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方體棱長總和=(長+寬+高)*4,長各有4條,寬各有4條,高也個有4條,棱長總和就是所有棱長的累加。
正方體12條棱長都是等長的,所以正方體棱長總和=邊長*12
(1)棱長和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長方體是底部的一個矩形稜柱。立方體是一種特殊的長方體,長方體是六邊形的長方體。長方體的每個長方形稱為長方體的表面,與長方體相交的直線稱為長方體的邊,三條邊相交的點稱為長方體的頂點。
長方體六個面的和稱為長方體的表面積。長方體的體積是長方體的度量單位。長方體的體積等於長、寬、高的乘積。
⑵ 棱長總和怎麼算
棱長總和,顧名思義是棱長的總和,所以把所有的棱長相加,
比如:
正方體的棱長總和=12條棱長之和=12×邊長,
長方體的棱長總和=12條棱長之和=4×(長+寬+高),
其它形狀的幾何體按相關特點求解。
⑶ 長方體的棱長總和公式是什麼
長方體棱長和的公式是:L=(a+b+c)×4,其中的L是長方體的棱長和,a,b,c則分別是該長方體的長、寬以及高。
長方體的別稱是矩體,它是由兩個完全相等的矩形作為底面的直平行六面體。長方體總共有6個面,8個頂點以及12條棱。其中,當這個長方體的長寬高的長度都相等時,這時的長方體也叫作正方體,因此也說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3)棱長和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表面積
因為相對的2個面面積相等,所以先算上下兩個面,再算前後兩個面,最後算左右兩個面 。
設一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為a、b、c,則它的表面積為S = (ab+bc+ca)×2,也等於2ab+2bc+2ca,還等於2(ab+bc+ca);
公式: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2+寬×高×2+長×高×2,或: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寬×高+長×高)×2。
⑷ 棱長和的公式是什麼
長方體棱長和的公式是:L=(a+b+c)×4,其中的L是長方體的棱長和,a,b,c則分別是該長方體的長、寬以及高。
長方體的別稱是矩體,它是由兩個完全相等的矩形作為底面的直平行六面體。長方體總共有6個面,8個頂點以及12條棱。
表面積
因為相對的2個面面積相等,所以先算上下兩個面,再算前後兩個面,最後算左右兩個面 。
設一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為a、b、c,則它的表面積為S = (ab+bc+ca)×2,也等於2ab+2bc+2ca,還等於2(ab+bc+ca)。
公式: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2+寬×高×2+長×高×2,或: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寬×高+長×高)×2。
⑸ 長方體的棱長總和公式是什麼
長方體棱長和的公式是:L=(a+b+c)×4,其中的L是長方體的棱長和,a,b,c則分別是該長方體的長、寬以及高。
長方體的別稱是矩體,它是由兩個完全相等的矩形作為底面的直平行六面體。長方體總共有6個面,8個頂點以及12條棱。其中,當這個長方體的長寬高的長度都相等時,這時的長方體也叫作正方體,因此也說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5)棱長和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長方體是底部的一個矩形稜柱。立方體是一種特殊的長方體,長方體是六邊形的長方體。長方體的每個長方形稱為長方體的表面,與長方體相交的直線稱為長方體的邊,三條邊相交的點稱為長方體的頂點。
長方體六個面的和稱為長方體的表面積。長方體的體積是長方體的度量單位。長方體的體積等於長、寬、高的乘積。
⑹ 棱長總和公式是什麼
棱長總和公式是:(長+寬+高)x4,正方體棱長和=棱長x12。
棱長是指正方體每條棱的長度。數學公式是人們在研究自然界物與物之間時發現的一些聯系,並通過一定的方式表達出來的一種表達方法。
數學公式是表徵自然界不同事物之數量之間的或等或不等的聯系,確切地反映了事物內部和外部的關系,是我們從一種事物到達另一種事物的依據,使我們更好的理解事物的本質和內涵。
與邊長有關的公式
正方形面積=邊長×邊長
正方形周長=邊長×4
正方體體積=邊長×邊長×邊長
圓的周長=π×直徑
長方形周長=(長+寬)×2
長方形面積=長x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