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經緯儀測距公式
經緯儀測距公式為D=L*(cosa)^2
將一個水準尺豎直放在待測點處,經緯儀照準某個整高程刻劃,讀出下絲和上絲的水準尺讀數,求差,差乘100得到L。
求出整刻劃處的垂直角(盤左時,用豎直角讀數與90度相減,取絕對值就行,此值為a),然後用D=L*(cosa)^2,即可算出距離,^2是平方的意思。
(1)經緯儀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應用舉列(已知A、B兩點的坐標,求取C點坐標):
是在已知坐標的A、B兩點中一點架設儀器(以儀器架設在A點為例),完成安置對中的基礎操作以後對准另一個已知點(B點),然後根據自己的需要配置一個讀數1並記錄,然後照準C點(未知點)再次讀取讀數2。
讀數2與讀數1的差值既為角BAC的角度值,再精確量取AC、BC的距離,就可以用數學方法計算出C點的精確坐標。
2. 經緯儀的計算方法
視線水平,h=i-s
(i:儀器高,為一起
橫軸
至樁頂距離,s:中絲讀數,為
十字絲
中絲在標尺上讀數)。
視線傾斜,h=0.5Klsin2a
(K:視距乘常數;a:視線豎直角,l:上,下
視距
絲讀數之差)
3. 經緯儀高差計算公式
高差d=k×l×cosA×sinA+儀器的高度-中絲的讀數。
其中k=100,l為上下絲讀數差, A為豎直角。
它是集光、機、電、計算為一體的自動化、高精度的光學儀器,是在光學經緯儀的電子化智能化基礎上,採用了電子細分、控制處理技術和濾波技術,實現測量讀數的智能化。
可廣泛應用於國家和城市的三、四等三角控制測量,用於鐵路、公路、橋梁、水利、礦山等方面的工程測量,也可用於建築、大型設備的安裝,應用於地籍測量、地形測量和多種工程測量。
(3)經緯儀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經緯儀廣泛應用於軍事、建設等諸多行業。電子經緯儀是集光、機、電、計算為一體的自動化、高精度的光學儀器,是在光學經緯儀的電子化智能化基礎上,採用了電子細分、控制處理技術和濾波技術,實現測量讀數的智能化。
電子經緯儀既可單獨作為測角儀器完成導線測量等測量工作,又可與激光測距儀、電子手簿等組合成全站儀,與陀螺儀、衛星定位儀、激光測距機等組成炮兵測地系統,實現邊角連測、定位、定向籌各種測量。
在採用點陣式雙面雙排液晶顯示和標準的通訊介面後,既可直接讀數,同時又可實現數據通訊。電子經緯儀能夠實現數據的液晶顯示,誤差補償,尤其是對儀器本身工藝上所產生誤差進行補償和校正,使電子經緯儀測量時,能夠以較少的測量前期工作達到較高的精度,大大減輕了測量作業量。電子經緯儀對誤差的修正和測量是通過按鍵設定和操作來實現的。
4. 經緯儀的計算方法
視線水平,h=i-s
(i:儀器高,為一起橫軸至樁頂距離,s:中絲讀數,為十字絲中絲在標尺上讀數)。
視線傾斜,h=0.5Klsin2a
(K:視距乘常數;a:視線豎直角,l:上,下視距絲讀數之差)
5. 經緯儀 水準儀的計算公式
高程=(上絲度數減下絲度數)*100*餘弦豎直角的平方*正切豎直角+儀器高-中絲度數
6. 求建築放線經緯儀計算方法
使用經緯儀放線需要先確定兩個基準點,採用其中一個近目標基準點做為設站點,另一個為後視點。後視點X-設站點X=DX,後視點Y-設站點Y=DY,arctg(DY/DX)根據象限確定基準方位角。目標點X-設站點X=DX1,目標點Y-設站點Y=DY1,arcgy(DY1/DX1)根據象限確定目標方位角,DY1與DX1平方和開方值即設站點與目標點距離。設站點立鏡,對准後視點鎖定水平度盤,調整讀數為基準方位角,解鎖水平度盤旋轉到目標方位角度數鎖定,沿目標方向水平丈量與目標點距離即可定點。
以上為概要做法,如需要詳細說再追問,實在要說明了篇幅太長。
經緯儀視距法測距
視距法測距所用的工具是經緯儀和視距尺.利用經緯儀望遠鏡中十字絲的上下兩根短橫絲,在視距尺上讀得的上下兩數之差以及其他一些數據,即可算出安置儀器點到立尺點的水平距離和高差.
