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加計抵減額度的計算方法

加計抵減額度的計算方法

發布時間:2022-08-05 16:56:08

A. 進項稅額加計抵減的會計核算怎麼

財政部關於《關於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適用《增值稅會計處理規定》有關問題的解讀規定如下:
近期,我部、稅務總局和海關總署印發了《關於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財政部稅務總局 海關總署公告2019年第39號,以下簡稱「第39號公告」),規定「自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允許生產、生活性服務業納稅人按照當期可抵扣進項稅額加計10%,抵減應納稅額」。現就該規定適用《增值稅會計處理規定》(財會〔2016〕22號)的有關問題解讀如下:
生產、生活性服務業納稅人取得資產或接受勞務時,應當按照《增值稅會計處理規定》的相關規定對增值稅相關業務進行會計處理;實際繳納增值稅時,按應納稅額借記「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等科目,按實際納稅金額貸記「銀行存款」科目,按加計抵減的金額貸記「其他收益」科目。
根據上述規定,進項稅額加計10%抵減增值稅,按加計抵減的金額借記「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貸記「其他收益」科目。

B. 進項稅額加計抵減政策

法律分析:自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允許生產、生活性服務業納稅人按照當期可抵扣進項稅額加計10%,抵減應納稅額。按照現行規定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進項稅額,不得計提加計抵減額;已計提加計抵減額的進項稅額,按規定作進項稅額轉出的,應在進項稅額轉出當期,相應調減加計抵減額。納稅人出口貨物勞務、發生跨境應稅行為不適用加計抵減政策,其對應的進項稅額不得計提加計抵減額。

法律依據:《關於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 第七條 第三款 納稅人應按照現行規定計算一般計稅方法下的應納稅額(以下稱抵減前的應納稅額)後,區分以下情形加計抵減:

1.抵減前的應納稅額等於零的,當期可抵減加計抵減額全部結轉下期抵減;

2.抵減前的應納稅額大於零,且大於當期可抵減加計抵減額的,當期可抵減加計抵減額全額從抵減前的應納稅額中抵減;

3.抵減前的應納稅額大於零,且小於或等於當期可抵減加計抵減額的,以當期可抵減加計抵減額抵減應納稅額至零。未抵減完的當期可抵減加計抵減額,結轉下期繼續抵減。

C. 如何計算加計抵減額

1.
計算公式 納稅人應按照當期可抵扣進項稅額的10%計提當期加計抵減額。按照現行規定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進項稅額,不得計提加計抵減額...

2.
重點關注 1.加計抵減額不是進項稅額。加計抵減額必須與進項稅額分開核算,這兩個概念一定不能混淆。 2.加計抵減政策僅適用於國內環節...

3.
抵減方法 基本原則:加計抵減額只能用於抵減一般計稅方法計算的應納稅額。 第一步,納稅人先按照一般規定,以銷項稅額減去進項稅額的余額算出一般計稅方法下的應納稅額...

4.
舉例說明 某服務業一般納稅人,適用加計抵減政策。2019年6月,一般計稅項目銷項稅額為120萬元,進項稅額100萬元(均為可抵扣進項稅額)...

