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道滘的製作方法視頻

道滘的製作方法視頻

發布時間:2022-08-11 04:33:22

『壹』 中國那個地方的肉丸子做的最好吃

出門在外,走過了許多地方,也嘗過了不少美食,有精緻如江蘇的「松鼠桂魚」,也有簡單如陝西的「韭菜涼皮」,有典雅如杭州的「龍井蝦仁」,也有大氣如菏澤的「牡丹宴」……然而「每逢佳節倍思親」之時,依然只有家鄉那道最朴實的肉圓,能讓我心中惦念、口水泛濫。

江蘇|揚州獅子頭

淮揚菜的細膩精緻,不僅體現在選料上,也更體現在其製作工藝上,獅子頭就是其中的代表。取肋排之上硬五花,紅白分明,層次多樣,精肥搭配,以達到鮮嫩、肉香的效果。製作獅子頭還會根據不同的季節與不同的食材搭配,五花肉的肥瘦比例也會變化,春夏時肥瘦各半(五分瘦肉,五分肥肉),到秋冬時則改為肥瘦三七(三分瘦肉,七分肥肉),口感更加爽滑。

製作獅子頭不同於製作魚丸、肉丸,切忌用絞肉機將五花肉絞成茸,而是一刀一刀切出來的。先將豬肉用平刀法切片,再用直刀法切成極小的肉丁,所謂粗切成絲,細切成丁,石榴粒大小,一刀不剁,瑣碎切之!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廚影美食。這樣的好處是保持肉質肌理,組織尚存,最大限度保持口感鮮嫩。這其中的關鍵是不可以用絞肉機絞,不可用排刀剁,真正意義上的獅子頭乃是一刀不剁的美味。

不僅如此,獅子頭對上勁和下鍋也很有學問,因為肉全是切出來的,所以沒有絞肉機絞出來的有粘性,以次達到入口後一抿就化的口感,這里不可以放雞蛋、生粉之類,要想這堆不團結的肉粒抱成團,還需要下點真功夫,在加好調味品及高湯後,這團肉粒如同皮球一樣從左手摔到右手,從右手摔到左手,如此反復直到不會散開。下鍋後要用溫柔的小火加熱4小時以上,湯面要始終呈現似開非開的狀態,否則火一大,獅子頭就成米粒湯了。

獅子頭真正讓人佩服的功夫還在調味上,必須加高湯上勁。高湯,即豬腿骨、老母雞、老鵝、火腿等料經8小時以上文火吊出來的湯,是獅子頭的鮮味來源。骨為湯底、雞為清鮮、鵝為濃香,三者皆為高湯靈魂,且味型有別,自然鮮得有層次。做成功的獅子頭,應該是肉香醇厚與清鮮怡人,兩者兼備。上桌以後細觀其形,一疙瘩一疙瘩的凹凸有致,那是因為肥肉丁和瘦肉丁在湯里燉久了以後變形程度不同的緣故。如果把它盛在小碗里,仔細搖一搖再放在桌子上,這獅子頭應該在碗里出現一陣輕微抖動,那身形如獅頭甩水一般。

江蘇|淮安欽工肉圓

欽工肉圓是江蘇省十大名菜之一,在清代時還曾是一道著名「貢品」,所以又名清官肉圓、清貢肉圓。到了現代,欽工肉圓更是入選江蘇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它的特點是:光滑細膩、富有彈性、色白湯濃、味道鮮美,當地有民謠贊曰:「欽工肉圓撂過牆,拾起還是圓又光,掉在地上跳幾跳,吃到嘴裡嫩又香。」

看似簡單的肉圓,製作過程卻大有講究。屠宰不超過兩小時的豬後腿肉,是製作欽工肉圓的上佳原料。去除肥肉和經絡,將精瘦肉取出,這樣才能保證肉泥的粘性。製作欽工肉圓的關鍵在於肉泥,肉泥不用刀斬,不用機絞,全靠兩根重達兩公斤的鐵棒反復捶打而出。極具形式感的捶打不是表演,更不是毫無章法的使用蠻力。這樣的手工敲打,是為了不破壞肉裡面的纖維,使之經絡不斷,最後的成品才會口感脆嫩。敲打時,需不時地觀察肉質的變化,不能含有細小的肉粒,否則影響口感。最後,將捶打好的肉泥加入精鹽、雞汁、蛋清等輔料,均勻攪拌,手工滾成肉圓,滑入鍋中,大火燒開,一道美味的欽工肉圓就完成了。

