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徐變計算方法

徐變計算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29 04:29:20

⑴ 簡支梁彎矩的計算方法

基數級跨中彎距Mka:

Mka= (Md+Mf) × VZ/VJ+ΔMs/VJ -Ms

Mka= (Md+Mf)×1.017/1.0319+△Ms/1.0319-Ms

=(17364.38+0)×1.017/1.0319+4468.475/1.0319-164.25 = 21279.736(kN·m)

簡支梁就是兩端支座僅提供豎向約束,而不提供轉角約束的支撐結構。簡支梁僅在兩端受鉸支座約束,主要承受正彎矩,一般為靜定結構。體系溫變、混凝土收縮徐變、張拉預應力、支座移動等都不會在梁中產生附加內力,受力簡單,簡支梁為力學簡化模型。

(1)徐變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一、簡支梁特點

只有兩端支撐在柱子上的梁,主要承受正彎矩,一般為靜定結構。體系溫變、混凝土收縮徐變、張拉預應力、支座移動等都不會在梁中產生附加內力,受力簡單,簡支梁為力學簡化模型。

簡支梁只是梁的簡化模型的一種,還有懸臂梁。

懸臂梁為一端固定約束,另一端無約束。

將簡支梁體加長並越過支點就成為外伸梁。

簡支梁的支座的鉸接可能是固定鉸支座、滑動鉸支座的。

二、彎矩圖的繪制基礎

1、熟悉單跨梁在各種荷載獨立作用下的彎矩圖特徵:比如懸臂梁在一個集中荷載作用下.其彎矩圖的特徵是一個直角三角形;懸臂梁在均布荷載作用於全長上時,其彎矩圖為一個曲邊三角形等。單跨梁在一種荷載作用下的彎矩圖。

2、桿件某段兩端點彎矩值的確定桿件某段兩端點彎矩值一般有下面三種情況:

(1)無鉸梁段:一般要先算出粱段兩端截面處的彎矩值。

(2)梁段中間有一個鉸:因已知無外力偶矩的鉸處彎矩為零,只須另算一處截面的彎矩即可。

(3)梁段中間有兩個鉸:這兩鉸處的彎矩都為零,可直接按簡支梁彎矩圖特徵畫出彎矩圖。

⑵ 計算板單元收縮徐變時理論厚度怎麼取值

以《公預規》為依據,討論組合梁橋中橋面板不同理論厚度計算方法得到的收縮應變和徐變系數間的差別,提出了採用隨時間變化理論厚度計算收縮徐變參數的方法。接著,以一座2×75 m連續組合梁橋為背景工程,建立有限元模型,針對不同橋面板混凝土理論厚度計算了結構收縮徐變引起的變形和應力。結論表明目前普遍應用的以施工鋪裝前截面計算橋面板混凝土理論厚度的方法得到的收縮徐變效應普遍偏大,但組合梁鋼結構的部分計算結果偏於不安全。

⑶ 為什麼橋博計算習慣把收縮徐變作為施工階段計算

《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范》(JTG D62-2004)第一條規定:
預應力混凝土構件,預應力鋼筋的張拉控制應力值σcon(對後張法構件為梁體內錨下應力)應符合以下規定:1、鋼絲、鋼鉸線的張拉控制應力值σcon≤0.75fpk;2、精扎螺紋鋼的張拉控制應力值σcon≤0.90fpk。(fpk指預應力鋼筋抗拉強度標准值)
此外,預應力混凝土構件在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計算中,應考慮由下列因素引起的預應力損失:
預應力鋼筋與管道壁之間的摩擦 σl1
錨具變形、鋼筋回縮和接縫壓縮 σl2
預應力鋼筋與台座之間的溫差 σl3
混凝土的彈性壓縮 σl4
預應力鋼筋的應力松馳 σl5
混凝土的收縮和徐變 σl6
此外,尚應考慮預應力鋼筋與錨口之間的摩擦、台座的彈性變形等因素引起的其它預應力損失。
當對構件進行超張拉或詩篇錨圈口損失時,鋼筋中最大控制應力(千斤頂油泵上顯示的值)對鋼絲和鋼鉸線不應超過0.8fpk;對精扎螺紋鋼筋不就超過0.95fpk。

⑷ 設計院給出的預拱度考慮收縮徐變了嗎

1、需要計算的部位:主梁、橫梁、橋面板;

