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蟲變成蛹的過程及變化
在完全變態的昆蟲(如蒼蠅、桑蠶)中,從幼蟲過渡到成蟲時的蟲體形態叫蛹。處於蛹發育階段時,蟲體不吃不動,但體內卻在發生變化:原來幼蟲的一些組織和器官被破壞,新的成蟲的組織器官逐漸形成。
全變態類的末齡幼蟲在脫皮變蛹前,先要停止取食,尋找適當的化蛹場所,很多昆蟲在這時吐絲作繭或營土室等。此後,幼蟲就不再活動,身體顯著縮短,顏色變淡或甚至消失,這就是通常所稱的前蛹期(prepupa)。所以前蛹期就是末齡幼蟲在化蛹前的靜止時期,在這個時期,幼蟲的表皮已部分脫離,成蟲的翅和附肢等翻出體外,體形也已改變,但仍被前蛹的表皮(即行將脫去的末齡幼蟲表皮)所掩蓋,須待脫皮後才變蛹。
蛹是個不活動的蟲期,缺少防禦和躲避敵害的能力,而蛹體內部卻進行著劇烈的組織解離和組織發生的生理活動,很容易受外界不良條件的影響。因此老熟幼蟲在化蛹前常要尋找適當的蔽護場所(如樹皮下、磚石縫內、土壤內、卷葉內、隧道內等),有的則有構造特殊的保護物。 很多脈翅目、鱗翅目的蛾類和膜翅目幼蟲在化蛹前吐絲作繭。有些種類的繭純粹由絲作成;有的種類則用綴合土粒、食物的碎屑、體毛、排泄物等作繭。一般昆蟲的絲是由下唇腺特化的絲腺所分泌的,但脈翅目幼蟲的絲則是由馬氏管通過肛門分泌的。 在土裡化蛹的昆蟲,常常分泌粘液和土粒(或間有絲)等混合後,築成內壁光滑的土室,即蛹室。這在甲蟲、葉蜂和蛾類中十分普遍。有些甲蟲(如金龜子)的蛹室非常堅固,象個雞蛋。 鱗翅目蛾類的蛹大都沒有特殊的保護物,常以尾端鉤著在幼蟲作成的一小塊絲墊上,以一根細絲圍縛蛹體,維系在物體上或倒掛在絲墊上。蝶類還常以這樣光裸著的蛹越冬,它們具有極強的抗寒能力,大多數蝶蛹有同它們背景相似的保護色。
❷ 家裡牆壁上長了像蟲蛹的東西,大家幫我看看是什麼謝謝
衣蛾--幼蟲
衣蛾(Tinea pellionella)隸屬於鱗翅目(Lepidoptera)谷蛾科(Tineidae)衣蛾屬(Tinea),分布廣泛,是全球性的儲物害蟲。[1]
衣蛾,幼蟲是一個小型褐色的毛毛蟲,一般藏在絲質的袋狀物或網狀物(稱為筒巢)內,在牆壁上可見到一個黏著水泥的紡錘形絲袋,內有一深褐色頭的幼蟲。成蟲為淺黃色的蛾子,懼光。如將其按死,會發出難聞氣味。
幼蟲會吐絲作繭,存儲羊毛、軟體傢具、毛皮、地毯、毛毯、魚粉、化纖羊毛、棉混紡織物均可供幼蟲取食。幼蟲多存在於衣服存儲室,軟墊傢具縫里。衣蛾體質很弱,飛的不遠,限制了其活動范圍。特別喜愛紡織品,沾有食物或其它污染,衣領或衣服折疊處也可見到衣蛾的蹤跡。(純棉的衣物較不易受害)
當衣櫃出空時,以陶斯松等噴灑衣櫃。經處理後將衣服放回,衣櫃要關緊,在上層放一些樟腦丸(萘丸)等(依指示放入所需的量),謹記勿把有沾到污泥的衣服放入,因為汗味更易吸引衣蛾。
