膜(俗稱白眼珠)明顯發黃,常於出生後24小時內或第2天出現,48小時內迅速加重,血清膽紅素濃度急劇上升超過12~15mg/dl,甚至達20mg/dl以上。
●貧血
患兒均有輕重不等貧血,嚴重者可引起心力衰竭,全身浮腫。
●肝脾腫大
輕症無明顯增大,重症胎兒水腫時有明顯肝脾增大
●神經症狀
出現嗜睡、拒奶、四肢松軟,繼而抽搐,表現為兩眼凝視、眨服、四肢陣陣發硬伸直,或全身角弓反張,有時尖叫等表現即稱核黃疸或膽紅素腦病,常於血清膽紅素達20mg/dl以上時發生,是由於間接膽紅素進入腦組織中,損傷腦細胞所致。
●發熱
溶血症患兒常伴有發熱。

病因
[]

本病主要是母嬰間血型不合而產生同族血型免疫反應的遺傳性疾病胎兒由父母新方面遺傳來的顯性抗原恰為母親所缺少,此抗原侵入母體,產生免疫抗體通過胎盤絨毛膜進入胎兒血循環與胎兒紅細胞凝集、使之破壞而出現溶血,引起貧血水腫、肝脾腫大和生後短時間內出現進行性重度黃疸,甚至發生膽紅素腦病。

哪些媽媽可能會生ABO血型不合的寶寶?
]

1.病史中有自然流產史及前一胎新生兒黃疸史者。
2.血型檢查為O型,其丈夫為A、B或AB型。
3.O型血准媽媽在孕前查出抗A或抗B抗體效價較高者。
4.O型血准媽媽孕期抗A(B)IgG效價>1:64者。
5.孕期B超檢查,嚴重溶血者可見胎兒皮膚水腫,肝脾腫大等。

得了ABO溶血病怎樣治療?

一、新生寶寶剛出生時就要做好各項工作
a.分娩時,就要做好新生兒的搶救准備。
b.胎兒娩出立即斷臍,減少抗體進入寶寶體內。
c.保留臍帶,以備嚴重溶血病患兒換血用。
二、對小寶寶的治療
ABO溶血病患兒主要表現為黃疸、肝脾腫大、貧血。臨床症狀輕重差別很大,輕者常與新生兒生理性黃疸相似,嚴重者可有明顯的症狀。新生兒出生後要嚴密觀察黃疸出現時間,一般第2~3天,嚴重者24小時內就出現黃疸,並要注意黃疸加深速度,如膽紅素濃度過高,不及時處理可引起膽紅素腦病,以後影響智力,所以ABO溶血病要及早治療。
a.光照療法
光照療法是治療新生兒黃疸最簡便有效的方法,它的優點是退黃疸快,副作用少,皮膚黃疸接受光照後膽紅素可分解成水溶性,從腸道、尿中排出體外,從而降低血中膽紅素濃度,可避免膽紅素腦病的發生。
副作用:光照療法時有的寶寶可出現一過性皮疹,大便次數增多等輕微的副作用,這些症狀不需要處理,停光照後可自愈。
b.葯物治療
黃疸較嚴重者可反復多次光照療法,同時加用葯物治療。可用抑制抗原反應的葯物以減少繼續溶血,活躍肝細胞酶系統,可加速膽紅素代謝和排泄或阻止膽紅素在腸道的再吸收及中葯利膽退黃。
C.補充鐵劑或輸血
絕大多數ABO溶血病的寶寶不需要換血,經積極治療後預後良好。新生兒ABO溶血病常同時伴有貧血,其程度與溶血程度一致。輕度溶血者常貧血較輕,嚴重溶血病患兒可有較重的貧血,可根據貧血程度給予補充鐵劑或輸血等相應的治療。

