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病毒復制方法視頻教學

病毒復制方法視頻教學

發布時間:2022-07-31 07:42:38

① 【求救】病毒自動復制生成原程序名+空格.exe 高手進!!200分!!

手動清除病毒的法子,比較麻煩,比重裝系統或使用專殺工具肯定麻煩點,而且我提供的法子未必能夠根除這個病毒,手動清除病毒和修復感染文件可能有疏漏。
我可以告訴一些我知道的法子,樓主可以試試跟這個病毒較較勁,但樓主應當知,某些病毒是感染全盤,無限復制,甚至清除之後又再生的頑固病毒。有些病毒甚至可以在被不徹底清除後,從被感染篡改的程序那裡重生。
我雖然可以告訴給樓主一些清除病毒的方法,但最簡單有效的法子,仍然是重裝系統或使用專殺工具。

我告訴給樓主的幾個手動清除病毒的法子如下:
首先斷網,關閉無關程序,打開進程管理器,找到認為是病毒的進程,右鍵點擊打開這個進程所在文件夾,就可以找到病毒源體,在此之前要先設置顯示隱藏文件及文件後綴名。
注意在對認為是病毒原文件的文件動手前,謹慎,不要錯刪系統文件了,有的病毒木馬偽裝成系統文件。刪除病毒原文件前,要先關閉病毒進程。
找到病毒原文件後,有幾個方法可以試試,再次提醒,謹慎操作,不要誤刪誤操作系統文件,搞得系統崩潰。做之前最好備份好重要數據和系統。

方法:

1.進安全模式或光碟WIN PE系統,修改病毒原文件的名字,另外隨便建立一個比如記事本的文件,把新建的文件改成病毒原文件的名字,並把病毒原文件刪到回收站。這是為了達到隔離替換的效果,刪到回收站是為了如果刪錯好恢復還原。也可以用DOS下的replace命令替換。同時有些病毒可以隱藏在回收站,如果是這種病毒就要清空回收站。

2.打開360啟動項管理器,使用啟動項管理器,禁止認為是病毒進程的文件啟動,或者使用360強制刪除工具刪除認為是病毒原文件的東西。也可以修改注冊表,刪除認為是病毒的啟動項。也可以用360進程管理來關閉病毒進程。

3.找到病毒原文件後,復制病毒原文件的名字,在網上查,找這個病毒的相關資料看看,並且下這個病毒的專殺工具,運行專殺工具來清除這個病毒並修復文件。也可以試試網上教的針對這個病毒的清除病毒方法。

4.在DOS下刪除病毒原文件。

5.打開WIN進程管理器,點查看,PID,找到病毒原文件進程的PID,然後打開CMD,輸入「ntsd -c q -p 病毒PID」的命令可以強行關掉病毒進程,比如,如果病毒進程PID為3556,那麼輸ntsd -c q -p 3556就OK。

6.有的病毒進程不止一個,要同時批量關閉病毒進程,可以把「ntsd -c q -p 病毒PID」這個命令寫成BAT並運行。比如要同時關閉兩個病毒進程,兩個病毒進程PID分別為333,334,可以把「ntsd -c q -p 333
ntsd -c q -p 334;」寫進一個新建的文本記事本,兩條命令中間是回車,然後把文件名改為"newbat.bat"或"*.bat",文件名前綴可以隨便寫,後綴改為「bat」就行,然後運行這個「bat」文件就可以強制關閉兩個PID分別為333,334的進程。

7.XP系統,在CMD下使用「taskkill /im aaa」命令,比如病毒進程名為「virus.exe」,在CMD下輸入「taskkill /im virus.exe」就關閉「virus.exe」進程,運行後系統會返回結果。

8.限制病毒運行,之後重啟的話病毒是無法運行的,即使在啟動里有。
設置方法如下:
(1)在「開始」「運行」處執行gpedit.msc命令,啟動組策略編輯 器,或者運行mmc命令啟動控制台,並將「組策略」管理單元載入到控制台中;
(2)依次展開「『本地計算機』策略」「用戶設置」「管理模板」,點擊「系統」,雙擊右側窗格中的「不要運行指定的Windows應用程序」策略,選擇「已啟用」選項,並點擊「顯示」。
(3)點擊「添加」,輸入不運行的應用程序名稱,如logo1_.exe,點擊「確定」,此時,指定的應用程序名稱添加到禁止運行的程序列表中。
(4)點擊「確定」返回組策略編輯器,點擊「確定」,完成設置。

9.有些病毒或惡意文件會在每個分區下自動建立autorun.inf文件夾並隱藏,我們可以手動建立名為 autorun.inf文件夾,並在屬性里設置「只讀」和「隱藏」,將每個分區下自動運行關閉。

10.清查注冊表,看注冊表是否有可疑項目,刪除可疑項或修復,這個需要對注冊表十分了解,並有經驗。重啟並觀察病毒進程是否仍然在運行。如清除成功,打好補丁,弄好殺軟,做好其他類似的維護工作,包括可以用多種殺軟多次重復查殺,並備份系統。