山東|四喜丸子

四喜丸子代表哪四喜?其實它是由四個色、香、味俱佳的肉丸組成,寓人生福、祿、壽、喜四大喜事。四喜丸子的做法與獅子頭基本一致,只是四喜丸子限用四個肉丸。在山東乃至北京一帶,四喜丸子都是年夜大餐必選之一。

浙江|杭州粢毛肉圓

粢毛肉圓是塘棲名菜之一,以鮮肉、糯米為主料製作的比乒乓球略大的肉圓子。以鮮肉、糯米為主,先將比例為4:1的精肉與肥肉斬成肉茸,再把糯米淘凈,用溫水浸泡3小時,後撈出、瀝干,取一半上籠蒸熟,然後,把蒸熟的糯米飯和肉茸、味精、精鹽、蔥、薑末、酒、濕澱粉,加少許水,一起調勻,用手握成比乒乓球略大的肉圓子,逐個放入盛有糯米的篩子內滾動,使其表面全部沾滿糯米,然後,整齊地放入蒸籠里,在蒸籠中蒸十餘分鍾,待糯米蒸熟並如珍珠樣一粒粒豎起後,取出裝盆即成。食用時肉中有糯米的香味,糯米中有肉的鮮味,二者相得益彰。

浙江|金華蘿卜肉圓

在每個金華家庭,每逢重大節日,必須要做上一盤蘿卜肉圓。金華人已經做了1000多年的蘿卜肉圓,其特別之處就在於它的混搭:幾種主料的配比也早就約定俗,2份蘿卜、1份肉丁、1份番薯粉。多一分蘿卜則澀,多一分肉丁則糊,多一分番薯粉則黏。咬一口蘿卜肉圓,蘿卜的脆、肉丁的鮮、番薯粉的韌交織混合,別提多好吃了。

浙江|龍游肉圓

龍游肉圓也叫「山粉粿」,主要是由紅薯澱粉及芋艿製作而成的。紅薯澱粉在當地又叫「山粉」,因此得名山粉粿,是民間村婦製作而成。據說龍游肉圓起初是由葛粉製成的,但由於葛根粉資源缺乏,人們便把葛根粉換成了番薯粉,這樣不僅能夠在那個物質緊缺的年代填飽肚子,還能嘗到像豬肉一般的美味。

製作龍游肉圓時,人們會在紅薯粉裡面加入一定比例的芋艿,少許肉末,還可以根據喜好加入豆腐或蘿卜絲。龍游肉圓外形呈不規則半圓形,扁扁圓圓,高低不平,色如煮透了的茶葉蛋,暗紅透亮,晶瑩剔透。撒上點蔥花點綴一下,在紅綠相間之中透出濃烈的傳統小吃魅力。龍游肉圓在紅薯粉的作用下口感非常勁道柔軟,嚼勁十足,且醇香誘人,鹹淡適中,回味綿長。

廣東|道滘肉丸

道滘歷來就是魚米之鄉,農產品豐富,加上人傑地靈,誕生了不少地方特產,這道滘肉丸就是其中之一。道滘肉丸是道滘粥的主角,也是來道滘就餐的人(包括本地外出就餐的人)要求點的幾個道滘本地名菜之或不可缺的菜式——清蒸道滘肉丸。

道滘肉丸特別美味,原因之一在於製作肉丸的肉泥既非刀剁也非機器打磨而成,而是取上好的新鮮五花腩肉改切成條,趁新鮮即時用兩根實心鐵棍上下捶打、敲爛成泥,當摸起來手感柔滑、無粒狀時,再用手不停搓打以提升肉泥韌勁。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廚影美食。經過一系列繁雜工序後,再加上些魷魚須粒、蔥花、鹽、味精等調味,方才手工捏出小棗大小的肉丸,讓其一粒粒在姆指邊縫中脫出,在蒸籠中排好炊熟,一籠香噴噴的肉丸便宣告誕生!以之為原料煮成的道滘肉丸粥也是廣東的一道名品小吃,該款粥品的肉丸清晰可見,而且特別彈牙爽口,粥香與肉香雙雙濃足無比,但卻香而不膩。

廣東|開鍋肉丸

開鍋肉丸是一道非常經典的客家菜。它採用的是豬肉中的五花肉,剁碎成末,配上魷魚絲、香菇、蝦米,用木薯粉攪拌,拿捏成團。放入竹籠中,蒸20分鍾左右即可。出鍋之前,在上面撒一些胡椒粉、蔥花或香菜,味道會更好。所謂開鍋肉丸,就是要從鍋里拿出來趁熱吃,味道鮮美,香氣撲鼻。

