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地基強夯工程量應怎樣計算
強夯工程綜合基價,根據夯擊能大小(100t·m以內、200t·m以內、300t·m以內)、每點夯擊的次數多少(5擊以內、10擊以內、15擊以內20以擊內),分別列出了相應綜合基價子目,並列出了不同夯擊能下的互壓1/2和互壓1/3低錘滿拍綜合基價子目。
地基強夯工程量應按設計圖示強夯面積,以「㎡」計算,在工程量計算時,應根據設計要求的夯擊能、每點夯擊次數,分別列項計算,套用相應綜合基價,並利用計算出的工程量同時列項套用相同夯擊能時的互壓(1/2或1/3)低錘滿拍綜合基價。
施工質量控制要點
1、施工前應進行試夯,選定夯錘重量、底面直徑和落距,以便確定最後下沉量及相應的最少夯實遍數和總下沉量等施工參數。試夯的密實度和夯實深度必須到達設計要求。
2、基坑的夯實范圍應大於基礎底面。開挖時,基坑每邊比設計寬度加寬不宜小於0.3米,以便於夯實工作的進行,基坑邊坡適度放緩。夯實前,基坑底面應高出設計標高,預留土層的厚度可為試夯時的總下沉量加50至100毫米。夯實完畢,將基坑表面拍實至設計標高。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強夯地基
⑵ 強夯工程預算怎麼算
1、強夯工程綜合基價,根據夯擊能大小(100t·m以內、200t·m以內、300t·m以內)、每點夯擊的次數多少(5擊以內、10擊以內、15擊以內20以擊內),分別列出了相應綜合基價子目,並列出了不同夯擊能下的互壓1∕2和互壓1∕3低錘滿拍綜合基價子目。
2、在工程量計算時,應根據設計要求的夯擊能、每點夯擊次數,分別列項計算,套用相應綜合基價,並利用計算出的工程量同時列項套用相同夯擊能時的互壓(1∕2或1∕3)低錘滿拍綜合基價。
3、地基強夯工程量應按設計圖示強夯面積,以m2計算。如設計無明確規定時,以建築物基礎外邊線外延5m,以m2計算。設計要求不布夯的空地,其間距不論縱或橫大於8m,並且面積又在64m2以上的應予扣除,不足64m2的不予扣除。
4、計算出工程量後,根據工程當地的定額進行計價。
⑶ 強夯面積
兄弟,你找對人了,計算方法有兩種:
1、總面積除以總點數,這種方法比較准;
2、根據布點形狀及間距計算,比如5X5正方形每點控制面積為5X5=25平方,
又如5X5梅花形(即正方形中間再加一點,其實也是正三角形布置),5X5/2=12.25平方,
這種方法比較粗略一點;
3、你說的等腰三角形稍為復雜一點,可以藉助CAD,畫一區域,然後按照布點形狀及間距在
區域裡布點,計算區域面積,計算總點數,參考第1條就可以計算出來。
4、你說的等腰三角形布點的控制面積恰好的此三角形面積的2倍,你驗證一下。
另外,有強夯工程可以聯系我,我們主要在廣東廣西施工。
⑷ 道路路基強夯面積如何計算
強夯設計參數包括:強夯的錘重和落距、最佳夯擊能、夯擊遍數、兩次夯擊的間歇時間、加固范圍和夯點的布置等。
⑸ 那所謂的挖方面積和填方面積怎麼算出來的
可以用斷面法、方格網法、等高線法等計算方法。土方量較為簡單的計算公式為V=S*H,V為填挖土方量,S為填挖土施工面積,H為填挖土高差。將填挖土范圍劃分為10 m*10m或者更大的正方形,將每個正方形的土方量計算後進行累加。
面積:
當物體占據的空間是二維空間時,所佔空間的大小叫做該物體的面積,面積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曲面的。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是公認的面積單位,用字母可以表示為(m,dm,cm)。面積是表示平面中二維圖形或形狀或平面層的程度的數量。表面積是三維物體的二維表面上的模擬物。面積可以理解為具有給定厚度的材料的量,面積是形成形狀的模型所必需的。
⑹ 強夯實際面積外擴多少計算為准
兄弟,你找對人了,計算方法有兩種:1、總面積除以總點數,這種方法比較准;2、根據布點形狀及間距計算,比如5X5正方形每點控制面積為5X5=25平方,又如5X5梅花形(即正方形中間再加一點,其實也是正三角形布置),5X5/2=12.25平方,這種方法
⑺ 強夯設計圖紙怎麼看面積
地基強夯按設計所示強夯面積以每平方米為單位計算其工程量。
強夯工程量=(加固處理地基有效長度+夯錘直徑)*(加固處理地基有效寬度+夯錘直徑)
⑻ 基礎回填土打夯面積如何計算
按實際面積計算啊,回填土打夯是分層的,
分層數*一層的面積=總面積。
⑼ 土方挖填方量的計算公式
計算機出挖土的規定:
基礎挖土按挖土底面積乘以挖土深度以立方米計算,挖土深度超過放坡起電(1.5m),另計算方破土增量,局部加深部分的挖土工程量並入到土方工程量。
1、挖土底面積:
(1)土方、基坑按圖示墊層外皮尺寸加工作面寬度,(見附表一)的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2)溝槽按基礎墊層寬度加工作面寬度乘以溝槽長度計算。
2、挖土深度:
(1)室外設計地坪標高與自然地坪標高在±0.3m以內,挖土深度從基礎墊層下標高算至室外設計地坪標高。
(2)室外設計地坪標高與自然地坪標高在±0.3m以外,挖土深度從基礎墊層下標高算至自然地坪標高。
3、放坡土方增量:
(1)挖土方和基坑放坡增量按放坡部分的外邊長度(含工作面寬度)乘以挖土深度深度再乘以相應的放坡土方增量折算厚度(見附表二)以立方米計算。
(2)溝槽放坡土方增量按溝槽長度乘以挖土深度再乘以相應放坡土方增量折算厚度以立方米計算。
(3)挖土方深度超過13m時,放坡土方增量折算厚度,按13m以外每增1m的折算後都城已超過的深度(不足1m按1m計算),並入到13m以內的折算後深度中計算。
(三)挖管溝按圖示中心線長度計算。溝底寬度,設計有規定的,按設計規定尺寸計算,設計無規定的,安(附表三)規定寬度計算。
(四)石方爆破按圖示尺寸以立方米計算,其溝槽、基坑深度、寬度允許超挖量為200mm,並入工程量中計算。
(五)回填土按挖土體積扣除室外設計地坪以下的建築物、構築物、牆基、柱基、墊層及管道直徑大於500mm所佔的體積。管道直徑超過500mm時按(附表四)規定扣除管道所佔體積。室外設計地坪與自然地坪平均厚度在0.3m以外,回填土體積單獨計算。
(六)房心回填土,按主牆之間的面積乘以回填土厚度以立方米計算。
(七)余(虧)土運輸工程量按下式計算:
余(虧)土運輸體積=挖土總體積-回填土總體積-0.9×灰土體積。
(八)地坪原土打夯,按打夯面積以平方米計算。
(九)分層填方碾壓,分密實度(或容重)按圖示尺寸以立方米計算。
(十)機械場地平整、碾壓按圖示尺寸以立方米計算。
(十一)打釺拍底的工程量按基礎墊層水平投影面積以平方米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