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軍用圖幅編號計算方法
1:100 萬比例尺的地形圖圖幅編號a=[ φ /4o]+1 b=[ λ /6o]+31, 將經度和緯度分別除以經差緯差,得到余數取整,經度用字母表示,緯度用數字算出後加31。
圖幅編號是為多幅地圖中的每一幅地圖給定一個特定的號碼,對其加以標志的過程。每幅地圖的特定號碼,稱為此圖幅的編號。
為便於地形圖的製作、使用和保管,按一定方式將大面積的地圖,劃分為尺寸適宜的單幅地圖,叫地圖分幅。為查找方便,給每個單幅地圖賦以規律性的代號,稱圖幅編號。
常用的編號方法有:
(1)行列式編號法,是將制圖區域劃分成若干行和列,並按序數或字母順序對行,分別編上號碼,編號由行號和列號以某種形式共同組成,大區域的分幅地圖常採用此編號法;
(2)自然序數編號法(亦稱流水編號法),是將分幅地圖按從左到右、從上到下或其他順序統一為每一個圖幅編上一個自然序數作為此圖幅的編號,常用於小區域的分幅地圖;
(3)行列一自然序數編號法,是在行列式編號的基礎上,用自然序數或字母,代表詳細劃分的較大比例尺地圖的代碼,兩者結合而構成分幅地圖的圖幅之編號。
1992年前中國的1:500 000、1:250 000、1:200 000、1:100 000、1:50 000、1:25 000、1:10 000等各種基本比例尺地形圖的原編號,採用的是以1:1000 000圖幅為基礎的行列一自然序數編號法;而1992年後採用的是以1:1 000 000圖幅為基礎的行列式編號法。
『貳』 4、1991年後我國基本地形圖如何進行編號計算某地(E108020ˊ36″,N36020 ˊ 36 ″ )的1:10萬、1:5萬
E 108°20『36「 , N 36°20'36" 所在圖幅編號如下:
1:100萬:J49
1:50萬: J49 B 002 001
1:25萬: J49 C 004 001
1:10萬: J49 D 011 001
1:5萬: J49 E 022 002
1:2.5萬:J49 F 044 003
1:1萬: J49 G 088 006
1:5千: J49 H 176 011
『叄』 堆軍事沙盤具體細節計算步驟,地圖是一比五萬的,沙盤是一比四千的,等高線什麼的怎麼算
據地形圖、航空像片或實地地形,按一定的比例關系,用泥沙、兵棋和其它材料堆制的模型。
中文名
沙盤
外文名
sand table
含義
根據地形圖用泥沙等堆置的模型
『肆』 通過地理坐標 計算 圖幅號的 公式是什麼
在地形圖左上角採用九宮格表示出相鄰圖幅號,居中的就是當前圖幅,其餘8張圖會用XX幅表示,XX一般為地名。你將涵蓋項目區地形的全部圖紙對應摘錄XX幅順序編進表格中就可以了。
現在的圖幅號由10位字元碼構成
abScd,
分別是
a——1:100萬圖幅行號,
b——1:100萬圖幅列號,
S——比例尺代碼,
c——圖幅行號數字碼,
d——圖幅列號數字碼,都有公式可計算
1:5萬經差
15分緯差
10分,你根據一個省的經緯度范圍可以求出在該省的所有圖幅號
『伍』 如何根據經緯度計算該點所在的1:5萬和1:1萬地形圖圖幅號
可以,有個公式是專門計算這個的,但是貌似樓主太摳門,一分懸賞都不給,所以我決定緘默了。
『陸』 地形圖圖幅號請問地形圖編號,1比5萬的,如10-47-53
1∶50萬、1∶25萬、1∶10萬比例尺地形圖,在1∶100萬地形圖的基礎上進行分幅編號.
一幅1∶100萬的圖,可劃分出144幅1∶10萬的圖,分別用1、2、……、144代碼表示。12行12列,經差30',緯差20'.
