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防腐層電阻率rg的計算方法

防腐層電阻率rg的計算方法

發布時間:2022-08-04 06:22:29

⑴ 鍍層包含純銅和純金層,其導電率或電阻率應如何計算,是否為兩者相加

一般按並聯的電阻算就行

⑵ 土壤電阻率怎麼測量

測量土壤電阻率的方法之一是對接地體進行接地電阻測量,測得接地體接地電阻後,再按下面的公式計算土壤電阻率。

1、用鋼管或圓鋼作接地體時:ρ=2πRjL/(ln(4L/d))=RjL/(0.336lg(4L/d))Ω·cm。L為鋼管或圓鋼入地長度,單位m;d為鋼管或圓鋼直徑,單位m;Rj為測出的接地電阻值,單位Ω。

2、用扁鋼作接地體時:ρ=2πRjL/(ln(2L^2/(bh)))=RjL/(0.336lg(2L^2/(bh)))Ω·cm。L為扁鋼長度,單位m;b為扁鋼厚度,單位m;h為埋設深度,單位m。

(2)防腐層電阻率rg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壤電阻率的影響因素:

壤電阻率的影響因素很多,主要的因素是礦物組分、含水性、結構、溫度等。了解影響土壤電阻率的因素對進行電力系統設計工作修正土壤電阻率參數具有重要的意義。

(1)土壤電阻率ρ的大小主要取決於土壤中導電離子的濃度和土壤中的含水量,它是土壤中所含導電離子濃度A的倒數A1和單位體積土壤含水量B的倒數B1的函數,即ffAB,也就是說,土壤中所含導電離子濃度越高,土壤的導電性就越好,ρ就越小;反之就越大。

如沙河中,河底的ρ較大,就是因為河底由於流水的沖刷,導電離子濃度較小所致。土壤越濕,含水量越多,導電性能就越好,ρ就越小;反之就越大。這就是接地體的接地電阻隨土壤干濕變化的原因。當含水量達到15~20%以上時,ρ下降很少。土壤電阻率砂砂質粘土和砂質粘土ρ的影響曲線

(2)土質的影響不同土質的土壤電阻率不同,甚至相差幾千到幾萬倍。不同土質在不同含水量時的ρ值。

土質的土壤電阻率ρ土質含水量(%)ρ(Ω·m)礫石、碎石—花崗石—含水黃沙沙土含沙粘土溫度的影響溫度對土壤電阻率的影響也較大。一般來說,土壤電阻率隨溫度的升高而下降。

(3)當溫度再下降時,ρ出現明顯的增大;而溫度從0°C上升時,ρ僅平穩下降。

⑶ PCM的管道檢測

PCM:低速數據接入設備。

PCM:埋地管道防腐層狀況檢測系統。

可以對埋地管道在非開挖狀況下進行檢測,對埋地管道的外防腐層的破壞情況評估、定位,同時對管道進行精確定位、測深。英國雷迪新推出的RD-PCM+埋地管道防腐層狀況檢測儀和埋地防腐層狀況檢測系統,解決了以往定位、數據採集與分析兩步走的工作消耗,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減輕了工作強度。

檢測原理

PCM檢測技術利用交流電流梯度(簡稱ACVG)法,通過在管道和大地間施加某一頻率的正弦電壓,給待檢測的管道發射檢測信號電流,在地面上沿路由檢測管道電流產生交變電磁場的強度及變化規律。通過管道上方地面的磁場強度換算出管中電流的變化,據此判斷管道的支線位置或破損缺陷等。

PCM檢測的基本原理是:管道的防腐層和大地之間存在著分布電容耦合效應,且防腐層本身也存在弱而穩定的導電性,信號電流在管道外防腐層完好時的傳播過程中呈指數衰減規律,

當管道防腐層破損後,管中電流便由破損點流入大地,管中電流會明顯衰減,引發地面磁場強度的急劇減小,由此對防腐層的破損進行定位。在得到檢測電流的變化情況後,根據評價模型可推算出防腐層的性能參數值Rg。

採用這種方法不但可對防腐層的破損進行定位,推算出防腐層的性能參數值Rg,而且可對管道路由精確定位描述,測量深度。本測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排除了大地的電性和雜散電流的干擾,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3)防腐層電阻率rg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脈沖編碼調制:一種對模擬信號數字化的取樣技術,將模擬語音信號變換為數字信號的編碼方式,特別是對於音頻信號。PCM 對信號每秒鍾取樣 8000 次;每次取樣為 8 個位,總共 64kb。取樣等級的編碼有二種標准。北美洲及日本使用 Mu-Law 標准,而其它大多數國家使用 A-Law 標准。

脈沖編碼調制主要經過3個過程:抽樣、量化和編碼。抽樣過程將連續時間模擬信號變為離散時間、連續幅度的抽樣信號,量化過程將抽樣信號變為離散時間、離散幅度的數字信號,編碼過程將量化後的信號編碼成為一個二進制碼組輸出。