D. 加計扣除減免稅額怎麼算

法律分析:企業根據財務會計核算和研發項目的實際情況,對發生的研發費用進行收益化或資本化處理的,可按下述規定計算加計扣除:
(一)研發費用計入當期損益未形成無形資產的,允許再按其當年研發費用實際發生額的50%,直接抵扣當年的應納稅所得額。
(二)研發費用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該無形資產成本的150%在稅前攤銷。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攤銷年限不得低於10年。企業從事《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等部門公布的《當前優先發展的高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指南(2007年度)》規定項目的研究開發活動,其在一個納稅年度中實際發生的下列費用支出,允許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規定實行加計扣除。
(一)新產品設計費、新工藝規程制定費以及與研發活動直接相關的技術圖書資料費、資料翻譯費。
(二)從事研發活動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動力費用。
(三)在職直接從事研發活動人員的工資、薪金、獎金、津貼、補貼。
(四)專門用於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的折舊費或租賃費。
(五)專門用於研發活動的軟體、專利權、非專利技術等無形資產的攤銷費用。
(六)專門用於中間試驗和產品試制的模具、工藝裝備開發及製造費。
(七)勘探開發技術的現場試驗費。
(八)研發成果的論證、評審、驗收費用。
第五條 對企業共同合作開發的項目,凡符合上述條件的,由合作各方就自身承擔的研發費用分別按照規定計算加計扣除。
法律依據:《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扣除管理辦法(試行)》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財務核算健全並能准確歸集研究開發費用的居民企業(以下簡稱企業)。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研究開發活動是指企業為獲得科學與技術(不包括人文、社會科學)新知識,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工藝、產品(服務)而持續進行的具有明確目標的研究開發活動。
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工藝、產品(服務),是指企業通過研究開發活動在技術、工藝、產品(服務)方面的創新取得了有價值的成果,對本地區(省、自治區、直轄市或計劃單列市)相關行業的技術、工藝領先具有推動作用,不包括企業產品(服務)的常規性升級或對公開的科研成果直接應用等活動(如直接採用公開的新工藝、材料、裝置、產品、服務或知識等)。

E. 什麼是加計抵減

法律分析:是增值稅改革出台的新政策。主要是指符合條件的從事生產、生活性服務業納稅人按照當期可抵扣進項稅額加計10%,抵減應納稅額的稅收政策。

法律依據:《財政部 稅務總局 海關總署關於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 七、自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允許生產、生活性服務業納稅人按照當期可抵扣進項稅額加計10%,抵減應納稅額(以下稱加計抵減政策)。(一)本公告所稱生產、生活性服務業納稅人,是指提供郵政服務、電信服務、現代服務、生活服務(以下稱四項服務)取得的銷售額佔全部銷售額的比重超過50%的納稅人。四項服務的具體范圍按照《銷售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注釋》(財稅〔2016〕36號印發)執行。2019年3月31日前設立的納稅人,自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期間的銷售額(經營期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經營期的銷售額)符合上述規定條件的,自2019年4月1日起適用加計抵減政策。2019年4月1日後設立的納稅人,自設立之日起3個月的銷售額符合上述規定條件的,自登記為一般納稅人之日起適用加計抵減政策。納稅人確定適用加計抵減政策後,當年內不再調整,以後年度是否適用,根據上年度銷售額計算確定。納稅人可計提但未計提的加計抵減額,可在確定適用加計抵減政策當期一並計提。(二)納稅人應按照當期可抵扣進項稅額的10%計提當期加計抵減額。按照現行規定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進項稅額,不得計提加計抵減額;已計提加計抵減額的進項稅額,按規定作進項稅額轉出的,應在進項稅額轉出當期,相應調減加計抵減額。計算公式如下:當期計提加計抵減額=當期可抵扣進項稅額×10% 當期可抵減加計抵減額=上期末加計抵減額余額+當期計提加計抵減額-當期調減加計抵減額(三)納稅人應按照現行規定計算一般計稅方法下的應納稅額(以下稱抵減前的應納稅額)後,區分以下情形加計抵減:1.抵減前的應納稅額等於零的,當期可抵減加計抵減額全部結轉下期抵減;2.抵減前的應納稅額大於零,且大於當期可抵減加計抵減額的,當期可抵減加計抵減額全額從抵減前的應納稅額中抵減;3.抵減前的應納稅額大於零,且小於或等於當期可抵減加計抵減額的,以當期可抵減加計抵減額抵減應納稅額至零。未抵減完的當期可抵減加計抵減額,結轉下期繼續抵減。(四)納稅人出口貨物勞務、發生跨境應稅行為不適用加計抵減政策,其對應的進項稅額不得計提加計抵減額。納稅人兼營出口貨物勞務、發生跨境應稅行為且無法劃分不得計提加計抵減額的進項稅額,按照以下公式計算:不得計提加計抵減額的進項稅額=當期無法劃分的全部進項稅額×當期出口貨物勞務和發生跨境應稅行為的銷售額÷當期全部銷售額(五)納稅人應單獨核算加計抵減額的計提、抵減、調減、結余等變動情況。騙取適用加計抵減政策或虛增加計抵減額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等有關規定處理。(六)加計抵減政策執行到期後,納稅人不再計提加計抵減額,結余的加計抵減額停止抵減。

