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主食中蛋白質供給量計算方法

主食中蛋白質供給量計算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26 21:38:00

如何計算蛋白質,碳水,脂肪的攝入量

相信每個訓練者減脂時都犯過許多錯誤導致減肥失敗,要麼是節食減少自己的熱量攝取,要麼拒絕自己的碳水化合物,要麼大強度的加大有氧量。
那麼減脂期該攝入多少熱量呢?要怎麼計算?
第一步:計算基礎代謝(bmr)
bmr有2個計算公式,優先選擇計算公式(二)。
基礎代謝率(bmr)計算公式(一):
bmr(男)=10體重(kg)+6.25身高(cm)-5年齡(歲)+5
bmr(女)=10體重(kg)+6.25身高(cm)-5年齡(歲)-161
基礎代謝率(bmr)計算公式(二):
bmr=370+21.6體重(1-體脂率)
第二步:bmr運動系數
每日正常熱量攝入(a)=bmr運動系數,當每日攝入熱量為a時,體重不增不減。以下是不同人群的運動系數:
不進行或很少進行運動的人群:1.2
一周進行1-3次低強度運動的人群(心率<120):1.375
一周進行3-5次中等強度運動的人群(心率<150):1.55
一周進行6-7次強度較大運動的人群:1.725
從事非常高強度運動或活動的人群:1.9
第三步:a減脂系數
健康減脂熱量攝入(z)=a減脂系數,當每日攝入熱量為z時,體重穩定持續下降,同時不影響健康。以下是不同人群的減脂系數:
不進行或很少進行運動的人群:0.9
一周進行1-3次低強度運動的人群(心率<120):0.85
一周進行3-5次中等強度運動的人群(心率<150):0.8
一周進行6-7次強度較大運動的人群:0.8
從事非常高強度運動或活動的人群:0.8
第四步:計算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攝入量
在z值范圍內,不同人群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入量如下:
1.不進行或很少進行運動的人群
蛋白質攝入量(g)=0.8g體重(kg)
脂肪攝入量(g)=z0.39
碳水化合物攝入量(g)=(z-脂肪攝入量9-蛋白質攝入量4)4
2.一周進行1-3次低強度運動的人群(心率<120)
蛋白質攝入量(g)=1g體重(kg)
脂肪攝入量(g)=z0.39
碳水化合物攝入量(g)=(z-脂肪攝入量9-蛋白質攝入量4)4
3.一周進行3-5次中等強度運動的人群(心率<150)
蛋白質攝入量(g)=1.4g體重(kg)
脂肪攝入量(g)=z0.39
碳水化合物攝入量(g)=(z-脂肪攝入量9-蛋白質攝入量4)4
4.一周進行6-7次強度較大運動的人群
蛋白質攝入量(g)=1.8g體重(kg)
脂肪攝入量(g)=z0.39
碳水化合物攝入量(g)=(z-脂肪攝入量9-蛋白質攝入量4)4
5.從事非常高強度運動或活動的人群
蛋白質攝入量(g)=2.2g體重(kg)
脂肪攝入量(g)=z0.39
碳水化合物攝入量(g)=(z-脂肪攝入量9-蛋白質攝入量4)4

⑵ 求蛋白質攝入計算方法

計算方法:

蛋白質消耗量應為每公斤體重0.8克。對於久坐不動的女性,每日最低平均值約46克蛋白質(男性為56克)。 蛋白質需求將基於個人健康目標和生活方式以及活動水平、年齡、肌肉質量和當前健康狀況等因素需要考慮。


如果是一個久坐不動的普通健康女性:1.0克/公斤體重。


如果經常運動:體重1.1-1.6克/公斤。


如果非常活躍並且專注於每天約一小時的阻力訓練:1.2-2.0g / kg體重。


如果想減肥和每周訓練/鍛煉三次:1.2-1.5克/公斤體重。


如果是耐力運動員:體重1.3-1.6克/公斤。

(2)主食中蛋白質供給量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蛋白質攝入不足的表現

1、想吃咸或甜的食物


蛋白質減緩了糖在血液中的釋放,有助於確保血糖平衡。低蛋白、高碳水的飲食升糖速度很快,需要釋放更多的胰島素來消除糖分,當血糖迅速下降時,就容易想吃甜或鹹的食物。


2、肌肉鬆弛


如果沒有攝入足夠的蛋白質,身體只能分解肌肉以確保其需要。這將導致肌肉張力減弱、質量下降,關節支撐能力減弱。此外,如果沒有足夠的蛋白質,身體在受傷後也將需要更長時間來恢復,肌肉和關節疼痛也會增加。