再次提醒,謹慎操作,不要誤刪誤操作系統文件,搞得系統崩潰。做之前最好備份好重要數據和系統。

此外,以上步驟有可能要幾個相關步驟一起用,最好用專殺工具,便於全面地清除病毒和修復感染環境及系統環境、系統文件等。

② 病毒基本結構、復制過程、致病機理

1、基本結構:病毒的蛋白質外殼稱為衣殼,遺傳物質多為RNA或DNA。衣殼與核酸分子統稱為核衣殼,必須在活細胞內寄生並以復制方式增殖。

2、復制過程:病毒的復制過程大致分為:吸附,注入(遺傳物質),合成(逆轉錄/整合入宿主細胞DNA),裝配(利用宿主細胞轉錄RNA,翻譯蛋白質再組裝),釋放五個步驟。

3、致病機理:

病毒對宿主細胞的直接作用:不同種類的病毒與宿主細胞相互作用,可表現出不同的形式。除進入非容納細胞後產生頓挫感染而終止感染外,還可表現為溶細胞感染、穩定狀態感染、細胞凋亡、細胞增殖和轉化、病毒基因的整合以及包涵體的形成等。

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免疫病理導致的組織損傷在病毒感染中常見。誘發免疫病理反應的抗原,除病毒外還有因病毒感染而出現的自身抗原。此外,有些病毒可以直接侵犯免疫細胞,破壞其免疫功能。

③ 病毒是如何復制的

概述

是一類個體微小,無完整細胞結構,含單一核酸(DNA或RNA)型,必須在活細胞內寄生並復制的非細胞型微生物。

原指一種動物來源的毒素。「virus」一詞源於拉丁文。病毒能增殖、遺傳和演化,因而具有生命最基本的特徵。其主要特點是:①含有單一種核酸(DNA或RNA)的基因組和蛋白質外殼,沒有細胞結構;②在感染細胞的同時或稍後釋放其核酸,然後以核酸復制的方式增殖,而不是以二分裂方式增殖;③嚴格的細胞內寄生性。

病毒的形態

(1) 球狀病毒;(2)桿狀病毒;(3)磚形病毒;(4)有包膜的球狀病毒;(5)具有球狀頭部的病毒;(6)封於包含體內的昆蟲病毒。

病毒的大小

較大的病毒直徑為300-450納米,較小的病毒直徑僅為18-22納米

病毒的組成

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質外殼組成。

病毒的復制過程叫做復制周期。其大致可分為連續的五個階段:吸附、侵入、脫殼、病毒大分子的合成、病毒的裝配與釋放

結構

最簡單的病毒中心是核酸,外麵包被著1層有規律地排列的蛋白亞單位,稱為衣殼。構成衣殼的形態亞單位稱為殼粒,由核酸和衣殼蛋白所構成的粒子稱為核殼。較復雜的病毒外邊還有由脂質和糖蛋白構成包膜。核殼按殼粒的排列方式不同而分為3種模式:二十面體對稱,如脊髓灰質炎病毒;螺旋對稱,如煙草花葉病毒;復合對稱,如 T偶數噬菌體。在脂質的包膜上還有1種或幾種糖蛋白,在形態上形成突起,如流感病毒的血凝素和神經氨酸酶。昆蟲病毒中有1類多角體病毒,其核殼被蛋白晶體所包被,形成多角形包涵體。
復 制

病毒復制指病毒粒入侵宿主細胞到最後細胞釋放子代毒粒的全過程,包括吸附、進入與脫殼、病毒早期基因表達、核酸復制、晚期基因表達、裝配和釋放等步驟。各步的細節因病毒而異。
核酸復制

DNA病毒按照經典的沃森-克里克鹼基配對方式進行 DNA復制。乳多泡病毒的環狀 DNA按「滾環」模式進行復制時,需要有核酸內切酶和連接酶參與。病毒RNA是通過半保留方式復制的,即以病毒RNA(vRNA)為模板,同時轉錄幾個互補鏈(cRNA),cRNA轉錄完成並脫落後,又以同樣方式再轉錄出新的vRNA。因此,在感染細胞中可以查出具有部分雙鏈結構而又拖著多條長短不同單鏈「尾巴」(正在合成中的互補鏈)的「復制中間體」。

病毒核酸復制所需酶的來源也各不相同。SV40DNA合成所需的酶都來自宿主。含RNA的Qβ噬菌體、小RNA病毒科和含ssRNA的植物病毒所需RNA多聚酶的某個亞基,可能由病毒基因編碼,而其他亞基來自宿主。皰疹病毒DNA復制所需的酶,部分地由病毒編碼,如DNA多聚酶和胸苷激酶,可能還有核苷酸還原酶。痘類病毒的獨立自主能力最強,甚至能在去核細胞中進行DNA復制,其基因組至少能為75種蛋白質編碼,包括DNA多聚酶、胸苷激酶、脫氧核糖核酸酶和聚核苷酸連接酶。

