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子稱精度怎麼根據d和e算,有沒有演算法的公式
e是「檢定分度值」,檢定人員必須知道其檢定分度值(e)
d是「實際分度值」簡單說,d代表天平的可讀性,e是指天平精確度。
一般的天平d<e<=10d,也有d=e
比如說:天平的可讀性是0.001g(d),那一般是精確到0.01g(e=10d)天平尤其是電子天平的檢定標尺分度值e與電子天平的實際標尺分度值d
存在著很大的區別。精度是自己定義的,學名叫做准確度。
台秤上有說明的,符合幾級秤。再找幾級秤的誤差范圍。這個精度是
顯示解析度的意思。
萬分之一
表示
稱量顯示值精確到小數點後4位:0.0001
千分之一表示0.001這個所謂的「精度」越高,說明
同樣的
1千克
重量
它分成的等份
越多。
『貳』 明確在稱量的記錄和計算中,如何正確運用有效數字
記錄及計算結果的准確度應與天平的准確程度一致: 計算過程中,可按照結果要求對有效數字進行取捨。
將物體和砝碼在天平上進行比較以求得物體的重量的過程是分析化學實驗的重要操作。要取得准確稱量結果,操作者必須遵守天平使用規則。化學葯品和試樣的稱量都要在專用的容器中進行。
當准確稱量一確定質量的葯品時,用指定質量稱量法;當稱量某一范圍內的葯品時,可選用差減稱量法;因為零點在稱量前後波動很小,試樣質量由前後兩次質量差求得,所以不必在每次稱量前測定天平的零點。
用基準物質配成標准溶液來標定和直接稱取基準物質來標定,各有優缺點:前者稱量誤差較後者小,但存在定容及量取誤差:後者不存在定容誤差和移取誤差,但稱量誤差較前者大。
用差減法稱取試樣的過程中,若稱量瓶內的試樣吸濕,對稱量有影響。若樣品吸濕,可使傾出樣品質量測定值大於真實值。
(2)稱量准確度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稱量方法有兩種:
①增量法,先將容器(如小皿、稱量紙等)的重量稱出,然後調整砝碼至所需重量,再將被稱物體加入容器中,調整天平使處於平衡狀態,即稱得其重量;
②減量法,被稱物體置於專用容器稱量瓶中,先稱出總重量,然後取出稱量瓶,按規定操作傾倒出適量被稱物後再作稱量,通過幾次傾倒,最後稱得一份符合預定要求重量的樣品。被稱物的准確重量由最初一次重量減去最後一次重量求得。
這一方法適用於稱量不能暴露於空氣中的物體(如易吸潮的物體和揮發性液體等),定量分析中的試樣和基準物質大都用此法稱量。採用此法,可以連續稱出多個樣品,操作簡便。
『叄』 准確度計算公式:准確度=|測算值-真實值|/真實值 這樣算對嗎
|測算值-真實值|/真實值是相對誤差的概念(乘以100%)。
准確度是指「測量結果與被測量真值之間的一致程度.是一個定性概念而無定量表達。
http://ke..com/view/434085.htm
『肆』 怎麼計算精密度和准確度
而相對誤差表示的是該誤差在真實值中所佔的百分率。
這最接近於真實值,可選用精密儀器
抱歉為了不扣分!
『伍』 電子秤精度等級的計算方法
電子秤的精度等級在顯示器的銘牌上可以直接看出來,它的計算方法是看它的檢定分度數,檢定分度數在100到1000之間為四級秤,1000到10000之間為三級秤,一萬到十萬之間為二級秤,十萬以上就是一級的。
檢定分度數的計算方法就是,電子秤的最大量程與實際分度值的比值。
如果要看電子秤的有效等級要看他的感測器等級與實際計算的等級是否匹配,如果顯示器過高的提升其最小分辨值,從根本上違背了秤用感測器的計量學要求和計量中的誤差分配原則,會導致整個測量系統不穩定,計量結果沒有實際意義。
(5)稱量准確度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誤差
其實電子秤的誤差是由有多個稱量點的允許誤差分別檢測的,比如一台最大秤量3公斤的電子秤,檢定分度數是3000,檢定分度值是1克,最小秤量是20克,要求這台秤在20克、500克、1000克、3000克都不能超出允許誤差值,各個點檢定合格了才算電子秤稱量合格。
其它檢測
到國家授權的計量檢定機構檢定電子秤時還有許多檢測項目,比如電子秤的外觀檢查,抗電磁干擾檢測,計量標志證明檢查,附屬功能檢查等。
強檢
秤屬於國家強制管制的計量器具,買到的新秤必須到當地計量部門檢定合格後才可以使用,而且每年都要進行年檢。只有檢定合格的秤才算準確的秤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電子秤准確度
『陸』 葯物分析中「取本品0.2g,精密稱定,其有效稱量范圍為0.1801~0.2299 g」,那個0.2299是怎麼算出來的
葯物分析中不存在「取本品0.2g,精密稱定,其有效稱量范圍為0.1801~0.2299 g」的表示方法。
中國葯典2015版凡例規定,「精密稱定」系指稱取重量應准確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試驗中供試品與試葯等「稱重」或「量取」的量,均以阿拉伯數碼表示,其精確度可根據數值的有效數位來確定。
如稱取「0.1g」,系指稱取重量可為0.06~0.14g;稱取「2g」,系指稱取重量可為1.5~2.5g;稱取「2.0g」,系指稱取重量可為1.95~2.05g;稱取「2.00g」,系指稱取重量可為1.995~2.005g。
(6)稱量准確度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本版葯典規定取樣量的准確度和試驗精密度。