3、頭發、指甲脆弱


頭發稀疏、皮膚缺少光澤、指甲易碎,很可能和蛋白質攝入不足。因為人體再生細胞無法及時取代死亡細胞。

⑶ 我想著高人幫我找蛋白質攝入量的公式!謝謝!

1. 前半歲體重=出生體重+月齡×0.6後半歲體重=出生體重+3.6+(月齡-6)×0.5
2. 體重=年齡×2+8(kg)
5. 身高=年齡×7+70
RNI(推薦攝入量)=EAR(平均需要量)+2SD(標准差) 1kcal=4.184kJ 1kJ=0.239kcal 1000kcal=4.184MJ 1g 脂肪=37.56kJ(9kcal) 1MJ=239kcal
1g 碳水化合物=16.81kJ(4kcal) 1g 蛋白質=16.74Kj(4kcal)

6.
B=I-(U+F+S) B-氮平衡;I-攝入氮;U-尿氮;F-糞氮;S-皮膚氮

7.
理想體重(kg)=身高(cm)-105 肥胖度【(實測體重-理想體重)÷理想體重】×100%
(標准:正常為 18.5~23.9;超重為:大於等於 24;肥胖為:大於等於 28)
8.個人人日數=早餐餐次總數×早餐餐次比+中餐餐次總數×中餐餐次比+晚餐餐
次總數×晚餐餐次比 全家總人日數=所有在家用餐個人的人日數之和
9. 摺合的方法: 以體重 60kg 成年男子、 輕體力勞動者為標准人、 能量供給量: 2400kcal
作為 1 標准人系數=實際值/2400kcal 標准人日=標准人系數×人日數
10. 混合系數=(家庭成員 1 標准人系數×人日數+家庭成員 2 標准人系數×人日數 +…)÷全家總人日數
11. 標准人的每日每種食物的攝入量=平均每人每日各種食物攝入量÷混合系數
12. 蛋白質的供能比=(蛋白質攝入量×4/總能量攝入量)×100%
13. 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碳水化合物攝入量×4/總能量攝入量)×100%
14. 脂肪的供能比=(脂肪攝入量×9/總能量攝入量)×100%
15 每百克黃豆中蛋白質的含量(35.1g);產品蛋白質含量%=攝入量×蛋白質含量÷ 35.1

16. 蛋白質含量與每百克鮮奶中蛋白質含量(3g);鮮奶量=奶製品攝入量×蛋白質含 量÷3
17. 食物中某營養素含量=【食物量(g)÷100×可食部分比例】×每百克食物營養素 含量
18. 男生摺合中等體力活動女生系數=[中體力活動成年男子能量參考攝入量/女子]× 100%
19. 大米蛋白質的氨基酸評分=[每克大米蛋白質賴氨基酸含量(mg)/每克參考蛋白質 賴氨基酸含量(mg)]×100%
20. 摺合成年男子混合系數=摺合成年男子總人日數/各年齡組總人日數
21. 能量密度=一定量食物提供的能量值/能量推薦攝入量
22. 營養素密度=一定量食物提供的營養素含量/相應營養素推薦攝入量
23. 食物營養質量指數(INQ)=營養素密度/能量密度; 【INQ〉1:為營養質量合格食物; INQ〈1:為營養價值低的食物】