計算機病毒
計算機病毒不是我們所說的熟悉的生物病毒,計算機病毒是一個程序,一段可執行代碼。但是,計算機病毒就像生物病毒一樣,有獨特的復制能力。同生物病毒一樣計算機病毒可以很快地蔓延,而且常常難以根除。它們能把自身附著在各種類型的文件上。當文件被復制或從一個用戶傳送到另一個用戶時,它們就隨同文件一起蔓延開來。
除復制能力外,計算機病毒還有其它一些和生物病毒一樣的共同特性:一個被病毒感染的程序能夠傳送病毒載體,如同傳染病。當你看到病毒載體似乎僅僅表現在文字和圖象上時,它們可能也已毀壞了文件、再格式化了你的硬碟,刪除了驅動或造成了其它各種類型的災害。若是病毒並不寄生於單獨一個被感染的程序,它還能通過占據存儲空間給你帶來麻煩,並降低你的計算機的全部性能。和生物病毒在傳播上的相似是「計算機病毒」名稱的由來。

④ 病毒是怎麼進行自我復制的

1.侵入細胞:一般病毒會將其DNA或RNA注入被侵細胞,其蛋白質外殼留在細胞外;
2.復制:在細胞內通過大量復制DNA或RNA及其蛋白質外殼;
3.組裝:DNA或RNA與蛋白質外殼結合成為新的病毒個體;
4.釋放:細胞破裂,新的病毒個體被釋放出來

⑤ 病毒自我復制是啥

生物病毒在用尾絲抓取細胞後釋放一種溶解酶,溶解細胞壁,將本身遺傳物質注入細胞,
病毒和細胞的遺傳物質都是核酸
它們的基本結構單位都是核苷酸
它們都是由核苷酸連成的鏈

遺傳片段就是一段核苷酸鏈

病毒入侵後可以通過特定的酶將細胞的核酸切
也可能將自己的一段核酸通過連接酶接到細胞的遺傳物質上,
利用細胞的核糖體,蛋白質合成本身蛋白質,以原遺傳物質為模板,復制病毒遺傳物質,組裝後便是新的病毒
當數量達到一時,會釋放溶解酶溶解細胞壁,病毒子代便被釋放,這就是所謂的病毒復制

⑥ 怎麼要在DOS下殺毒!請詳細點!謝了!

早在win95盛行的年代,流行在機器上的病毒,也不過就是一些文件型病毒和引導區型病毒,最大的破壞效果也就是導致系統運行變慢、文件不能運行,遇到BT一點的,還會刪除或者格式化硬碟和破壞硬碟分區表。那時的網路沒有現在這樣普及,個人上網還是一件「奢侈」的事情。NTFS分區也沒有應用到個人家庭的PC中(僅僅在NT操作系統中應用)。所以那個時候病毒也沒有現在這樣厲害,在傳播性和殺傷程度上都不如現在,也沒有很多的木馬病毒,最多也就是「冰河木馬」和「 BO 」。但是由於他們的病毒機制和語言編寫方面的原因,導致他們的客戶端隱蔽性不好,可以在按下「ctrl+alt+del」鍵的時候,被用戶發現運行在內存中。對於注冊表的修改,也僅僅限於修改啟動項目,使自己可以開機載入。在那個年代,我們防範病毒的意識也僅僅停留在D版軟體和軟盤的使用方面。到現在我還清楚的記得,當時學校機房的老師不允許使用自己的軟盤時的情景――臉拉的老長,在每個人身邊渡來渡去的,要是被發現誰偷偷使用,輕者遭到橫眉冷對,重者會被「驅逐出境」。而且在不了解內情的情況下,還會遭到「千夫指」――眾多同學認為你是害群之馬,拋以鄙夷的眼光。(其實是老師生氣,不許玩那時經典的、盼望以久的、打發時間的好游戲-「瑪力兄弟」)

在那個時候殺毒也顯得是那麼簡單(技術方面)的事情,插入張D版的K***的軟盤(那時玩電腦的人手一張,代替計算機系學生證了),啟動機器,一陣硬碟配合小喇叭(那時沒有音箱)「滴、滴..」的聲音響過,和滿屏幕的「found xxxx virus ,killed!!不停的閃過,病毒就解決完了。

但是現在的病毒遠遠沒有那麼簡單,不論是傳播方法還是殺傷力,都更勝一籌。由於操作系統的不斷升級(98-->98se-->me-->2000-->xp),病毒也在不斷的升級。過去DOS下的引導區病毒已經不是病毒世界的中心(有消息說最近引導型病毒有回升的趨勢),開始發展到以木馬病毒為主的局面。由於現在網路的飛速發展和普及,幾乎每個人都可以上網,所以給病毒帶來了傳播的「溫床」。以哲學角度看問題,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事物個有利弊么),唯有加緊防範。而現在的木馬病毒遠非最初的「冰河」和「BO」那麼簡單。開後門、監聽埠、自我隱藏、復制、偷取游戲密碼、銀行、股票賬號及機器上其他重要信息、惡意刪除文件、甚至是偷偷幹掉正在運行的各種實時殺毒監控程序……等等,讓我們感到防不勝防。