1∶100萬地形圖分幅和編號是採用國際標准分幅的經差6°、緯差4°為一幅圖。從赤道起向北或向南至緯度88°止,按緯差每4°劃作22個橫列,依次用A、B、……、V表示;從經度180°起向東按經差每6°劃作一縱行,全球共劃分為60縱行,依次用1、2、……、60表示。北京所在1∶100萬圖幅編號為J50.
海南島E49
9-47-100 是不是 I-47-100 ? 前兩位是1:100萬地形圖號(反映經緯度),第三位是幅號。
『柒』 1:50000比是什麼意思
1:50000比為地圖比例,即圖上的一厘米相當於實際距離的50000厘米,即500米。
地圖比例尺是地圖上的線段長度與實地相應線段經水平投影的長度之比。它表示地圖圖形的縮小程度,又稱縮尺。
我國的地形圖比例尺有八種(即八種基本比例尺):1:5 000、1:10 000、1:25 000、1:50 000、1:100 000、1:250 000、1:500 000、1:1 000 000。
其中比例尺大於1:10 000的是大比例尺(一般小於1:500),比例尺在1:25 000和1:100 000之間的是中比例尺,比例尺小於1:250 000的是小比例尺(一般大於1:100萬)。
(7)1比5萬軍事圖幅編號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比例尺使用方法:
根據用圖的目的和要求的不同,地圖比例尺也有大小之分。通常按比值的大小來徇。比值的大小可按比例尺的分母確定,分母小則比值大,比例尺就大;分母大則比值小,比例尺就小。
圖幅大小與相同的地圖,比例尺越大,圖幅所包含的實地面積就越小,但顯示的地形就詳細,精度也就越高。因此,大比例尺地圖比較適合於初級指揮員使用,小比例尺地圖則適合於中、高級指揮員使用。
地圖比例尺常以圖形結合文字、數字表示,一般繪注在圖廊的下方中央。其中以數字表示的為數字比例尺,它是用比例式或分數式表示的。以圖形表示的為直線比例尺。比如1:5萬直線比例尺,從「0」向右為尺身,圖上1厘米代表0.5公里;從「0」向左為尺頭,圖上一小格代表50米。
根據地圖比例尺,可以從地圖上量取實地相應的距離。如果是量取兩點間的長度,然後把量得的長度移到直線比例尺上去比,從而得出實地兩點間的距離。
另一種是根據數字比例尺換算。先用直尺在圖上量取兩點之間的距離,然後用公式換算。換算的公式是:實地距離=圖上長度×比例尺公母。 如果要量取兩點間的曲線距離,則要使用專用的里程錶。
需要注意的是,在地圖上量取計算的距離實際上只是水平距離。如果實地的坡度較大時,還應按比例加上適當的坡度和彎曲改正數。
『捌』 地圖學中圖幅編號計算方法是什麼具體一點。
很高興為您解答~
現行的圖幅編號採用的是:1:100萬比例尺地形圖用行列式編號法,其他比例尺地形圖均在此基礎上疊加行列號。
首先理解圖符編號構成:圖幅編號共10位,例如j50b001002,拆解來看,j表示圖符所在地在1:100萬地形圖中的j行即第10行(與緯度相關),50表示圖符所在地在1:100萬地形圖中的50列(與經度相關),b表示該圖符採用的比例尺為1:50萬,001和002表示該圖符在1:50萬地形圖中位於第一行第二列。
進行經緯度轉換:先計算目標圖符在1:100萬比例尺條件下的左下角坐標。經度為6*50-180=120e,因為列數是從180經度自西向東計算的,經差為6度。緯度為4*10(j)=40n,因為行數從赤道起算,緯差為4度,j表示第10行。在1:50萬地形圖中,圖幅位於1:100萬地形圖第一行,第二列,則圖廓左下角的經度應該加上1:50萬條件下的一倍經差,緯度同理加上一倍緯差。而在1:50萬比例尺條件下,經差為3°,緯差為2°,因此圖廓左下角經緯度為120+3=123°e,緯度為40+2=42°n,另外三個角的經緯度可以通過經差緯差獲得。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您~
『玖』 根據經緯度求圖幅編號問題
可以查閱地圖學或者測繪學的書,計算如下,1:25萬地圖的圖幅編號是在1:100萬的基礎上形成的,按照梯形分幅,1:100萬地圖安經差6度,緯度差4度分幅,那麼你給的坐標在1:100萬種是I-49。
1:25萬是在1:100萬的基礎上等分成16幅,即按照經差1度30分,緯差1度分成16分形成1:25萬,安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的順序,你的坐標位於16幅中的最後一位,在1:25萬中編號I-49。
