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發聲 唱歌才好聽
唱歌一定要真假音轉換,無論高音還是低音都能用假音使達到更高或更低從而擴展你的音域,但是用假聲有時會顯得氣不足,聲音小,想要聲音大的話就在練習的時候站立著雙手抬桌子,或者是重的東西,說得難聽點就是像大便時那股勁兒,保證你練段時間,不用抬重物也能用假聲輕柔的飈到高音,當然,假音的聲音大了,真假音轉換就不顯得明顯了。另外,唱歌是你要感覺你的額頭那裡有共鳴,因為那裡是一個很好的共鳴箱,但是要做到這點,就真的要受訓了。低音在唱的時候要輕柔,如果你想大聲地唱出來,當然會顯得生硬。唱歌需要腹腔,因為這里也是一個共鳴箱啊,但是對腹部肌肉倒是沒什麼要求。像Mariah Carey,她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海豚音,很尖銳但是不刻薄,這種發音方式絕對是高手啊,如果沒有好的氣息掌握肯定不行,雖然會海豚音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但是這絕對是實力的證明,因為海豚音的長發絕對不是用嗓子乾唱的,而是把聲帶定在一個部位,用氣把音頂到那個高度。
另外,每天做一些發生練習,就像電視里經常演的那樣,唱do mi so me do,然後升一個調,繼續唱do mi so mi do,就像咱們小學里的音樂可經常有的練習一樣,然後慢慢唱到你無法再高了之後,停留在那個最高音,反復唱這個音,但是聲音要由小到大,氣息也是由慢慢的到後來全部吐出。做這個練習時,不能硬喊,能做到哪兒就做到哪兒,不著急,慢慢來,以後會看到成果的。告訴你一個小秘密,洗澡的時候在浴室里練是最好的,因為浴室里有迴音,你的聲音能更好的展示出來,便於你找出音色中不圓滑的部分,也對你以後穩住氣息有很大的幫助。
平時的注意也是很重要的,保護嗓子也是有絕招的:不能喝涼水,尤其切忌喝冰水,在你的嗓子疲勞時或是高度工作時,涼水會讓你的嗓子緊綳,就像是一個橡皮筋一樣,冰凍之後可能會斷的。不要和甜的東西,金嗓子什麼的一般不起什麼作用的,喝點蜂蜜水吧,用溫水沖泡,真的很管用。當然,平時不要吃辛辣敏感的食物,保證睡眠也是很重要的,我記得以前比賽的時候頭一天晚上真的要睡好,第二天嗓子就很容易調高。以上都是說說容易,但做起來會很枯燥,就看你有沒有耐力了,對了,跟你說一個我朋友的例子,我們一起受訓,但是她就是比較招搖的那種孩子,所以變聲的時候還是唱歌吵鬧什麼的,結果現在嗓子特別啞,還老有種沙沙的聲音,你真的很難想像當年她的嗓子又多清脆迷人,一定要好好保護嗓子,否則根本無法改變了。
相信我,我唱歌受過專業訓練,在學校一直是領唱,還得過獎的~以上都是我個人的心得,都是一個字一個字打出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B. ktv唱歌技巧和發聲方法
1、放鬆嗓音,挺直腰板
大多數人喜歡唱歌,但是在ktv唱歌又容易緊張。平時唱的還行,經過麥克風的放大反而聲音變得十分奇怪,所以唱歌之前一定要放鬆嗓子,同時,在k歌的時候,也要注意站有站樣兒,坐有坐樣兒。
2、養成良好的演唱習慣
沒氣的時候不要用嗓子,還是用腹部,氣永遠往下沉,決對不可以往上走,往上走了你就控制不了了,聲音就飄了,抖了,唱高音的時候,不要抬肩膀,一抬肩膀嗓子就會用力,記住高音跟嗓子沒關系。
3、唱自己拿手的歌,記歌詞
大家去ktv唱歌是為了什麼?秀技術對不對。所以肯定會唱自己拿手的歌,而不是漫無目的唱歌。跟唱和k歌是兩個概念,會唱和歌詞不熟也是兩個概念。如果你真的喜歡一首歌但確實唱不上去,建議做部分旋律的更改,很多現場版演唱都會重新編曲的,誰說的一首歌就要從頭至尾固定一種旋律?但是建議如果更改就確定一種旋律,每次唱的都不一樣就不好了。
4、要學會換氣
要用丹田之氣來唱歌,這樣才不傷嗓子。不要一口氣唱完,該換氣的時候換氣,但也千萬不可亂停頓,因為會不著調哦。
5、要學會用情
每一首歌詞,都是有故事的。試想一下假如你是這個故事的主角,內容全是自己的傾訴,會不會被自己感動化了。深情款款的唱出歌曲的故事,這就是為什麼歌手在舞台唱歌唱著唱著很容易進入情緒,一首歌下來不僅自己容易收不住,觀眾也會被代入。
6、選擇適合自己的歌曲
