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驗光配鏡流程詳細步驟是什麼
初始階段:
通過檢影驗光或電腦驗光,角膜曲率計算以及檢測原先配戴的眼鏡度數收集有關病人眼部屈光狀況的基本資料。電腦驗光是機械物體,不能靈活處理每一位病人的具體情況(如高度近視、調節力過強的人)其驗光處方必須經醫生的准確驗光、終結驗光後才能確定。
准確階段:
以初始階段獲得的資料作為基礎,讓病人對驗光的每一微小變化作出反應。醫師隨之作出相應的調整。這個階段包括放鬆調節、近視或遠視度數測定,紅綠實驗,散光軸及度數的測定,雙眼平衡等許多步驟。由於這一步非常強調病人的主觀反應,又稱「主覺驗光」,這一步必須通過綜合驗光儀才能完成。
終結階段:
這個階段是經驗和科學判斷的有機結合,通過試鏡架的測試,根據病人的反應,醫師作出相應的調整,得出適合您的處方,如有內隱斜和外隱斜患者,驗光師將酌情對配鏡處方進行調整。這個處方不僅使您配戴舒適、看得清晰,還能進行持久的閱讀和工作。得到一個准確驗光處方後,如果眼鏡配得不準,那麼就前功盡棄了。要配一副准確的眼鏡,不僅需要精密的儀器設備,還需要視光學方面的專業知識和技術。
注意事項
一定測驗舊鏡度數,用以和最後測出來的度數做比較,如舊處方有散光,新處方也要有,哪怕不加散光也能看清同樣的。
問配鏡需求,需要特別看清的鏡片,就得有散光看得更清就給加散光,球鏡度數升高能看到1.2就給升球鏡度數。測完度數,一定要進行試戴,讓客戶走動、以及模擬所需的用眼場景,來確定是否真的合適。
② 配鏡驗光流程
眼鏡店驗光流程詳細步驟
一, 問診
1, 基本禮節性問候,年齡、職業、生活習慣。
2, 視力狀況,戴鏡史,家庭眼睛病史。
3, 眼病史(加膜,結膜,晶體,眼底),有無全身病。
4, 原眼鏡佩戴情況
5, 眼鏡的使用目的,視力要求。
二, 客觀檢查
檢影或電腦驗光
三, 驗光准備工作
1, PD測量,瞳距尺或瞳距儀
2, 裸眼視力和原戴眼鏡的矯正視力的檢查並記錄
3, 檢測主(利)導眼
4, 驗光設備清潔,消毒,確保肺頭鏡片清潔,透明。
5, 肺頭數據回零(輔助鏡片、球鏡、柱鏡等),
6, PD置入
7, 被檢者坐姿調整(高低位置,前後距離)
8, 調整額托調節鈕,調整鏡眼距,肺頭視窗處可觀察,豎線與角膜頂點相切。
9, 肺頭水平,垂直,前後,使游標氣泡居於正中位。
四, 霧視
1, 置入電腦驗光儀或檢影驗光結果
2, 雙眼同時處於開放狀態
3, 出示0.2視標,調整球鏡至雙眼剛好識別0.2視標
4, 雙眼同時減負度數或加正度數(0.25D一檔)
5, 視標模糊時,讓雙眼努力分辨視標3-5分鍾,直至無法看清
五, 散光軸位和度數初步檢測
1, 霧視後,關閉左眼,開放右眼,將右眼柱鏡度調整為零
2, 出示0.5-0.6視標,加負球鏡片視力調整至0.5-0.6
3, 出示散光碟視標
4, 讓被檢者辨認最清晰的線方向
5, 計算散光軸向(最清晰線*30)
6, 加柱鏡至各條線清晰度基本一致
六, 紅綠平衡測試
1, 加球鏡至視力0.8以上
2, 出示紅綠視標或在0.8的視標上迭加紅綠背景
3, 被檢者先綠再紅再綠,比較紅綠視標清晰度
4, 調整球鏡度數使紅綠視標清晰度一致或無法一致時讓綠色稍微清晰一點
5, 出示1.0及以上視標,確認視力處於最佳矯正視力狀態