所謂量化,就是把經過抽樣得到的瞬時值將其幅度離散,即用一組規定的電平,把瞬時抽樣值用最接近的所謂編碼,就是用一組二進制碼組來表示每一個有固定電平的量化值。

⑷ 誰會高中物理電學實驗

高中物理電學實驗復習
主要內容:
1、用描跡法畫出電場中平面上的等勢線
2、描繪小電珠的伏安特性曲線
3、測定金屬的電阻率
4、把電流表改裝為電壓表
5、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電阻
6、用多用電表探索黑箱內的電學元件
7、練習使用示波器
8、感測器的簡單應用
1、用描跡法畫出電場中平面上的等勢線
[實驗目的]
利用電場中電勢差及等勢面的知識,練慣用描跡法畫出電場中一個平面上的等勢線。
[實驗原理]
用導電紙上形成的穩恆電流場來模擬靜電場,當兩探針與導電紙上電勢相等的兩點接觸時,與探針相連的靈敏電流計中通過的電流為零,指針不偏轉,當兩探針與導電紙上電勢不相等的兩點接觸時,與探針相連的靈敏電流計中通過的電流就不為零,從而可以利用靈敏電流計找出導電紙上的等勢點,並依據等勢點描繪出等勢線。
[實驗器材]
學生電源或電池組(電壓約為6V),靈敏電流計,開關,導電紙,復寫紙,白紙,圓柱形金屬電極兩個,探針兩支,導線若干,木板一塊,圖釘,刻度尺等。
[實驗步驟]
1.在平整的木板上,由下而上依次鋪放白紙、復寫紙、導電紙各一張,導電紙有導電物質的一面要向上,用圖釘把白紙、復寫紙和導電紙一起固定在木板上。
2.在導電紙上平放兩個跟它接觸良好的圓柱形電極,兩個電極之間的距離約為10cm,將兩個電極分別與電壓約為6V的直流電源的正負極相接,作為「正電荷」和「負電荷」,再把兩根探針分別接到靈敏電流計的「+」、「-」接線柱上(如圖所示)。
3.在導電紙上畫出兩個電極的連線,在連線上取間距大致相等的五個點作基準點,並用探針把它們的位置復印在白紙上。
4.接通電源,將一探針跟某一基準點接觸,然後在這一基準點的一側距此基準點約1cm處再選一點,在此點將另一探針跟導電紙接觸,這時一般會看到靈敏電流計的指針發生偏轉,左右移動探針位置,可以找到一點使電流計的指針不發生偏轉,用探針把這一點位置復印在白紙上。
5.按步驟(4)的方法,在這個基準點的兩側逐步由近及遠地各探測出五個等勢點,相鄰兩個等勢點之間的距離約為1cm。
6.用同樣的方法,探測出另外四個基準點的等勢點。
7.斷開電源,取出白紙,根據五個基準點的等勢點,畫出五條平滑的曲線,這就是五條等勢線。
[注意事項]
1.電極與導電紙接觸要良好,且與導電紙的相對位置不能改變。
2.尋找等勢點時,應從基準點附近由近及遠地逐漸推移,不可冒然進行大跨度的移動,以免電勢差過大,發生電流計過載現象。
3.導電紙上所塗導電物質相當薄,故在尋找等勢點時,不能用探針在導電紙上反復劃動,而應採用點接觸法。
4.探測等勢點不要太靠近導電紙的邊緣,因為實驗是用電流場模擬靜電場,導電紙邊緣的電流方向與邊界平行,並不與等量異種電荷電場的電場線相似。
2、描繪小電珠的伏安特性曲線
[實驗目的]
通過實驗來描繪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並分析曲線的變化規律.
[實驗原理]
金屬物質的電阻率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從而使得一段金屬導體的電阻隨溫度發生相應變化.對一隻燈泡來說,不正常發光和正常發光時燈絲的電阻值可以相差幾倍到十幾倍,它的伏安特性曲線(I-U圖線)並不是一條直線.即燈絲的電阻是非線性的,本實驗通過描繪伏安特性曲線的方法來研究鎢絲燈泡在某一電壓變化范圍內阻值的變化,從而了解它的導電特性.
實驗電路圖:如圖所示,用採用滑線變阻器的分壓式接法。
[實驗器材]
小燈泡,4V-6V學生電源,滑動變阻器,伏特表,安培表,開關,導線若干.

圖87-1

[實驗步驟]
(l)按上圖連接好電路,把滑動變阻器的滑動臂P調節到靠近A端處.
(2)閉合電鍵S,把滑動臂P調節到某個合適的位置,然後讀出此時伏特表的示數U1和安培表的示數I1,並把它們記錄到下面表格中.