24. 蛋白質的功效比值(PER)=試驗期內動物增加體重(g)/試驗期內蛋白質攝入量(g)
25. 蛋白質的生物價(BV)=【氮儲留量/氮吸收量】×100%
26. 氮吸收量=攝入氮-(糞氮-糞代謝氮) 氮儲留量=氮吸收量-(尿氮-尿內源 氮)
27. 氨基酸含量(mg/g 蛋白質)=氨基酸含量(mg/100g)/蛋白質含量(g/100g)
28. 脂肪酸占脂肪百分比(%)=[食物脂肪酸含量(g/100g)/食物總脂肪含量(g/100g)] ×100
29. 計算食物實際消耗能量: 家庭每種食物實際消耗量=食物結存量+購進食物總量-廢棄食物總量-剩餘總量
30. 計算每人每日各種食物的攝入量: 家庭平均每人每日每種食物攝入量=實際消耗量(g)÷家庭總人數
31. 計算每人每日各種營養素的攝入量: 食物中某營養素含量=【食物量(g)÷100×可食部分比例】×每百克食物中營養素 含量 家庭某種營養素的總攝入量=家庭攝入所有食物中的營養素的量累加平均每人每日 某營養素攝入量=家庭某種營養素攝入量/家庭總人日數
網路下就有的,我也不懂,都復制過來了,你網路營養師考試公式啥的……

⑷ 食物中蛋白質含量計算

大多數蛋白質的含氮量相當接近,平均約為16%。
因此,每克氮相當於6.25克蛋白質(即100除以16),其折算系數為6.25。所以1克蛋白質里就應該有0.16克氮。
所以蛋白質為3.9g.

⑸ 每天攝入的蛋白質如何計算

兩種演算法,一種是你知道你的總攝入熱量,比如你要吃2000,那就乘以百分之20除以4,還有一種演算法是體重乘以1.5。

如果是要知道自己每天吃了多少,那你需要一個營養成分的app資料庫,然後稱自己每天吃了那些含有蛋白質的食物,根據資料庫自己加。

例如,一名體重72.5 公斤的人,用1.2相乘就得出87,這意味著最佳的每日蛋白質攝入量是87克。

問題的關鍵是怎樣決定0.8-1.8這個系數。如果健康狀況良好,而且生活沒有太大壓力,應該選擇較低的數值,如0.8。但如果壓力很大,就應該選擇高值。孕婦或從事極端體力活動的人,以及從疾病中恢復的病人也應該選擇高值來計算每日蛋白質攝入量。

最後,請記住,沒有「神奇」的食物或營養補充劑能夠替代恰當的鍛煉和正確的飲食。無論是以減肥還是以增加肌肉為目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的均衡攝入,才是最基礎最健康的。

⑹ 如何計算及判斷每天的蛋白質攝入量是否過多

你好.健康人群,一天碳水化合物的攝入不能少於150克(3兩),專家認為,科學飲食應結構均衡,營養平衡,其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比例要合理.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應占每天能量消耗的60%左右,脂肪佔25%左右,蛋白質佔15%左右.由此可見,碳水化合物在其中所佔的比例是最大的.人們每頓都應補充糧谷類食物,早30%,晚30%,中午可以多補充一點,40%左右.
國際上一般認為健康成年人每天每公斤體重需要0.8克的蛋白質.我國則推薦為1.0克,這是由於我國人民膳食中的蛋白質來源多為植物性蛋白,其營養價值略低於動物性蛋白的緣故.蛋白質的需要量還與勞動強度有關,勞動強度越高,蛋白質的需要量越大.我國營養學會推薦的供給量標准中,18--45歲男性(體重63公斤),從事極輕體力勞動,每日蛋白質供給量為70克;若從事極重體力勞動,則升高至110克.在特殊生理狀態下的人群,蛋白質供給量亦有變化.如妊娠4-6個月的孕婦,每日蛋白質攝入量在原量基礎上增加15克;妊娠7--9個月的孕婦和乳母,在原量基礎上增加25克.對於病人,則應在正常維持量的基礎上,考慮其病情特點及抗病力和組織修復需要等,進