1:5萬是在1:10萬的基礎上形成的,你的坐標在1:10萬上的編號為I-49-118,在1:5萬地圖上是
I-49-188-B,公式太繁瑣,也不適用,上網找個地圖分幅的教程,對照看一下就行。
『拾』 地形圖的分幅與編號
在進行測圖時,一般不可能在一張圖紙上將整個測區描繪出來。因此,必須分幅施測,並將其統一編號。通常認為一幅圖的幅面大小為長50~60cm、寬40~50cm比較合適。比例尺的不同,圖幅的多少也不一樣,比例尺越大,圖幅的數量就越多。為了便於測圖、管圖、查取和使用,必須對所有地形圖進行科學的分幅和編號。在進行分幅編號時,一般要考慮以下3種原則。
1)保證相鄰圖幅能互相拼接,且不允許有漏洞或重疊。
2)各種基本比例尺地形圖的圖面大小應大致相等(長50~60cm,寬40~50cm)。
3)圖幅編號要求能夠反映不同比例尺之間的聯系。
地形圖的分幅方法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按經緯線分幅的梯形分幅法(又稱為國際分幅),主要用於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的分幅;另一類是按坐標格網線劃分的矩形或正方形分幅法,常用於小面積大比例尺地形圖的分幅,如1:2000,1:1000,1:500比例尺的地圖。
(一)梯形分幅與編號
1.分幅
我國基本比例尺地形(1:100萬至1:5000)是以國際1:1000000地形圖分幅為基礎,按一定的經差和緯差劃分圖幅的。根據分幅,採用行列編號方法,對各種比例尺地形圖進行統一編號。
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我國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分幅與編號是以1:100萬地形圖為基礎,伸展出1:50萬、1:20萬和1:10萬3個系列。70~80年代1:25萬取代了1:20萬,則伸展出1:50萬、1:25萬和1:10萬3個系列;在1:10萬後又分為1:5萬、1:2.5萬一支及1:1萬、1:5000一支(表1-4)。
表1-4 20世紀70~80年代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圖幅分幅編號關系表
1992年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分幅和編號採用的是《GB/T 13989—92 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分幅和編號》重新具體規定了 1:1000000,1:500000,1:250000,1:100000,1:50000,1:25000,1:10000,1:5000地形圖的分幅與編號方法。2012年10月頒布實施《GB/T 13989—2012 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分幅和編號》,內容範圍完整涵蓋了我國1:500至1:1000000大、中、小基本比例尺地形圖。
1:100萬地形圖的分幅和編號採用國際(1913年巴黎國際地圖會議)的統一規定來進行的。其具體做法是從赤道起向兩極緯差每4°為一列,將南北半球分別分成22列,依次以字母A,B,C,D,…,V表示;由經度180°起,從西向東,每經差6°為一行,將全球分成60行,依次用數字1,2,3,4,…,60表示,採用「橫列號-行號」編號表示(圖1-45)。
圖1-45 地圖國際分幅
每幅圖的編號由該圖所在行號(字元碼)與列號(數字碼)組成。如北京某點P所在的1:100萬地形圖的圖幅編號為J50。
由於6°帶的帶號是從本初子午線起由西向東分帶,每6°為1帶,到180°時則為第30帶;而列號是從180°起算,每6°為1列,因此列號與6°帶的帶號之間的關系為
列號=帶號+30
其中東半球加30,西半球減30。
我國地處東半球,赤道以北,圖幅范圍在經度72°~138°,緯度0°~56°以內,1:100萬地形圖分幅中有60多幅,如圖1-46所示。
圖1-46 我國1:100萬地形圖的分幅編號
