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朗伯比爾定律兩個公式是什麼
朗伯比爾定律公式為A=lg(1/T)=Kbc。
A為吸光度,T為透射比,是投射光強度比上入射光強度,c為吸光物質的濃度,b為吸收層厚度,朗伯—比爾定律數學表達式。
基本介紹
朗伯比爾定律又稱比爾定律、比耳定律、朗伯-比爾定律、布格-朗伯-比爾定律,是光吸收的基本定律,適用於所有的電磁輻射和所有的吸光物質,包括氣體、固體、液體、分子、原子和離子。比爾-朗伯定律是比色分析及分光光度法的理論基礎。光被吸收的量正比於光程中產生光吸收的分子數目。
在分光光度分析中,比爾定律是一個有限的定律,其成立條件是待測物為均一的稀溶液、氣體等,無溶質、溶劑及懸濁物引起的散射;入射光為單色平行光。導致偏離朗伯-比爾定律的原因很多,但基本上可分為物理和化學兩個方面。物理方面主要是入射光的單色性不純所造成的;化學方面主要是由於溶液本身化學變化造成的。
㈡ 朗伯比爾定律的公式意義
比爾—朗伯定律數學表達式A=lg(1/T)=KbcA為吸光度,T為透射比,是透射光強度比上入射光強度 K為摩爾吸收系數.它與吸收物質的性質及入射光的波長λ有關.c為吸光物質的濃度 b為吸收層厚度
物理意義
物理意義是當一束平行單色光垂直通過某一均勻非散射的吸光物質時,其吸光度A與吸光物質的濃度c及吸收層厚度b成正比
㈢ 朗格比爾定律:A=kc中k怎麼確定
根據個人印象,K是吸收系數,他是根據多個不同濃度的標准溶液,來推算出的,根據以濃度為橫坐標,A為縱坐標,由不同濃度測量出的A值在X--Y坐標上,將各點連接成直線,就可以看出K就是這條直線的斜率
根據數學方法就很容易計算出斜率K值
㈣ 朗伯比爾定律計算公式
朗伯比爾定律計算公式:A=lg(1/T)=Kbc,A為吸光度,T為透射比(透光度),是出射光強度(I)比入射光強度(I0)。
朗伯比爾定律(Lambert-Beerlaw)是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定律,是描述物質對某一波長光吸收的強弱與吸光物質的濃度及其液層厚度間的關系。又稱比爾定律、比耳定律、朗伯-比爾定律(Beer-LambertLaw)、布格-朗伯-比爾定律,是光吸收的基本定律,適用於所有的電磁輻射和所有的吸光物質,包括氣體、固體、液體、分子、原子和離子。比爾-朗伯定律是比色分析及分光光度法的理論基礎。光被吸收的量正比於光程中產生光吸收的分子數目。
㈤ 吸光度比值的意義,它怎麼使用朗伯比爾定律
ABS(absorbance,吸光度)是指光線通過溶液或物質前的入射光強度與光線通過溶液或某一物質後的透射光強度的比值的以10為底的對數,即lg(I0/I1),其中I0為入射光強,I1為透射光強。 它受溶劑、濃度、溫度等因素的影響。
定義
吸光度(absorbance):是指光線通過溶液或某一物質前的入射光強度與該光線通過溶液或物質後的透射光強度比值的以10為底的對數(即lg(I0/I1)),其中I0為入射光強,I1為透射光強,影響它的因素有溶劑、濃度、溫度等等。
原理
吸光系數與入射光的波長以及被光通過的物質有關,只要光的波長被固定下來,同一種物質,吸光系數就不變。
當一束光通過一個吸光物質(通常為溶液)時,溶質吸收了光能,光的強度減弱。吸光度就是用來衡量光被吸收程度的一個物理量。
吸光度用A表示。
A=abc,其中a為吸光系數,單位L/(g·cm),b為光在樣本中經過的距離(通常為比色皿的厚度),單位cm , c為溶液濃度,單位g/L。
A=Ecl
影響吸光度的因數是b和c。a是與溶質有關的一個常量。此外,溫度通過影響c,而影響A。
符號A,表示物質對光的吸收程度。lg(I0/I1)式中I0是通過均勻的液體介質的一束平行光的入射光的強度;It是透射光強度;T是透射比。A值越大,表示物質對光的吸收越大。根據比爾定律,吸光度與吸光物質的量濃度c成正比,以A對c作圖,可得到光度分析的校準曲線。在多組分體系中,如果各組分的吸光質點彼此不發生作用,那麼吸光度便等於各組分吸光度之和,這一規律稱吸光度的加和性。據此可以進行多組分同時測定及某些化學反應平衡常數的測定。在吸光度測定中,為抵消吸收池對入射光的吸收、反射以及溶劑、試劑等對入射光的吸收、散射等因素,可選用雙光束分光光度計,並選光學性質相同、厚度相等的吸收池分別盛待測溶液和參比溶液。
㈥ 怎麼用吸光度計算溶液濃度!