七, 交叉圓柱鏡
1, 紅綠平衡後,將交叉柱鏡旋轉軸與散光軸位對齊,出示蜂窩狀視標。
2, 翻轉交叉柱鏡,翻轉速度適中,中間無停頓
3, 根據追紅點的原則調整軸位,每次調整幅度為進10退5
4, 直到交叉柱鏡兩面一樣清晰,即為散光軸位
5, 調整散光度數,順時針旋轉交叉柱鏡使P點與散光軸位對齊
6, 根據紅加白減,調整柱鏡度數,直至交叉柱鏡兩面一樣清晰
7, 每增加-0.50柱鏡相應減少球鏡-0.25。
八, 紅綠平衡
1, 交叉柱鏡後第二次紅綠平衡
2, 出示紅綠視標,比較紅綠視標清晰度,調整球鏡度數紅綠視標清晰度一致或無法一致時讓紅色稍微清晰一點
用同樣方法檢查左眼
九,雙眼平衡
1, 偏振分離法,出示偏振三排視標,輔助鏡片調至P位置,上下兩排視標清晰度相同。
2, 棱鏡分離法,出示單排視標,右眼3ΔBD,左眼3ΔBU
3, 雙眼交替遮蓋,出示最佳視力視標或上排視標,交替遮蓋左右眼比較清晰度
左右眼不能達到一樣時,以主視眼清晰為主。
十,霧視
1, 雙眼同時加+0.75DS或+1.00DS霧視
2, 消霧視,雙眼同時遞增-0.25DS至最佳視力,取最低負球或最高正球
十一,試戴調整度數
1, 望遠,清晰度,舒適度
2, 看書5分鍾,是否有不適
3, 看電腦,根據顧客日常需求,多觀察一段時間。
十二,開具處方及建議書。
③ 電腦驗光機的驗光方法和步驟
1、驗光時,讓被檢者前額頂牢額承托,調整使其鏡頭離被檢眼距離12毫米左右。
2、囑被檢眼注視機內視力表或圖案,當注視標完全清晰時,電腦機會自動調焦測量。
3、電腦驗光機在檢測過程中,自己會進行霧視,調節平衡功能。
4、驗光結束時,顯示屏會顯出驗光結果,並會列印輸出球鏡度、柱鏡度、軸向等驗光結果(處方)。
5、根據列印出的處方,進一步的試片適應,微調直到矯正滿意為止,此時開出配鏡處方。
④ 醫學驗光流程步驟
醫學驗光是檢查光線入射眼球後的聚集情況,它以正視眼狀態為標准,測出受檢眼與正視眼間的聚散差異程度。是根據患者的眼部檢查、屈光狀態、眼位、調節力、視功能、年齡、職業、用眼習慣等十幾項診斷指標而給出的科學處方,直接關繫到所配眼鏡的准確性和舒適性,它需要豐富的醫學、視光學知識,產生的效果不僅是看清物體,還對眼睛起到治療和保健作用,讓眼睛享受清晰和舒適。
置入結果
將電腦或檢影驗光所得的雙眼的客觀驗光結果置入綜合驗光儀中。因多數電腦驗光的結果可能略有偏高,故若使用電腦驗光進行客觀檢查,可將所得驗光結果的數值減低-0.50D球鏡再置入。
霧視
因被檢者在客觀驗光過程中可能有調節存在,故為了讓其充分放鬆調節,減少調節因素對驗光結果的影響,在客觀驗光結果的基礎上要首先進行霧視檢查。
霧視法的原理
霧視法的原理是通過添加適量的正球鏡(近視眼也可以減少負球鏡)的方法讓進入被檢眼內光線的焦點會聚在視網膜的近前方,使其處於人工近視狀態,達到放鬆調節的目的。霧視的狀態下,患者如果再使用調節,焦點便會更遠離視網膜,物像會變得更加模糊,故其不會再使用調節。而若其想看清遠處視標,自然會迫使自己放鬆調節,因只有在放鬆調節的情況下焦點才會離視網膜更近,使物像變得更清晰。人眼有將物體看清晰的傾向,故在此情況下被檢者自然會放鬆調節使物像更清晰,從而達到霧視的目的。霧視檢查一般先進行單眼霧視再進行雙眼霧視。即將客觀驗光結果的度數置入綜合驗光儀後,在此基礎上增加正球鏡(遠視眼)或減少負球鏡(近視眼)直至視力至0.2左右,先右眼後左眼,然後進行雙眼霧視。