中文學名
衣蛾
❸ 麵包蟲怎麼才能做的好吃
1、麻辣蟲蛹 將黃粉蟲蛹或幼蟲洗凈,油炸至微黃,然後拌入麻辣醬即可食用,特點是鮮香可口,風味獨特。 2、糖醋蟲蛹 可按糖醋魚方法製作。將黃粉蟲蛹或幼蟲洗凈,油炸至微黃,然後拌入糖醋即成。特點帶有海鮮味。 3、咖喱蟲蛹 先把洋蔥頭切成片,投入食用油中略煎,再加入一匙咖喱粉,一片姜黃,少許月桂粉和0.25升黃粉蟲蛹澆湯混合在一起烹煮10~15分鍾,根據情況適當加一點水,以防燒焦。接著再加適量水續煮1~2小時後,拌入大米飯中一起食用。 4、百味蟲蛹 製法:1、黃粉蟲500克放入80℃的熱水中燙死,
5、蟲蛹蝦子湯
原料: 黃粉蟲蛹30克,蝦40克,熟豬油15克,味精1克,紹酒5克,精鹽1.5克,蔥5克,水澱粉5克,芝麻油3克。
製法: 黃粉蟲蛹沖洗干凈,蝦剪須洗凈,凈鍋置中火上,下熟豬油燒至七成熱,放入蝦,炒變色,烹入紹酒炒轉至香,摻鮮湯400克,放蔥 、味精、鹽、水澱粉煮成湯,滴入香油即成。
6.蛋炒蟲蛹
把黃粉蟲沖洗干凈,再把切碎的大蒜、香蔥和黃粉蟲蛹一起投入熱油鍋中翻炒一會兒,將禽蛋調成糊狀,加到有蛹的鍋內繼續炒制,直至雞蛋熟透。
7.油爆蛹菜
原料:新鮮黃粉蟲50克,菜油20克,味精0.1克,濕澱粉3克,鹽1克。
製法:將黃粉蟲洗凈,瀝干水,加鹽、味精拌勻。凈鍋置中旺火上,菜油燒至七成熱,放入黃粉蟲暴炒至熟起鍋即成。
8、家常蟲蛹
用料:黃粉蟲蛹300克,韭黃100克,青紅椒150克,片糖、姜花、紹酒、胡椒粉、味料各適量。
製法:①把青紅椒洗凈去籽切粒,黃粉蟲蛹洗凈,撈起濾干,用胡椒粉、鹽和少許紹興黃酒將蠶蛹腌透,使其炒起來具有肉味,將片糖碎成粉狀。②燒鑊下油,放下蠶蛹慢火炒焦後,下姜花先炒,然後加入青紅椒粒、韭黃、片糖粉炒熟,濺酒調味,加包尾炒勻上碟。特點:味甘微辣,油香四溢,美味可口。
9、蟲蛹炒飯
配料:烹飪熟的黃粉蟲幼蟲1份,雞蛋1隻,植物油1茶匙,水3/4份,洋蔥碎末1/4份,醬油4茶匙,大蒜頭碎末1/8茶匙,米飯1份。
製作:將雞蛋倒入燉鍋,攪動熟至呈片狀,加入水、醬油、蒜末和洋蔥末後再烹至沸騰。倒入米飯、黃粉蟲,加蓋,熄火,5分鍾後食用。
10.豆腐蟲蛹
原料:黃粉蟲蛹25克,水豆腐250克。
調料:蔥白3克,姜絲3克,檸檬絲2克,味精、椒鹽適量,熟油10克,肉湯500克。
製法:(1)黃粉蟲蛹放入加蔥、姜絲的開水鍋泡鍋,立即撈出,放入肉湯鍋煨約20分鍾取出。(2)水豆腐焯水後,撈出入煲,放入調料。(3)煲放在煲爐上,用中火 20分鍾即可。
特點:味鮮質嫩,有滋補保健功能。
11、蛹香肉絲
原料:瘦豬肉250克、黃粉蟲蛹20克、筍片、水發木耳各50克、蒜15克、泡辣椒20克、姜10克
做法:豬肉、筍片、木耳切絲放入碗加調料稍腌;黃粉蟲蛹炸至深黃色,研碎與調料一起用肉湯燒開調成芡汁;肉絲在6成熱的油中滑散;加姜、蒜、泡辣椒炒出濃香味,再下入筍片、木耳煸炒,淋入芡汁即成。