2、主要荷載:結構重力、預應力、活載、日照溫差;
3、計算項目: 主梁強度設計、驗算;
橫梁強度設計、驗算;
橋面板強度設計、驗算;
主梁變形計算、預拱度計算;

簡支梁計算方法
主梁恆載內力:
按實際結構尺寸計算恆載集度,計算應力時將荷載作用在結構上直接計算,但應注意要根據按施工方法確定何種荷載作用在何種截面上。

主梁預應力內力:
簡支梁屬於靜定結構,預應力只產生出內力,不產生二次力效應。

主梁活載內力:
縱向採用影響線載入求最不利內力;
橫橋向採用橫向分布系數考慮車列在橫向最不利布置位置。

橫梁內力計算:
利用橫向分布影響線載入求最不利彎矩。

橋面板計算:
採用有效工作寬度方法考慮車輪荷載在橋面板上的分布;
內力計算要根據橋面板與兩肋的剛度比,選取不同的修正系數。

主梁變位計算:
根據構件類型修正彈性模量和慣性矩,恆載按實際結構尺寸計算,但必須考慮收縮徐變作用,活載計算中不記沖擊系數。

預拱度設置:
通常預拱度的大小,等於全部恆載和一半靜活載所產生的豎向撓度值,也就是說應該在常遇荷載情況橋梁基本上接近直線狀態。對於位於豎曲線上的橋梁,應視豎曲線的凸起(或凹下)情況,適當增減預拱度值,使峻工後的線形與豎曲線接近一致。
對於簡支梁常用跨中點的預拱度作為失高,按二次拋物線甚至全梁的預拱度。
連續梁與剛構橋計算內容
1、需要計算的部位:主梁、橫梁(如果採用多梁式截面)、橋面板;
2、主要荷載:結構重力、預應力、活載、收縮徐變內力、基礎變位內力、日照或常年溫差內力;
3、計算項目: 主梁強度設計、驗算;
橫梁強度設計、驗算;
橋面強度設計、驗算;
主梁變形計算、預拱度計算;

連續梁與剛構橋計算方法
主梁自重內力:
按實際結構尺寸計算恆載集度,將荷載作用在結構上,通過結構力學方法求解或通過有限元程序求解。
計算中必須按施工方法確定各種構件自重作用的體系、作用截面,必須按施工過程考慮結構體系轉換。

主梁預應力內力:
1、先計算初彎矩,然後計算次內力,通常要考慮徐變、收縮,不均勻沉降引起的次內力;
2、等效荷載法,將預應力作為外荷載直接作用在結構上計算。

主梁活載內力:
縱橋向採用影響線載入求最不利內力,多梁式截面採用橫向分布系數方法考慮車列橫橋向的最不利布置位置。
箱形截面必須按薄壁桿件計算扭轉、翹曲、畸變等箱梁效應。

橫梁內力計算:
利用橫向分布影響線載入求最不利彎矩。

橋面板計算:
採用有效工作寬度方法考慮車輪荷載在橋面板上的分布;
內力計算要根據橋面板與兩肋的剛度比,選取不同的修正系數。

主梁變位計算:
根據構件類型及結構靜定或超靜定情況修正彈性模量和慣性矩,恆載按實際結構尺寸計算,但必須考慮收縮徐變作用,活載計算中不記沖擊系數。

預拱度設置:
通常預拱度的大小,等於全部恆載和一半靜活載所產生的豎向撓度值,也就是說應該在常遇荷載情況橋梁基本上接近直線狀態。對於位於豎曲線上的橋梁,應視豎曲線的凸起(或凹下)情況,適當增減預拱度值,使峻工後的線形與豎曲線接近一致。
拱橋實用計算——計算內容
需要計算的部位:
主拱、拱上建築;
組合體系拱:主拱圈、系梁、吊桿 ;
桁架拱:上下弦桿、斜桿;

主要荷載:
結構重力、預應力、活載、常年及日照溫差、拱腳水平位移推力;
計算項目:
主拱強度設計、驗算;
拱上建築強度設計、驗算;
系梁、吊桿強度設計、驗算;
橫梁、橋面板強度設計、驗算;
主拱穩定性驗算;
主拱變形計算、預拱度計算;
關鍵局部應力驗算;
主拱內力調整計算;
拱橋實用計算——計算方法
合理拱軸線:
按照拱軸線的形狀直接影響主拱截面內力大小、分布的原則選取拱軸線。盡可能降低由於荷載產生的彎矩值,使拱軸線與拱上各種荷載的壓力線相吻合,也就是合理拱軸線。