媽媽孕前、孕期檢查可減少溶血病的發生

1.有可能懷母兒血型不合溶血病的媽媽,如在孕前被查出血型抗體效價高者可在孕前先進行中葯治療來降低抗體,預防懷孕後寶寶患ABO溶血病。
2.孕後定期查抗體效價,第一次孕16周開始查抗體,第二次孕28~30周,以後2~4周查一次,自抗體效價增高時開始予孕婦口服中葯,每日一劑至分娩。
3.孕期診斷為血型不合溶血病者,在24、30、33周各進行10天的綜合治療,以提高胎兒抵抗力。
4.自預產期前2周開始口服肝酶誘導劑,可加強胎肝細胞葡萄糖醛酸與膽紅素的結合能力,從而減少新生兒膽紅素腦病的發生

溶血症症狀

患新生兒溶血症的寶寶會出現各種症狀,主要表現為黃疸、肝脾腫大、貧血等。症狀輕的進展緩慢,全身狀況影響小;嚴重的病情進展快,出現嗜睡、厭食,甚至發生膽紅素腦病或死亡。

黃疸 紅細胞破壞分解出來的膽紅素呈黃色,它可以分布於人體全身,使機體組織的顏色變黃,由於皮膚和鞏膜(俗稱白眼珠)位於機體表面,發黃最為明顯,也就是黃疸。大多數新生兒出生後都會有黃疸的表現,但當黃疸出現過早、發展過快,或血中膽紅素水平過高時,就要注意有發生溶血症的可能。溶血症嬰兒的黃疸常於出生後24小時內或第2天出現。

貧血 由於紅細胞破壞,患溶血症的寶寶都有輕重不等的貧血。

肝脾腫大 重症溶血時,出現胎兒水腫並可有明顯肝脾增大,這種症狀多見於Rh溶血病。

膽紅素腦病 血中膽紅素水平過高時會損傷腦細胞,引起膽紅素腦病,這是溶血病最嚴重的合並症。一般發生在分娩後2~7天,表現為黃疸加重,患兒出現神經系統症狀,如嗜睡、喂養困難、雙眼凝視、驚厥等。如不及時治療,可致死亡或有運動功能障礙、智能落後等後遺症。

發熱 發熱可能是小兒溶血後機體的一種反應,也可能是較嚴重膽紅素腦病時。熱度也許不一定很高,但如果是因後者而發生的,說明病情已比較嚴重。

爸爸媽媽也不需要太擔心

年輕的爸媽們也不用太擔心,一般情況下ABO血型溶血症狀很輕,孩子出生後大多不需要特殊治療,只要及時進行藍光照射和葯物治療,孩子病情都可以緩解,即使是嚴重的Rh溶血病,若及時進行換血,絕大多數寶寶也都能轉危為安。

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 編輯詞條
參考資料:
1.新生兒溶血症的症狀與對策(http://www.daihaizi.com/dict/article702.htm)
2.關於胎兒溶血 http://www.xy280.com/xysc/huaiyun/yqibj/20080610/6223.shtml
3.什麼是ABO溶血 http://www.xy280.com/qzbk/rcp/20080602/6082.html
4.ABO血型不合會溶血 http://www.xy280.com/xysc/xinse/cjjb/20080404/4693.shtml

Ⅷ 溶血試驗

自身溶血試驗及糾正試驗介紹:

在無菌條件下正常人肝素抗凝血在37℃環境下放置24-48h後,紅細胞因能量消耗最終被破壞,即發生輕微溶血。當加入葡萄糖、三磷酸腺苷(ATP)後,可獲得不同程度的糾正。
該項試驗是篩查和鑒別由於紅細胞膜缺陷而產生溶血性貧血的較為靈敏的檢查。
自身溶血試驗及糾正試驗正常值:

在生理鹽水中: 24h溶血率<0.005; 48h溶血率<0.035;
加入10%葡萄糖:24h溶血率<0.004; 48h溶血率<0.006;
加入ATP:24h可見肉眼溶血; 48h不溶血。
自身溶血試驗及糾正試驗臨床意義:

本試驗主要用於溶血性貧血的病因診斷。

a)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明顯增高,並可用葡萄糖和ATP糾正。

b)其他遺傳性非球形紅細胞溶血性貧血也可增高,並分別可被葡萄糖或ATP糾正。

c)丙酮酸激酶缺乏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症、葯物性溶血等增高,加葡萄糖不能糾正,加ATP能糾正。
自身溶血試驗及糾正試驗注意事項:

