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碗盤餐具里28頭56頭意思是什麼
56頭和28頭指的是規格,一般56頭包含的有4.5寸飯碗10個,漢碟10個,針匙10個,小碗10個,8寸平盤3個,8寸湯盤4個,8寸異性盤3個,湯鍋1個,12寸魚盤1個,10寸平盤1個,煙灰缸1個,牙簽筒1個,飯勺1個,共計56個,就叫56頭。
另外28頭的規格就相對的少一些,裡面有飯碗6個,針匙6個,碟子6個,筷子架6個,盤子3個,平鍋套1個,這個比較適合家裡人比較少的使用。
其餘的還有24頭,40頭,60頭等。
Ⅱ 陶瓷中的頭數是什麼意思
花點時間,跟你說清楚一點吧。頭指的就是件,包裝盒裡有多少件就有多少頭。
打個比方:盒裡有一個壺、一個壺蓋、六個杯,那就叫八頭。
盒裡若有一個飯碗、一個勺子、一個湯碗、兩個盤子,那就叫5頭。
Ⅲ 瓷器58頭,28頭,68頭,是什麼意思
這里的「頭」數就是個數,多少頭就是多少個瓷器,因為瓷器裡面的「件」數是指瓷器的大小,不是個數,為了不混淆就改為「頭」數,以區別「件」數。謝謝
Ⅳ 餐具的頭數怎麼算
多少頭指的是多少個器具組裝,一個調羹也是算一頭的,一個碗也是算一頭,一個湯碗也是算一頭,這樣就有三頭了,比如這時候套裝裡面有5個同樣的碗那就是5頭了,所以一套餐具有28頭指的就是有28個餐具單品
Ⅳ 瓷器餐具茶具里的多少頭是什麼意思
瓷器餐具茶具里的多少頭是指瓷器餐具一套里有多少件單品。
餐具里的頭指的是一套餐具里一共有多少件瓷器單品,類似於通常所說的「個」、「件」、「只」的意思。
餐具里用「頭」計數的只有陶瓷餐具,這是一種從古至今流傳的叫法。如一整套瓷製餐具具指十碗,十碟,十盤,十湯匙,十筷子架,一魚盤,一十寸盤,一大勺,一湯鍋,一煙灰缸,一牙簽筒,共計56頭。
(5)餐具的頭數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瓷器的計量單位:
瓷器的歷史悠久,關於瓷器的計量單位也各有不同,光是常用的「件」在不同的品類里都有不同的含義。
瓶類的「件」,通常根據高度叫單件、雙件、十件、百件、千件、萬件;缸類的「件」是根據口徑大小,從30件起直至千件;壺類的「件」是根據容量,從5件到百件不止。
以景德鎮瓷器為例,景德鎮瓷器種類繁多,器型復雜,每個品種又由口徑、底徑、腹徑、外高、內深、重量、容量等要素組成。因為以一個要素來說明它的規格是不全面的,所以把這些要素綜合起來,組成統一的計量規格,作為通用的計量單位,景德鎮歷史上命名為件,並且沿用至今。
Ⅵ 14頭,16頭餐具代表的是尺寸么
14頭,16頭餐具代表的是總件數,譬如: > 腰鼓茶壺一頭、腰鼓茶葉罐一頭、腰鼓茶杯兩頭、勝利對杯兩頭、馬蹄茶杯兩頭、茶杯碟六頭
Ⅶ 56頭餐具的「56頭」是什麼意思,牌子嗎
瓷器餐具中的56頭是指規格,如規格帶小碗56頭。
4.5寸飯碗10個,
漢 碟 10個,
針 匙 10個,
8寸平盤 3個,
8寸湯盤 4個,
8寸異形盤 3個,
湯鍋 1個,
12寸魚盤 1個,
10寸平盤 1個,
煙灰缸 1個,
牙簽筒 1個,
飯勺 1個,
小碗 10個。
共計56個,就叫56頭。
Ⅷ 為什麼餐具的量詞是「頭」,用了這么多頭餐具你真的了解它們嗎
決定食物口感的,除了地道食材、精湛廚藝,盛食物的器皿――我們日常所用的鍋碗瓢盆刀叉杯.....同樣重要。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餐具里的頭頭道道。
餐具的「頭」是什麼頭?