嗓子沙啞的人,可以多學迪克牛仔、羅大佑、趙傳、阿杜、騰格爾、張洪量、汪峰等人的歌,平時可以多加練習,對自己音區的高低有個清楚的掌握,這樣在唱歌的時候就可以有收有放,不至於在唱高音的時候形成「破音」。如果是嗓子沙啞的女士,可以多練習田震、黃小琥、蔡健雅等人的歌曲,只要掌握好「沙啞歌手」的精髓,嗓子粗一點,也同樣可以再KTV出盡風頭。
C. 正確的唱歌發聲方法
唱歌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要做到全身放鬆,要理解你所唱的歌曲內容,先小聲的跟著唱2~3遍,把自己的狀態調整好,讓自己的心和歌曲的內容融合在一起。
一、有幾種方法有助於氣息的練習。
(1)就是要讓氣息穩的練習方法:大家知道,唱歌時吸氣一定要吸足,吸到位,那麼究竟應該吸到哪,人人都說用丹田,可是丹田在哪呢,想找這種感覺並不難,肺部以下也就是倒數第3跟肋骨的下方可以感覺到。就是這個位置,吸到這里就可以了,但是怎麼能讓他均勻的呼出呢,就是練習他的厚度與靈敏度,也就是在肚子(上邊說得那個位置)放上重物,注意,不要把自己壓死,一開始以10秒為限,在10秒鍾內5秒吸氣,5秒呼氣,注意,一定要吸到位。
(2)10秒的練好了,在練20的、30的、40的直到1分鍾,分配方法當然是1半一半了,練習久了就會感覺到了。。。。。。
練習偷氣的辦法:
大家可能知道,有的時候,一句歌詞很長,可能會唱的憋死,那麼就需要適當的時間進行偷氣,可是偷氣又不能太明顯,如果明顯的話通過麥是可以傳到別人的耳朵里的,那麼就要學狗喘氣~~~先別笑,偷氣時是不用吸到上邊說的那個位置的,吸到胸腔就可以,因為那裡的氣就足夠用了,最好的練習辦法就是經常的慢跑。
再有就是共鳴:
共鳴是有很多地方的,一個高音是不是有穿透力,都取決與共鳴的點,共鳴的位置主要有,腦門、腦後,胸腔,還有後背這幾個地方,如果你要是有別的地方可以共鳴,可以提供上來。。。。。。。。。。。。
二、 做到正確發音吐字的途徑是多方面的。
(1)學習一點語言學的常識;
(2)養成勤查字典,隨時正音的良好習慣,三是廣泛的從社會信息中尋求幫助,利用看電視、電影、聽廣播等有意識的聽辨,矯正自己在發音吐字方面的毛病。
發音吐字的訓練方法:
1、發音器官訓練。如口腔開合練習、唇的圓展練習、舌的前伸後縮練習、舌尖練習等,學會靈活控制發音器官的各種活動,能使發出的聲音準確、清楚。
2、聲母、韻母練習。聲母訓練時要嚴格掌握正確的發音部位和發音方法,找准著力點,使發出的音有彈力;韻母訓練時要嚴格控制口腔的開合、唇形的圓展和舌位的前後。
3、正音練習。指按照普通話的語音標准,矯正自己的方音、難點音。如平翹舌練習(z-zh,c-ch,s-sh)鼻音、邊音練習(n-l)前後鼻韻母(n-ng)及聲調練習等。應該說,在聲母、韻母、聲調都能正確掌握的基礎上,還應進一步講求聲音的優美動聽。
D. 唱歌技巧和發聲方法
1、要想學會唱歌首先要鍛煉嗓子。盡量將喉嚨肌肉鬆弛,便能有效作出自然的震動。以相差半度的兩個音階,用 [a]聲進行練習。
2、其次控制氣息。氣息間隙性沖擊聲帶,就有了讓聲帶休息的時間,所以保持的時值反而更長。
3、掌握喉部的震動感。喉部震動不是口/唇的震動。初學時可用手指輕觸唇部,避免錯誤的搖動,抖動是束緊喉嚨發聲,用壓力強迫咽喉肌肉抖震,這對聲帶的傷害很大,故練習時應以輕松自然為大原則。
4、旋律視唱練習。所謂單旋律訓練,就是每個聲部分開來訓練,等各個聲部的旋律熟悉以後再合在一起訓練,這樣有助於避免聲部間出現旋律互跑的問題。
5、用聲帶吸氣,舌體伸出口腔外,靠搖頭帶動舌頭甩動,同時發「ai」音,每天練習15分鍾。
6、朗誦唐詩,每天練習15分鍾。先深吸一口氣,然後用「丹田氣」發聲,每呼吸一口氣慢慢地朗讀一句,盡量使每個字的發音清晰響亮。這樣做的目的是建立用聲帶發音的習慣。
7、練習高音的基本功。練好中聲區,當找到中聲區的聲音自如、順暢的感覺時,要以此狀態來練習高音。唱歌時不要太著急,咬字要順著呼吸來,注意唱歌時的精神狀態,當情緒過於低沉時容易出現呼吸、聲音較沉重的現象,容易造成聲帶的過重負擔,使聲音出現"破"的現象。
8、學會顫音。練習顫音要學會發出長音,並活躍地抖動雙手。抖動雙手時需溫柔、鬆弛,從上到下或兩邊運動。再以快速溫柔的節奏抖動雙手。不抖動雙手,繼續發聲並嘗試延續顫音的效果,如果顫音有所流失,再抖動雙手,作感覺。