福建|木金肉丸

肉丸,是福州民間傳統食品,已有近千年的歷史。在各種肉丸中,以南後街澳門路的木金肉丸最有名。「者(才)開鼎後街木金肉丸野(非常)好吃」,吃過的人都這樣說。

木金肉丸如此受人喜愛,一來因其寓意完美、團圓。二來也是最主要的,其質量上乘、芳香脆嫩、食不粘牙。木金肉丸源自福州的年糕,最初的時候是將芋頭絲和地瓜粉、紅糖拌在一起,用碗製成半月形,再在上面鋪上一層薄薄的肥肉蒸制而成。後來店主又對在原有肉丸的基礎上進行升級,在肉丸裡面混上了八寶肉餡,在選材上做了嚴格的要求。白芋頭要選用閩侯尚干出產的,蒸熟後肉質軟綿爽潤;菇粉要選用閩清或羅源產的,潔白、不含雜質;紅糖最早選用新洲產的黃砂糖,清甜、純凈,可惜現在工廠倒閉,只能以精選紅糖代替;豉油要選用口味鮮美醇厚、氣味芬香的。此外,還要選用顆粒飽滿、新鮮的芝麻和紅棗,板厚精白的羅源肥膘豬肉。

在操作上,木金肉丸的製作也可謂精工細作。外殼皮的製作,先要將白芋頭去皮,刨成粗細均勻的芋絲;將菇粉研成細末,用沸水沖成熟漿;紅糖加水熬成糖漿;將芋絲投入鍋內,加熟漿、紅糖液攪動,再投入餘下的生菇粉,加適量五香粉和金黃食用色素,加水攪拌均勻,放置一夜,讓其出膠。制餡,要先將肥肉切成0.5厘米的小方塊,再將紅棗去核切碎,將芝麻炒熟,然後將三者混合,摻上白糖、豉油、鹵汁、味精等,攪拌均勻後放置一夜,讓五味互相滲透。可以說,單單肉餡製作就要花7天,才能把肥肉的油脂脫掉,做到油而不膩,入口像冬瓜糖。最後將面料舀入小碟,在中間留出空位,將餡料嵌入,用面抹嚴封密,再一塊塊擺入鋪有經生油水浸過的荷葉蒸籠內蒸制三十分鍾。起鍋後必須每個肉丸翻面,避免粘底。木金肉丸的第三代傳人姚祖興說,木金肉丸能長盛不衰,就是因為製作精細,選料嚴格,加上獨特的配方,味道自然很好。

安徽|徽州圓子

徽州圓子又稱「細沙炸肉」,是徽州地方的傳統風味菜。起源於歙縣,約在200年前就己流傳各地。徽州圓子系用熟豬肥膘肉與金桔、蜜棗、青梅為餡心原料,先分別切成綠豆大的丁,加入白糖、糖桂花拌勻,製成比杏核稍大的餡心;再用生的豬肥膘肉泥、雞蛋、濕澱粉、炒米攪拌成外皮;每一外皮包入一個餡心,用手攥團成圓子;油炸後,澆上用白糖、青紅絲熬成的鹵汁,再淋入芝麻油,即可裝盤食用。此菜圓子外觀金黃,表皮酥脆,餡心味甜香濃,湯汁泛光,是徽州傳統風味菜。

安徽|葛粉圓子

徽州山區盛產葛根,性涼、味甜,葛根榨洗出粉名葛粉,又名山粉,徽州民間常用以製作點心類食品。「葛粉圓子」是將豬肥膘、白糖等做成圓球狀餡心,先滾上一層葛粉,如此三四次,然後上籠,蒸至外皮呈黑色發亮並有小泡時即成。葛粉圓子質地柔韌有勁,味香甜,有清心明目之效。

湖北|珍珠丸子

湖北民間傳統蒸菜,選料有豬肥瘦肉茸、魚肉茸和荸薺丁等,加上精鹽、胡椒粉、蔥花、薑末、紹酒和成餡,擠成小丸子,滾上浸泡濾乾的糯米,上屜蒸制而成。蒸熟後,口感軟糯適中,滋味鮮美可口,米粒晶瑩潔白、油亮發光,如顆顆珠圓玉潤的珍珠惹人喜愛,非常適合家宴食用。

台灣|彰化肉圓

彰化肉圓是台灣彰化縣的特產,據傳是由位於彰化市的一名肉圓攤業者吳許水桃所創。彰化肉圓的主要材料是特選番薯粉(清明節後產制),上等豬肉、香菇、蛋黃、冬蝦、竹筍配蔥、玉桂香料,經過配製炊蒸,即是圓形表皮潤澤富彈性的半成品。放入不溫不燥的油鍋炸上數分鍾,撈起澆灑特製的佐料一一糯米、花生、芝麻,糖攪拌而成的甜醬,加上上等壺底醬油。吃起來感覺皮Q餡香,味道可口。

