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般的污水處理排泥量怎麼計算的
1剩餘污泥量計算方法
在活性污泥工藝中,為維持生物系統的穩定,每天需不斷有剩餘污泥排出。它們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一是由降解有機物BOD所產生的污泥增殖,二是進水中不可降解及惰性懸浮固體的沉積。因此,剩餘干污泥量可以用式(1)計算:
ΔX=(Y1+Kdθc)Q(BODi-BODo)+fPQ(SSi-SSo)(1)
式中ΔX———系統每日產生的剩餘污泥量,kgMLSS/d;
Y———污泥增殖率,即微生物每代謝1kgBOD所合成的MLVSSkg數;
Kd———污泥自身氧化率,d-1;
θc———污泥齡(生物固體平均停留時間),d;
Y1+Kdθc———污泥凈產率系數,又稱表觀產率(Yobs);
Q———污水流量,m3/d;
BODi,BODo———進、出水中有機物BOD濃度,kgBOD/m3;
fP———不可生物降解和惰性部分佔SSi的百分數;
SSi,SSo———進、出水中懸浮固體SS濃度,kgSS/m3。
德國排水技術協會(ATV)制訂的城市污水設計規范中給出了剩餘污泥量的計算表達式[1]。此式與式(1)本質相同,只是更加細致,考慮了活性污泥代謝過程中的惰性殘余物(約占污泥代謝量的10%左右)及溫度修正。綜合污泥產率系數YBOD(以BOD計,包含不可降解及惰性SS沉積項)寫作:
YBOD=0 6×(1+SSiBODi)-(1-fb)×0 6×0 08×θc×FT1+0 08×θc×FT(2)
FT=1 702(T-15)(3)
式中fb———微生物內源呼吸形成的不可降解部分,取值0 1;
FT———溫度修正系數。
比較(1),(2)兩式,可知在ATV標准中動力學參數Y,Kd分別取值0.6和0.08d-1,進水中不可降解及惰性懸浮固體(fP部分)占總進水SS的60%。由於剩餘污泥中揮發性部分所佔比例與曝氣池中MLVSS與MLSS的比值大體相當,因此剩餘干污泥量也可以表示成下式:
ΔX=YobsQ(BODi-BODo)f(4)
式中f=MLVSSMLSS;其他符號意義同前。
式(4)與式(1)是一致的,均需確定Yobs。
㈡ 每噸廢水產生多少污泥 如何計算
物理沉降階段產生的無機污泥,可以通過沉降前後廢水中SS的減少量計算;生化處理階段活性污泥的增加可以通過廢水BOD5的消減量計算,公式為0.68*BOD5消減量(此時單位為BOD5的單位);兩種污泥之和則為單位廢水量產生的污泥總量。
㈢ 污水處理廠污泥產生量的計算方法有哪些
有一些經驗值可以幫助
德國公式計算,處理每1萬m3/d污水的剩餘污泥產量為1.12~1.33 t DS/d,
美國Auqa公司模擬模型計算,干污泥產量為0.92~1.42/d;
我國現行規范,每1萬m3/d污水的剩餘污泥產量為1.01~1.25 t DS/d
國內污水廠污泥產量統計:產泥率為1.04~1.64 t DS/萬m3污水?d,平均為1.25 t DS/萬m3/d。
㈣ 污水中污泥產生量有沒有計算公式
產泥量=(0.4~0.6)COD*Q+(0.9~1.0)SS*Q-(0.03~0.05)MLSS*V
㈤ 污水中表面負荷、污泥負荷怎麼計算
1.表面負荷
單位時間內通過沉澱池單位表面積的流量,稱為表面負荷或溢流率,常用q表示,q=Q/A(即流量與表面積的比值)
2.污泥負荷
曝氣池內每公斤活性污泥單位時間負擔的五日生化需氧量公斤數。其計量單位通常以kg/(kg·d)表示。
污泥負荷(Ns)是指單位質量的活性污泥在單位時間內所去除的污染物的量。污泥負荷在微生物代謝方面的含義就是F/M比值,單位kgCOD(BOD)/(kg污泥.d) 在污泥增長的不同階段,污泥負荷各不相同,凈化效果也不一樣,因此污泥負荷是活性污泥法設計和運行的主要參數之一。一般來說,污泥負荷在0.3~0.5kg/(kg.d)范圍內時,BOD5去除率可達90%以上,SVI為80-150,污泥的吸附性能和沉澱性能都較好。
污泥負荷的計算方法:
Ns=F/M=QS/(VX)
式中
Ns ——污泥負荷,kgCOD(BOD)/(kg污泥.d);
Q ——每天進水量,m3/d;
S ——COD(BOD)濃度,mg/L;
V ——曝氣池有效容積,m3;
X ——污泥濃度,mg/L。
㈥ 工業污泥量怎麼計算
有兩種估演算法:
第一種根據COD減量,根據COD降解的量加上混凝葯劑,折算成干污泥量。然後根據出泥的含水率放大成污泥量。
第二種是初略演算法,比如印染廢水處理的污泥大約是0.3%(含水率在80~85%)。
污水處理中產生的污泥數量,依污水水質與處理工藝而異。城市生活污水按每人每天產生的污泥量計算。例如,當沉澱時間為1.5h,含水率為95%,每人每天產生初沉池污泥量為0.4~0.5L/d·人。污泥量也可通過物料平衡來推算,但實際上一般是通過經驗積累實測數據。
㈦ 污水中CODcr如何計算
COD是計算不出來的,要通過測量。
標准法是去水樣(或稀釋水樣)在特定條件下(強酸、催化劑、加熱迴流20分鍾)與重鉻酸鉀反應,剩餘的重鉻酸鉀用硫酸亞鐵銨滴定,試亞鐵靈做指示劑,直至出現棕紅色,計算消耗的重鉻酸鉀。
可以計算的是ThOD(理論需氧量),不過污泥中成分、濃度都不清楚,所以沒法計算。
㈧ 污水處理控制排泥量各種計算公式
排泥量=(實測MLSS-維持MLSS)×好氧池體積/迴流污泥濃度
排泥量=(MLSS×好氧池容積-BOD5×流量/(F/M)}/迴流污泥濃度
排泥量=MLSS/RSS×曝氣池體積/SRT
㈨ 污泥cod負荷是什麼意思
1、污泥負荷(Ns)是指單位質量的活性污泥在單位時間內所去除的污染物的量。污泥負荷在微生物代謝方面的含義就是F/M比值,單位kgCOD/(kg污泥·d)或kgBOD/(kg污泥·d)。
2、污泥負荷的計算方法:
Ns=F/M=QS/(VX)
式中 Ns ——污泥負荷,kgCOD(BOD)/(kg污泥.d);
Q ——每天進水量,m3/d;
S ——COD(BOD)濃度,mg/L;
V ——曝氣池有效容積,m3;
X ——污泥濃度,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