操作步驟
1、遮蓋被檢者左眼,對右眼進行霧視。囑患者注視0.2行的視標
2、在綜合驗光儀上將右眼的球鏡細調輪盤下撥,直至被檢者能模糊分辨出0.2行視標。若用試鏡架進行霧視時,可直接在被檢眼前加+1.00DS的球鏡進行霧視,檢查此時的視力,若視力比0.2更好或更差,則適當增加或減少霧視片的度數,直至剛好可以模糊分辨0.2行視標即可。
3、 遮蓋右眼,使左眼處於打開狀態,進行左眼霧視,方法同右眼。
4、打開雙眼,讓患者雙眼同時注視0.3行左右的視標,模糊可以分辨即可。若0.3行視標很清晰,可雙眼同時增加+0.25DS的霧視鏡。
5、遮蓋左眼,將右眼的球鏡細調輪盤逐漸上撥0.25DS(即逐漸增加-0.25DS的近視球鏡或逐漸減少+0.25DS的遠視球鏡),直至其視力達到1.0左右。
紅綠測試
紅綠測試主要是用於檢查被檢者的球鏡度是否適量。
紅綠測試的原理紅綠測試主要是利用色像差的原理。白色光是由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的光混合而成的復合光,各種顏色光的波長、折射率不同,故白色光經過較密介質後會發生色散。在可見光中,紅色光波長最長,折射率最小、速度最快,而紫光的波長最短、折射率最大、速度最慢。
正視眼恰能使黃光的焦點落在視網膜上,則紅光的焦點落在視網膜後,綠光的焦點落在視網膜前紅光和綠光距視網膜距離基本相當,故紅光和綠光在視網膜上形成的彌散圓的直徑也基本相當,故正視眼觀察紅綠背景里視標的清晰度也基本相同。因而通過屈光不正矯正後,若球鏡度適當,患者會感到紅綠視標的清晰度相同。
若被檢者處於近視狀態時(即近視欠矯或遠視過矯時),黃光的焦點會落在視網膜前,紅光的焦點在黃光之後,因而更靠近視網膜,而綠光的焦點比黃光更靠前,因而更遠離視網膜,故紅光在視網膜上形成彌散圓的直徑要比綠光小,所以被檢者會感到紅色背景里的視標更清晰。因而紅綠測試時,患者若訴紅色視標更清晰,需要增加近視度或減少遠視度,使紅綠視標同樣清晰。
若被檢者處於遠視狀態時(即近視過矯或遠視欠矯時),黃光的焦點會落在視網膜後,紅光的焦點在黃光之後,因而更遠離視網膜,而綠光的焦點比黃光更靠前,因而更靠近視網膜,故綠光在視網膜上形成彌散圓的直徑要比紅光小,所以被檢者會感到綠色背景里的視標更清晰。因而紅綠測試時,患者若訴綠色視標更清晰,需要減少近視度或增加遠視度,使紅綠視標同樣清晰。
操作步驟
1、霧視之後視力已通過調整球鏡達到1.0
2、投放紅綠視標,囑被測者比較紅綠視標清晰度:
如被檢者說紅綠背景里視標同樣清晰,說明此時球鏡度剛好,不需調整。
如被檢者說紅色背景里視標更清楚,則說明被檢者處於近視欠矯或遠視過矯狀態,則需「增加-0.25DS或減少+0.25DS」即向上撥球鏡細調輪盤,直至通過球鏡調整使紅綠視標清晰度相同。
如被檢者說綠色背景里視標更清楚,則說明被檢者處於近視過矯或遠視欠矯狀態,則需「減少-0.25DS或增加+0.25DS」即向下撥球鏡細調輪盤,直至通過球鏡調整使紅綠視標清晰度相同。
⑤ 電腦驗光儀使用步驟
1
1准備
(1)消毒頜托和頭靠。
(2)囑被檢者摘掉其眼鏡或者角膜接觸鏡。
(3)打開電源開關。