台灣|北斗肉圓

彰化肉圓眾所皆知,而彰化縣另一處所產的肉圓——北斗肉圓,不僅可與彰化肉圓分庭抗禮,且歷史更悠久。北斗肉圓跟彰化肉圓最大的不同在於外觀與內餡。兩者的料理方式一樣是油炸,但北斗肉圓外型較小,為三角形;且內餡只使用竹筍及豬肉。製作過程完全手工,先捏出外觀近似寶島形狀後,以高溫蒸氣蒸熟後即可食用,再經過油炸後口感更佳。目前最有名的兩家老店分別為「北斗肉圓瑞」及「北斗肉圓生」。

台灣|新竹貢丸

貢丸是以木棒或機器「扛(槌擊肉塊)」出來的,捶打曰「貢」,圓球型曰「丸」,「貢丸」的名稱因此而來。貢丸最早緣自新竹,創始者系因公豬肉韌而具腥味,不適於一般烹調方式,而以捶煉成丸方式開發出來。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廚影美食。用新鮮的溫體豬肉,去筋除油、切碎後槌爛打漿、加入調味料,再做成圓粒狀。新竹有名的小吃店大多手工自製貢丸,由於其質地富彈性,且香脆可口,名聞全省,深獲一般消費者所喜好。

江西|寧都肉丸

寧都縣是個客家遷徙之地。為逃避中原戰亂、飽受遷徙之苦的寧都客家人,期盼著太平盛世,渴望舉家團圓,永享安樂寧和,特地製作了一道地方特色突出、且帶有濃厚喜慶色彩的風味美食,那就是圓圓的客家肉丸。寧都肉丸是寧都客家過年或辦喜事必做的一道菜,意指團團圓圓、美滿幸福。

寧都人做肉丸很講究,多少肉放多少紅薯粉,都得用稱稱好,放多了做出來的肉丸韌度不夠,放少了肉末的粘結性不好,容易散開不成型。一般是一斤肉放三兩紅薯粉。豬肉一般取豬的前臀肉,因為前臀肉更細弱。加工工序也很講究。肉要新鮮,將肉放置在用石鑿成的墩窩里,人們手持大大的木捶,輪流著直到把肉墩成肉末,墩好後,按先前稱好肉的重量,按比例配好紅薯粉,調水倒入墩窩中,與肉一起攪均,最後舀起盛在大盆內,

『貳』 東莞的特產是什麼

東莞十大特產

1. 冼沙魚丸

冼沙魚丸冼沙魚丸是地道的東莞水鄉菜。魚丸是東莞的傳統美食,尤其以高埗鎮冼沙村的魚丸最

為出名,也就是洗沙魚丸。洗沙魚丸所取的魚必須是新鮮的鯪魚,而且魚塘中不能養鴨鵝,以保

持的魚肉味道的純凈。而且洗沙魚丸在東莞的各種美食中,可謂最費時費力的菜之一。把鯪魚剃

骨取肉之後,要用兩根鐵棒反復敲打6個小時以上,讓魚肉中的膠質,也就是蛋白質出來,然後再

攢成魚丸,這樣做起來的魚丸膠質多、韌性足,扔在地上可以像乒乓球那樣一彈數尺高,吃起來

也相當有咬頭。

2. 麻涌香蕉

香蕉是嶺南四大名果之一,也是東莞市水鄉、沿海地區三大傳統作物之一,歷史悠久,久負盛

名。早在元代東莞已有香蕉生產。《元一統志》載:蕉子,番禺、南海、東莞、清遠並有,美香

而甘。明末清初屈大均記載東莞中堂蕉利村芭蕉滿海天,清嘉慶年間蕉多出麻涌蕉利一帶可見當

時水鄉的香蕉生產已有相當的規模。東莞香蕉主要有大種高把和大種矮把等優良品種。

3. 莞香

莞香{Aquilaria sinensis}別名:牙香樹、女兒香,為瑞香科沉香屬喬木,屬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是在中國樹木中唯一以東莞地方命名的樹木,歷史悠久,宋朝已普遍種植,歷來是東莞的地方特