9、氣息的訓練。培養口與鼻子同時吸氣的方法,把氣吸到肚臍下方,避免吸氣過程中出現肩膀上提的錯誤歌唱姿態。
10、初學者大多數發音就是用「丹田氣」發聲。具體做法是:說話時身體直立,挺胸收腹,頭部平直,下頜內含,頸部伸直。說話前,先深吸氣,感覺吸到丹田(在肚臍下4指)時,再發聲。發聲時,小腹保持微微膨脹感。
(4)唱歌發聲方法視頻教學擴展閱讀:
1、在唱歌過程中合理的利用氣息的更換,不隨意的浪費氣,讓氣變得更加的持久。在平時的生活中可以多做做拖長音的練習,這樣在歌唱時能采掌握換氣的方法。
2、唱歌在做呼吸練習時,先做好正確的演唱姿勢,保持腰挺直,胸肩松寬,頭自如,眼望遠處,從內心到面的表情都充滿情意,然後,「痛快地嘆一口氣」使胸部放鬆,吸氣時,口腔稍打開,硬軟齶提起,並與提眉動作配合,很興奮地以後腰為主,將腰圍向外松張,讓氣自然地,流暢地「流進」使腰、後背都有「氣感」。
3、唱歌還需要有正確的發音姿勢,不僅是歌唱者良好的心態的表現,而且還關繫到氣息的運用,共鳴的調節以及歌唱的效果,在訓練時,應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演唱習慣,做到兩眼平視有神,下頜內收,頸直不緊張,脊柱挺直,小腹微收,腰部穩定。
E. 唱歌技巧教學視頻 唱歌應該怎麼發音 學唱歌發
唱高音時要把嗓子壓低,而並非普通人所做的努力「吊嗓子」(把嗓子拉高),想像自己唱的不是高音而是低音。(更多唱歌技巧點我名字)唱低音反之。這個技巧很有效。 一般人發生的位置很靠前,就是「用嗓子唱」和所謂「扯著嗓子喊」。發聲的位置要靠後,可以刻意把脖子往後伸,試試看。 先練聲,例如"半個月亮爬上來",一級一級唱上去,等喉嚨打開後,再唱高音會比較容易.或者先唱幾首簡單的歌,把嗓子打開,再沖刺高音 收縮肚子,嘗試用肚子使勁、用力,這樣就可以很容易唱出高音,並且還不容易累。 唱歌最重要是運用丹田,而不是用喉嚨亂喊亂叫,只有用丹田唱歌才是保護喉嚨最佳方法。 專業老師說:唱歌,要用利息,不要用本錢。慢慢體會,慢慢訓練,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可以在有水的地方練聲,唱aaa,ooo,先找到假聲的位置,然後放出來真聲,你的聲音就會很圓潤,動聽.而且高音就上了. 想拉長聲音,首先吸氣要足,還要控制氣流,這樣聲音就會變長.當然,你還要加強腹肌的練習.具體很復雜. 唱高音需要有氣息的支持,這一支持的力量來自腰部的肌肉,最簡單的方法是尋找便秘時腰部用力的感覺,另外歌唱需要有一定的聲音位置,可以試著先用哼鳴的辦法去練習,通俗的講就是,你先哼唱這首歌,然後用哼唱的感覺加上腰部的力量來唱高音. 不要有顧慮,要大膽地喊出高音來,多喊是有好處的。
F. 唱歌時應該如何發聲
首先要知道混聲是流行唱法的主要發聲方法,而不是真聲的補充。練習混聲一定要首先注意音量的控制。唱歌最忌高門大嗓(曲風高亢的歌手是採用的技巧,一般是假聲和共鳴),尤其是初學者,音量必須保持在說話聲音以下,這樣才有練習的基礎。
在這個基礎上,新手還容易出現兩個問題:
1.喉部夾太緊,喉部就是下巴底下那段,唱歌時容易緊張,導致氣道不通暢,唱起來費勁,傷嗓子
2.鼻子習慣性不通氣,聽起來像感冒。
做到這些,就可以做到不傷嗓子,才能練得下去。
G. 唱歌時怎麼的發聲技巧才是對的,特別是在KTV唱歌。
1、位歌唱者一定要充分理解和運用氣息發聲和氣息控制的方法(即橫隔膜的呼吸方法), 因為在整個聲樂功能系列中,歌唱呼吸是最重要的一環,是整個歌唱建築的基礎,因此必須明確 呼吸的重要性,重視練好歌唱呼吸的基本功。
2、打開喉嚨,穩定喉頭,是歌唱基本功訓練的核心,這是歌唱者聲樂技巧能否順利發展的關 鍵之一,很多歌唱者聲音上的毛病,多是由於歌唱時喉頭不找開、不穩定造成的,而正確的喉頭位 置是協調呼吸器官的運動,獲得穩定、流暢聲音效果的關鍵。
3、要恰當地運用好歌唱的共鳴,要使聲音傳得遠,充滿劇場,且圓潤,優美動聽,這是要經 過專門訓練的,對於初學者來說,是比較難掌握的課題。由於共鳴訓練常常與其它發聲基礎要求分 不開,因此要求歌唱者通過母音的轉換,穩定喉頭打開口腔,調節氣息等手段,把聲音振響在鼻咽 腔以上的高位置頭腔共鳴點上。
4、正確的發聲要與正確的咬字、吐字相結合。通過字、聲結合的練習來提高唇、齒、舌的靈活 運動能力,使之更完美而生動地表現歌曲和情感和內容。