(4)初始化儀器參數,設置的參數包括柱鏡的符號、頂點距離、角膜接觸鏡、監視器的顯示參數、主觀或客觀模式、注視目標的選擇、列印方式和顯示器操作模式等。
(5)調整椅子高度和儀器的高度,使被檢者和檢查者的位置舒適為止。
(6)松開鎖定開關。
(7)指導被檢者將下巴放入頜托,額頭靠入頭靠;囑測量過程中保持頭位不動。
(8)升降頜托,直到被檢者的外眥角與支架上的高度標志對准。
2
2.檢查步驟
(1)選擇測量的項目,通常包括屈光度、角膜曲率。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廠商和不同型號的儀器功能可能不同。
(2)指導被檢者正視前方注視驗光儀內的游標。
(3)通過儀器的監視器來觀察右眼的位置,並使用操縱桿前後調焦使圖像清晰;上下左右移動操縱桿使角膜反光點游標位於瞳孔中心。
(4)按操縱桿上面的按鈕,測量屈光度或角膜曲率。如果選擇自動模式,對焦和定中心完成後,儀器自動測量三次。
(5)重復測量三次以上。
(6)重復步驟(3)~(5)測量左眼的屈光度或角膜曲率。
(7)如果測量角膜直徑,完成步驟(3)後,通過控制按鈕選擇角膜鼻側和顳側邊界。按操縱桿上面的按鈕,測量角膜直徑。
(8)列印或記錄測量結果;通常儀器自動選擇兩次最接近和可信度較高的數值作為最終結果。
3
3.注意事項
(1)電腦驗光測量結果只能作為驗光的初始數據,而不能作為最後的處方,最終需結合主覺驗光和試戴。
(2)測量時保持頭位直立和雙眼在同一水平,並正視前方;任何頭位和眼位的傾斜,都有可能使結果偏差,尤其是散光的軸向和散光屈光度的偏差。
(3)近感知性調節或器械性近視往往使球鏡結果偏負,可以把電腦驗光的球鏡結果適量增加正鏡作為驗光的起點;不同廠商和不同設計的驗光儀球鏡偏差的程度不同,檢查者可以總結經驗公式,得出校準值。
(4)散光軸向和屈光度誤差較球鏡誤差少。
(5)如果測量的過程中,幾次測量的結果相互偏差較大時,需重復測量五次以上,取兩次最接近的數值或可信度較高的數值作為最終的結果。
(6)如果可信度低於80%,需重復測量。
END
⑥ 簡述視力檢查的步驟和記錄
一般家長認為的視力檢查指裸眼視力檢查,即用視力表測視力,但這只能作為一個參考,不能直接用來判斷孩子的近視度數。裸眼視力檢查只能簡單反應兒童的視力情況,准確的近視度數必須要在正規醫療機構進行標准化的視光檢查。⑦ 驗光的驗光步驟具體是怎樣操作的
驗光的一般流程
一, 問診
1, 基本禮節性問候,年齡、職業、生活習慣。
2, 視力狀況,戴鏡史,家庭眼睛病史。
3, 眼病史(加膜,結膜,晶體,眼底),有無全身病。
4, 原眼鏡佩戴情況
5, 眼鏡的使用目的,視力要求。
二, 客觀檢查
檢影或電腦驗光
三, 驗光准備工作
1, PD測量,瞳距尺或瞳距儀
2, 裸眼視力和原戴眼鏡的矯正視力的檢查並記錄
3, 檢測主(利)導眼
4, 驗光設備清潔,消毒,確保肺頭鏡片清潔,透明。
5, 肺頭數據回零(輔助鏡片、球鏡、柱鏡等),
6, PD置入
7, 被檢者坐姿調整(高低位置,前後距離)
8, 調整額托調節鈕,調整鏡眼距,肺頭視窗處可觀察,豎線與角膜頂點相切。
9, 肺頭水平,垂直,前後,使游標氣泡居於正中位。
四, 霧視
1, 置入電腦驗光儀或檢影驗光結果
2, 雙眼同時處於開放狀態