(3)把滑動片P從近A端逐漸往B端調節,重復步驟(2),讀出並記錄下12組左右不同的電壓值和電流值.
(4)斷開電鍵S,拆除電路.
(5)以I為縱軸,U為橫軸畫出直角坐標系,選取適當的標度,在坐標平面內依次描出12組數據所表示的點,然後用平滑曲線連接這些點,此曲線就是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
[注意事項]
1.本實驗中,因被測小燈泡燈絲電阻較小,因此實驗電路必須採用電流表外接法.
2.因本實驗要作I-U圖線,要求測出一組包括零在內的電壓、電流值,因此變阻器要採用分壓接法.
3.電鍵閉合前變阻器滑片移到圖中所示的A端.
4.電鍵閉合後,調節變阻器滑片的位置,使燈泡的電壓逐漸增大,可在伏特表讀數每增加一個定值(如0.5V)時,讀取一次電流值,並將數據(要求兩位有效數字)記錄在表中.調節滑片時應注意伏特表的示數不要超過小燈泡的額定電壓.
5.在坐標紙上建立一個直角坐標系,縱軸表示電流,橫軸表示電壓,兩坐標軸選取的標度要合理,使得根據測量數據畫出的圖線盡量占滿坐標紙;要用平滑曲線將各數據點連接起來.
3、測定金屬的電阻率
[實驗目的]
用伏安法間接測定某種金屬導體的電阻率;練習使用螺旋測微器。
[實驗原理]
根據電阻定律公式R= ,只要測量出金屬導線的長度 和它的直徑d,計算出導線的橫截面積S,並用伏安法測出金屬導線的電阻R,即可計算出金屬導線的電阻率。
[實驗器材]
被測金屬導線,直流電源(4V),電流表(0-0.6A),電壓表(0-3V),滑動變阻器(50Ω),電鍵,導線若干,螺旋測微器,米尺等。
[實驗步驟]
1.用螺旋測微器在被測金屬導線上的三個不同位置各測一次直徑,求出其平均值d,計算出導線的橫截面積S。
2.按如圖所示的原理電路圖連接好用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電路。
3.用毫米刻度尺測量接入電路中的被測金屬導線的有效長度,反復測量3次,求出其平均值 。
4.把滑動變阻器的滑動片調節到使接入電路中的電阻值最大的位置,電路經檢查確認無誤後,閉合電鍵S。改變滑動變阻器滑動片的位置,讀出幾組相應的電流表、電壓表的示數I和U的值,斷開電鍵S,求出導線電阻R的平均值。
5.將測得的R、 、d值,代入電阻率計算公式 中,計算出金屬導線的電阻率。
6.拆去實驗線路,整理好實驗器材。
[注意事項]
1.測量被測金屬導線的有效長度,是指測量待測導線接入電路的兩個端點之間的長度,亦即電壓表兩接入點間的部分待測導線長度,測量時應將導線拉直。
2.本實驗中被測金屬導線的電阻值較小,因此實驗電路必須採用電流表外接法。
3.實驗連線時,應先從電源的正極出發,依次將電源、電鍵、電流表、待測金屬導線、滑動變阻器連成主幹線路(閉合電路),然後再把電壓表並聯在待測金屬導線的兩端。
4.閉合電鍵S之前,一定要使滑動變阻器的滑動片處在有效電阻值最大的位置。
5.在用伏安法測電阻時,通過待測導線的電流強度I的值不宜過大(電流表用0~0.6A量程),通電時間不宜過長,以免金屬導線的溫度明顯升高,造成其電阻率在實驗過程中變化。

【目的和要求】
學會用分流法測定電流表的內阻,進一步理解並聯分流的原理;練習把電流表改裝成電壓表,加深對串聯分壓作用的理解;掌握確定改裝電壓表的百分誤差的方法。
【儀器和器材】
電流表(J0409型或J0409-1型),直流電壓表(J0408型或J0408-1型),滑動變阻器(J2354-1型),轉柄電位器(22千歐)。簡式電阻箱(J2262型),干電池2-3個,單刀開關2個(J2352型),導線若干。
【實驗方法】
1.電流表內電阻的測量
(1)按圖4.8-1接好電路。R0為電位器(22千歐),R′為電阻箱(0—9999歐),G為電流表,選用G0擋(Rg=80—125歐,Ig=300微安),電源為2—3節干電池。
將R0的阻值調至最大,斷開S2,試觸S1,如果電路中電流超過電流表的滿偏電流,則應串聯一個定值電阻;如電路中電流未超過電流表的量程,則可以開始實驗。
(2)調節電位器R0的阻值,使電流表指針逐漸指到滿刻度。
(3)將電阻箱R′的阻值調到最小,閉合S2,這時電流表G的示數很小。調節(增大)電阻箱R′的阻值,使電流表的指針正好指到滿刻度的一半。
(4)記下電阻箱R′的阻值,它就是電流表內電阻Rg的阻值。
2.把電流表改裝為電壓表
(1)根據上面實驗結果計算出電流表的滿偏電壓Ug=IgRg,為了將它的量程擴大到U(一般U可取2伏),則它的量程擴大的倍數為n=U/Ug,故應串聯的分壓電阻為R=(n-1)Rg。
(2)將電流表與電阻箱串聯,使電阻箱阻值為R=(n-1)Rg,即組成量程為U的電壓表。
(3)弄清改裝後表盤的讀數。首先明確表盤上每格表示多少伏。電流表的原量程為300微安,最大量程處標的是「30」,表盤上「0—30」之間是15格,改裝成2伏的電壓表後,每一格應表示2/15伏,如果指針指在110微安刻度上,實際電壓是2×(110/300)=0.73伏,如果指針偏轉3格,實際電壓是(2/15)×3=0.40伏。
一般來說可以按公式U′=(I/Ig)U來計算,式中Ig為電流表滿偏電流值,I為表盤電流的刻度值,U為改裝表的最大量程,U′為改裝表對應的刻度。
3.改裝電壓表的校準
(1)按圖 4.8-3接好校準電路。滑動變阻器R1採用分壓接法,開始時它的滑片置於分壓最小的位置。電源用2節干電池。虛線框內為改裝後的電壓表,V為標准電壓表。
(2)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依次使標准電壓表的讀數為0.5伏、1.0伏、1.5伏、2.0伏,在下表中記下改裝電壓表的相應的讀數。
實驗次數 標准表讀數(伏) 改裝表讀數(伏)
1 0.5
2 1.0
3 1.5
4 2.0