各種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的經緯差、行列數的圖幅數成一定的倍數關系(表1-5)。
表1-5 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分幅編號的關系
從表1-5中可以看出,每幅1:100萬地形圖分別按經差3°、緯差2°分為2行2列,共4幅1:50萬的地形圖;每幅1:100萬地形圖分別按經差1° 30′、緯差1°分為4 行4列,共16幅1:25萬的地形圖;每幅1:100萬地形圖分別按經差30′、緯差20′分為12行12列,共144幅1:10萬的地形圖。
以此類推,每幅1:100萬地形圖分別按經差1′52.5″、緯差1′5″分為192行192列,共36864幅1:5000的地形圖。
2.編號
1:50萬至1:5000比例尺地形圖的編號均由5個元素10位代碼構成,即1:100萬地形圖的行號(字元碼)1位,列號(數字碼)2位,比例尺代碼(字元)1位,該圖幅的行號(數字碼)3位,列號(數字碼)3位。編號的表達式格式如圖1-47所示。編碼長度相同,編碼系列統一為一個根部,計算機處理和識別時十分方便。
圖1-47 1:50萬至1:5000地形圖編號的構成
各種比例尺的代碼見表1-6。
地質測量工:基礎知識
例如,北京某點P所在的1:100萬地形圖的圖幅編號為J50,在1:50萬地形圖所在行為001,列為002,其編號為J50B001002。點P在1:5萬地形圖所在行為017,列為016,其編號為J50 E017016。
在《GB/T 13989—92 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分幅和編號》里詳細介紹了地圖編號的3種應用;《GB/T 13989—2012 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分幅和編號》地圖編號的應用見此規范。
1)已知圖幅內某點的經、緯度或圖幅西南圖廓點的經、緯度,計算其所在的比例尺的圖幅編號。
2)已知圖號計算該圖幅西南圖廓點的經、緯度。
3)在同一幅1:100萬地形圖圖幅內不同比例尺圖幅的行列關系換算。
具體計算公式及應用可參見《GB/T 13989—92 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分幅和編號》及《GB/T 13989—2012 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分幅和編號》。
(二)矩形圖幅的分幅與編號
在大比例尺的測圖中1:500、1:1000、1:2000地形圖一般採用矩形分幅法,圖廓線就是縱、橫坐標線。一般規定在1:500 比例尺測圖時採用縱、橫各40cm(即實地各2km),每小方格為10cm×10cm;1:2000、1:1000、1:500比例尺測圖時,採用縱、橫各50cm的圖廓,故每幅圖包括25個小方格。也有採用40cm×50cm長方形圖幅的。各圖幅大小見表1-7。如果測區范圍較大,整個測區包含多幅圖,這時為了保管和使用方便起見,應該畫一張分幅總圖。
地質測量工:基礎知識
地形圖編號一般採用該圖圖幅西南角的坐標以千米數編號法,也可選用流水編號法或行列編號法等。
1)採用圖幅西南角坐標千米數編號時,x坐標在前,y坐標在後,1:500地形圖坐標取至0.01km(如10.40~21.75),1:1000、1:2000地形圖坐標取至0.1km(如10.0~21.0)。
2)帶狀測區或小面積測區,可按測區統一順序進行流水編號,一般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用阿拉伯數字1,2,3,…,n編定,如圖1-48中的××—11(××為測區名)。
3)行列編號法一般以代號(如A,B,C,D,…)為橫行,由上到下排列,以阿拉伯數字為縱列,從左到右排列,按先行後列編寫,如圖1-49中的A-4。
圖1-48 測區流水編號分幅圖
圖1-49 測區行列編號分幅圖
4)採用國家統一坐標系統時,圖幅間的千米數根據需要加註代號和百千米數,如:
x:4327.8 y:347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