5、在歌唱發聲時,還要注意對音準、節奏的訓練,通過發聲練習,逐步掌握連、頓、強、弱等 全面的歌唱發聲技巧,豐富歌曲的表現手段,增強歌曲演唱能力。
6、在每次練習時,都要保持正確的歌唱姿勢,正確的歌唱姿勢是進入良好歌唱狀態的前提。在練聲、唱歌前,一定要摒除一切雜念,穩定情緒,要有非常好的心理狀態,要有良好的 歌唱慾望,要充滿信心、放鬆自如地進入歌唱狀態,否則是唱不好歌的。
(7)唱歌發聲方法視頻教學擴展閱讀
很多歌手只注意句與句的細節,把演唱的細節單位放在「句」的上面,而不是在整首歌上。把整首歌畫一條起伏的線條吧,你會知道哪裡該低調、哪裡該高亢了。眼光放高一點,就像足球場上的位置感一樣,盯著局部怎麼打出長傳進攻的有效配合呢?除非有了一定的實力,否則別談風格。
歌手前期我贊成模仿開始,但不要單一,多唱各種風格歌手的歌,耳濡目染的就掌握了一些共鳴、唱腔以及氣息的初步體驗,這是好事,到了成熟以後,加上自己的練聲和感悟,再挖掘自己的風格是水到渠成的事。
演唱要投入,但投入是要有一個度的,不是要你「使勁」投入,過分傷感或喜悅,在理解詞意的基礎上,有分寸的投入即可。比如有些類似的詞:「……你怎麼捨得我難過……」,我就見過唱得痛苦至極的人,那樣就沒有感染力了,反而覺得好笑。
情感豐富的人唱歌會比情感平淡的人要演繹得好。與歌曲中的情感產生共鳴,也需要歌手的生活閱歷豐富。經歷得越多,感悟得就越透徹。這可是很多朋友追求的東西,呵呵!認為沒有顫音就不夠專業、不夠拽。殊不知顫音在歌曲里只是一種表達方式而已,沒有顫音就不能唱好歌嗎?
H. 如何練聲唱歌技巧和發聲方法視屏
一、歌唱的生理
歌唱作為一項音樂表演活動,是以自已身體的有關器官作為樂器來進行演奏的,歌唱者既是演奏員又是樂器本身。象演奏其他樂器一樣,演奏員要在演唱過程中,根據歌曲的要求,不斷地調整呼吸的強弱,聲帶的長短、厚薄、共鳴腔體的大小、長短(指可變共鳴腔體部分),以達到不同的音高、音量、音色等方面的要求,因此,學校聲樂應該首先對構成歌唱 的「樂器」的有關器官和這些器官在歌唱時的作用有所了解。
人體的呼吸器官、發聲器官、共鳴器官、咬字吐字器官共同構建了演奏的「樂器」這些器官的相互配合、協同一致的運動,才能發出美妙感人的聲音,「演奏」出起伏跌宕的樂曲。
1、呼吸器官
包括鼻、口、氣管、肺、隔肌磺隔陶、胸腔等,依靠這些器官吸入和呼出氣息。
口、鼻、氣管是吸入和呼出氣息的通道,肺是吸入、呼出和儲存氣息的總機關。
(人體有左右兩肺佑肺三葉、左肺兩葉),幾乎占據整個胸腔,但其本身沒有活動能力,不能獨立進行呼吸,必須依靠呼吸肌肉群將胸腔擴大和收縮,才能形成呼吸運動。
隔肌位於胸腔下部,它把胸腔和腹腔分隔開來,形似一個扣著的碗,吸氣時隔肌中心下沉,呼氣時隔肌中心上升。
呼吸時,吸氣肌肉群的收縮,使肋骨向外擴張,隔肌中心下沉,胸腔擴大吸入氣息;呼氣肌肉群的收縮,使肋骨回收,隔肌中心回升,胸腔收縮呼出氣息。
呼吸在歌唱中不僅是發音的動力,也是聲波傳導至各共鳴體的工具。因此,掌握好呼吸技術至關重要,對於形成歌唱的發聲質量的優劣起決定作用。
2、發聲器官
發聲器官是由喉和聲帶組成的,聲帶是歌唱的發音體,聲音是由聲帶的振動發出來的。 聲帶位於器官上端的喉室內,是兩條近似白色的韌帶,兩條聲帶的前端連在一起,後端可以左右分合,吸氣時兩聲帶分開,呼氣時兩聲帶靠攏,使氣流受阻引起振動而發聲。
聲帶靠攏阻擋氣流的能力越強,對呼出的氣息產生的壓力越大,發出的聲音就越純趴響亮。聲帶的拉緊、放鬆、縮短、伸長不同的調節與呼吸和共鳴相互配合,就能發出高、低、弧、弱不同的聲音。
聲帶的運動和變化,是由喉室內軟骨和肌肉的動作來調節的,這些調節的動作無法直觀體現,也很難感覺,所以對發聲器官的訓練,必須在正確的呼吸基礎上,依靠呼吸的支持,保 持喉腔的穩定、放鬆、打開、使喉腔內各個軟骨和肌肉的協調自如地工作。
3、共鳴器官
擴大和美化聲音的器官稱為共鳴器官。聲帶在氣息的沖擊下產生的聲音是微弱的,它必須在共鳴腔的作用下才能得到擴大美化。
包括胸腔、喉腔、咽腔(分為喉咽、口咽、鼻咽),口腔、鼻腔、頭腔(鼻竇、蝶竇、額竇等),歌唱時依靠這些共鳴腔體的的共鳴作用,擴大和美化歌聲。
不能改變(調節)形狀的共鳴腔是:胸腔和頭腔(包括鼻腔和額竇等)。根據發聲的需要,這些腔體可以通過人的意識得以充分她運用。頭腔共鳴的聲音顯得年輕而能致遠,具有穿透力。
胸腔共鳴能加強聲音的厚度和深度,讓聲音更結實而豐滿。