產,近幾年東莞市十分重視發掘地方特產,將莞香作為標志性植物大量繁育推廣種植,久違的莞

香不久將「香」遍莞邑大地。 據《中國樹木分類學》記載:牙香樹,別名女兒香,莞香(廣東東

莞)。常綠喬木、樹皮暗灰色,易剝落。葉有大小兩種、大者稱大葉香,為長卵形。

4. 莞草

莞草是禾稈草 禾稈草,便是成熟禾稼收獲脫谷後的莖稈,無食用價值。廣州方言有:「禾稈冚珍

珠」之說,意思是以毫不值錢的稻草掩蓋貴重珍珠,寓意有錢人不顯富,外表看不出。確實,不

要說金銀珠寶,就是相對於普通食用品而言,禾稈草都是屬於廉物乃至賤物的。但禾稈草卻並非

廢物,相反,以價值最低而用途最廣而論,禾稈草甚至超過老薑、陳皮。關於禾稈草,廣州方言

還有一句是:「識佢就系寶,吳識佢就系草」 (「認識它就是寶,不認識它就是草」)明言禾稈

草(也泛指葯草)。

5. 東莞臘腸

東莞臘腸短而粗,傳說始創這種臘腸的原是個矮仔,他挑著長的臘腸上街叫賣,因人矮,有的臘

腸拖到地上,沾上很多泥沙,不受顧客歡迎。後來,他便想辦法,把臘腸製得短而粗,在炮製方

法上又與眾不同,他挑擔上街,人們老遠就看見那粗大的臘腸,並嗅到臘腸的特別香味,從此生

意興隆,再不用沿街叫賣了。至今人們仍然用「東莞臘腸」來形容一些矮壯而精靈的人。 製作方

法東莞臘腸身長不到2~3厘米,好像一個橢圓形的小肉球。



6. 白沙油鴨

油鴨即臘鴨,以虎門白沙的最出名,中國北方稱為板鴨。相傳在明清時期,虎門白沙設立鹽

埠,官兵多江浙人,善養鴨,喜此地河水純凈,退伍時解甲不歸鄉,在溪邊養鴨,並在江西南安

退役者善臘鴨,此地水足糧豐為其提供條件,故糅合江浙養鴨經驗與南安製作技巧,創出別具一

格之白沙油鴨。油鴨製做十分講究,在秋天先灌養10天,宰殺後刷鹽疊腌一夜,早上用冷暖

水輪洗,鹽度適中,曬三天,然後再吊起風干。制好的油鴨,皮特白,肉瘦味香,遠銷香港、東

南亞等地。

7. 道滘裹蒸粽

道滘裹蒸粽用料講究,選用上等鹹蛋黃、湘蓮、綠豆、五花腩肉、糯米,加上蒜蓉、沙姜、五香

粉等調味品配製,再用泡軟洗凈的上好青竹粽葉包好,綁上東莞咸草,經沸水浸泡、明火滾煮數

小時製成,道滘裹蒸粽粽香撲鼻,入口油而不膩,糯而不粘,咸甜適中,芳香四溢,香嫩鮮美。

道滘裹蒸粽在解放前已有名氣,但由於個體經營,數量較少,發展不大。1982年,道滘冠華酒家

由李紹裘主持製作的道滘裹蒸粽,味道越做越好,銷路越來越大,東莞華僑大廈餐廳等都成批訂

貨,作為美點。

8. 石龍麥芽糖

石龍麥芽糖的主要原料並不是麥芽,而是糯米。東莞糯米米質特別優良,加上有精巧的傳統工

藝,所以制出來的麥芽糖特別好。盛麥芽糖的容器也很別致,它是一個陶瓷有蓋的圓盅,每盅盛

一斤左右的麥芽糖。麥芽糖入滿盅後,即行上蓋加封,再貼上商標。這里的麥芽糖,品質優良,

呈金黃色且透明,味道清甜目帶蜜味。 常吃麥芽糖,可以開胃消滯,滋補養顏,清心潤肺;可以

治療肺氣腫、胃病;又可作調味品,燒烤、臘味都需要麥芽糖。

9. 東豐龍眼

選育單位:東莞市農業科學研究中心、華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品種來源:儲良龍眼/石硤和大烏圓

龍眼混合花粉特徵特性:樹勢中等,樹干開張。開花期3~4月,花序較長,成花坐果能力強。

『叄』 東莞的特色小吃有哪些呢哪些小吃是本地人最喜歡的呢

燒鵝瀨粉、白沙油鴨、冼沙魚丸等等都是東莞的特色小吃,同時也深受本地人的喜愛。中國地大物博,每個地方都有屬於當地的特色小吃,東莞就更是如此。因為飲食習慣的不同,當地的小吃並不像四川一樣麻辣,但卻從來不會缺少鮮香,每年都會有無數遊客專程去東莞品嘗美食。

三、白沙油鴨

東莞的小吃當中當然少不了臘味,而白沙油鴨有“臘味之王”的美譽。這道小吃選用的是新鮮白鴨,經過開膛、腌制、晾曬等多道工序製作而成,還沒靠近就可以聞到濃濃的臘肉香味。白沙油鴨最好的吃法就是用來製作煲飯,配上帶有淡淡甜味的白米簡直再合適不過,非常的應季。