3, 出示0.2視標,調整球鏡至雙眼剛好識別0.2視標
4, 雙眼同時減負度數或加正度數(0.25D一檔)
5, 視標模糊時,讓雙眼努力分辨視標3-5分鍾,直至無法看清
五, 散光軸位和度數初步檢測
1, 霧視後,關閉左眼,開放右眼,將右眼柱鏡度調整為零
2, 出示0.5-0.6視標,加負球鏡片視力調整至0.5-0.6
3, 出示散光碟視標
4, 讓被檢者辨認最清晰的線方向
5, 計算散光軸向(最清晰線*30)
6, 加柱鏡至各條線清晰度基本一致
六, 紅綠平衡測試
1, 加球鏡至視力0.8以上
2, 出示紅綠視標或在0.8的視標上迭加紅綠背景
3, 被檢者先綠再紅再綠,比較紅綠視標清晰度
4, 調整球鏡度數使紅綠視標清晰度一致或無法一致時讓綠色稍微清晰一點
5, 出示1.0及以上視標,確認視力處於最佳矯正視力狀態
七, 交叉圓柱鏡
1, 紅綠平衡後,將交叉柱鏡旋轉軸與散光軸位對齊,出示蜂窩狀視標。
2, 翻轉交叉柱鏡,翻轉速度適中,中間無停頓
3, 根據追紅點的原則調整軸位,每次調整幅度為進10退5
4, 直到交叉柱鏡兩面一樣清晰,即為散光軸位
5, 調整散光度數,順時針旋轉交叉柱鏡使P點與散光軸位對齊
6, 根據紅加白減,調整柱鏡度數,直至交叉柱鏡兩面一樣清晰
7, 每增加-0.50柱鏡相應減少球鏡-0.25。
八, 紅綠平衡
1, 交叉柱鏡後第二次紅綠平衡
2, 出示紅綠視標,比較紅綠視標清晰度,調整球鏡度數紅綠視標清晰度一致或無法一致時讓紅色稍微清晰一點
用同樣方法檢查左眼
九,雙眼平衡
1, 偏振分離法,出示偏振三排視標,輔助鏡片調至P位置,上下兩排視標清晰度相同。
2, 棱鏡分離法,出示單排視標,右眼3ΔBD,左眼3ΔBU
3, 雙眼交替遮蓋,出示最佳視力視標或上排視標,交替遮蓋左右眼比較清晰度
左右眼不能達到一樣時,以主視眼清晰為主。
十,霧視
1, 雙眼同時加+0.75DS或+1.00DS霧視
2, 消霧視,雙眼同時遞增-0.25DS至最佳視力,取最低負球或最高正球
十一,試戴調整度數
1, 望遠,清晰度,舒適度
2, 看書5分鍾,是否有不適
3, 看電腦,根據顧客日常需求,多觀察一段時間。
十二,開具處方及建議書。
⑧ 驗光流程詳細步驟
醫院眼科驗光又稱為醫學驗光,一般會使用睫狀肌的麻痹葯物,如阿托品眼膏、復方托品醯胺眼葯水等進行散瞳驗光,能鑒別出患者是真性近視還是假性近視,驗光的數據更加准確;更重要的是醫生在就診的過程中還會排除相關的眼病,包括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眼底疾病等。驗光完成後,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眼部檢查,屈光狀態、眼位、調節力、雙眼視功能、用眼習慣等十幾項指標給出科學的配鏡處方,同時指導如何科學用眼,防止進一步的近視加深發展。 眼鏡店普通驗光只是進行簡單的主角驗光,時間短、速度快,數據也沒那麼准確;如一位近視患者戴上300度、325度、350度、375度及400度五個矯正鏡片都可以使矯正視力達到1.0,常規的驗光只能在這五個矯正鏡片中任意選一個作為配鏡處方,有一定的隨意性;而醫學驗光則根據被檢者的眼位、調節、雙眼單視及集合功能等檢查結果選擇其中某一個鏡片,甚至會選擇275度作為最後的配鏡處方。 建議中小學生首次驗光配鏡一定要到專業的眼科進行醫學驗光,其結果直接關繫到所配眼鏡的准確性和舒適性。目標是讓眼睛不僅是看得清,還要看得舒服、看得持久,才能起到一定的治療和保健作用。