最初的木馬不過是通過文件合並器合並成其他類型的文件引誘用戶運行或者D版軟體盤上本身攜帶,通過郵件傳播的都很少。但是現在的網路安全隨著我們網路更加平民化顯得更加脆弱。多少年前,我們從沒有想到過瀏覽一個網站,就會使機器中毒的事情,現在層出不窮、筆筆皆是。(很多網友莫名其妙的中毒也是由於此類惡意網站所至)如何防範網路安全,如何使自己免受病毒困擾,成了現在每個人關心的話題。畢竟病毒帶給我們的損失太大了。當年CIH病毒肆虐的時候導致主板報廢的消息,震驚了多少業界人士。

在這里我提醒大家注意的一點就是:「千萬不要以為殺毒軟體是萬能的,有了正版殺毒軟體和最新病毒庫就『無敵』了!」這是極其錯誤的概念。畢竟病毒資料庫都是在出現新病毒之後,分析出病毒代碼填充的,才可以查殺。萬一哪天「橫走江湖」的你正好「倒霉」,遇見「新品種」,偏偏又是一個「狠角」%#……^#¥^#%#…… 恐怕到時候預哭無淚啊!殺毒軟體永遠是跑在病毒後面的「追捕」,而不是預知災難和未來的「先知」。先有雞和先有蛋的問題也許我們永遠也弄不清楚,但是病毒和殺毒軟體兩者,永遠是病毒在先!請大家時刻注意自我安全防範。謹記!!

病毒的簡單發展和危害,我想給大家介紹的差不多了,接著就是要回答大家提出的為什麼有些病毒「殺不掉」或者「再次回來」這個問題。其實這兩個問題涉及的完全是同一個方面,就是是如何殺毒?別笑,殺毒不是每個人都會的。有人認為「不就是簡單的WIN操作么?在windows下運行瑞星就可以了,我常常那麼殺,也沒有什麼問題啊?」實際非也。我只能說那是你老兄運氣好,運氣不好的可是大多數。絕對不要在帶毒環境下殺毒,那樣做幾乎是零效果。

現在擁有電腦的朋友們,很多沒有經歷過DOS時代(絕非以老賣老),僅僅是在圖形桌面和滑鼠點擊下成長的,所以對於引導區、病毒的傳染、復制方面不是很了解,有的甚至跟本就不了解。甚至是談「毒」色變,把機器一切不正常現象都歸於-「是有病毒了吧?」非也,告訴大家病毒很簡單,人做的程序而已,別怕。其實病毒機理無非就是「感染-》優先運行-》自我復制-》隱藏、破壞-》傳播」幾個步驟。熟悉了這些,我們就可以知道,殺毒到底要從什麼方面入手。先就簡單的說說病毒的感染和傳播方法。

1、 引導區型病毒 感染啟動扇區(包括軟盤),在每次開機時讀區引導區也就激活了病毒 加入內存。傳播方式是通過軟盤的讀寫。

2、 文件型病毒 感染 .exe \.com為擴展名的可執行文件,常駐內存,感染此後載入到內存的應用程序。修改程序文件,導致文件不能使用。

3、 破壞型病毒 惡意刪除文件或者格式化硬碟,第一時間加入內存,實行破壞活動

4、 木馬型病毒 自我復制、自我隱藏、開機載入、竊取破壞於一身的病毒

5、 惡意網站 通過惡意代碼和IE漏洞侵害用戶,偷偷下載和運行帶有木馬的程序

剩下的宏病毒和腳本病毒先不討論

不難發現,所有病毒的感染方式都是以第一時間佔領機器,取得領導權,並且常駐內存,感染所有今後進入內存的程序為目的。所以對他們下手,也就有了初步的思路。這就是你和病毒之間,到底誰能先擁有機器的「領導權」問題。如果先讓病毒佔領機器,無疑你就是「攻擊戰」,攻擊戰看似簡單,但是可惜和病毒使用的武器是同一個東東――「你的愛機」。如果你的愛機先聽了病毒的指揮,恐怕攻擊戰不好打啊,既要奪「武器」,又要「擒賊首」,太被動了。有的時候,愛機跟本不會幫你解決問題,就是因為病毒先佔領了機器。

