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計算負荷的方法
1、需要系數法。用設備功率乘以需要系數和同時系數,直接求出計算負荷。這種方法比較簡便,應用廣泛,尤其適用於配、變電所的負荷計算。
2、利用系數法。採用利用系數求出最大負荷班的平均負荷,再考慮設備台數和功率差異的影響,乘以與有效台數有關的最大系數得出計算負荷。這種方法的理論根據是概率論和數理統計,因而計算結果比較接近實際。適用於各種范圍的負荷計算,但計算過程稍繁。
3、單位面積功率法、單位指標法、單位產品耗電量法。前兩者多用於民用建築,後者用於某些工業建築。在用電設備功率和台數無法確定時,或者設計前期,這些方法是確定設備負荷的主要方法。
4、除採用以上的方法外,還有二項式法以及近年國內出現的abc法、變值需要系數法等。這些方法有的已被其他方法代替,有的是利用系數法的簡化,還有的實用數據不多,未能推廣。
(1)btl負荷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主要計算公式有: 有功功率: P30 = Pe·Kd 無功功率: Q30 = P30 ·tanφ
視在功率: S3O = P30/Cosφ
計算電流: I30 = S30/√3UN
其中:Pe為設備容量,Kd為需要系數,即用電設備組的需要系數,為用電設備組的半小時最大負荷與其設備容量的比值。cosφ為用電設備組的平均功率因數 ,Un為用電設備組的額定電壓。
2. 怎樣計算用電負荷
計算公式:
主要計算公式有: 有功功率: P30 = Pe·Kd 無功功率: Q30 = P30 ·tanφ
視在功率: S3O = P30/Cosφ
計算電流: I30 = S30/√3UN
其中:Pe為設備容量,Kd為需要系數,即用電設備組的需要系數,為用電設備組的半小時最大負荷與其設備容量的比值。cosφ為用電設備組的平均功率因數 ,Un為用電設備組的額定電壓。
計算方法:
負荷計算的方法有需要系數法、利用系數法、單位指標法等幾種。
1、需要系數法。用設備功率乘以需要系數和同時系數,直接求出計算負荷。這種方法比較簡便,應用廣泛,尤其適用於配、變電所的負荷計算。
2、利用系數法。採用利用系數求出最大負荷班的平均負荷,再考慮設備台數和功率差異的影響,乘以與有效台數有關的最大系數得出計算負荷。這種方法的理論根據是概率論和數理統計,因而計算結果比較接近實際。適用於各種范圍的負荷計算,但計算過程稍繁。
3、單位面積功率法、單位指標法、單位產品耗電量法。前兩者多用於民用建築,後者用於某些工業建築。在用電設備功率和台數無法確定時,或者設計前期,這些方法是確定設備負荷的主要方法。
4、除採用以上的方法外,還有二項式法以及近年國內出現的abc法、變值需要系數法等。這些方法有的已被其他方法代替,有的是利用系數法的簡化,還有的實用數據不多,未能推廣。
單位面積功率法、單位指標法和單位產品耗電量法多用於設計的前期計算,如可行性研究和方案設計階段;需要系數法、利用系數法多用於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
拓展資料:
計算負荷計算負荷也稱需要負荷或最大負荷。計算負荷是一個假想的持續負荷,其熱效應與同一時間內實際變動負荷所產生的最大熱效應相等。在配電設計中,通常採用30分鍾的最大平均作為按發熱條件選擇電器或導體的依據。
3. BTL功放效率如何算
輸出功率理論值 OTL P=U*U/8*RL BTL P=U*U/2*RL
效率與輸出結構無關與輸出形式有關如甲類、滿功率為百分之50、當輸出為0、管耗百分之百、管子耗電最多溫升最高。
乙類(甲乙類)在不同輸出功率時管耗、效率將各不相同計算將極為復雜就不說了。
4. 負荷率怎樣計算
負荷率=(日負荷曲線的平均值/日負荷曲線的最大值)×100%
負荷率是指在統計期間內(日、月、年)內的平均負荷與最大負荷之比的百分數。
估算廠用電率方法(負荷率法)物理意義清晰,方法簡便,與換算系數法相比,可大幅度提高設計階段估算廠用電率的准確度,且適用於各個設計階段。運用負荷率法的關鍵是合理確定各種高壓廠用電動機和低壓廠用變壓器的負荷率值。
(4)btl負荷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日、月、年負荷率可以按照下列公式計算:
日負荷率%=日有功負荷/24/8-24時內某時最高負荷×100
月負荷率%=月內日負荷率之和/日負荷率天數×100(算術平均值)
年負荷率%=各月平均日負荷率之和/12×100(近似計算)
要提高負荷率,主要是壓低高峰負荷和提高平均負荷。
提高負荷率的意義:
調整電力負荷,實際計劃用電,提高負荷率,是一項具有全局性的工作。
用電單位提高負荷率,可以減少受電變壓器容量,降低高峰負荷,減少用電開支,降低生產成本。
用戶提高了負荷率,避開了高峰用電時間,供電部門就可以充分發揮輸配電線路和變壓器等供電設備效能,減少供電網路中的電能損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負荷率5. 怎麼計算銅芯電纜的承載負荷