有推力主拱自重內力:

無支架施工拱橋:按實際結構尺寸計算恆載集度,按施工方法確定各種荷載作用的體系與截面。

有支架施工拱橋:按一次落架計算,常採用彈性中心法。

有推力拱活載內力:
利用彈性中心法公式查表計算,利用影響線載入計算。多肋式主拱以及拱上建築為排架的雙曲拱必須考慮橫向分布作用,箱形截面應作箱梁應力析。

有推力拱溫差及拱腳水平位移內力:
利用彈性中心法公式查表計算,或利用有限元結構計算程序進行。

拱上建築計算:
進行拱上建築的計算時應該考慮聯合作用的影響,否則是不安全的。
聯合作用的計算必須與拱橋的施工程序相適應。若是在拱合攏後即拆架,然後再建拱上建築,則拱與拱上建築的自重及混凝土收縮影響的大部分仍有拱單獨承受,只有後加的那部分恆載和活載及溫度變化影響才由拱與拱上建築共同承擔;
如果拱架是在拱上建築建成後才拆除,那麼全部恆載和活載以及其它影響力可考慮都由拱與拱上建築共同承受;
拱與拱上建築的聯合作用計算是解高次超靜定問題,可以應用平面桿件系統程序進行計算。

組合體系拱橋恆載內力:
高次超靜定結構必須採用有限元結構程序進行計算。
最優吊桿張拉力:通過吊桿張拉力和系梁內預應力大小的調整可以使主拱與系梁基本處於受壓狀態。

組合體系拱活載內力計算:
採用影響線載入計算包絡圖,拱肋也必須用橫向分布系數考慮車列的偏載。

桁架拱橋計算:
桁架拱橋是高次超靜定結構,橫載、活載以及各種次內力均必須採用有限元結構分析程序計算。
活載計算必須考慮橫向布系數。

縱向穩定驗算:
細長比不大時縱向穩定性驗算一般可表達為強度校核的形式,即將拱圈換算為相當長度的壓桿,按平均軸向力計算,以強度校核形式控制穩定。
細長比較大時可以按臨界力控制穩定。

橫向穩定驗算:
板拱或肋拱可近似用矩形等截面拋物線雙鉸拱,在均布豎向荷載作用下的橫向穩定公式來計算臨界軸向力。
有橫向連接系的拱的橫向穩定計算是一個較復雜的問題,通常可將拱成一個與拱軸等長的平面桁架,按組合壓桿計算其穩定性。

主拱變形計算、預拱度計算:
一般驗算拱頂撓度,拱頂撓度是由恆載和靜活載(不記沖擊力)產生的撓度,其值不超過跨徑的1/800;當用平板掛車或履帶車時,上述值可增加20%。當恆載和靜活載產生的拱頂撓度不超過跨度的1/1600時,可以不設,預拱度的設置按照恆載加上1/2的活載進行計算。

關鍵部位局部應力驗算:
對拱腳、拱肋與系梁連接處,吊桿的吊點,橫梁與系梁連接處,均應進行局部應力分析。一般採用大型有限元程序結合模型試驗進行。

主拱內力調整:
是指在不改變主拱截面的情況下採用各種方法來優化主拱的受力狀態,主要的方法有:
1. 假載法調整懸鏈線拱的內力:當懸鏈線主拱某一控制截面的應力過大,而另一控制截面的應力有較大富餘時,我們可調整拱軸線系數m,修正拱軸線;調整後的拱軸線即非恆載壓力線,因此主拱截面在恆載作用下,即使不記入彈性壓縮的影響,也要產生彎矩,用此彎矩來改善主拱截面的應力狀態。
2、 臨時鉸法:修建主拱時,在拱頂和拱腳截面處設置鉛板製作的臨時鉸,待成橋後將鉸拆除。如果臨時鉸偏心安裝則可能起到調整主拱內應力的作用,特別可消除混凝土收縮引起的附加內力。
3、用千斤頂調整內力:將千斤頂平放在拱頂預留的空洞內,利用千斤頂對兩半拱緩緩施加推力,使兩半拱即分開又抬升。由於千斤頂施力時,拱被抬升使拱架易於卸出;同時拱橋基礎立即產生的變形影響亦可消除;而調整千斤頂施力點的位置和加力的大小,即可達到調整主拱應力的目的。