(3)按下式計算改裝電壓表的百分誤差:

式中U0為改裝表的最大量程,U為標准表的相應的讀數值。

3、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定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電阻
[實驗目的]
測定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電阻。

[實驗原理]
如圖1所示,改變R的阻值,從電壓表和電流表中讀出幾組I、U值,利用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求出幾組 、r值,最後分別算出它們的平均值。
此外,還可以用作圖法來處理數據。即在坐標紙上以I為橫坐標,U為縱坐標,用測出的幾組I、U值畫出U-I圖象(如圖2)所得直線跟縱軸的交點即為電動勢值,圖線斜率的絕對值即為內電阻r的值。

[實驗器材]
待測電池,電壓表(0-3V),電流表(0-0.6A),滑動變阻器(10Ω),電鍵,導線。

[實驗步驟]
1.電流表用0.6A量程,電壓表用3V量程,按電路圖連接好電路。
2.把變阻器的滑動片移到一端使阻值最大。
3.閉合電鍵,調節變阻器,使電流表有明顯示數,記錄一組數據(I1、U1),用同樣方法測量幾組I、U的值。
4.打開電鍵,整理好器材。
5.處理數據,用公式法和作圖法兩種方法求出電動勢和內電阻的值。

[注意事項]
1.為了使電池的路端電壓變化明顯,電池的內阻宜大些,可選用已使用過一段時間的1號干電池。
2.干電池在大電流放電時,電動勢 會明顯下降,內阻r會明顯增大,故長時間放電不宜超過0.3A,短時間放電不宜超過0.5A。因此,實驗中不要將I調得過大,讀電表要快,每次讀完立即斷電。
3.要測出不少於6組I、U數據,且變化范圍要大些,用方程組求解時,要將測出的I、U數據中,第1和第4為一組,第2和第5為一組,第3和第6為一組,分別解出 、r值再平均。
4.在畫U-I圖線時,要使較多的點落在這條直線上或使各點均勻分布在直線的兩側。個別偏離直線太遠的點可捨去不予考慮。這樣,就可使偶然誤差得到部分的抵消,從而提高精確度。
5.干電池內阻較小時路端電壓U的變化也較小,即不會比電動勢小很多,這時,在畫U-I圖線時,縱軸的刻度可以不從零開始,而是根據測得的數據從某一恰當值開始(橫坐標I必須從零開始)。但這時圖線和橫軸的交點不再是短路電流。不過直線斜率的絕對值照樣還是電源的內阻。
4、練習使用多用電表(萬用表)測電阻
[實驗目的]
練習使用多用電表測電阻。
[實驗原理]
多用電表由表頭、選擇開關和測量線路三部分組成(如圖),表頭是一塊高靈敏度磁電式電流表,其滿偏電流約幾十到幾百 A,轉換開關和測量線路相配合,可測量交流電流和直流電流、交流電壓和直流電壓及電阻等。測量電阻部分即歐姆表是依據閉合電路歐姆定律製成的,原理如圖所示,當紅、黑表筆短接並調節R使指針滿偏時有
Ig= = (1)
當電筆間接入待測電阻Rx時,有
Ix= (2)
聯立(1)、(2)式解得
= (3)
由(3)式知當Rx=R中時,Ix= Ig,指針指在表盤刻度中心,故稱R中為歐姆表的中值電阻,由(2)式或(3)式可知每一個Rx都有一個對應的電流值I,如果在刻度盤上直接標出與I對應的Rx的值,那麼當紅、黑表筆分別接觸待測電阻的兩端,就可以從表盤上直接讀出它的阻值。
由上面的(2)可知,電流和電阻的非線性關系,表盤上電流刻度是均勻的,其對應的電阻刻度是不均勻的,電阻的零刻度在電流滿刻度處。

[實驗器材]
多用電表,標明阻值為幾歐、幾十歐、幾百歐、幾千歐的定值電阻各一個,小螺絲刀。

[實驗步驟]
1.機械調零,用小螺絲刀旋動定位螺絲使指針指在左端電流零刻度處,並將紅、黑表筆分別接入「+」、「-」插孔。
2.選擋:選擇開關置於歐姆表「×1」擋。
3.短接調零:在表筆短接時調整歐姆擋的調零旋鈕使指針指在右端電阻零刻度處,若「歐姆零點」旋鈕右旋到底也不能調零,應更換表內電池。
4.測量讀數:將表筆搭接在待測電阻兩端,讀出指示的電阻值並與標定值比較,隨即斷開表筆。
5.換一個待測電阻,重復以上2、3、4過程,選擇開關所置位置由被測電阻值與中值電阻值共同決定,可置於「×1」或「×10」或「×100」或「×1k」擋。
6.多用電表用完後,將選擇開關置於「OFF」擋或交變電壓的最高擋,拔出表筆。