一、抽血前的注意事項
1、抽血前一天不吃過於油膩、高蛋白食 物,避免大量飲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會直接影響檢驗結果。
2、體檢前一天 的晚八時以後,應禁食,以免影響第二天空腹血糖等指標的檢測。
3、抽血時 應放鬆心情,避免因恐懼造成血管的收縮、增加采血的困難;
二、抽血後應注意
1、抽血後,需在針孔處進行局部按壓3-5分鍾,進行止血。注意: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腫。
2、按壓時間應充分。 各人的凝血時間有差異,有的人需要稍長的時間方可凝血。所以當皮膚表層看似未出血就馬上停止壓迫,可能會因未完全止血,而使血液滲至皮下造成青淤。因此按壓時間長些,才能完全止血。如有出血傾向,更應延長按壓時間。
3、抽血後出現暈針症狀如:頭暈、眼花、乏力等應立即平卧、飲少量糖水,待症狀緩解後再進行體檢。
4、若局部出現淤血,24小時後用溫熱毛巾濕敷,可促進吸收。

Ⅸ 如何計算抑制率

以分光光度計測試(412nm波長)時,按下式計算抑制率:抑制率(%)=[(ΔΑ0-ΔΑt )/ΔΑ0]×100。
在一定條件下,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葯對膽鹼酯酶正常功能有抑製作用,其抑制率與農葯的濃度呈正相關系。
正常情況下,酶催化神經傳導代謝產物(乙醯膽鹼)水解,其水解產物顯色劑反應,產生黃色物質,用農葯殘留檢測儀器測定吸光度隨時間的變化值,計算出抑制率,通過抑制率可以判斷出樣品中是否含有有機磷或氨基甲酸酯類農葯的存在。



(9)葯物抑制溶血率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食品中的農葯殘留分析為在復雜的基質中對目標化合物進行鑒別和定量。農葯殘留的一般分析過程為提取-凈化-檢測。經典的農葯殘留分析步驟通常是:水溶性溶劑提取-非水溶性溶劑再分配-固相吸附柱凈化-氣相或液相色譜檢測。
其中提取和凈化為前處理部分,樣品前處理不僅要求盡可能完全提取其中的待測組分,還要盡可能除去與目標物同時存在的雜質,避免對色譜柱和檢測器等的污染,減少對檢測結果的干擾,提高檢測的靈敏度和准確性。因此提取、凈化是農葯殘留分析過程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前處理步驟,其好壞直接影響到分析結果的正確性和可靠性。
經典的提取、凈化方法主要有:振盪浸取、組織搗碎、超聲波提取、索氏提取、液-液分配、柱層析、共沸蒸餾等技術。隨著科技的進步,樣品前處理技術向著省時、省力、廉價、節省溶劑、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微型化和自動化方向發展。

望採納!

閱讀全文

與葯物抑制溶血率的計算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去火的治療方法 瀏覽:620
動作連接方法 瀏覽:239
曲面屏手機防爆方法 瀏覽:762
干天麻的簡單食用方法 瀏覽:80
腎虛怎麼恢復正確方法 瀏覽:674
雙陽鹿茸片正確食用方法 瀏覽:541
金剛藤功效與作用與食用方法 瀏覽:456
小紅瓦安裝方法 瀏覽:180
研究內容方法有什麼 瀏覽:833
裝修牆面方法有哪些 瀏覽:328
增強腹部鍛煉方法 瀏覽:829
貨車發動機左右搖晃解決方法 瀏覽:321
電燈帶插座安裝方法 瀏覽:608
史上最全分析問題的7種方法 瀏覽:9
小林發燒貼使用方法 瀏覽:764
轉呼啦圈正確方法 瀏覽:320
平時調節情緒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378
腋溫測量的正確方法 瀏覽:849
怎麼做南瓜丸子的方法 瀏覽:54
牛頭臉的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