⑸ 預應力混凝土構件在俆變的作用下會產生向上的變形嗎徐變變形的計算公式是怎樣的

會,徐變變形可以用徐變系數乘以彈性變形來計算。

在低於0.5倍抗壓強度時,可以認為是線性徐變,符合疊加原理,具體計算方法見相關教材(橋梁工程上有),徐變系數可以查《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范》(D62-2004)表6.2.7及附錄F。

結構的各種規范均沒有把徐變計算加進去,所以不管是結構還是橋梁,徐變只有《公預規》可以參考。

⑹ 混凝土徐變系數如何取值有計算公式

σc≤0.5fc ── 線性徐變,具有收斂性;

σc>0.5fc ── 非線性徐變,隨時間、應力的增大呈現不穩定現象;

σc>0.8fc ── 砼變形加速,裂縫不斷地出現、擴展直至破壞(非收斂性徐變)。

一般地, 混凝土長期抗壓強度取(0.75~0.8)fc徐變系數:φ=εcr/εce= ECεcr/σ。

徐變是指在荷載維持不變的情況下,變形隨時間增加而緩慢增加的現象。混凝土的徐變是其材料本身固有的時變特性,會導致混凝土結構受力和變形隨著時間變化。

從而影響混凝土結構的受力性能以及長期變形性能,嚴重時會影響混凝土結構的使用性能,如對連續梁預拱度的影響、對預應力混凝土結構造成的預應力損失、滿堂支架逐孔澆築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和高速鐵路橋梁的影響等。

(6)徐變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影響混凝土徐變性能的因素很多,如水泥種類、加荷齡期、凝結溫度和應力等級等,對高性能混凝土而言,各種添加劑也會影響混凝土的徐變。

國內外對影響混凝土徐變的機理尚未形成統一認識,且對高性能混凝土徐變的試驗研究比較少見。混凝土的徐變變形會隨著加荷時間的增長而增加,但一般在五年達到極限值,大部分混凝土徐變在1~3年內完成。

徐變的優點:混凝土的徐變會顯著影響結構或構件的受力性能。如局部應力集中可因徐變得到緩和,支座沉陷引起的應力及溫度濕度力,也可由於徐變得到鬆弛,這對混凝土結構是有利的。

徐變的缺點:徐變使結構變形增大對結構不利的方面也不可忽視,如徐變可使受彎構件的撓度增大2~3倍,使長柱的附加偏心距增大,還會導致預應力構件的預應力損損失。

⑺ 板的配筋計算As計算公式

板的配筋計算As計算公式是AS=M/(0.87*fy),配筋是指為增強混凝土承載力而在混凝土中設置鋼筋並進行設計、加工、配置的作業過程。自然環境下配筋高強高性能混凝土的收縮徐變呈現早期發展較快,後期發展緩慢的特點,這與混凝土收縮徐變發展規律相一致。
配筋混凝土的收縮徐變均小於素混凝土的收縮徐變。當配筋率較低時,其對收縮徐變的影響較小,在工程應用中,可以按素混凝土來對待;當配筋率較高時,其對收縮徐變的減小作用需進行具體的試驗研究;通過對配筋混凝土的有限元分析以及和試驗結果的對比可以得出,配筋混凝土的收縮應變分析中應考慮徐變的作用,忽略徐變的作用將對收縮應變產生較大的誤差;配筋率的大小對徐變的影響也不同,配筋率越高,徐變越小,相同配筋條件下,不同載入齡期下混凝土徐變相近。

閱讀全文

與徐變計算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自製工具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834
黃酒加什麼飲用方法 瀏覽:726
全站儀怎麼使用方法 瀏覽:235
天然氣自動上水器安裝方法 瀏覽:991
向大大護墊使用方法 瀏覽:625
lol圖標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789
二次元防盜的正確方法 瀏覽:989
徒手鍛煉胸部的方法 瀏覽:492
快速正錢方法 瀏覽:174
樓梯的構造計算方法 瀏覽:553
紅掌的修剪方法視頻 瀏覽:225
凈化大師使用方法 瀏覽:720
ve使用方法 瀏覽:448
採集視頻的方法 瀏覽:878
天貓快速下店方法 瀏覽:461
疤克正確的塗抹方法視頻 瀏覽:993
男士電腦使用方法 瀏覽:156
抓地的最佳方法 瀏覽:123
腺肌症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瀏覽:639
重車調整方法有哪些 瀏覽: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