❹ 麵包蟲怎麼
常用的食用方法:
1、麻辣蟲蛹 將黃粉蟲蛹或幼蟲洗凈,油炸至微黃,然後拌入麻辣醬即可食用,特點是鮮香可口,風味獨特。
2、糖醋蟲蛹 可按糖醋魚方法製作。將黃粉蟲蛹或幼蟲洗凈,油炸至微黃,然後拌入糖醋即成。特點帶有海鮮味。
3、咖喱蟲蛹 先把洋蔥頭切成片,投入食用油中略煎,再加入一匙咖喱粉,一片姜黃,少許月桂粉和0.25升黃粉蟲蛹澆湯混合在一起烹煮10~15分鍾,根據情況適當加一點水,以防燒焦。接著再加適量水續煮1~2小時後,拌入大米飯中一起食用。
4、百味蟲蛹 製法:1、黃粉蟲500克放入80℃的熱水中燙死,
❺ 這是什麼蟲子,怎麼會在家裡出現,有毒嗎
石蠅是動物界,節肢動物門,六足亞門,昆蟲綱,有翅亞綱,襀翅目的一種昆蟲。全世界現發現約有3497種,新的種類在被發現中。稚蟲生活於流動的溪流中,而成蟲則為生活於陸地。觸角長,咀嚼口器不發達;膜翅兩對,後翅一般較前翅寬而短,靜止時折成扇狀。石蠅stonefly是一種古老的昆蟲,最早出現於2.5億年前的二疊紀時代。自那時起,這種昆蟲的變化很小。自第一次出現於南半球以來,兩個亞目中的一個——南翅亞目也只在澳大利亞和南美有發現。石蠅被認為是新翅類昆蟲中最古老的一種,它們有時也會被認為與直翅目昆蟲和紡足目昆蟲的關系非常近,也因為這一點,這幾個日成為了整個新翅類昆蟲中的姐妹群體。這個群體分布廣泛,除了南極洲之外,它們出現在地球各大洲,從海平面到喜馬拉雅山脈海拔5500多米處均有發現
圖片來自網路
翅雖發達,但不善飛行。體灰、黑或褐色,與其環境相稱。生活史尚不十分清楚。產卵數可多達6,000枚左右,成卵塊產入溪流。若蟲似成蟲,但無翅,體壁及腹部有外鰓;取食植物、腐敗的有機質和其他昆蟲。若蟲的壽命1∼4年,成蟲僅活數周。石蠅的成蟲和幼蟲都是淡水食物網的重要部分,是許多種昆蟲和魚類的食物。由於它們對水體污染非常敏感,因此被科學家們看做是水體質量的指示性昆蟲
❻ 蜂蛹泡酒怎麼泡
具體的泡製方法如下:
1、蜂蛹的選用,一般選用野外的蜂蛹,蟲體完整而且外表為乳白色的蜂蛹。
❼ 麵包蟲蛹怎麼養
麵包蟲又稱麵粉蟲,具有生長快,繁殖力強,飼養方法簡單,四季都可繁殖的特點,是觀賞鳥最常用的一種含高蛋白的動物性飼料。
麵包蟲的整個生活史為4個月左右,飼養方法也比較簡單:將盆壁光滑的搪瓷盆或陶瓷盆刷洗干凈,加厚度10厘米左右的麩皮,然後將麵包蟲放進去,上面再撒一些麵粉或玉米粉,蓋上幾片菜葉或菜片,南瓜、西葫蘆、黃瓜、大白菜、圓白菜、小白菜等均可。這些菜葉既可供麵包蟲食用,有能增加濕度。然後將盆放置在室內溫度較高的地方,一般為22~25℃,濕度為50%~60%。麵包蟲從卵孵出到成體要經過6~7次的蛻皮,大約需要3個多月的時間才能變成成蟲(黑殼蟲)。平均體長32毫米,體寬3.5毫米,平均體重0.2克,個別的體重可達0.25克。