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管道破損用什麼公式來計算其漏水量的多少
一、這個在CJJ-2016城鎮供水管網漏損控制及評定標准中第25-26頁可以看到。
二、但是其中要注意的H-孔口壓力的單位是米。不是壓力的單位MPa和kg/cm2。所以H應該是水壓高程,即H=10倍供水壓力(kg/cm2)。
三、例如 :供水壓力為0.3Mpa,即3kg/cm2,則H應該取30。
㈡ 如何計算排水管道允許滲水量
查GB50268,給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查表《無壓力管道嚴密性試驗允許滲水量》
閉水實驗也叫蓄水試驗,要放滿水,水要有足夠容積。 蓄水試驗的蓄水深度應不小於20mm,蓄水高度一般為30-100mm,蓄水時間為24小時,水面無明顯下降為合格。一般在屋面、衛生間或有防水要求的房間做此試驗。蓄水試驗的前期每1小時應到樓下檢查一次,後期每2-3小時到樓下檢查一次。若發現漏水情況,應立即停止蓄水試驗,重新進行防水層完善處理,處理合格後再進行蓄水試驗。
㈢ 小區供水用水量怎麼計算
用這個公式:qh
=
khqd/t
式中
qh-最大小時生活用水量(m3/h);
qd-最高日用水量(m3/d);
t-每日(或最大班)使用時間(h/d);
kh-小時變化系數,一般可取2.2。
㈣ 供熱管網失水率如何計算
一個供熱行業的數據,選配補水泵按照循環流量4%選配,運行期間失水率不能高於1%,新建小區失水率不能高於0.5%。
單位都控制在0.3%以內了,其實0.3%還有降的餘地。例如:這個系統循環流量400t/h,補水泵選型16t/h,運行中失水不準超過4t/h。
(4)小區總用水漏水率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以熱電廠和區域鍋爐房為熱源的熱水熱力網,補給水水質應符合下列規定:
懸浮物 小於或等於5mg/L。
總硬度 小於或等於0.6mmol/L。
溶解氧 小於或等於0.1mg/L。
含油量 小於或等於2mg/L。
5 pH(25℃) 7~11。
開式熱水熱力網補給水質量除應符合本規范第4.3.1條的規定外,還應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GB 5749)的規定。
蒸汽熱力網,由用戶熱力站返回熱源的凝結水質量,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總硬度 小於或等於0.05mmol/L。
②含鐵量 小於或等於0.5mg/L。
③含油量 小於或等於10mg/L。
㈤ 總用水量的三個計算公式
居住小區的室外給水管道的設計流量應根據管段服務人數、用水定額及衛生器具設置標准等因素確定Q1=k1q1N1k2/8*3600 這是其中之一。
㈥ 如何計算小區給水系統的給排水量
根據公式:最大小時用水量:Q=n*q*k/24000(m3/h)可以計算出給水量;Q=qNK/86400(L/s)就可計算出排水量了。四川博海供水有一篇文章是專門介紹給排水量計算的http://www.bhgongshui.com/html/978450318.html,可以看看。
希望採納
㈦ 漏損率怎麼算
城市供水管網主要肩負著為城市輸送生活和生產用水的重要任務,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逐漸加快,城市規模逐漸擴大,其對城市供水管網建設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對此現況,如何降低供水管網漏損率就成了重中之重。
管網漏損的原因
1、管網老化:供水管網使用年限比較長,管網老化較為嚴重,較為容易導致管材介面漏水以及爆管現象。
2、管材質量比較差:依據當前使用的管道管材分析,預應力水泥管、鋼筋砼壓力管管材組織較為疏鬆、質脆、易生氣孔、結垢嚴重以及粗糙系數比較大;玻璃夾砂管則較為疏鬆、質脆、強度低抗壓性能差等等,導致其在裝卸以及安裝使用過程之中較為容易出現裂縫,致使出現漏水。
3、施工技術比較落後:因為供水管材自身的特點所導致的施工工藝,其會給管材安裝施工帶來諸多的不便。因為前期的施工方法比較單一、形式復雜、技術落後。加之施工質量存在一定的問題,導致其安裝質量在一定程度之上比較難保證,就會給供水管網帶來事故隱患。
4、支墩後背土質比較松動:其在大管徑的彎頭以及三通等處,推力較大,一旦當支墩後背土質松動,就會促使其彎頭或三通處的介面拉開,導致漏水問題的出現。
5、管道附屬設施:閥門銹蝕、磨損以及污物嵌住,導致管道沒有辦法關緊,原因一是因為長期不維修,管理不當引起的漏水;二是因為施工人員沒有依照圖紙施工閥門井,導致井壁直接壓在管道上,井壁沉降壓壞管道而形成的。
6、溫度變化應力:供水管道隨著溫度的改變會發生彈性變化,產生溫變應力。當供水管網長時間運轉,長時間處於疲勞狀態時,會出現裂痕甚至損壞的問題。
當氣溫低於0℃時,土壤中孔隙水凍結且體積發生改變,對供水管網產生了凍脹力,加上力與溫度的正比關系,導致供水點之間存在溫差。在此期間,如果對供水管網進行加壓、補水,供水管道將會受到應力損壞,從而引發供水管網的漏損問題。
降低漏損率控制措施
控制供水管網漏損時,可以通過計量管理、管網管理、用水管理等科學的管理措施,有效降低管網漏損率。
1、採用DMA分區計量供水管理技術。通過對城市供水管網進行分區,對各區供水管網流量進行實時監測。從而對各分區進行壓力管理、統計和流量分析,進而快速准確定量各區漏損水平以及漏水的大致范圍,最終精確定位漏水部位,修復漏水點,達到減少漏失水量,控制漏損目的。
以力通水務為例,其供水管網漏損監測系統通過對各DMA(獨立計量區域)內的流量和壓力節點實施遠程實時監測,既可及時發現管網供水異常,又可測算出區域的漏損情況、並輔助查找漏點,為供水系統的漏損降低、漏損評估提供了科學的指導,為供水企業降低漏損、分析漏損提供了最方便、最實用的分析平台。
2、加強供水管網故障監測技術及設備使用,增加供水管網漏損控制中的高新科技含量。通過在供水管網「節點」上安裝感測器,獲取在線實時水力數據,將水力數據上傳雲資料庫並進行分析,確定供水管道的實時情況,預測後續可能出現的漏水點和爆管位置等,以便供水部門進行及時處理,從而降低供水管網的漏損率。
3、加強用水管理。在日常防漏工作中,主動對接如鋼鐵、石化、能源、汽車製造等高耗水的企業,建立主動防控機制,把被動搶修和主動防控結合,建立防漏查漏的完善機制;完善用水計量系統,針對市政公用行業建立計量機制如消火栓等安裝計量水表,合理計量消防和環衛用水;配合執法部門,嚴控偷水行為,完善供水稽查制度。
總之,供水管網漏損控制是一項復雜的工程。在改善供水管網運行狀況的過程中,應重視供水管網漏損控制措施的應用,確保有效降低供水管網漏損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