舉個例子,比如很多時候,我們殺毒時遇見「文件正在使用「或者」清除失敗」這樣的報告,原因就是如此,病毒先佔領了機器,啟動了windows。Windows是決不會允許你對正在運行的程序進行殺毒和刪除的。(加一個特殊情況:當檢查到壓縮文件的時候,瑞星可能提示,需要解壓縮之後才可以刪除病毒。因為瑞星不能改變你的壓縮文件內部結構,所以你最好乖乖的聽話,把這個壓縮文件解壓到一個臨時目錄下 殺毒後 再次壓縮打包就可以了。如果這個壓縮文件不是很重要,就直接刪除好了,再次去下載新的無毒的壓縮文件,不要解壓的時候處理不善 造成病毒泄露)

而很多病毒在當時被報告「已清除」但是再次開機或者過幾天再次出現的原因是因為病毒有復制功能,並且先佔領機器並執行了自己,只要讓它先擁有了機器的「領導權」,他會再次將自己復制,並再次感染。這樣的惡夢循環不斷。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常常我們在windows下殺毒殺不掉或者殺掉之後再次感染的原因。

既然問題分析清楚了,那麼解決的辦法也應運而生,那就是脫離windows環境殺毒,爭取第一時間取得機器領導權是首要問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使用DOS啟動盤殺毒(瑞星A盤)。為什麼使用DOS啟動盤殺毒就可以真正的殺掉病毒呢?不是啟動盤里的瑞星更厲害,而是用軟盤啟動的時候,不通過硬碟引導,不啟動windows。Windows啟動的時候根據注冊表載入了大量的程序,其中就包括病毒程序,因為經過病毒的修改,啟動項目和其他驅動一樣被寫進了注冊表啟動項目。但是一但通過軟盤引導系統,就不會執行windows注冊表配置,病毒自然也就無法第一時間佔領機器了。機器已經歸我們所有了,病毒只能是束手就擒。同志們!殺啊!殺 殺!!解氣去!!

有很多朋友是瀏覽網頁的時候,不知不覺的中了「招」。解決辦法只能是防範第一,殺毒第二。主要是打開瑞星監控並及時的把IE的補丁打上,升級最高版本。打上系統補丁。但是對於病毒,我們始終只能是防範,而不是先知。所以給各位常在網上走的朋友提個醒「防患於未然,多多提高警惕吧」!

回答一些朋友的問題

很多朋友說我的機器是2000系統和XP系統 系統分區是NTFS的,據我看瑞星說明書,瑞星A盤具有殺NTFS分區的功能,請各位放心好了。

還有朋友說自己的機器上沒有軟碟機怎麼辦?我只能說很遺憾,也許你可以殺毒(安全模式),但是遠不如DOS下殺的更徹底。我在這里建議大家配機器的時候,給自己的機器加個軟碟機有利無害!大家肯定都懂得什麼是有備無患,真正遇見問題的時候,我想遠不是幾十塊錢鈔票可以解決的吧,鈔票不能恢復數據,不能殺毒,不能啟動!還是加個軟碟機吧。

看了很多朋友的回復帖子,發現很多人建議在安全模式下殺毒。我一直對這個方法持不贊成態度。實際安全模式也僅僅是不載入一些驅動程序,當你執行安全模式的時候,相信你也能看見一大堆.dll文件執行了(2000和xp)。對於是不是所有病毒都不會運行在安全模式,這個有待考證。我只能說這個方法是沒有軟碟機朋友的唯一可行方案,但不是其他朋友的最佳方案。強烈建議DOS下殺毒,盡管麻煩,盡管慢 ,但是出於安全形度考慮,犧牲這點時間還是值得的。

(附言)

DOS下殺毒前的准備工作

1、 保證自己的瑞星A盤B盤內的DOS版殺毒和病毒資料庫為最新或接近最新!

2、 升級瑞星A盤之後,一定要打開防寫,避免A盤帶毒,否則殺毒無效

3、 將機器調整為軟盤啟動(對於電腦盲的 提醒)

4、 殺毒時選擇「所有文件」而非「程序文件」

信息源:http://community.rising.com.cn/Forum/msg_read.asp?FmID=28&SubjectID=2154748&page=1>