可以改變(調節)形狀的共鳴腔是:喉腔、口腔和咽腔(包括喉咽腔、口咽腔和鼻咽腔)。
口腔可大可小,舌頭能伸扎縮扎厚扎薄,可以在口腔內自如地活動;咽腔的肌肉可以收縮或放鬆,聲源器官喉頭能上下移動,這些機能狀態的調節,造成了上述腔體形狀的大小和空問的改變。因此,有憊識的鍛煉、調節這些腔體的機能狀態,是我們獲取擴大的音量和 優化音質的重要途徑。
人體的共鳴腔體是由大到小、由低到高排列的。胸腔體積最大適合低音共鳴,口腔、咽腔 次之,適合中音共鳴,鼻腔、頭腔體不嚏d、適合高音共鳴O但是,美好的聲音不是單—腔體的 共鳴所能達到的,而是靠三組的混合共振——混合共鳴,只是隨著歌唱中音高的不同,三組共鳴腔體的混合共鳴的比例是不同的。
4、咬字吐字器官
也就是語言器官,包括唇、嚙、舌、齶、(軟齶、硬齶等)
這些器官的活動時的位置和著力部位的不同,形成了母音和輔音。發聲歌唱時,咬字吐字器官各組成部分的動作比之平時說話時要更加敏捷而誇張,敏捷是為了咬字(字音或母音更准確清晰,誇張是為了使美化的母音或韻母通暢地引長發揮)。
二、歌唱的姿勢
有人說:「姿勢是呼吸的源泉,呼吸是發聲的源泉」。唱歌訓練,首先要有正確的歌唱姿勢,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人往往不夠重視姿勢,姿勢的正確與否是直接關繫到發聲時各個器官配合的協調姿勢,姿勢正確了,發聲各部分就能正常地工作,而不正確的姿勢,則往往帶來不正確的聲音。這好比我們的跑步運動員,賽跑時如果沒有正確的跑步姿勢,就會直接影響跑步的速度一樣。 不能翹腿坐,也不能兩腿交叉疊起。
正確的歌唱姿勢是:
(l)身體自然直立,保持自然放 松,這里的放鬆絕不是松垮、癱瘓,它應呈現一種積極向上的狀態,也就是精神飽滿的狀態。
(2)頭部保持了眼睛向前平視稍高的位置,胸部自然挺起,兩肩略下後一點,小腹收縮,兩臂自然垂落,全 身有—種積極運動的狀態。
(3)兩腳一前一後稍分開,前腳著 力、身體的重量要平穩,重量落在雙腳上
(4)面部,眼神要自然生動,眉、眼、嘴是五官中的重要部位,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因此在演唱中眼睛切記應當張大一些,不要眯起眼,虛著唱歌。
(5)嘴巴是歌唱的喇叭,應當張得開,放得松,切記緊咬牙關。
(6)還有歌唱時下頜收回,正確的感覺應該是彷彿由小腹到兩眉之問形成一條直線,脖 子和後背、腰部連成一線,這樣才使氣息暢通無阻。
(7)演唱時可根據歌曲的內在惰感賦予適當的動作,但動作要簡練大方,切忌矯揉造作, 畫蛇添足。坐唱的姿勢與站立時的要求一樣,但要注憊腰部挺直而不僵硬,也不要靠在椅背 上,注憊臀部不要坐滿整個凳面,約坐1/3的面積,兩腳稍分開,自然彎曲,不能蹺腿坐,也不能兩腿交叉疊起。
三、歌唱的呼吸
學習正確的歌唱呼吸乃是歌唱藝術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基礎。由呼吸控制的歌聲才是聲樂,呼吸是歌唱的原動力。聲樂界有「誰懂得呼吸,誰就會唱歌」之說,說明了呼吸在歌唱中的 重要性,它確實是歌唱者首先應該學會的一項基本功。
歌唱時的呼吸與日常生活中說話的呼吸是不大—樣的。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通過說話交流思想感惰,因為一般距離較近時所需音量就較小,氣息較淺,不用很大的力度,也不用傳得很遠,而且我們說話連續用嗓時問長了,嗓音就容易疲勞、嘶啞,這種說話的呼吸若用於唱歌 就顯得不能勝任了。唱歌是為了抒發惰感,是要唱給別人聽的。歌唱時面對的往往是大庭廣眾,須將歌聲傳至每個角落,因而要求聲音既要有一定的音量,又要有一定的力度變化,要有 長時問歌唱的能力,井要求根據歌曲的需要,或長、或短、或強、或弱、或高、或低地有控制地輸送氣息,要做到這些,就不是簡單的事了。所以歌唱時的呼吸作為一種藝術手段,有它自身特有的一套規律和方法,它是一項技術性問題,是後天訓練出來的。
呼吸運動包含著吸氣和吐氣兩個過程:
(l)吸氣:用口、鼻垂直向下吸氣,將氣吸到肺的底部,注憊不可抬肩,吸入氣息時使下肋 骨附近擴張起來,腹部方面,橫隔膜逐漸擴張,使腹部向前及左右兩側膨脹,小腹則要用力收 縮,不擴張。背部要挺立,脊柱幾乎是不動的,但它的兩側卻是可以動的,而且也是必須向下 和向左右擴張的,這時氣推向兩側與背後並貯在那裡,保持住然後再緩緩將氣吐出。
