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組裝電腦交易方法

組裝電腦交易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24 04:20:22

1. 不懂電腦怎麼買組裝機

先根據自己的需要扒拉一份配置單,再上電腦城,你在報價單子上的價格不一定就是買回來的實際價格,商家為了拉攏顧客也肯定會在報價的時候故意降低價格的。
所以不要以為你的預算不夠,忙著看報價不如多看看那些奸商們的慣用伎倆。
配機子第一次別帶錢,拿著你的配置單叫商家給你報價~千萬別告訴他們你沒錢,就說你要現配。當他把價格寫好之後,拿著他給你的單子給別家看,第二家為了攬生意一定比第一家低,如此周而復始,只要你臉皮夠厚,絕對不花冤枉錢。
給你寫配置單時,要注意他們寫的越不清楚的地方就是他們最可能黑你的地方,所以別給他們迴旋的餘地,比如:機箱和電源,人們往往不會太注意。寫單子的時候他們就往往一帶而過,當你機裝到一半,不能退的時候。他們就利用這些「不起眼」的配件來卡你的油水了。
還有一點要注意,當你已經談好單子,馬上要進行組裝時,商家往往會向你索要要定金。你可以給,不過要跟他說明一點,就是如果商家以缺貨為理由要求更改配置單的配置時,你有權利中止交易並拿回押金。
還有,東西拿來了要好好驗貨,你把它的價格壓得太低,人家難免會拿假貨來哄。,把你配置的東西在太平洋網站或中關村那裡下載一些圖片,以便到時候比對,內存一定要看,電源和CPU(假的有打磨痕跡)也看看。對了。我以前遇到過假內存,商家拿來2個條子給你,給你看真的那個,假的放在他手裡,你驗過真貨後,他再把外包裝扔掉。神不知鬼不覺~
其實奸商們也就那麼幾個慣用伎倆,掌握了,他拿你沒轍。好機子,不光是靠配置單配的,要打好和姦商的一場硬仗,才能如願以償。

2. 不懂電腦怎麼去買組裝電腦呢

先根據自己的需要扒拉一份配置單,再上電腦城,你在報價單子上的價格不一定就是買回來的實際價格,商家為了拉攏顧客也肯定會在報價的時候故意降低價格的。
所以不要以為你的預算不夠,忙著看報價不如多看看那些奸商們的慣用伎倆。
配機子第一次別帶錢,拿著你的配置單叫商家給你報價~千萬別告訴他們你沒錢,就說你要現配。當他把價格寫好之後,拿著他給你的單子給別家看,第二家為了攬生意一定比第一家低,如此周而復始,只要你臉皮夠厚,絕對不花冤枉錢。
給你寫配置單時,要注意他們寫的越不清楚的地方就是他們最可能黑你的地方,所以別給他們迴旋的餘地,比如:機箱和電源,人們往往不會太注意。寫單子的時候他們就往往一帶而過,當你機裝到一半,不能退的時候。他們就利用這些「不起眼」的配件來卡你的油水了。
還有一點要注意,當你已經談好單子,馬上要進行組裝時,商家往往會向你索要要定金。你可以給,不過要跟他說明一點,就是如果商家以缺貨為理由要求更改配置單的配置時,你有權利中止交易並拿回押金。
還有,東西拿來了要好好驗貨,你把它的價格壓得太低,人家難免會拿假貨來哄。,把你配置的東西在太平洋網站或中關村那裡下載一些圖片,以便到時候比對,內存一定要看,電源和CPU(假的有打磨痕跡)也看看。對了。我以前遇到過假內存,商家拿來2個條子給你,給你看真的那個,假的放在他手裡,你驗過真貨後,他再把外包裝扔掉。神不知鬼不覺~
其實奸商們也就那麼幾個慣用伎倆,掌握了,他拿你沒轍。好機子,不光是靠配置單配的,要打好和姦商的一場硬仗,才能如願以償。

3. 新手如何組裝電腦 組裝電腦詳細步驟

現在組裝電腦已經被大家普遍認同,以前大家總覺得diy的組裝電腦買了不放心,售後沒有保證,並且自己也不知道該如何組裝電腦。但近些年隨著組裝電腦市場的規范,diy裝機已成為主流,組裝電腦的售後服務已經和品牌機的售後服務質量不相上下。而且diy裝機的性價比也是一直以來大家所公認的。但是對於沒有掌握多少diy裝機知識的朋友來說,要要組裝一台理想的電腦可不是件容易事。今天電腦維修網特地從網上搜羅了關於如何組裝電腦的文章,感覺非常不錯。這篇裝機教程寫的比較通俗易懂,希望自己動手diy的朋友不要錯過哦!