四、道滘肉丸

東莞道滘肉丸必須選用上好的五花肉,用實心鐵錘不停的錘打成肉醬,中間還會加上蔥花、味精的調料調味,製作好的肉丸放在蒸籠當中蒸熟,這樣一份小吃性價比很高,也難怪本地人對它欲罷不能。

『肆』 道滘肉丸怎麼

准備材料:肉末300克、青菜數棵、雞蛋1個、姜1塊、蔥1把、澱粉適量、料酒1湯匙、生抽1湯匙、蚝油1湯匙、花椒適量

製作步驟:

1、碗中倒入料酒、生抽、蚝油,打入蛋清,並倒入澱粉、蔥花、薑末攪拌均勻

『伍』 東莞本地有什麼特色小吃在什麼地方可以買到正宗的

作為一個吃貨,不會不知道嶺南菜系的魅力,東莞菜作為嶺南菜系的一種,雖不及順德美食那麼如雷貫耳,但自然也是干貨滿滿。

禾蟲蛋白質極其豐富,一般都是烤著吃,待烤至微黃後,撒上各種作料,極具風味;禾花鯉則是加入生薑、蔥條、蒜子,再放入沙煲內煲煮食用;禾花雀的吃法也是多樣,如鐵板燒、椒鹽、沙鍋、姜蔥等不下十餘種,入口鬆脆酥香。

聽起來就有點小恐怖吧,但因為其土生土長,口感極佳,營養豐富。別顧忌好不好吃,其實現在已經很難吃上,因為禾蟲、禾花雀、禾花鯉現已禁止捕捉。

『陸』 道滘粽子好吃嗎有哪些食材製作呢

道滘粽早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已馳名於粵莞一帶,並通過返鄉的港澳同胞將其作為返鄉「手信」(小禮品)而載譽香港、澳門。據老一輩人回憶,道滘裹蒸粽的創始人叫葉潮(外號叫紅臉潮)。而令道滘裹蒸粽更上一個台階的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道滘冠華酒家的大廚李紹裘。當時由他主持製作的咸粽是在解碼了葉潮的配方基礎上有所改進,使之味道越來越好。加上以當時冠華酒家的獨特地位(是當時道滘唯一一家食、住、玩功能齊全的酒店,擔負著接待外地貴賓、上級領導、回鄉華僑、港澳同胞等任務),他把裹蒸粽作為早、晚美點供應茶客,並成批供貨給東莞當時的高級酒店華僑大廈及東信酒店。使道滘裹蒸粽的名氣一下子傳了開來。
道滘裹蒸粽之所以成為道滘頭號美食,在於其最大的特色是味道濃郁,餡料豐富,切開時色香味俱全,賣相極佳,吃起來香軟可口。而其根本原因是在於它一貫以來的講究在選材用料及其規矩嚴格的製法上下功夫:糯米必須是優質的本地晚造矮腳糯,以保證其米粒飽滿有粘性,且透明綿軟;鹹蛋黃必須是提前兩天打開撈出晾乾備用,使之口感更加甘香(其中有單料、雙料之分:即放一個蛋黃與放兩個蛋黃之分);五花腩肉也是提前兩天腌制後再出水去掉豬臊味;湘蓮、綠豆(以前是以綠豆為主的)是按配方比例,加上蒜茸、沙姜、五香粉等調味品混和。這些主輔料目前全用人手按照順序包入專用的粽葉之中(粽葉即是一種棕櫚葉,市場有售,用前洗凈炊軟備用。以前民間也有因圖省錢改用芭蕉葉的,但不正宗)。裹粽的技術較高,必須把粽子裹得密不透風,裡面的米不能漏出來,煮浸的水也不能滲進去。故必須用鹹水草結結實實地扎緊。水鄉女人力大,捆紮起來毫不手軟。蒸煮裹蒸粽,掌握火候也是關鍵(一般必須是猛火煲煮5個小時以上)。剛出籠的裹蒸粽是粽香撲鼻,令人垂涎。
裹蒸粽要趁熱吃才香(故離鍋久的裹蒸粽吃前最好再作加熱處理),解開粽葉,用刀切開(正宗吃法是用原來捆粽的草繩絞開,更得天然之趣)。再撒上一層白糖粉,那種口感,直叫人回味無窮。「珍珠白姑娘,許配筆葉郎,穿衣去洗澡,脫衣上牙床」——古時文人用其風趣詼諧的比喻,直接了當地把做粽、吃粽一連串過程簡單明了地說得一清二楚!灰粽,是鹼水粽的統稱(以前農村土法取鹼,是用禾稈草灰浸水後隔灰,作鹼水用,故稱灰粽)。做法是純用糯米,不加餡及味,吃時切開沾上糖漿(蜂蜜更佳)調味,浸過鹼水的糯米粽清爽可口,別有一番風味。由於灰粽太素白,故大多數人在做時外添加了蘇木浸出的紅水,或在粽心裡直接插入一根小蘇木條,熟後變成紅皮的灰粽或白皮紅心的灰粽了(蘇木也寫作崧木,是一種可浸出紅色液體的樹木,學名待考)。
還有一種別出心裁的灰粽:用豆沙、蓮蓉再加白糖等一類作餡,變成一種純甜的灰粽,相當有創意。不要輕視這「灰姑娘」,在物質緊缺的荒年,窮人更熱衷批量製作這種食品。一是因為成本低廉,易做;二是因帶鹼性,較易保存,不容易變質,(吃時也不用加熱);三是把它切片曬幹了,變成粽干,放入缸瓮里儲存起來,在肚荒時可即時拿幾塊出來煲煮一下,再加些糯粉、番薯、黃糖,又是一頓別有風味的湯水「晏晝」。