⑦ 病毒復制循環可分為哪幾個階段各個階段的主要過程是什麼

(一)吸附(adsorption):病毒表面接觸蛋白 ---- 細胞表面受體
吸附(Adsorption)是指病毒附著於敏感細胞的表面,它是感染的起始期。細胞與病毒相互作用最初是偶然碰撞和靜電作用,這是可逆的聯結。隨後的特異性吸附是非常重要的,根據這一點可確定許多病毒的宿主范圍,不吸附就不能引起感染。
脊髓灰質炎病毒的細胞表面受體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在非靈長類細胞上沒有發現此受體,而猴腎細胞、 Hela細胞和人二倍體纖維母細胞上有它的受體,故脊髓來質炎病毒能感染人體鼻、咽、腸和脊髓前角細胞,引起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痹)。
水磨石病毒的細胞表面受體是含唾液酸(N-乙醯神經氨酸)的糖蛋白,它與流感病毒表面的血凝素剌突(受體連結蛋白)有特殊的親和力,如用神經氨酸酶破壞該受體,則流感病毒不再吸附這種細胞。
此外,HIV受體為CD4;鼻病毒的受體為細胞粘附分子-1(1CAM-1);EB病毒的受體為補體受體-2(CR-2)。病毒吸附也受離子強度、pH、溫度等環境條件的影響。研究病毒的吸附過程對了解受體組成、功能、致病機理以及探討抗病毒治療有重要意義。
(二)穿入(penetration):膜融合; 病毒胞飲等
穿入(Penetration)是指病毒核酸或感染性核衣殼穿過細胞進入胞漿,開始病毒感染的細胞內期。
主要有三種方式:(1)融合 (Fusion),在細胞膜表面病毒囊膜與細胞膜融合,病毒的核衣殼進入胞漿。副粘病毒以融合方式進入,如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囊膜上有融合蛋白,帶有一段疏水氨基酸,介導細胞膜與病毒囊膜的融合。(2)胞飲 (Viropexis),由於細胞膜內陷整個病毒被吞飲入胞內形成囊泡。胞飲是病毒穿入的常見方式,也是哺乳動物細胞本身具有一種攝取各種營養物質和激素的方式。當病毒與受體結合後,在細胞膜的特殊區域與病毒病毒一起內陷形成膜性囊泡,此時病毒在胞漿中仍被胞膜覆蓋。某些囊膜病毒,如流感病毒藉助病毒的血凝素(HA)完成脂膜間的融合,囊泡內低Ph環境使HA蛋白的三維結構發生變化,從而介導病毒囊膜與囊泡膜的融合,病毒核衣殼進入胞漿。(3)直接進入,某些無囊膜病毒,如脊髓灰質炎病毒與受體接角後,衣殼蛋白的多肽構形發生變化並對蛋白水解酶敏感,病毒核酸可直接穿越細胞膜到細胞漿中,而大部分蛋白衣殼仍留在胞膜外,這種進入的方式較為少見。
(三)脫殼(uncoating):細胞溶酶體酶; 病毒脫殼酶
穿入和脫殼是邊續的過程,失去病毒體的完整性被稱為「脫殼 (Uncoating)」。脫殼到出現新的感染病毒之間叫「隱蔽期」。經胞飲進入細胞的病毒,衣殼可被吞噬體中的溶酶體酶降解而去除。有的病毒,如脊髓灰質炎病毒,在吸附穿入細胞的過程中病毒的RNA釋放到胞漿中。而痘苗病毒當其復雜的核心結構進入胞漿中後,隨之病毒體多聚酶活化,合成病毒脫殼所需要的酶,完成脫殼。
(四)生物合成(biosynthesis):病毒核酸復制; 病毒蛋白質合成
DNA病毒和RNA病毒在復制機理有區別,但復制的結果都是合成核酸分子和蛋白質衣殼,然後裝配成新的有感染性的病毒。一個復制周期大約需6~8小時。
1. 雙股DNA病毒的復制----多數DNA病毒為雙股DNA。
雙股DNA病毒,如單純疹病毒和腺病毒在宿主細胞核內的RNA聚合酶作用下,從病毒DNA上轉錄病毒mRNA,然後轉移到胞漿核糖體上,指導合成蛋白質。
1) 病毒基因的mRNA轉錄(早期轉錄): 病毒本身含有RNA聚合酶,可在胞漿中轉錄mRNA。mRNA有二種:早期m RNA,主要合成復制病毒DNA所需的酶及調控蛋白等,如依賴DNA的DNA聚合酶,脫氧胸腺嘧啶激酶等,稱為早期蛋白;
2)病毒核酸復制:子代病毒DNA的合成是以親代DNA為模板,按核酸半保留形式復制子代雙股DNA。DNA復制出現在結構蛋白合成之前。
3)晚期轉錄: 晚期mRNA和晚期翻譯:晚期蛋白 --- 衣殼蛋白, 包膜蛋白
晚期mRNA ,在病毒DNA復制之後出現,主要指導合成病毒的結構蛋白,稱為晚期蛋白。
2. 單股RNA病毒的復制----RNA病毒核酸多為單股,病毒全部遺傳信息均含在RNA中。
又可分為:
病毒RNA的鹼基序列與mRNA完全相同者,稱為正鏈RNA病毒。
病毒RNA鹼基序列與mRNA互補者,稱為負鏈RNA病毒。
逆轉錄病毒又稱RNA腫瘤病毒 (Oncornavirus) ,病毒體含有單股正鏈RNA、依賴RNA的DNA多聚酶(逆轉錄酶)和 tRNA。
(1) 正鏈RNA病毒的復制 以脊髓灰質炎病毒為例,侵入的RNA直接附著於宿主細胞核糖體上,翻譯出大分子蛋白,並迅速被蛋白水解酶降解為結構蛋白和非結構蛋白,如依賴RNA的RNA聚合酶。在這種酶的作用下,以親代RNA為模板形成一雙鏈結構,稱「復制型(Replicative form)」。再從互補的負鏈復制出多股子代正鏈RNA,這種由一條完整的負鏈和正在生長中的多股正鏈組成的結構,秒「復制中間體(Replicative intermediate) 」。新的子代RNA分子在復制環中有三種功能:為進一步合成復制型起模板作用;繼續起mRNA作用;構成感染性病毒RNA。
(2) 負鏈RNA病毒的復制 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狂犬病毒和腮腺炎病毒等有囊膜病毒屬於這一范疇。病毒體中含有RNA的RNA聚合酶,從侵入鏈轉錄出mRNA,翻譯出病毒結構蛋白和酶,同時又可做為模板,在依賴RNA的RNA聚合酶作用下合成子代負鏈RNA。
(3) 逆轉錄病毒(Retrovirus)復制過程 分二個階段:第一階段,病毒核時進入胞漿後,以RNA為模板,在依賴RNA的DNA多聚酶和tRNA引物的作用下,合成負鏈DNA(即RNA:DNA),正鏈RNA被降解,進而以負鏈DNA為模板形成雙股DNA(即DNA:DNA),轉入細胞核內,整合成宿主DNA中,成為前病毒。第二階段,前病毒DNA轉錄出病毒mRNA,翻譯出病毒蛋白質。同樣從前病毒DNA轉錄出病毒RNA,在胞漿內裝配,以出芽方式釋放。被感染的細胞仍持續分裂將前病毒傳遞至子代細胞。
(五) 裝配與釋放:
DNA病毒 (多數核內裝配);RNA病毒(多數胞漿內裝配)
包膜病毒 (出芽釋放);無包膜病毒(破胞釋放)
新合成的病毒核酸和病毒結構蛋白在感染細胞內組合成病毒顆粒的過程稱為裝配(Assembly),而從細胞內轉移到細胞外的過程為釋放(Release)。大多數DNA病毒,在核內復制DNA,在胞漿內合成蛋白質,轉入核內裝配成熟。而痘苗病毒其全部成份及裝配均在胞漿內完成。RNA病毒多在胞漿內復制核酸及合成蛋白。感染後6個小時,一個細胞可產生多達10,000個病毒顆粒。
病毒裝配成熟後釋放的方式有:(1)宿主細胞裂解,病毒釋放到周圍環境中,見於無囊膜病毒,如腺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等;(2)以出芽的方式釋放,見於有囊膜病毒,如皰疹病毒在核膜上獲得囊膜,流感病毒在細胞膜上獲得囊膜而成熟,然後以出芽方式釋放出成熟病毒。也可通過細胞間橋或細胞融合鄰近的細胞。