[注意事項]
1.多用電表在使用前,應先觀察指針是否指在電流表的零刻度,若有偏差,應進行機械調零。
2.測量時手不要接觸表筆的金屬部分。
3.合理選擇量程,使指針盡可能指在中間刻度附近(可參考指針偏轉在 ~5R中的范圍)。若指針偏角太大,應改換低擋位;若指針偏角太小,應改換高擋位。每次換擋後均要重新短接調零,讀數時應將指針示數乘以擋位倍率。
4.測量完畢後應拔出表筆,選擇開關置OFF擋或交流電壓最高擋,電表長期不用時應取出電池,以防電池漏電。

[實驗目的]
實驗原理
當信號電壓輸入示波器時,示波管的熒光屏上就反映出這個電壓隨時間變化的波形來。示波管主要由電子槍、豎直偏轉電極和水平偏轉電極組成。兩電極都不加偏轉電壓時,由電子槍產生的高速電子做直線運動,打在熒光屏中心,形成一個亮點。這時如果在水平偏轉電極上加上隨時間均勻變化的電壓,則電子因受偏轉電場的作用,打在熒光屏上的亮點便沿水平方向勻速移動。如果再在豎直偏轉電極上,加上一隨時間變化的信號電壓,則亮點在豎直方向上也要發生偏移,偏移的大小與所加信號電壓的大小成正比。這樣,亮點一方面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水平方向勻速移動,一方面又正比於信號電壓在豎直方向上產生偏移。於是在熒光屏上便形成一波形曲線,此曲線反映出信號電壓隨時間變化的規律。
實驗器材
J2459型示波器1台;低壓電源1台;變阻器1隻;電鍵1隻;導線若干。
實驗步驟
1.熟悉J2459型示波器板上各旋鈕的作用。如圖7-1為J2459型示波器的面板,熒光屏右邊最上端的是輝度調節旋鈕,標以「 」符號,用來調節光點和圖像的亮度。順時針旋轉旋鈕時,亮度增加。
第二個是聚焦調節「⊙」和輔助聚焦「○」,這兩個旋鈕配合著使用,能使電子射線會聚,在熒光屏上產生一個小的亮斑,得到清晰的圖像。
再下面是電源開關和指示燈,用後蓋板上的電源插座接通電源後,把開關扳向「開」的位置,指示燈亮,經過一兩分鍾的預熱,示波器就可以使用了。
熒光屏下邊第一行左、右兩端的旋鈕是垂直位移「 」和水平位移「 」,分別用來調整圖像在豎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位置。它們中間的兩個旋鈕是「Y增益」和「X增益」,分別用來調整圖像在豎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幅度,順時針旋轉時,幅度連續增大。
中間一行左邊的大旋鈕是「衰減」,它有1、10、100、1000四擋,最左邊的「1」擋不衰減,其餘各擋分別使輸入的電壓衰減為原來

最右邊的正弦符號 擋不是衰減,而是由示波器內部自行提供豎直方向的交流試驗信號電壓,可用來觀察正弦波形或檢查示波器是否正常工作。
中間一行右邊的大旋鈕是「掃描范圍」,也有四擋,可以改變加在水平方向的掃描電壓的頻率范圍,左邊第一擋是10~100Hz,向右旋轉每升高一擋,掃描頻率都增大10倍,最右邊的是「外X」擋,使用這一擋時,機內沒有加掃描電壓,水平方向的電壓可以從外部輸入。
中間的小旋鈕是「掃描微調」,用來調整水平方向的掃描頻率,順時針轉動時頻率連續增加。
底下一行中間的旋鈕「Y輸入」、「X輸入」和「地」分別是豎直方向、水平方向和公共接地的輸入接線柱。左邊的「DC、AC」是豎直方向輸入信號的直流、交流選擇開關。置於「DC」位置時,所加的信號電壓是直接輸入的;置於「AC」位置時,所加信號電壓是通過一個電容器輸入的,它可以讓交流信號通過而隔斷直流成分。右邊的「同步」也是一個選擇開關。置於「+」位置時,掃描由被測信號正半周起同步,置於「-」位置時,掃描由負半周起同步。這個開關主要在測量較窄的脈沖信號時起作用,對於正弦波、方波等,無論扳到「+」或「-」,都能很好地同步,對測量沒有影響。
2.練習使用示波器
①把輝度旋鈕反時針旋到底,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旋鈕轉到中間位置,衰減旋鈕置於最高擋,掃描旋鈕置於「外X」擋。
②接通電源,打開電源開關。經預熱後,熒光屏上出現亮點。調節輝度旋鈕,使亮度適中。
③調節聚焦和輔助聚焦旋鈕,觀察亮點的大小變化,直至亮點最圓、最小時為止。
④旋轉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旋鈕,觀察亮點的上下移動和左右移動。
⑤把掃描范圍旋鈕旋至最低檔,掃描微調旋鈕反時針旋到底,把X增益旋鈕順時針旋到1/3處,觀察亮點的水平方向的移動情況。
⑥順時針旋轉掃描微調旋鈕,觀察亮點的來回移動(隨著掃描頻率增大而加快,直至成為一條水平亮線)。旋轉X增益旋鈕,觀察亮線長度的變化。
⑦把掃描范圍旋鈕置於「外X」擋,交直流選擇開關扳到「DC」,並使亮點位於熒光屏中心。按圖7-2接好電路,輸入一直流電壓。
⑧移動變阻器的滑動片,改變輸入電壓的大小,觀察亮點的移動。
⑨將電池的正負極接線調換位置,重復步驟⑧。
⑩使Y增益旋鈕順時針旋到底,衰減旋鈕置於「1」擋。使變阻器的滑動片從最右端起向左滑動至某一位置,讀取亮點偏移的格數。此時亮點每偏移1格,表示輸入電壓改變50mV。計算此時輸入電壓的大小。如果衰減旋鈕置於其他擋時,應將所得數值乘以相應的倍數。
(11)實驗完畢後,把輝度旋鈕反時針旋到底,然後關機,切斷電源。