F. 一般項目加計抵減額計算怎麼填

一、正面回答
一般項目加計抵減額計算
1、期初余額為上期結轉下來的加計抵減額,本期期末余額=下期期初余額;
2、本期發生額為當期根據准予抵扣的進項稅額計提的加計抵減額,當期計提加計抵減額=當期准予抵扣進項稅額×15%(10%);
3、當期可抵扣加計抵減額=上期的期末加計抵減額余額+當期計提加計抵減額-當期調減加計抵減額,即本期可抵減額=期初余額+本期發生額-本期調減額。
二、分析詳情
納稅人符合相應的條件,正常抵扣進項的基礎之上扣減一定的金額,這就是加計抵減。納稅人如果適用加計抵減政策,應單獨核算加計抵減額的計提、抵減、調減、結余等一系列變動情況。加計抵減政策執行到期後,納稅人不得再計提加計抵減額,若有結余的加計抵減額也應停止進行抵減。
三、抵減前的應納稅額在什麼情形下進行加計抵減
抵減前的應納稅額進行加計抵減的情形為:
1、抵減前的應納稅額等於零的,當期可抵減加計抵減額全部結轉下期抵減;
2、抵減前的應納稅額大於零,且大於當期可抵減加計抵減額的,當期可抵減加計抵減額全額從抵減前的應納稅額中抵減;
3、抵減前的應納稅額大於零,且小於或等於當期可抵減加計抵減額的,以當期可抵減加計抵減額抵減應納稅額至零。未抵減完的當期可抵減加計抵減額,結轉下期繼續抵減。

G. 什麼是增值稅加計抵減

加計抵減是此次增值稅改革出台的新政策。根據《財政部 稅務總局 海關總署關於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海關,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39號,財政部)的規定,自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允許生產、生活服務業納稅人加計當期可抵扣進項稅額的10%抵扣應納稅額。
一、 加計抵減政策
這個背景是19年增值稅稅率調整,從16%調整到13%,有的行業從10%調整到9%。對某些行業來說,產量保持不變或降幅有限,但如果投入較少,稅負可能會增加。為了保證這些行業的稅負,決定對這些行業實行加計扣除政策。具體來說,它包括四種服務,即通過提供郵政服務、電信服務、現代服務和生活服務,銷售額占總銷售額50%以上的納稅人。其中,要注意附加扣除的比例和時限。生活也是特別的。2019年10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加、減按15%計算,患者行業按10%計算。
二、需要注意的問題
加扣款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問題。加扣款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問題。首先要判斷是否能應用清楚。這里要注意的是,四項服務的銷售比例都是50%以上的重要。第二,做好文書工作。當年度內首次確認適用減免稅政策時,通過電子稅務局(或向辦稅服務廳)報送至《適用加計抵減政策的聲明》或《適用15%加計抵減政策的聲明》。但不包括不能扣除的,如用於集體福利個人消費的,因特殊原因需要轉出的等等。
此外,進項稅可以在本期內加計扣除,包括所有可扣除的進項和購買商品、服務和房地產的合格客票。因此,企業應根據自身情況做出合理判斷。

閱讀全文

與加計抵減額度的計算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模擬樹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503
如何使用四種方法識別高考試卷 瀏覽:652
美的十匹空調e1解決方法 瀏覽:607
常用的冷作強化方法 瀏覽:201
盧戈氏碘液使用方法 瀏覽:355
在哪裡咨詢徵信消除方法 瀏覽:374
腰椎支架使用方法 瀏覽:22
膿皰疹最好的治療方法 瀏覽:142
操場單杠安裝方法 瀏覽:707
子宮憩室葯物治療方法 瀏覽:380
財務管理數據分析的方法 瀏覽:182
蛋糕展示櫃使用方法 瀏覽:118
痛風的西醫治療方法 瀏覽:700
斑餅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240
廚房漏水怎麼辦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203
十一個月寶寶濕疹快速消退方法 瀏覽:240
螺絲刀撬開保險櫃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152
失眠有效簡單的方法 瀏覽:72
蜜俏的使用方法 瀏覽:692
修麗可發光瓶使用方法 瀏覽: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