裝機必備——硬體基礎知識
不可否認,盡管裝機是一件相當簡單的事情,但是如果缺乏一些相關的基礎知識的話,也會遇到很多困難,甚至造成無法挽回的硬體損壞。
CPU與晶元組配合:
目前桌面處理器主要分為兩大派系:AMD的SocketAM2/AM2+以及Intel的LGA775,這些主板的晶元組主要都為Intel、AMD、NVIDIA以及VIA這四家晶元組廠商供應,為了幫助大家了解晶元組廠商與CPU的對應關系,我們將其總結如下:
介面類型主流晶元組廠商對應主流處理器Socket AM2/AM2+NVIDIA、AMD、VIASocket AM2+介面:Phenom FX / Phenom X4 / Phenom X2系列處理器;AMD Socket AM2介面:Athlon 64 X2 / Athlon 64 FX / Athlon 64 / Sempron系列處理器LGA 775Intel、NVIDIA、VIAIntel Core 2 Quad / Core 2 Extreme / Core 2 Duo / Pentium D / Pentium 4 / Celeron
決定晶元組支持何種處理器的關鍵在於主板(北橋)晶元,一般位於主板的中央附近,大家卸下散熱片或者風扇即可看到其全貌(圖)。

圖:主板晶元組
如果說識別主板的晶元組有所困難的話,大家也可以通過對主板上CPU插槽的外觀觀察進行判別。AMD主流SocketAM2/AM2+處理器所採用的CPU插槽有940個針腳,形狀較大,而且周圍沒有支架,而Intel處理器所採用的LGA775插槽有775個針,周圍有支架(圖)。

圖:Intel主板LGA775介面更多價位組裝電腦配置請點擊下面鏈接:
一、組裝電腦前奏:安裝好主板上的CPU、內存
CPU發展到現在,設計已經非常防呆化,大家可以看到,AMD的處理器有一個邊角有一個標識符,大家只要將這個標識符對准主板插槽上的標識符放進去就好。

圖:AMD處理器安裝一
當然,把CPU放好之後,要把扣具卡好。

圖:AMD處理器安裝二
Intel處理器在針腳上和AMD不同的是,Intel把針腳挪到了主板處理器插槽上,使用的是點面接觸式。這樣設計的好處是可以有效防止了CPU的損壞,但是弊端是如果主板的處理器插槽針腳有損壞,更換很麻煩。

圖:Intel處理器安裝一
和安裝AMD處理器在主板的插槽上會予以三角符號標識防止插錯不同,安裝Intel處理器也有自己的一套「防呆」方法:注意處理器一邊,有兩個缺口,而在CPU插槽上,一邊也有兩個凸出,對准放下去就可以了。然後扣好扣具,可能會有點緊,用力下壓就可以了。

圖:Intel處理器安裝二

內存的重要性想必大家有所聽聞。事實上內存插槽也是集成在主板上,而且與各種內存之間也有一一對應的關系。目前的主流內存主要是DDR2內存,不過現在處於更新換代的時期,部分高端主板同時提供了DDR2和DDR3兩種內存插槽,不過我們可以通過識別內存插槽上的缺口來加以識別,通過圖片大家可以看到,DDR3和DDR2內存介面上的缺口長短是完全不一樣的(圖)。

安裝內存很簡單,只要把內存順著防呆介面,用力按下去,卡扣就會自動把內存從兩邊卡住。記住一定要安裝在兩個顏色相同的內存插槽上(對於一般主板而言),才能夠組成雙通道。

圖:安裝內存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把導熱硅脂塗抹在風扇底部,有利於CPU的熱量的散發,記住要塗抹的均勻哦。
將硅脂上好之後,我們接下來就是安裝散熱器了。例如圖中這種Intel原裝的散熱器,安裝的時候非常簡單,將四個支腳對准缺口放好,先向下壓緊,然後順時針擰緊就可完成安裝。

圖:安裝CPU風扇
最後,大家要記得把CPU散熱器的風扇介面接上哦。

二、組裝電腦第一步:安裝電源
選擇先安裝電源進機箱裡面有一個好處就是可防止如果後面安裝電源不小心的話而碰壞主板,另外,現在越來越多的電源開始採用如圖中所示這種側面大台風式散熱電源,我們在安裝的時候要將風扇一面對向機箱空側,而不是對向機箱頂部導致散熱不均現象。