[實驗原理]
[實驗器材]
[實驗步驟]
[注意事項]

(4)測電學量
名稱 備考要點
電流表

電壓表 1. 正確讀數 合理選擇量程,盡可能使指針偏在1/3—2/3的范圍
2. 表頭原理:θ=BSI/K,即θ∝I

3 量程的擴大:電流表——並聯分流電阻Rx=Rg/(n-1)
電壓表——串聯分壓(大)電阻Rx=(n-1)Rg
多用電表 1、 電路和原理圖
當選擇開關分別接到1,2,3,4時,即可測直流電流,直流電壓,交流電壓,電阻
2、 使用與讀數:
(1) 測電流和電壓時,必須使電流以紅筆進,從黑筆流出
(2) 測電阻時,待測電阻要與電源及其它電阻斷開,且不要用手接觸表筆,合理選擇量程,盡可能使指針在中央位置附近,否則應更換量程,每次更換量程時,都要重新調零後才能測量
(3) 三條主要刻線:
最上面是歐姆檔的刻度,零刻度在右側,且刻線不均勻
第二條是電壓和電流刻線,零刻線在左側,且刻線均勻
第三條是交流低壓刻線,零刻線在左側,且刻線均勻

測量直流電阻部分即歐姆檔是根據閉合電路歐姆定律設計的,原理如圖所示。當紅黑表筆短接並調節R使指針滿偏時有:
Ig=E/(r+rg+ R)=E/R中 (1)(R中= r+rg+ R)
當表筆接入待測電阻Rx時,
Ix=E/(R中+Rx) (2)
由(1)(2)兩式解得:
Ix/Ig=R中/(Rx+R中) (3)
由(3)式可知當Rx = R中時,Ix=Ig/ 2 ,指針指在表盤刻度中心,故稱R中為歐姆檔的中值電阻,並可知每一個Rx 都有一個對應的電流值Ix 如果在刻度盤上直接標出與Ix對應Rx的值,就可在表盤上讀出待測電阻的阻值

池的正極跟「一」插孔相連.

例題 (2003年廣東,11)圖為一正在測量中的多用電表盤。

(1) 如果是用直流10V檔測量電壓,則讀數為_________V。
(2) 如果是用 ×1檔測量電阻 , 則讀數為__________歐。
(3) 如果是用直流5mA檔測量電流,則讀數為_________mA.。

答案: 6.5 8.0 3.25

(5) 調節儀器
名稱 備考要點
滑動變阻器 (1) 原理:R=ρL/S,實際接入電路的電阻絲長度L
(2) 兩種接法:限流器電路與分壓器電路,兩種接法的比較

電阻箱 接入電路的初態R取最大值
H.變阻箱的讀數

【例16】如圖所示,a、b、c、d是滑動變阻器的4個接線柱。現把此變阻器串聯接人電路中,並要求沿片P向接線柱C移動時,電路中的電流減小,則接入電路中的接線柱可能是( ).
A.a和b B.a和c C.b和c D.b和d
解C、D.
變阻器串聯接在電路中,改變其阻值電流隨之變化.根據歐姆定律,電路中的電流減小時,變阻器阻值應變大,所以保證P向C移動時,變阻器阻值變大即可.