計算銅芯電纜的承載負荷的方法:
1)查表法:通過查電纜載流量對照表,可以直接得到電纜截面和承載電流的對應關系。如下表:16平方銅線的載流量為94A。
2)根據口訣計算:銅線的載流量按大一個規格的鋁線計算。例如16平方銅線的載流量和25平方鋁線相當,25平方鋁線的載流量為其截面的4倍,即25x4=100A,所以16平方銅線的載流量為100A。跟上面的查表結果94A相近。
鋁電纜的安全載流量口訣為:
二點五下乘以九,往上減一順號走。
三十五乘三點五,雙雙成組減點五。
條件有變加折算,高溫九折銅升級。
穿管根數二三四,八七六折滿載流。
口訣第一句意思是:2.5平方及以下的各種截面鋁芯絕緣線,其載流量為截面數的9倍。如2.5平方導線,載流量為2.5×9=22.5(A)。從4平方及以上導線的載流量和截面數的倍數關系是順著線號往上排,倍數逐次減1,即4×8、6×7、10×6、16×5、25×4。
口訣第二句意思是:35平方的導線載流量為截面數的3.5倍,即35×3.5=122.5(A)。從50平方及以上的導線,其載流量與截面數之間的倍數關系變為兩個兩個線號成一組,倍數依次減0.5,即50、70平方導線的載流量為截面數的3倍,95、120平方導線的載流量是其截面積數的2.5倍,依次類推。
口訣第三句意思是:口訣適用的條件為「鋁芯絕緣線、單根明敷、環境溫度25℃」。若鋁芯絕緣線明敷在環境溫度長期高於25℃的地區,導線載流量可按上述口訣計算方法算出,然後再打九折即可。當使用的不是鋁線而是銅芯絕緣線,它的載流量要比同規格鋁線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訣方法算出比鋁線加大一個線號的載流量。如16平方銅線的載流量,可按25平方鋁線的載流量計算。
口訣第四句意思是:在穿管敷設兩根、三根、四根電線的情況下,其載流量按口訣中載流量(單根敷設)的80%、70%、60%計算。
6. 用電負荷計算公式是什麼
需要系數法:用設備功率乘以需要系數和同時系數,直接求出計算負荷。這種方法比較簡便,應用廣泛,尤其適用於配、變電所的負荷計算。
利用系數法:採用利用系數求出最大負荷班的平均負荷,再考慮設備台數和功率差異的影響,乘以與有效台數有關的最大系數得出計算負荷。這種方法的理論根據是概率論和數理統計,因而計算結果比較接近實際。適用於各種范圍的負荷計算,但計算過程稍繁。
安全用電注意事項
居民在使用電暖器、空調等採暖器前,尤應注意電器上標注的最大電流、電阻數值,並將家中所用電器的這些數值相加後與自家電度表的電流標注值做比較,前者應小於後者才可放心使用。
否則就會出現線路超負荷「工作」,導致用電危險情況的發生。如果是前者的數值大於後者,那就應該錯時使用電器,以防發生不測。
7. 負荷計算的方法有哪些,什麼情況
計算負荷的需要系數法 1.設備組設備容量 採用需要系數法時,首先應將用電設備按類型分組,同一類型的用電設備歸為一組,並算出該組用電設備的設備容量。 對於長期工作制的用電負荷(如空調機組等),其設備容量就是設備銘牌上所標注的額定功率...
8. 怎麼計算負荷
1、需要系數法。用設備功率乘以需要系數和同時系數,直接求出計算負荷。這種方法比較簡便,應用廣泛,尤其適用於配、變電所的負荷計算。2、利用系數法。採用利用系數求出最大負荷班的平均負荷,再考慮設備台數和功率差異的影響,乘以與有效台數有關的最大系數得出計算負荷。這種方法的理論根據是概率論和數理統計,因而計算結果比較接近實際。適用於各種范圍的負荷計算,但計算過程稍繁。3、單位面積功率法、單位指標法、單位產品耗電量法。前兩者多用於民用建築,後者用於某些工業建築。在用電設備功率和台數無法確定時,或者設計前期,這些方法是確定設備負荷的主要方法。4、除採用以上的方法外,還有二項式法以及近年國內出現的abc法、變值需要系數法等。這些方法有的已被其他方法代替,有的是利用系數法的簡化,還有的實用數據不多,未能推廣。
(8)btl負荷計算方法擴展閱讀:主要計算公式有: 有功功率: P30 = Pe·Kd 無功功率: Q30 = P30 ·tanφ視在功率: S3O = P30/Cosφ計算電流: I30 = S30/√3UN其中:Pe為設備容量,Kd為需要系數,即用電設備組的需要系數,為用電設備組的半小時最大負荷與其設備容量的比值。cosφ為用電設備組的平均功率因數 ,Un為用電設備組的額定電壓。
9. 負荷計算採用哪種方法
負荷計算有多種計算方法:需要系數法、二項式法、利用系數法、單位面積功率法等等。
10. 計算負荷的負荷計算公式
主要計算公式有: 有功功率: P30 = Pe·Kd 無功功率: Q30 = P30 ·tanφ
視在功率: S3O = P30/Cosφ
計算電流: I30 = S30/√3UN
其中:Pe為設備容量,Kd為需要系數,即用電設備組的需要系數,為用電設備組的半小時最大負荷與其設備容量的比值。cosφ為用電設備組的平均功率因數 ,Un為用電設備組的額定電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