『柒』 道滘肉丸的製作方法

主料
豬肉餡
500g

輔料
白糖
適量

適量
大蔥
適量
五香粉
適量
雞蛋
1個
麵粉
適量
澱粉
適量
午餐肉調味料
適量
薑蓉
適量

步驟

1.豬肉餡加適量水攪勻,再加五香粉

2.加一勺薑蓉

3.把大蔥切碎末,放到肉餡里,攪拌

4.加一勺鹽

5.加一大勺白糖

6.加適量雞精

7.加了適量的午餐肉調味料,用筷子順著一個方向攪拌,並把肉餡用筷子撅起一團,在盆里摔打

8.把全部肉餡都摔打後 ,加入一個雞蛋,繼續攪拌

9.加入適量麵粉,再攪拌

10.加入玉米澱粉,繼續攪拌

11.把肉餡繼續攪拌,使之上勁

12.鍋中加冷水,肉丸從虎口處擠出

13.用勺子把肉丸放進冷水裡,邊擠得時候,邊小火燒水。

14.等全部肉丸都擠完後,再把火開大,不要用鏟子翻動,待肉丸煮成型之後,再用勺子推動,防止粘鍋底,撇去浮沫

15.待丸子都浮上水面,再煮一分鍾,撈出,瀝干水

『捌』 有誰能祥細講下道滘豬肉丸是如何製作

豬肉丸的做法及使用食材
原料:豬肉400克、干香菇5朵、蛋清1份、干澱粉1大匙、蔥姜適量、鹽、香油各1/2小匙、胡椒粉、白糖各1/4小匙。做法:1.2、豬肉洗凈瀝干,切成塊,蔥姜稍切,和肉一起入攪拌機中攪成泥;
3、干香菇徹底洗凈,用溫水泡發(香菇水留用);
4.泡好的香菇攥干水分後剁碎;
5.6.將肉泥、香菇碎、蛋清、干澱粉放進盆中,加入所有的調料,用筷子沿一個方向攪打至肉餡上勁有粘性,其間滴入少許香菇水一起攪打;
7.手上蘸香菇水(不蘸水的話會粘手),將肉餡團成小丸子;
8.鍋中加水,沸騰前下入丸子(以免把丸子煮散),煮至丸子浮起即可。晾涼後可冷凍保存
1.選肉:最好選用豬梅花肉或豬腿肉,八分瘦為佳;
2.攪肉:一定要用攪拌機把肉餡攪成泥狀口感才嫩,自己剁肉的話不僅累人,效果也不好;
3.配料:加入蛋清和干澱粉,攪拌時滴入少許香菇水都可以達到鮮嫩的效果;
4.攪打:要不停攪打至肉泥上勁有粘性,這樣做出的丸子才會有彈性。
5.耐心+細心。只有在這種狀態下調教出的小丸子才會可人兒喲。