(6) 其他
名稱 備考要點
測力的彈簧秤 (1) 原理:胡克定律及二力平衡原理
(2) 校正零點,認清量程與最小刻度,正確使用與讀數
示波器 (1) 示波器可以直接觀察電信號隨時間變化的情況
(2) 示波器面板名稱,功能一覽
(3) 示波器的原理和作用

例題:若示波器所顯示的輸入波形如圖(C)所示,要將波形上移,應調節面板上的_______旋鈕;要使此波形橫向展寬,應調節________旋鈕;要使屏上能夠顯示3個完整的波形,應調節_______旋鈕。

分析與解:豎直位移;X增益;掃描范圍和掃描微調

例題 (2003年江蘇,11)圖為示波器面板,屏上顯示的是一亮度很低、線條較粗且模糊不清的波形。
(1) 若要增大顯示波形的亮度,應調節___________旋鈕。
(2) 若要屏上波形線條變細且邊緣清晰,應調節_____________旋鈕。
(3) 若要將波形曲線調至屏中央,應調節_______與_______旋鈕。

答案: (1)輝度 (2)聚焦 (3)豎直位移或「↓↑」 水平位移或「 」

(二)測量性實驗
這類實驗以某一原理或物理規律(公式)為依據,通過測量相關的物理量,從而實現測定某個(或某些)物理量或物理常數為實驗目的。
序號 名稱 備考重點
1
測量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 數據處理方法:公式法和圖象法
2 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 擺長的確定與測量;累積法測周期的方法;計時起,終點位置的選擇;數據處理方法;公式法與圖象法
3 用油膜法估測分子的大小 實驗原理的理解;區分油酸體積和油酸酒精體積
4 測定金屬的電阻率 器材的選擇:選電源、選滑動變阻器、選電表;選電路
5 測電池電動勢和內電阻 電路連接方式;測量數據的圖象處理方法;作圖時坐標分度的選取
6 測定玻璃的折射率 實驗步驟要合理,注意誤差分析,計算折射率的方法
7 用雙縫干涉測光的波長 會調整實驗裝置;會正確讀數

【例12】在做「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時,某同學得到一條用打點計時器打下的紙帶,並在其上取了A、B、C、D、E、F等6個計數點,(每相鄰兩個計數點間還有4個打點計時器打下的點,本圖中沒有畫出)打點計時器接的是「220V、50Hz」的交變電流.如圖,他把一把毫米刻度尺放在紙帶上,其零刻度和計數點A對齊.

(1)求打點計時器在打B、C、D、E各點時物體的瞬時速度vB、vC、vD、vE.
(2)根據(1)中得到的數據,試在圖中所給的坐標系中,用做v-t圖象的方法,從求物體的加速度a(要標明坐標及其單位,單位大小要取得合適,使作圖和讀數方便,並盡量充分利用坐標紙).
(3)如果當時電網中交變電流的頻率是f=49Hz,而做實驗的同學並不知道,那麼由此引起的系統誤差將使加速度的測量值比實際值偏 .理由是: .

解析:(1)用勻變速直線運動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於該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進行計算.(2)由上問結果可知A、F對應的速度大約為0.08m/s和0.29m/s,所以橫坐標從0開始每格表示0.1s,縱坐標從0.05m/s開始每大格表示0.05m/s.圖線的斜率就是加速度.(3)由於實際的周期大於0.02s,所以周期的測量值偏小了,導致加速度的測量值偏大.
答案:(1)0.12m/s,0.20m/s, 0.16m/s, 0.25m/s。(2)由圖象得a=0.42m/s2(3)大,周期的測量值偏小.

例題(2001上海)利用打點記時器研究一個約1.4m高的商店卷簾窗的運動,將紙帶粘在卷簾底部,紙帶通過

⑸ 為什麼都是電阻率,土壤電阻率和管道防腐層電阻率為什麼單位不一樣呢

原因是用途不一樣。
電阻率代表對電流的阻礙作用,通常用於普通電路中。你所說的兩個電阻率,從網路來看,用途特殊,單位不一樣很正常,它們所適用的計算公式也肯定不一樣。
也可以類比密度,線密度,體密度,電荷密度等等,都可以說是密度,但單位不一樣,它們適用的公式也不一樣。

⑹ 怎麼計算陰極保護的保護距離

陰極保護站保護距離的計算
在陰極保護設計時,要計算一個陰極保護站所能保護的最大管道距離。由於通電點點(匯流點)的電位
不能太低,太低的陰極保護電位會造成管道防腐層的剝離或管材的氫致開裂,所以,一般都限定匯流點斷電點
位不低於-1.20v cse,保護末端斷電電位 -0.85v cse。因此,可按下式計算一個陰極保護站能夠保護的最大距離;

2 L=(8*ΔV/(π*D*Js*R))½
R=Pt/(π*(D*1000-δ)*δ)
L 管道一側保護長度(m)
ΔV 匯流點與最低保護電位之差(V)
D 管道外徑 (m)
Js 保護電流密度(mA/㎡)
R 管道電阻 (ohm/m)
δ 管道壁厚 (mm)
Pt 管材電阻率 (Ω m㎡/m)

⑺ 埋地燃氣管道採用的外防腐層主要有哪幾種方法

在CJJ95—2003《城鎮燃氣埋地鋼質管道腐蝕控制技術規程》中提出了「防腐層完整性」概念。第5.3.5條為強制性條文:「防腐管回填後必須對防腐層完整性進行檢查」。在條文說明中表述為:「防腐管道在下溝回填時很容易損傷防腐層,形成腐蝕隱患。目前常採用音頻信號檢漏儀及時按國家現行標准檢查防腐層受損情況,一旦受損,對防腐層應立即採取修補措施」。 我們理解「防腐層完整性」要求應該側重指在施工完工後防腐層的電絕緣性能,在實踐中一般可以通過兩方面的指標來評價:單位長度管道上防腐層漏點數量,管道防腐層絕緣電阻率。 然後採取相應檢測儀器進行撿漏,發現受損再局部開挖修補。