⑨ 驗光的流程流程是什麼
驗光的流程是初步的視力檢查、問診、視力測試、矯正視力、試戴、配鏡處方。
操作步驟/方法
1、眼科病史詢問和一般性眼科檢查。
2、常規驗光,包括檢查、電腦驗光、插片等。
3、檢查主導眼,使戴鏡前後保持一致。
4、檢查眼位,內隱斜近視低矯,遠視眼足矯,外隱斜近視足矯,遠視眼足矯。
5、調節力測定,調節力是指能看得清楚近距離物體的能力。
6、檢查雙眼視功能,特別是兩眼度數不等時。
7、檢查散光軸向,順規散光低矯,逆規散光或斜軸要足矯。
8、准確測量瞳距,以保持雙眼視軸中心與眼鏡光學中心一致。
驗光,是檢查光線入射眼球後的聚集情況,以正視眼狀態為標准,測出受檢眼與正視眼間的聚散差異程度。一般用兩種方法,一種是用儀器檢查,一種是用鏡片試代。
驗光單怎麼看
1、醫院驗光單
一般在驗光的數字前面有正號和負號,正號表示遠視,負號表示近視。還有一個數字叫1.0、2.0或3.0,則分別代表100度、200度或300度。在斜杠後的數字乘以180度或乘以90度,就代表往往有散光,前面的數字就表示散光的度數。
2、電腦驗光單
一般由左右眼,球鏡、柱鏡、散光軸組成。R代表右眼,L代表左眼。球鏡有負球鏡,代表近視眼,正球鏡代表遠視眼。柱鏡也有負柱鏡,代表近視散光,正柱鏡代表遠視散光。散光軸,度數在0度~180度之間。但為了驗光結果可靠,一般驗光要測量三次。有每次驗光結果,也有三次驗光結果的平均數。
3、近視眼驗光單
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通常標一個大寫的英文字母S,代表球鏡的意思,就是近視的度數。如果前面寫了-1.0,證明是100度的近視。在這後面是大寫的英文字母C,代表柱鏡,也就是散光度數。如果存在散光,這個位置一定會出現一個數字,在這個數字的後面還會出現度數,如90度或180度代表散光的軸位。這就是驗光檢查單上各個數據所代表的意思。
⑩ 驗光儀的使用方法 電腦驗光儀的使用方法
1、准備:引導顧客舒適放鬆的坐下,並提示電腦驗光過程中盡量睜大眼睛,減少眨眼次數,且注意目光聚焦熱氣球或小房子而不要左顧右盼。
2、單眼檢測:引導被驗光者下巴與額頭貼住電腦驗光儀的下巴托和額托部位。根據電腦驗光儀屏幕的圓圈或十字對准眼球中心,旋轉或者推拉以完成此步驟。前後移動對焦使屏幕的圓圈或十字呈顏色最清晰狀態,並保持與眼球對准中心。按下測量按鈕。重復三次。
3、先右眼再左眼重復該步驟。雙眼各三次結果,如有出現錯誤提示,須重打一次。
4、注意:當單眼的三次測量結果中,屏幕顯示出現數值偏差較大,可清除後提醒顧客保持放鬆再重新測量。
5、列印測量結果。列印結果中有單次測量結果和三次的平均結果,當數據比較相近穩定時以平均結果作為電腦驗光儀的測量結果。
6、一般的電腦驗光儀自帶瞳距測量功能,在列印結果中有pd數據;部分電腦驗光儀帶有角膜曲率等功能,本次不作具體介紹;當以上方法測量結果與最終結果誤差較大時,查看電腦驗光儀等系統設置或聯系售後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