可以使用朗伯比爾定律吸光度計算溶液濃度。
比爾—朗伯定律數學表達式:A=lg(1/T)=Kbc。A為吸光度,T為透射比(透光度),是出射光強度(I)比入射光強度(I0),K為摩爾吸光系數與吸收物質的性質及入射光的波長λ有關,c為吸光物質的濃度,單位為mol/L,b為吸收層厚度,單位為cm【b也常用L替換,含義一致】。
比爾定律適用於濃度小於0.01mol/L的稀溶液。因為濃度高時,吸光粒子間的平均距離減小,受粒子間電荷分布相互作用的影響,摩爾吸收系數發生改變,導致偏離比爾定律。因此待測溶液的濃度應該控制在0.01mol/L以下。
(6)朗伯比爾k值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比爾定律在有化學因素影響時不成立。解離、締合、生成絡合物或溶劑化等會對比爾定律產生偏離。離解是偏離朗伯-比爾定律的主要化學因素。溶液濃度的改變,離解程度也會發生變化,吸光度與濃度的比例關系便發生變化,導致偏離朗伯-比爾定律。
溶液中有色質點的聚合與締合,形成新的化合物或互變異構等化學變化以及某些有色物質在光照下的化學分解、自身的氧化還原、干擾離子和顯色劑的作用等,都對遵守朗伯-比爾定律產生不良影響。
㈦ 如何計算摩爾吸收系數
重鉻酸鉀的最大吸收波長為480nm,測定時選用光程b=1cm的吸收池,
配置重鉻酸鉀的溶液濃度為200ug/100ml,
重鉻酸鉀的摩爾質量為294g/mol,溶液濃度換算成以摩爾每升為200 乘0.000001/294/100/0.001=6.8乘0.000001。
在最大吸收波長下測定溶液的吸光度A=0.019。
根據朗伯比爾定律A=εcb,則摩爾吸收系數ε=A/cb=0.019/6.8/0.000001=2794L/mol.cm
(7)朗伯比爾k值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1、摩爾吸光系數的影響因素
摩爾吸光系數的大小與待測物、溶劑的性質及光的波長有關。
待測物不同,則摩爾吸光系數也不同,所以,摩爾吸光系數可作為物質的特徵常數。
溶劑不同時,同一物質的摩爾吸光系數也不同,因此,在說明摩爾吸光系數時,應註明溶劑。
光的波長不同,其吸光系數也不同。單色光的純度越高,摩爾吸光系數越大。
2、朗伯比爾定律的適用條件
(1) 入射光為平行單色光且垂直照射。
(2) 吸光物質為均勻非散射體系。
(3) 吸光質點之間無相互作用。
(4)輻射與物質之間的作用僅限於光吸收,無熒光和光化學現象發生。
(5)適用范圍:吸光度在0.2~0.8之間。
㈧ 大學儀器分析的一道小計算,帶星號的這一題該怎麼做 朗伯比爾定律,吸光度的題,括弧里的條件怎麼用
【3】題:
已知Cs = 16.0 ug/L;As = 0.25; Ax = 0.32; M =207.0 g/mol
(1) 求 試液 Pb2+的濃度(Cx)
(2)求摩爾吸光系數
【答】(1):試液 Pb2+的濃度(Cx)
Cx =(0.32/0.25)16.0 ug/L = 20.5 ug/L
【答】(2)求摩爾吸光系數:依據 A= abc, b= 1.0cm
c=16.0 x10^-6/207 = 7.7 x10^-8 mol/L
求摩爾吸光系數 {a} = 0.25/1.0/7.7 x10^-8 = 3.2x10^6 L/cm · mol
㈨ 化學 水質監測簡答題 測定廢水中鉛原理(儀器分析法)的方法和計算公式 (附圖)
【】環境監測的污染水體的鉛,較多的是採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定量依據是朗伯比爾定律: A= kC
【】定量方法是:標准曲線法(求得計算因子Bs);
【】取水試樣(v),前處理後進樣,測定吸光度A,即可在標准曲線上查得鉛的微克數(m)
【】結果計算(mg/L)= m/v (如果前處理有稀釋,再乘以稀釋倍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