『玖』 道滘的特產有哪些

特產:
1.煎堆:糯粉、秈粉混和,加韭菜、欖角碎、花生、鹽等,放入鐵鍋反復兩面煎炕(鐵鍋當然要澆上油)直至熟透並微帶焦香為止,此款「晏晝」不難做。
若想吃甜的,則糯粉多些(或全糯)加糖,也是落鍋煎熟為止,吃時可用剪刀剪成一塊塊,再撒上一些白糖或花生仁碎上去,吃起來更斯文。——有人改為用麵粉(或加蛋)去做,也是在表面撒上些花生碎、白糖等,捲起來切段上碟(若想吃鹹的,則事先加鹽、加蔥花等),是別有一番風味。
2.糖環:糖環是過年時油炸粉果類的一個重要品種。它也是過年必備的一種粉果,因它的形狀是圓形的,喻團圓、一家人環環相扣,故深受大眾青睞(有人釋為過年時與甘蔗擺在一起,喻有「借〈蔗〉有還〈環〉」,可聊備一說)。
也是用糯粉混秈粉,加糖,濕搓後切成一小段一小段,按進糖環專用的樟木模具中(這種模具陰刻成通花形狀),然後用薄刀順著模具面切去多餘粉團,再輕敲模背後脫出半成品,待半干後放入油鍋中炸至黃金色即可撈出。為喜慶計,也有部分在粉中加上「花米紅」(民間一種食物染色劑),變成了紅糖環。
3.道滘棕:粽子俗稱裹蒸粽(裹起來,再蒸熟)。道滘粽應分兩種:咸粽(或直稱裹蒸粽),灰粽。而最著名的則是咸粽,人們直稱為道滘裹蒸粽,簡稱道滘粽。
裹蒸粽要趁熱吃才香(故離鍋久的裹蒸粽吃前最好再作加熱處理),解開粽葉,用刀切開(正宗吃法是用原來捆粽的草繩絞開,更得天然之趣)。
4.水鄉燒鵝:水鄉美食城的燒鵝,味道很棒哦,聽負責燒制燒鵝的師傅介紹,無論在選鵝和燒鵝等方面他們都下足了工夫。燒鵝常用的鵝種是每年春季清明和秋季重陽前後一個半月的鵝苗,待長至三四個月大,大約7斤重。這種鵝叫棚鵝,無污染,肉質好。
燒鵝時採用獨門秘方等為醬料,塞入鵝肚內,用繩扎緊搖勻,並以麥糖擦鵝身,用荔枝柴燒爐。鵝掛在熱爐內,爐下置有鐵鑊接鵝油,避免把鵝燒焦,以中火燒烤約40分鍾便成。出爐後的燒鵝皮脆肉滑,還帶有淡淡的荔枝味,讓人吃了回味無窮。
5.道滘肉丸:道滘肉丸是道滘粥的主角,也是來道滘就餐的人(包括本地外出就餐的人)要求點的幾個道滘本地名菜之或不可缺的菜式——清蒸道滘肉丸(或魚、肉雙丸,或蒸時上面再加上幾塊土魷魚絲,更是美味)。
究其做法,是選上好五花肉(肥瘦要相宜,且要帶些肉筋)回來後,趁新鮮即時用兩根實心鐵棍不斷捶打,直到完全捶成肉醬為止。再加上些魷魚須粒、蔥花、鹽、味精等調味,用手捏住肉醬,讓其一粒粒在姆指邊縫中脫出,在蒸籠中排好炊熟,一籠香噴噴的肉丸便宣告誕生。
6.鹹菜炒蜆肉:將鹹菜洗凈,切絲,起鍋下油炒鹹菜片刻,加入蒜茸、蜆肉炒香,倒入調味料炒至收汁液就完成。蜆肉爽口鮮甜,配上不同品種的鹹菜,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註:此處「鹹菜」是通稱,細分其實有幾種:一種是用大芥菜腌制,以酸味為主,濕用,稱咸酸菜,菜莖切成片狀,菜葉切成絲狀配用;一種是用小芥菜、耙齒菜等腌制而成,曬至半干取用,咸而微帶酸。

閱讀全文

與道滘的製作方法視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後臉部按摩儀使用方法 瀏覽:446
決策分析方法練習題 瀏覽:254
簡單擦眼霜的正確使用方法圖 瀏覽:24
昂科威燒機油最簡單的修復方法 瀏覽:157
簡單小白菜種植方法 瀏覽:814
讓安卓手機出故障的方法 瀏覽:399
銅的顯微結構分析方法 瀏覽:758
繞組電阻檔的測量方法 瀏覽:66
devondale奶粉使用方法 瀏覽:244
黑枸杞剪枝方法圖片 瀏覽:550
汽車導航拆卸安裝方法 瀏覽:534
流鼻涕需要用什麼方法讓他治好 瀏覽:246
電熱棒使用方法 瀏覽:145
統計指數的計算方法 瀏覽:937
鐵皮石斛種植方法能種在石頭上 瀏覽:176
高冰種翡翠原石鑒別方法圖解 瀏覽:403
租房喝水的正確方法 瀏覽:823
月見草油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6
玉樹菇食用方法 瀏覽:957
子宮上長了瘤子消除最佳方法 瀏覽: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