變蛹後蛹長17毫米,體寬4毫米,平均體重0.1克。麵包蟲的變蛹過程是先從頭裂開一小口,尾部開始蠕動,皮慢慢從頭頂往後蛻,經5~10分鍾就可全部蛻完。蛹全身為乳白色,經5~6個小時以後變為深黃色,再經過3~5天蛹開始變成成蟲(黑殼蟲)。成蟲經過交配,2~3天後就開始產卵,這期間可在盆內放入一些葉菜,一方面可以供麵包蟲採食,另一方面可讓成蟲產卵於葉菜上。卵為乳白色,像小米粒一樣大小。注意剩餘的葉菜不能扔掉,以免將蟲卵同時扔掉。卵經過9~10天孵出幼蟲,仔細觀察可以看到幼蟲在麥麩中蠕動。這時可把乾菜葉拿出,在麥麩上再蓋一層新鮮菜葉和麵粉或玉米粉等供幼蟲食用,幼蟲便會很快長起來。在麵包蟲的繁育中,應挑選個體大的蛹留種,單放一個盆中作為產卵用。這樣的幼蟲大小基本一致,而且在更換蟲屎時也不會將蟲卵篩出。喂鳥時可先將個體大的挑出來喂。對已經變成蛹的可挑出放入另一盆中,再繼續繁殖。大小不同的麵包蟲應分別飼養。一盆麵包蟲喂完後,要再進行繁殖時,應將舊盆清洗干凈再用。在麵包蟲的養殖過程中,應經常檢查麥麩是否吃完,如已吃完可用篩子把蟲子篩出,更換新的麩皮。盆內麩皮變黑後可撒上少許新鮮的鼓皮和麵粉、玉米粉等。要經常更換新菜葉,每次不要放得大多。供蟲食用的新菜葉應增加濕度,但不宜放得大多,以免飼料變質發霉。麵包蟲在養殖過程中,每隔兩三代就應引進一些新的、個體較大的種源,以免由於近親繁殖使蟲子的體形體質越變越差
❽ 蛋白蟲化蛹的過程
摘要 你好,關於你的問題據了解提高大麥蟲的化蛹率的方法如下:
❾ 蛋白蟲怎麼樣選化蛹蟲
1.蟲種選擇
初次養殖的養殖業者建議去正規、靠譜的公司購買蟲種。 這樣可以買到優質的蟲種,可以保證其生長速度,以及成活率。
2.養蟲設備
養殖蛋白蟲時要准備紙箱、以及盆缸,要求的內壁要光滑,深度要在15公分以上,可以避免蟲子外爬逃走,在蛋白蟲產卵時,可以在箱子的底部鋪上一層麩皮,防止幼卵損壞。
3.適宜溫度
蛋白蟲的耐寒和耐高溫都比較差,因此在養殖蛋白蟲時,要控制好養殖場地的溫度。適合蛋白蟲生長的溫度在25℃-28℃之間,一旦溫度超過30℃,或者小於10℃,就會阻礙蛋白蟲的生長。
4.飼喂管理
在飼喂蛋白蟲時,要補充充足的營養,以及能量高的食物,如碎青菜、顆粒飼料、小魚蝦、輪蟲、紅蟲等,在人工飼養中,要將食物剁碎成小塊進行餵食,每天早中晚可以投喂一次,注意營養均衡,要用專用的飼料。
5.注意通風
日常養殖蛋白蟲的過程中,一定要保持良好的通風,尤其在夏季,室內氣溫較高,必須將容器搬到通風的環境中,以免感染病害,蛋白蟲出現萎靡不振、死亡的現象。
6.注意光照
蛋白蟲對光照比較敏感,喜歡呆在陰暗的環境中。養殖蛋白蟲時,不能強光直射,容易導致蛋白蟲死亡,此外飼養環境最好是半陰暗,室內封閉,可以加快產卵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