一、視距法測距原理
若在等腰三角形中有一條邊和一個角為已知,就可以推算出另一條邊長,這便是視距法測距的簡單工作原理.
二、視距計算公式
(一)視准軸水平時的視距公式
如圖,為視距絲間隔,為定角,F為物鏡前焦點,f為焦距,s為物鏡離儀器中心的距離,為尺間隔,d』為焦點到視距尺的距離,D』為AB之間的水平距離.
由圖可以看出:≌,所以有:
,即
因,故有.設,則上式改寫為:
C——視距乘常數.製造儀器時,一般將C設計為100.
Q——視距加常數.對於內調焦望遠鏡,其加常數接近於0,可忽略不計.
(二)視准軸傾斜時的視距公式
1、水平距離公式
若兩點高差很大,則不可能用水平視線進行視距測量,必須把望遠鏡視准軸放在傾斜位置,如尺子仍豎直立著,則視准軸不與尺面垂直,上面推導的公式就不適用了.若要把視距尺與望遠鏡視准軸垂直,那是辦不到的.因此在推導水平距離的公式時,必須導入兩項改正:(1)對於視距尺不垂直於視准軸的改正;(2)視線傾斜的改正.水平距離公式為:
其中:δ為豎角.
2、高差公式
其中:i為儀器高,L為目標高.
三、視距法測距的作業方法
1、將經緯儀安置在測站上,對中、整平;
2、量儀器高i(量至厘米);
3、將視距尺立於待測點上,用望遠鏡瞄準視距尺,分別讀出上、下視距絲和中絲讀數,再讀取豎盤讀數,並將所有讀得的數據記入視距測量手簿中.
4、根據上、下絲視距讀數,算出尺間隔t,把豎盤讀數換算為豎角,再計算測站到測點的水平距離和高差.
8. 經緯儀的角度測量和計算。
一種光電經緯儀橫軸差的測量方法,在室外利用北極星移動緩慢的特點,在較短的測量時間內,假定北極星是按線性移動的。首先,選擇大氣湍流較小的清晨或傍晚,對地面方位標,使光電經緯儀望遠鏡處於正鏡位置,測出正鏡方位角度;使光電經緯儀望遠鏡處於倒鏡位置,測出倒鏡方位角度;通過公式計算得到儀器的照準差。作為計算橫軸差的基礎;選擇天氣狀況較好的晴朗夜晚,選用高仰角的亮星,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對北極星任意測出光電經緯儀處於正鏡位置的方位角度和高低角度、兩次光電經緯儀處於倒鏡位置的方位角度和高低角度;或者,一次光電經緯儀處於倒鏡位置的方位角度和高低角度,兩次光電經緯儀處於正鏡位置的方位角度和高低角度。利用計算公式,准確解算出對該星已知時刻的正、倒鏡角度,又利用已測量的照準差數據,計算光電經緯儀的橫軸差。
9. 經緯儀測豎直角的計算方法
你好!
豎直角是測量視線與水平線構成的夾角,仰角為正,俯角為負。當視線水平時無論盤左還是盤右,豎盤讀數都是一個定數,即90°的整數倍。但是這個數到底是多少,必須在測量豎直角前搞清楚,具體方法如下:
將望遠鏡放在大致水平的位置,觀察一個讀數,然後慢慢抬起望遠鏡,觀察讀數是減少還是增加,因為仰角為正,所以當讀數增加時,
豎直角=目標讀數-視線水平讀數
如果減少
豎直角=視線水平讀數-目標讀數
豎直指標差是本來當經緯儀視線水平時,豎盤讀數應為90°的整數倍,但是讀數卻與90°或270°有一個差值,這個差值就是豎盤指標差了。
豎直指標差計算公式為:1/2(盤右觀測的豎直角-盤左觀測的豎直角)
豎盤指標差可以通過盤左,盤右觀測豎直角取平均值來消除
滿意請採納,不懂請發問,答題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