⑻ 視電阻率及水平地層上的理論計算表達式

視電阻率概念是從均勻介質中電阻率和波阻抗關系式引伸出來的。在均勻介質中有

地電場與電法勘探

借用這一關系式,把非均勻介質的地面波阻抗代入上式,稱相應的電阻率為視電阻率,用ρT表示:

地電場與電法勘探

式中波阻抗的第二個腳碼表示層狀介質總的層數,第一個腳碼表示波阻抗所在層面位置的編號,Z1,n表示n層介質情況下第一層頂面處的波阻抗。通常,視電阻率ρT不是介質的真電阻率,它是介質電阻率分布的綜合反映,並和電磁波的周期(或頻率)有關,因為不同周期電磁波的穿透深度不同,當頻率很高時,由於集膚效應,電磁波只能集中在第一層ρ1介質中,電磁場不受下伏岩層電阻率的影響,這時視電阻率ρT1。隨著電磁波信號周期的增大,它的穿透深度也增大,視電阻率值將受到深部介質電阻率分布的影響。

顯然,視電阻率和地下介質電阻率分布以及電磁波信號周期之間的函數關系,可以由地面波阻抗遞推公式給出。但是,我們通常用阻抗比(或稱為變換函數)的遞推公式來表示。定義變換函數Rm,n

地電場與電法勘探

式中

Zm+1,n=Z0,m+1Rm+1,n

代入後得到變換函數的遞推關系:

地電場與電法勘探

地面的波阻抗為

地電場與電法勘探

於是,層狀介質的視電阻率公式為

ρT1R1,n2(3⁃2⁃3)

其中:

地電場與電法勘探

當然,式(3⁃2⁃2)也可以寫成雙曲正切的形式,此時式(3⁃2⁃4)將有相應的變換。變換函數Rm,n還可以用反射系數來表示,這時有

地電場與電法勘探

地電場與電法勘探

地球物理工作者通常把野外觀測求得的不同周期的地面波阻抗,換算為視電阻率,利用隨信號周期變化的視電阻率曲線(ρT-T曲線)研究地下介質電阻率的分布。

⑼ 請問IGBT驅動電路中柵極電阻Rg怎麼計算

這個沒有普適的計算公式,也沒有定值,是根據實際應用的需要來選取的。一般是選擇為數據手冊上的測試值的3倍左右。

⑽ 電阻率怎麼計算的 求詳解!!!

對同一種物質來說,在相同的條件下:電阻率是不變的,也就是說,它只與導體的種類(如銅,鋁)物體的溫度有關,而與物體的形狀(如長度,橫截面積等)無關的。因為它是描述物質導電能力的。

R=p*l/s 這個公式說的是在相同的條件下,導體的電阻與長度 、橫截面積,電阻率的關系,主要是用來求電阻的,
打個比方:
電阻就像化學中物質的量,而電阻率相當於物質的量濃度。物質的量濃度只與是哪 種溶液有關,而與它的體積沒有關系的,你說,一瓶子Cu2SO4溶液,我從中取出一試管,它的物質的量濃度變了嗎,沒有,我想這你能理解吧。但它的物質的量變了。 同樣,一塊銅導線,你剪掉一半,讓它變細,改變的只是它的電阻的大小,而不能改變它的電阻率。

物質的量=物質不量濃度*V
只不過這個公式的參數少,而電阻的多而已。

如果你想知道電阻率的公式,它與溫度(實質是電子的運動速度),原子核的質子數,中子數,原子中的電子數,電子的電子層分布有關,你要學一些電子動力學……很多微觀力學的。
我想,這不是你現在能力所能及的。到大學里學吧。

閱讀全文

與防腐層電阻率rg的計算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用最快的方法打氣球 瀏覽:817
綠建三星計算方法 瀏覽:591
正確汽車打蠟方法圖解 瀏覽:10
周長有哪些混合運算方法 瀏覽:375
毛細管方法檢測HbA1c優點 瀏覽:655
清洗冰箱方法和步驟 瀏覽:587
如何製作直播的方法 瀏覽:975
腰間盤鍛煉的方法 瀏覽:996
緩解疲勞的方法都有哪些 瀏覽:850
民間投籃訓練方法 瀏覽:955
哪些方法可以捕捉文案創作靈感 瀏覽:189
手機肌肉訓練方法 瀏覽:719
功能失效路徑分析方法 瀏覽:531
玻璃上油漆怎麼洗掉最簡單方法 瀏覽:124
新冦病毒有哪些檢測方法 瀏覽:698
教兒童記數字簡單方法圖 瀏覽:548
聯想增霸卡安裝方法 瀏覽:937
手機照片定製方法 瀏覽:249
人正確的呼吸方法 瀏覽:143
常用肌松檢測方法 瀏覽: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