(2吐氣:唱歌用氣時,仍要保持吸氣狀態。這點很重要,就好比給自行車打足了氣,不能 一下子放鬆了,這里還有一個保持呼吸的問題,要保持住氣息,就必須在唱的過程中永遠保 持吸氣的狀態,控制住氣息徐徐吐出,要節省用氣,均勻地吐氣,這就是所謂氣息的對抗。
在呼和吸的過程中,要注憊呼吸僵硬的感覺,整個身體表惰都應該是積極放鬆的,緊張的部位就是橫隔膜、兩肋,兩肋就像是一隻充足的氣球一樣,我們要讓聲音坐在上面,往下 拉,不能讓氣球往上浮起來,也就是說要把氣息拉住,不能讓它提上來,這就牽涉到一個氣息 支點的問題。
(3)唱歌時要有氣息支持點:支持點也就是聲音要有一個立足的地方,這個立足點也就 是以橫隔膜及下肋兩側做支持點,當我們咬嗽或笑的時候,可以直接感覺到它的支持作用。 沒有經過呼吸訓練的人,常常唱歌時,臉紅脖子粗的,青筋直暴,歌聲僵直,高音上不去,低音 下不來等等,都是與氣息支持點沒有保持住有關。反之,我們掌握了呼吸方法,有了支持點的 感覺,那麼,當我們歌唱發聲時,便會感到聲音彷彿落在我們所控制的氣息上,也就是說聲音是由呼吸來支持了,這種聲音不儉說耳響亮,而且能強弱自如地做出各種變化來。
(4)不同風格的歌曲用氣是不同的:我們在進行胸腹式呼吸時,呼吸氣勢的強弱、吐氣的方法要根據所唱歌曲(或樂句)的不同要求有所不同。下面我們就介紹幾種不同的呼吸練習法。
①緩吸緩呼。這是我們在訓練和歌唱時常常採用的方法。就是胸腔自然挺起,用口、鼻將 氣息慢慢吸到肺葉下部,橫隔膜下降,兩肋肌肉向外擴張(也就是腰圍擴張),小腹向內微收。 這種吸氣要求自然放鬆,平穩柔和地進行,就像我們去聞花的芳香時的感覺一樣,聞花的感 覺使我們吸氣吸得深,就像做深呼吸運動一樣,但吸氣時不要用太大的力,只要輕輕地挺住胸廓和上腹部,然後慢慢呼氣。呼氣時,注憊保持吸氣狀態,控制住兩肋和橫隔膜,也就是控 制住了氣息,使之平穩、均勻付條賣、連貫地慢慢吐出。有一種感覺可以幫助我們體會呼氣時 下肋和橫隔膜的保持狀態:就是在緩吸後做慢慢地吹掉桌上的灰塵的動作,這里需要長長地 吹氣,也就是在做長音的呼氣練習,我們常說:「長音像吹灰,短音像吹蠟」,是一種吐氣的感 覺。
②急吸緩呼。急吸就是在很短的時問內,通過口、鼻迅速把氣息促而深入地吸到肺葉下 部,井將氣息保持住,然後,按照緩呼的要求而呼出。我們在演唱實踐中經常要用到的,因為 在歌曲的句與句之問、字與字之問的吸氣不會讓你有很長的停頓時問,往往採用「偷氣」的辦 法來吸入且要吸得不讓人發現,這就是急吸緩呼的作用。為了培養呼吸的控制力,我們可以 採取—些練習曲及歌曲中的某些樂句做帶詞的練習,效果較好。卡魯索說過,歌者能否踏上 成功之路,首先要看他對於呼吸器官的操縱和運用,是否建立了強固的基礎。
四、歌唱的發聲
歌唱時的發聲和說話時的發聲是不完全一樣的,說話式的唱歌或放大了的說話,都是不對的,這會沒有色彩,不是音樂化了的發聲。所以說說話的發聲是不能適應歌唱的需要的, 我們必須講究發聲方法,幫助學唱歌的人把普通的聲帶磨煉成能發出優美、動聽、有持久力 的合乎科學方法的、有藝術感染力的聲音來。
1、喉頭和聲帶
喉頭和聲帶,是歌唱的發聲器官,是歌唱的核心部位,是通向整體歌唱的要塞,是打開歌唱藝術寶庫的金鑰匙。因此,了解和搞清喉頭與聲帶在歌唱時應處的位置和狀態是非常必要 的。一般來說,歌唱時喉頭位置應該比平時說話時偏低一些(就像我們深吸氣時的喉頭感覺, 因為吸氣時的喉位,比靜止時的喉位略低一點)有很多人把喉頭處於吸氣時的位置稱為「水 平位」。在歌唱時字與字、句與句的轉換中,喉頭要始終處於這一位置,而不應做離開水平位 的向上、向下,或向左、向右的移動,當然喉頭位置的穩定是在運動中的相對穩定,而不是僵 死不動的穩定。就像浮在水面上的皮球永遠穩定在水面上的道理—樣,若把皮球比做喉頭, 皮球浮在水面的狀態就好像喉頭穩定在吸氣位的狀態一樣。所以歌唱時的喉頭位置應始終 處於低而自如的穩定位置和喉頭壁打開的狀態。
2、打開喉嚨
在歌唱訓練中「打開喉嚨」是十分重要的中心環節,它直接影響到聲音的好壞。「打開喉 嚨」也就是將喉頭穩定在正確的位置上,口蓋積極向上收縮成拱形,舌根放鬆,平放在下牙齒 後,牙關打開,下巴放鬆自然放下而稍後拉,這時候的喉嚨是打開的。那麼如何能幫助初學者「打開喉嚨」呢?