(1)「稱定」系指稱取重量應准確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精密量取」系指量取體積的准確度應符合國家標准中對該體積移液管的精密度要求;「量取」系指可用量筒或按照量取體積的有效數位選用量具。取用量為「約」若干時,系指取用量不得超過規定量的±10%。
(2)恆重,除另有規定外,系指供試品連續兩次乾燥或熾灼後稱重的差異在0.3mg以下的重量;乾燥至恆重的第二次及以後各次稱重均應在規定條件下繼續乾燥1小時後進行;熾灼至恆重的第二次稱重應在繼續熾灼30分鍾後進行。
(3)試驗中規定「按乾燥品(或無水物,或無溶劑)計算」時,除另有規定外,應取未經乾燥(或未去水,或未去溶劑)的供試品進行試驗,並將計算中的取用量按檢查項下測得的乾燥失重(或水分,或溶劑)扣除。
(4)試驗中的「空白試驗」,系指在不加供試品或以等量溶劑替代供試液的情況下,按同法操作所得的結果;含量測定中的「並將滴定的結果用空白試驗校正」,系指按供試品所耗滴定液的量(ml)與空白試驗中所耗滴定液的量(ml)之差進行計算。
(5)試驗時的溫度,未註明者,系指在室溫下進行;溫度高低對試驗結果有顯著影響者,除另有規定外,應以25℃±2℃為准。
『柒』 電子天平最小稱量值如何計算
計算公式:mmin = k × s / U
這里k是擴展因子(通常≥2),s是天平重復性,U是要求的稱量准確度
『捌』 精密度和准確度的計算方法
計算公式:
精密度:相對標准偏差(RSD)=標准偏差(SD)/計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X)*100%
准確度:准確度=|測算值-真實值|/真實值*100%
精密度與准確度的關系:精密度和准確度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它們之間有一定的關系。應當指出的是,測定的准確度高,測定結果也越接近真實值。
但不能絕對認為精密度高,准確度也高,因為系統誤差的存在並不影響測定的精密度,相反,如果沒有較好的精密度,就很少可能獲得較高的准確度。可以說精密度是保證准確度的先決條件。
與准確度關系
准確度和精密度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它們之間有一定的關系。應當指出的是,測定的准確度高,測定結果也越接近真實值。但不能絕對認為精密度高,准確度也高,因為系統誤差的存在並不影響測定的精密度,相反,如果沒有較好的精密度,就很少可能獲得較高的准確度。可以說精密度是保證准確度的先決條件。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精密度
『玖』 電子天平最小稱量值如何計算
最小稱量值,也稱樣本最小凈重量,在美國葯典通則1251中有明確的定義,它描述了在保證要求的稱量准確度的前提下,可以接受的樣品量下限。最小稱量值只適用於樣本凈重量,皮重或毛重除外。可通過公式表示:mmin= k × s / U
這里k是擴展因子(通常≥2),s是天平重復性,即測試砝碼不少於10次重復稱量值的標准差(比如以毫克為質量單位),不同的環境,同一型號不同產品,所測算出的重復性具體值也可能也不同,U是要求的稱量准確度。
(9)稱量准確度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電子天平在測量前的注意事項:
1、電子天平預熱 電子天平在使用前一般要進行預熱,而且天平精度越高,預熱時間應越長,具體可參考儀器操作手冊。
2、如果天平檢定是合格的,新來的操作人員在進行稱量工作時又達不到稱量要求,那可能是操作人員沒對天平進行預熱,這樣,稱量的結果就不一定準確,因此,預熱是保證電子天平測量准確的一項重要因素。
3、環境條件對電子天平稱量結果有著很大的影響,特別是在食品和制業行業的高精度稱量應用。測量容器內外溫差、氣流變化都會對測量結果造成影響,濕度偏差也會對電子天平的測量結果造成影響。
4、首次使用電子天平前,要對電子天平進行校準操作。多長時間校準一次也沒有硬性規定,一般來說,如果在一天內,第一次使用的操作人員對天平進行了校準工作,人員在操作時,不需再對天平進行校準,如果對稱量要求比較高,那麼在使用前都應對天平進行校準操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最小初始稱量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電子天平
『拾』 關於稱量物品的精確范圍,如稱0.1g葯品,可為0.06--0.14g 。 2g:1.5--2.5g 。2.0g:1.95-2.005g要規律謝
在試驗中,稱量方法一般有2種規律:
1、規定取用量為「約」時,系指取用量不得超過規定量的±10% 比如:約稱取0.1g的葯品,范圍可為0.09—0.11g。
2、規定「精密稱定」時,系指稱重的准確度為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比如:約稱取0.1g的葯品,范圍可為0.099—0.101g。
所以,由於稱取的重量不同使用的天平也不同,「精密稱定」時應該使用精度為0.1mg的萬分之一天平稱量。
你所說的根據效數位來確定稱量的范圍,也有2種情況:
1、稱取1克以下葯品的范圍是:有效數字最後一位的±4%以內(包括±4%)。
2、稱取1克以上葯品(包括1.0g)稱取范圍是:有效數字最後一位的±5%以內(包括±5%)。比如稱取:2g、2.0g、2.00g、有效數字分別為1位、2位、3位有效數字,但是稱量的范圍分別是:1.5—2.5;1.95—2.05;1.995—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