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計算空調主機容量
目前市場上有關空調器製冷量的大小應以W(瓦)來表示,而市場上常用匹來描述空調器製冷量的大小。這二者之間的換算關系為:1匹的製冷量大約為2000大卡,換算成國際單位瓦應乘以1.162,這樣,1匹製冷量應為2000大卡×1.162=2324W。這里的W(瓦)即表示製冷量,而1.5匹的製冷量應為2000大卡×1.5×1.162=3486W。
通常情況下,家庭普通房間每平方米所需的製冷量為115-145W,客廳、飯廳每平方米所需的製冷量為145-175W。
比如,某家庭客廳使用面積為15平方米,若按每平方米所需製冷量160W考慮,則所需空調製冷量為:160W×15=2400W。
這樣,就可根據所需2400W的製冷量對應選購具有2500W製冷量的KF-25GW型分體壁掛式空調器。
所謂能效比也稱性能系數,就是一台空調器的製冷量與其耗電功率的比值。通常,空調器的能效比接近3或大於3為佳,就屬於節能型空調器。
比如,一台空調器的製冷量是2000W,額定耗電功率為640W,另一台空調器的製冷量為2500W,額定耗電功率為970W。則兩台空調器的能效比值分別為:第一台空調器的能效比:2000W/640W=3.125,第二台空調器的能效比:2500W/970W=2.58。這樣,通過兩台空調器能效比值的比較,可看出,第一台空調器即為節能型空調器。
2. 機房空調製冷量計算
機房熱負荷計算方法二:設計估算與事後調整法數據中心機房主要的熱負荷來源於設備的發熱量及維護結構的熱負荷。因此,要了解主設備的數量及用電情況以確定機房專用空調的容量及配置。根據以往經驗,除主要的設備熱負荷之外的其他負荷,如機房照明負荷、建築維護結構負荷、補充的新風負荷、人員的散熱負荷等,如不具備精確計算的條件,也可根據機房設備功耗及機房面積,按經驗進行測算。採用「功率及面積法」計算機房熱負荷。
Qt=Q1+Q2
其中,Qt總製冷量(KW)
Q1室內設備負荷(=設備功率×1.0)
Q2環境熱負荷(=0.12~0.18KW/m2×機房面積),南方地區可選0.18,而北方地區通常選擇0.12
方法二是對復雜科學計算的工程簡化計算方法。這種計算方法下,通常容易出現計算熱量大於實際熱量的情況,因為機房專用空調自動控制溫度並決定運行時間,所以多餘的配置可以作為冗餘配置,對機房專用空調的效率與耗電量不大。本文以方法二推導數據中心機房專用空調配置與能效計算。數據中心機房專用空調配置設定數據中心的IT類設備為100kW,並且固定不變。根據上述方法二,還需要確定機房的面積。再假定數據中心的熱負荷密度為平均熱負荷密度,即4kW/機櫃。也就是說平均每個機櫃為4kW的熱負荷。數據中心的機櫃數量為:100kW/4kW=25台機櫃按國家標准GB50174-2008《電子信息系統機房設計規范》
有關機櫃佔地面積計算方法,當電子信息設備尚未選形時,可按下式計算:A=FN式中
F——單台設備佔用面積,可取3.5~4.5(m/台)N——計算機主機房內所有設備的總台數。取每個機櫃的佔地面積為中間值4m/台,那麼數據中心的面積為:
25台機櫃×4m/台=100m2假定環境熱負荷系數取0.15kW/m2,則數據中心機房總熱負荷為:
Qt=Q1+Q2=100kW+100×0.15=115kW
數據中心送風方式選擇:按國家標准要求,採用地板下送風,機櫃按冷熱通道布置。機房專用空調選擇:機房空調通常分為DX(直接製冷)與非直接製冷(包括各類水製冷系統等),先討論直接製冷系統的機房空調。不同廠家有不同型號的機房專用空調,以某品牌的機房空調為例,應配置的機房空調為:兩台某系列機房空調,在24℃相對濕度50%工況下,每台製冷量為60.6kW,兩台空調的總製冷量為121.2kW,略大於115kW的計算熱負荷。根據國家標准GB50174-2008《電子信息系統機房設計規范》
的數據中心空調配置建議,數據中心通常建議採用N+M(M=1,2,…)配置形式,提供工作可靠性與安全性。假設本數據中心採用N+1方式配置,即為2+1方式配置3台該系列的機房空調,實現兩用一備工作
。
3. 誰知道空調製冷量的計算公式啊
空調製冷量計算方法
方法一:功率及面積法
Qt=Q1+Q2
--Qt 總製冷量(kw)
--Q1 室內設備負荷(設備功率x0.8)
--Q2 環境熱負荷(=0.14~0.18KW/㎡x機房面積)
方法二:面積法
Qt=S xP
--Qt 總製冷量(kw)
--S機房面積(㎡)
--冷量估算指標(根據不同用途機房的估算指標選取)。
單位換算
民用空調的製冷量單位是「匹」,1匹=735W;機房用的空調的製冷量一般都比較大,單位是「kW」。
各種製冷量單位的換算關系如下:
1、1kcal/h(大卡/小時)=1.163W,1W=0.8598kcal/h;
2、1Btu/h(英熱單位/小時)=0.2931W,1W=3.412Btu/h;
3、1USRT(美國冷噸)=3.517kW,1kW=0.28434USRT;
4、1kcal/h=3.968Btu/h,1Btu/h=0.252kcal/h;
5、1USRT=3024kcal/h,10000kcal/h=3.3069USRT;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空調製冷量
4. 中央空調容量該怎樣計算
粗略計算的話1平220w製冷量,外機容量在內機總製冷量的100/130以內都可以
5. 通信機房空調如何配置
熱負荷(各項相加)
機房設備總功率:W
機房面積*150W~250W:(地平面面積)平米;機房無人區域*150W,人員密集活動區域*250W
製冷功率:
空調製冷量:W(空調標稱製冷量*95%~85%)
考慮地區夏季室外溫度以及新風系統的影響、管道送風使空調效率降低等因素,應配置 空調製冷量=熱負荷總量*1.1~1.25;如果不是使用機房專用恆溫恆濕空調,這個系數應該設為1.3~1.5。
6. 怎麼計算家用空調室內機容量和單位製冷量
「室內機容量」指的就是室內機的名義製冷量,比如KFR-35T2W/DY-C3的「室內機容量」就是3500W,MDVH-J50T3/DN1-C的名義製冷量就是5000W;
「單位製冷量」指的是按照所配置空調的名義製冷量每平方房間面積上所分配的冷量值,比如表中第一行計算方式是:62*3500/1240 = 175 W/m2
7. 機房內空調的大小怎麼計算
機房內空調的大小計算:
方法一:功率及面積法
Qt=Q1+Q2
Qt總製冷量(kw)
Q1室內設備負荷(=設備功率X0.8)
Q2環境熱負荷(=0.18KW/m2X機房面積)
方法二:面積法(當只知道面積時)
Qt=S x p
Qt總製冷量(kw)
S 機房面積(m2)
P 冷量估算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