⑺ 健身學院裡面的蛋白質,碳水,脂肪攝入量怎麼計算

增肌期間我們日常飲食最需要注意的就是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的攝入,按一定比例攝入可以幫你有效的減脂、增肌、保持體重。
我們首先來說說這三大營養素的攝入計算方法,首先我們需要計算出我們一天需要攝入多少熱量,因為任何食物都是有熱量的,所以控制好每日攝入的總熱量才是基礎。
熱量計算公式:
男性:體重(KG)X24
女性:0.9X體重(KG)X24,這就是一天熱量的需求
例如:一位男性(一般健身人群)的體重是75KG,75X24=1800
基礎代謝計算的方法:
和身體的脂肪含量有直接關系就是我們的體脂率(身體的脂肪含量一般健身房都有專業的儀器測量)
男性10-15%,女性14-18%乘以1.0
男性14-20%,女性18-28%乘以0.95
男性20-28%,女性28-38%乘以0.9
男性28以上,女性38以上 乘以0.85
例如:該男性的脂肪含量是18%,基礎代謝就是1800X0.95=1710
不同的生活,工作方式消耗的熱量也有所不同
1.普通上班人群:基礎代謝X1.3
2.一般健身人群:基礎代謝X1.55
3.專項運動員:基礎代謝X1.8
例如:該男性75KG,基礎代謝1710X1.55=2650,此數值就是該男子一天所需的熱量
三大營養素所含的熱量分別為蛋白質每克4卡路里,碳水化合物每克4卡路里,脂肪每克9卡路里。
1.蛋白質需求量的計算方法:首先需要確定自己去脂體重(瘦體重,在健身房裡的體側儀也可測量出),計算方法為:
總體重-總體重X18%(瘦體重單位是磅所以結果要X2.2)
蛋白質攝入量為:一般人群X0.5,一般健身人群(每周2.3次)X0.7,訓練人群(一周不少於4次)X0.8
例如:該男子的瘦體重為(75-75X18%)X2.2=135.3磅,所以攝入的蛋白質含量為135.3X0.7=94.71(g)
2. 碳水化合物需求量的計算方法:每日總熱量X0.5÷4
例如:該男子應該攝入的碳水化合物為2650X0.5÷4=331.25(g)
3. 脂肪需求量計算方法:總熱量-碳水化合物總熱量-蛋白質總熱量
例如:該男子應該攝入的脂肪為(2650-331.25X4-94.71X4)÷9=105(g)
綜上所述該男子增肌期間一天的代謝量為2650卡路里,蛋白質需求量:95克,碳水需求量:331.25(g),脂肪需求量:105(g)
此數據為基礎的參考數據,應該按照自身情況做輕微變動,例如現在網上流行的增肌期蛋白質的攝入量應該為2.2g/kg,總之說法眾多,但是最基礎的攝入量攝入足夠以後再考慮是否應該增加或者降低三大營養素的攝入量。

⑻ 蛋白質攝入量怎麼計算

這里有一個簡單方法可以計算出自己每日需要的蛋白質攝入量(以克為單位)。即:用體重乘以系數(0.8-1.8中的某個數值),結果就是你每日建議的蛋白質攝入量。
例如,一名體重72.5 公斤的人,用1.2相乘就得出87,這意味著最佳的每日蛋白質攝入量是87克。
問題的關鍵是怎樣決定0.8-1.8這個系數。如果健康狀況良好,而且生活沒有太大壓力,應該選擇較低的數值,如0.8。但如果壓力很大,就應該選擇高值。孕婦或從事極端體力活動的人,以及從疾病中恢復的病人也應該選擇高值來計算每日蛋白質攝入量。
最後,請記住,沒有「神奇」的食物或營養補充劑能夠替代恰當的鍛煉和正確的飲食。無論是以減肥還是以增加肌肉為目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的均衡攝入,才是最基礎最健康的。

閱讀全文

與主食中蛋白質供給量計算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格力空調異地安裝方法 瀏覽:633
美肌水使用方法 瀏覽:256
野外測量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瀏覽:442
作品推廣的方法和技巧快手 瀏覽:372
女性快速補腎的方法 瀏覽:993
約分的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569
設計師選擇困難的解決方法和技巧 瀏覽:757
逆指標的一般水平用什麼方法計算 瀏覽:862
福建家用溯源燕窩的食用方法 瀏覽:70
國標中檢測菌落總數的檢測方法 瀏覽:940
ktm檢測方法 瀏覽:153
十合一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580
兩個薄膜水泵連接方法 瀏覽:56
郵件發送圖片方法 瀏覽:333
西瓜醬怎麼調制方法 瀏覽:706
蒸汽煙怎麼使用方法 瀏覽:144
肝鬱結最好的鍛煉方法 瀏覽:693
線雕的使用方法有哪些 瀏覽:350
嘴唇燙傷用什麼方法好的最快 瀏覽:651
電信卡手機充值方法 瀏覽: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