⑧ 病毒是怎麼樣復制的

概述

是一類個體微小,無完整細胞結構,含單一核酸(DNA或RNA)型,必須在活細胞內寄生並復制的非細胞型微生物。

原指一種動物來源的毒素。「virus」一詞源於拉丁文。病毒能增殖、遺傳和演化,因而具有生命最基本的特徵。其主要特點是:①含有單一種核酸(DNA或RNA)的基因組和蛋白質外殼,沒有細胞結構;②在感染細胞的同時或稍後釋放其核酸,然後以核酸復制的方式增殖,而不是以二分裂方式增殖;③嚴格的細胞內寄生性。

病毒的形態

(1) 球狀病毒;(2)桿狀病毒;(3)磚形病毒;(4)有包膜的球狀病毒;(5)具有球狀頭部的病毒;(6)封於包含體內的昆蟲病毒。

病毒的大小

較大的病毒直徑為300-450納米,較小的病毒直徑僅為18-22納米

病毒的組成

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質外殼組成。

病毒的復制過程叫做復制周期。其大致可分為連續的五個階段:吸附、侵入、脫殼、病毒大分子的合成、病毒的裝配與釋放

結構

最簡單的病毒中心是核酸,外麵包被著1層有規律地排列的蛋白亞單位,稱為衣殼。構成衣殼的形態亞單位稱為殼粒,由核酸和衣殼蛋白所構成的粒子稱為核殼。較復雜的病毒外邊還有由脂質和糖蛋白構成包膜。核殼按殼粒的排列方式不同而分為3種模式:二十面體對稱,如脊髓灰質炎病毒;螺旋對稱,如煙草花葉病毒;復合對稱,如 T偶數噬菌體。在脂質的包膜上還有1種或幾種糖蛋白,在形態上形成突起,如流感病毒的血凝素和神經氨酸酶。昆蟲病毒中有1類多角體病毒,其核殼被蛋白晶體所包被,形成多角形包涵體。
復 制

病毒復制指病毒粒入侵宿主細胞到最後細胞釋放子代毒粒的全過程,包括吸附、進入與脫殼、病毒早期基因表達、核酸復制、晚期基因表達、裝配和釋放等步驟。各步的細節因病毒而異。
核酸復制