(l)「打哈欠」的狀態「打哈欠」狀態可以讓口腔打開自然,放鬆,口蓋抬起,口腔內空問 增長增大。所以在唱歌時,咽喉不要閉塞,要使咽喉張開,讓氣息自如地送出來,「哈欠」狀態 確實是打開喉嚨的好辦法,也使歌唱者保證了一個很好的演唱狀態。在平時練習時,還可以用閉嘴的「打哈欠」,閉口打哈欠的時候,里邊的狀態也是開的、抬的,如果我們在唱歌的時候 都能保持這個狀態的話,那你的聲音就不會是「白」的、「扁」的了,你的聲音就會是「堅的」。 「圓的」了。
(2)用「微笑」狀態來打開喉嚨,我們講的「微笑」不是光笑,而指的是把「笑肌」抬起來。 「笑肌」抬起是要鼻、咽腔打開,大牙關打開,面部兩邊的笑肌(顴骨)呈微笑狀,這樣的微笑狀 態可以使你的喉嚨打開,可以使你獲得高位置的聲音。「歌唱狀態就是里邊的哈欠,外頭的微 笑」,這話很精闢。
3、良好的中聲區
中聲區是唱歌的基礎,沒有良好的中聲區,就談不到其他的一切。我們應當重視中聲區 的練習,多在中聲區下功夫,不要急於唱很高的音。練習時,我們先從中聲區以中、小音量練 習開始,經過相當一段時問的鞏固以後,再慢慢向較高一點或較低一點的音域發展,初學者 一定要遵循由易而難的循序漸進的原則,否則一開始就猛練高音,不但不會獲得正確的高 音,反而會毀壞聲帶。中聲區應該靠前明亮,輕松流暢,不費力,這樣才能往上發展,為演唱高音打開通路。中聲區的聲音不要強求音量,而是要自然自如,要求音色優美和聲音的靈活性。 每個聲部的重要音區都是中聲區。中聲區要做到吸氣深,呼吸力求自然,有彈性,積極向上, 有支持點,喉頭穩定松馳,不淪唱高、低不同的音,喉頭的感覺都在一個位置上,聲音要往外 送,但又要使聲音從頭到尾保持在同一音型和位置上。我們常比喻說「聲音要像穿珍珠一樣, 把每個音穿在一條線上」等等,就是說聲音要連貫、統一、圓潤。
4、關於換聲區
當你從低音往上唱時,唱到一定的地方,就會感到困難,容易卡殼,這就是到了換聲區 了,這時,你必須運用某種方法才能繼續往上唱。歌唱者首先應基本掌握了中聲區的唱法,然 後因人而異地作具體調整。
有幾種方法大家可以實踐一下:
(l)「倒抽一口氣」的動作:就是歌者在唱到換聲的音時(發母音的同時),做—個倒抽一 口氣的動作,好像「嚇一跳」的生理狀態,讓喉頭稍向下,向後退讓,以使口咽腔充分打開,同 時將中聲區歌唱時向上齒齦背後發送的氣息,隨著音高逐漸向上挪動,嘴也隨著逐漸張開, 此時聲音感覺更向上,向更遠的前方發送。這時聲音就自然地進入了換聲區。
(2)母音轉換手法:就是在唱到換聲區的時候提前讓聲音掩蓋一點,聲音暗一點,出氣量 小一點,小舌頭抬起—點。在碰f到換聲點時,有一點必須強調指出,就是你感到聲音唱上去困 難時,甚至聲音感到要出現破音時,千萬不要變化發聲器官的形態,不要亂動,亂使勁,一定 要堅持迎著聲音唱下去就可以了。其實換聲區就是一個「混聲」的問題,就是真假聲結合的問題。掩蓋一些的聲音就是有了假聲的成分,但又不能全假,必須與真聲混合在一起,聲音的銜接才不會有痕跡,聲音才不會虛和空。所以學會換聲點的過渡也就學會了假聲的唱法,而假聲位置對唱歌、解決聲音的統—是大有好處的。
五、歌唱發聲練習曲
練習曲的練習,是發聲歌唱的重要的基礎訓練。練聲曲可以用各個母音或混合母音或子 音混合音,也可以用音階的唱名1234567等等來練唱,也可以在練聲曲上安排歌詞來練 習叫帶詞練習。發聲練習過程中,是以聲音效果和發聲器官肌肉適度的標准去調整發聲器官 的棚眯狀態的,每個人的發聲器官的構造、嗓音條件、聲音類型、發聲習慣各不相同,因此, 並不是每一種類型的練習都必須唱,而是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進行選擇練習,而且不同的學 習階段,選擇的發聲練習也是不同的,但一般惰況下,開始的練習總是選擇母音和比較平穩的音階開始練聲。一般來說選擇「o」或者「u」之類的比較圓潤的母音開始著手練習,因為這些 母音容易形成需要的空問,比較容易保持喉嚨打開的基本狀態,也比較容易形成喉嚨空問的狀態。但這也不是絕對的,唱歌者應根據自已的感覺找到最理雲置合自已的母音合自已的母音 來練習。我們在練習中要多動腦子,善於思考,千萬不能一個勁地傻唱。