一頭牛、一頭驢、一頭駱駝......你知道這些動物的計量單位,但你知道餐具怎麼算嗎?一件?一個?一隻?還是一頭?
沒錯,我們用最多的陶瓷餐具計量單位和牛、驢等動物一樣樣的,都是用「頭」。所以我們買陶瓷餐具的時候可能聽到服務員說9頭、56頭、32頭......(下面我要開始裝逼了)
餐具里用「頭」計數的只有陶瓷餐具,據說這是一種從古至今流傳的叫法。因為瓷器的歷史悠久,關於瓷器的計量單位也各有不同,光是我們常用的「件」在不同的品類里都有不同的含義。
瓶類的「件」,一般根據高度叫單件、雙件、十件、百件、千件、萬件;缸類的「件」是根據口徑大小,從30件起直至千件;壺類的「件」是根據容量,從5件到百件不止。(簡直太亂了,根本看不懂啊!)
關於餐具和茶具用「頭」計量,我想可能是為了規避這種混亂。
餐具里的頭其實是指一套餐具里一共有多少個瓷器單品,類似於我們現在說的「個」、「件」、「只」的意思。
如一套茶具中有四個茶杯、一個茶盤和一把茶壺,這套茶具就叫6頭茶具。
一整套瓷製器具指十碗,十碟,十盤,十湯匙,十筷子架,一魚盤,一十寸盤,一大勺,一湯鍋,一煙灰缸,一牙簽筒,共計56頭。
還有一種說法是針對骨瓷這種特定的材質,因骨瓷的製作要使用動物骨灰,所以用「頭」表示瓷器的數量(不明覺厲)。
陶瓷餐具以「頭」論的原因,網友們腦洞大開,眾說紛紜,准確原因仍有待考究。(小編搜了一大圈也沒有搜到專業的學術介紹,不開熏...)
這里的「頭」是簡單的頭,又是不簡單的頭(文化底蘊濃厚當然不簡單),你只需要知道餐具的「頭」不簡單就好了。
餐具里的頭頭道道
現在人們所使用的餐具遠不止以頭論的陶瓷餐具那麼一種,餐具的種類、材質隨著吃貨們的飲食習慣、講究精神愈發多樣,人們甚至可以根據自己的個性化需求進行私人訂制。(光想想就覺得高大上)
竹木的、紙制的、玻璃的、不銹鋼的、黃銅的、陶瓷的......不同的材質有不同的優劣勢,英國牛津大學曾做過一個調查,證明盛食物的器具會影響食物的味道(其實還是人們的心理作用),所以每一種食物都要搭配最適合的那個餐具,所謂「葡萄美酒夜光杯」說的便是這個道理。
我們常用的小湯匙,一般用來吃甜點,如果用它吃其他東西,嘴裡的食物會感覺更甜;就像用白勺子吃白色酸奶就比用黑勺子吃更甜。
講究的吃貨們都深諳此理,你想俘獲他們的胃沒有幾頭專業餐具可不行。
頭頭講禮儀的餐具
說到餐具的頭頭之道,遠不止種類和「頭」,餐具禮儀更重要。
餐具的使用方法就是它的禮儀,紅酒有紅酒杯、香檳有香檳杯、咖啡有咖啡杯、牛奶有牛奶杯,紫砂茶壺就該用來泡那上等的茶葉,玻璃材質的大碗就該用來拌沙拉,砂鍋就該用來煲湯.......每一種食物都該有個配它的器物,哪怕不是獨一無二,但也該是百里挑一,斟酌再三。
吃西餐的餐具就該刀是刀,叉是叉,右手拿刀左手拿叉就是吃牛排的正確方法;我們中餐用的筷子禮儀更多,不能敲、不能插、不能舔、不能翻......每一個稱職的吃貨都該經過這些禮儀。
歸根究底,餐具再多的門門道道,再多的頭頭是理不過都是為了讓人吃好一頓飯,享受食物帶給味蕾那種「飛上天」的刺激體驗,撫慰身心。用好看、好用的餐具裝好吃的食物是吃貨的終極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