DNA病毒按照經典的沃森-克里克鹼基配對方式進行 DNA復制。乳多泡病毒的環狀 DNA按「滾環」模式進行復制時,需要有核酸內切酶和連接酶參與。病毒RNA是通過半保留方式復制的,即以病毒RNA(vRNA)為模板,同時轉錄幾個互補鏈(cRNA),cRNA轉錄完成並脫落後,又以同樣方式再轉錄出新的vRNA。因此,在感染細胞中可以查出具有部分雙鏈結構而又拖著多條長短不同單鏈「尾巴」(正在合成中的互補鏈)的「復制中間體」。

病毒核酸復制所需酶的來源也各不相同。SV40DNA合成所需的酶都來自宿主。含RNA的Qβ噬菌體、小RNA病毒科和含ssRNA的植物病毒所需RNA多聚酶的某個亞基,可能由病毒基因編碼,而其他亞基來自宿主。皰疹病毒DNA復制所需的酶,部分地由病毒編碼,如DNA多聚酶和胸苷激酶,可能還有核苷酸還原酶。痘類病毒的獨立自主能力最強,甚至能在去核細胞中進行DNA復制,其基因組至少能為75種蛋白質編碼,包括DNA多聚酶、胸苷激酶、脫氧核糖核酸酶和聚核苷酸連接酶。

計算機病毒
計算機病毒不是我們所說的熟悉的生物病毒,計算機病毒是一個程序,一段可執行代碼。但是,計算機病毒就像生物病毒一樣,有獨特的復制能力。同生物病毒一樣計算機病毒可以很快地蔓延,而且常常難以根除。它們能把自身附著在各種類型的文件上。當文件被復制或從一個用戶傳送到另一個用戶時,它們就隨同文件一起蔓延開來。
除復制能力外,計算機病毒還有其它一些和生物病毒一樣的共同特性:一個被病毒感染的程序能夠傳送病毒載體,如同傳染病。當你看到病毒載體似乎僅僅表現在文字和圖象上時,它們可能也已毀壞了文件、再格式化了你的硬碟,刪除了驅動或造成了其它各種類型的災害。若是病毒並不寄生於單獨一個被感染的程序,它還能通過占據存儲空間給你帶來麻煩,並降低你的計算機的全部性能。和生物病毒在傳播上的相似是「計算機病毒」名稱的由來。

⑨ RNA病毒怎麼復制

以下是網友回答的很全面 請採納!
RNA病毒的復制方式可歸納為以下幾類:

1 含正鏈RNA的病毒進入寄主細胞後,首先合成復制酶和相

關蛋白,然後由復制酶以正鏈RNA為模板合成負鏈RNA,再以負

鏈RNA為模板合成新的病毒RNA,與蛋白質組裝成病毒顆粒。如

脊髓灰質炎病毒。

2 含有負鏈RNA的病毒如狂犬病病毒,侵入寄主細胞後,借

助病毒帶入的復制酶合成正鏈RNA,再以正鏈RNA為模板合成新

的負鏈RNA,同時由正鏈RNA合成復制酶及相關蛋白,再組裝成

新的病毒顆粒。

3 含有雙鏈RNA的病毒,如呼腸孤病毒,侵入寄主細胞後在

病毒復制酶作用下,以雙鏈RNA 為模板進行不對稱轉錄,合成

正鏈RNA,再以正鏈RNA 為模板合成負鏈,形成病毒RNA分子,

同時由正鏈RNA翻譯出復制酶及相關蛋白,組裝成新的病毒顆

粒。

4 逆轉錄病毒含正鏈RNA,在病毒特有的逆轉錄酶的催化下

合成負鏈DNA,進一步生成雙鏈DNA(前病毒),然後由寄主細

胞酶系統以負鏈DNA為模板合成病毒的正鏈RNA,同時翻譯出病

毒蛋白和逆轉錄酶,組成新的病毒顆粒。

閱讀全文

與病毒復制方法視頻教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抓地的最佳方法 瀏覽:121
腺肌症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瀏覽:635
重車調整方法有哪些 瀏覽:791
電腦護膚方法 瀏覽:501
負溫度系數熱敏電阻的測量方法 瀏覽:906
新奧德賽抖動解決方法 瀏覽:929
辣椒缺銅施什麼肥施肥方法 瀏覽:112
電腦調試攝像頭方法 瀏覽:781
帕薩特18t發電機漲緊器安裝方法 瀏覽:934
筆記本電腦耳機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9
win7恢復語言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09
無資料地區水文研究方法 瀏覽:689
肺部內膜結合臨床治療方法 瀏覽:710
挽回方法是什麼 瀏覽:206
充電線電阻測量方法 瀏覽:186
如何用簡單方法製作皮凍 瀏覽:854
在家快速止咳緩解的方法 瀏覽:457
牛的注射方法有哪些 瀏覽:569
筆記本愛奇藝全屏卡頓解決方法 瀏覽:862
如何養好賽鴿的方法 瀏覽: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