1、哼鳴練習
記譜時常用hum或m表示哼唱。哼唱又稱閉口音,俗稱哼鳴。因哼鳴時眉問有振動感, 在發音之前,應先練習閉口哼唱。哼鳴可以調節呼吸和發聲器官,調節聲音的高位置,容易得到聲音的共鳴。哼鳴在中聲區較易,正確的哼鳴有助於嗓音訓練,能減輕嗓音的負擔。錯誤的 哼鳴,尤其是在高聲區,對嗓音是有害的。
練習要求:嘴唇輕閉,舌尖輕抵下齒,上下齒松開,下愕、頸部、喉腔自由放鬆,柔和地吸 氣、呼吸,發聲的通道全部打開,聲音從高位置發出,鼻、齒、唇感到輕微的顫動,哼唱時始終 保持吸氣的狀態。
2、母音練習
a、e、i、o、u、u母音在歌唱中經常要運用,正確地發好母音,才能增強歌曲的歌唱性,表現出聲音的豐富色彩。
練習要求:每個母音都要在同一高位置上發出,軟愕抬起口腔張圓,音與音之問應均勻。 圓潤、連貫,始終保持正確的口形。
3、連音練習
連音是歌唱發聲最重要的基礎之—,只有將圓潤、純美、流暢的聲音連接在一起,才能使音樂完整。連音唱法是歌唱的重要表現手段。
練習要求:呼吸器官和發聲器官應處於自然,從容、舒展狀態,從自然聲區開始,可作半音上行、下行的練習。初練時音域不宜超過C』,每條練習都要柔和、均勻、連貫。起音、收音要保持在高位置上。
4、頓音練習
頓音唱法是歌唱發聲的重要技法和表現手段。頓音是由氣息靈活的控制,聲帶快速的 開掐咬潛,而發出的輕巧、短促、有彈性的聲音。
練習要求:發音前,必須先想好所要發出音的准確音高,它是輕巧、短促而有彈性的聲音。 要快速吸氣,保持氣息,在一瞬問聲帶迅速合攏,氣息靈巧地配合發出聲音,可用輕聲咳嗽,體 會聲帶開合與氣息的配合。從中聲區開始練習,再逐步向低、高聲區擴展。低聲區注意聲帶的閉 合,不漏氣;中聲區注意聲音均勻輕巧;高聲區注意保持呼吸器官和發聲器官的暢通。
5、打開喉嚨的練習
為使聲音通暢,保持高位置,必須打開喉嚨,穩定喉器,使聲音順暢地「流出」。
練習要求:學會張嘴唱歌,即將上、下齒松開,下頜放鬆有下巴似「掉下來」的感覺,舌尖 稍抵下牙。唱八度音程時,從低到高,母音不斷裂,要連起來唱,口咽腔同時從小到大張開。氣 息通暢地配合,發出圓潤、通暢自如的聲音。
6、快速靈活的練習
聲音從緩慢柔和到快速靈活的練習,是歌唱發聲必須掌握的技能,氣息的控制要更加均 勻適度,發聲器官更加自如協調,才能做到靈活快速。
練習要求:聲音要靈活,首先要放鬆舌頭,保持吸氣狀態,口腔放鬆,軟愕抬起,舌尖靈活 有彈性地名喇她上下活動。
7、結合字聲緯習(帶詞練習)
發聲練習的目的是為了更完美地演唱歌曲,因此,必須要注憊咬宇、吐字准確、清晰。正確地掌握語言的四聲,明確漢字語音的結構規律,將歌曲曲調與咬宇、吐宇結合起來進行練 習,是極為重要的手段。
練習要求:練唱前,將每個字按照出聲序頭)月限序腹)、歸韻序尾肋咬字方法,先念幾 遍,再結合發聲練習,以字帶聲,力求做到字正腔圓,聲惰並茂。
六、練聲注意事項
(l)要注憊保護好自已的嗓子,適當地練唱,發聲練習的時問,初學時20分鍾一次為 宜,以後逐漸地加至半小時或—小時,堅持每大練習最重要,絕對避兔用全音量來練習。大聲地亂唱,容易使歌唱器官受損。
(2)在沒有能力唱高音之前,切勿作高音練習,經常唱一組你最滿意的音,選擇曲目更要謹慎,不要唱不適合自已的曲目。
(3)每次練習應有新鮮感,精神集中,感興趣地練習。
(4)練習時要多用慢的、短的樂句作為最初的練習。聲樂訓練特別需要時間,奇跡是沒有的。「百分之—的智慧,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