記住,安裝好電源後,安裝主板前,一定要先把主板I/O介面的擋板安好。有的用戶第一次裝機,手忙腳亂的會忘記安裝,等裝好主板後才發現沒有按I/O擋板,又要返工。

三、組裝電腦第二步:將主板固定在機箱內部
我們自然不可能將主板裸露在外進行工作,因此必須將主板固定在機箱中。固定主板並不是什麼復雜的操作,大家只要將金黃色的螺絲卡座安置在機箱底部的鋼板上即可(圖)。

將螺絲卡上好在機箱底部之後,我們接下來就可以固定好主板了。

固定好主板之後,將各個螺絲孔上緊螺絲,就可以完成安裝主板了。

固定好主板之後,如果我們安裝的是獨立顯卡平台的話,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內容是將顯卡安裝好。如圖所示,將防呆式顯卡插進主板插槽之後,再擰上一顆螺絲就可以緊緊將顯卡固定好啦。

四、組裝電腦第三步:安裝好光碟機、硬碟
把機箱前面板的擋板扣下來,然後把准備好的光碟機推放進去,把光碟機推進去後,記住要把扣具扣好,才能固定住光碟機。

固定光碟機上螺絲的過程。

硬碟的安裝和光碟機一樣,不同的是從機箱內部推進,把硬碟固定在托盤架上,上緊螺絲即可。

固定光碟機和硬碟的時候許多人會將背部的螺絲忘記上,如下圖所示,將機箱另外一側的擋板打開,將另外一面的螺絲上緊才能更好的平衡光碟機和硬碟。

五、組裝電腦第四步:接好所有數據線、電源線、機箱跳線
將所有配件固定好之後,我們最後只需要將所有數據線,電源線接好裝機就可以大功告成了。
首先我們接主板電源介面,現在的主板的電源插座上都有防呆設置,插錯是插不進去的。主板供電介面一共分兩部分:先插最重要的24PIN供電介面,一般在主板的外側,很容易找到,對准插下去就可;除了主供電的20/24 PIN電源介面之外,主板還有一個輔助的4/8PIN電源介面供電,主板的4/8PIN電源在CPU插座附近,對於手大的人可能不好插。

光碟機和硬碟的電源線、數據線連接示意圖。

另外,如果玩家的顯卡需要外置供電的話,那還得將顯卡的外置電源介面接好,如下圖所示。

機箱前置面板上有多個開關與信號燈,這些都需要與主板左下角的一排插針一一連接。關於這些插針的具體定義,我們可以通過查閱相關主板說明書(圖)了解,因為主板PCB上的字元實在太小了,對於視力不好的人來說查閱會比較痛苦。
一般來說,我們需要連接PC喇叭、硬碟信號燈、電源信號燈、ATX開關、Reset開關,其中ATX開關和Reset開關在連接時無需注意正負極,而PC喇叭、硬碟信號燈和電源信號燈需要注意正負極,白線或者黑線表示連接負極,彩色線(一般為紅線或者綠線)表示連接正極(圖)。

但是,什麼煩瑣的事都有解決方法,例如我們這款華碩主板提供了特色的接線工具Q-connector,我們可以通過這個工具,先在機箱外把線接好,然後通過這個工具,很方便的接在主板上。其實玩家可以在各大電腦城花5塊錢左右購買這樣的工具,解決在昏暗的機箱裡面接煩瑣的跳線的麻煩。

最後我們建議大家可以用皮筋或是線繩等工具,把機箱內部的電源線和跳線整理好,以免影響到主板以後的使用。

組裝電腦教程總結:對於新手來說,組裝電腦的時候,不僅僅只是按照網上的教程,因為每個電腦的主板、機箱、電源等都不一樣,對於疑惑的地方,不妨查閱一下說明書,這就是我們身邊最好的幫手;DIY裝機不需要准備很多的工具,往往能夠用到的工具,只是一把梅花口的螺絲刀,尤其是帶有磁力的螺絲刀能夠讓你減少很多麻煩。

4. 組裝電腦應該怎樣去賣

先找客戶,找到問他理想配置,然後付錢你去調貨回來拼起給他

分拿來^_^

5. 求自己組裝電腦的方法(望能詳解)

最簡單的方法是先從網上查想要配置的各個配件的價格,然後到電腦城問組裝電腦的商家,看哪個給的價格最便宜。還有一個問題要注意,組裝電腦的都是都別人家拿貨,你先問他代理的品牌是什麼,在同等質量的前提下盡量用他代理的產品,這樣能便宜不少。

最經濟的辦法當然是自己購買配件然後攢起來,其實也挺簡單的,因為電腦就那幾大件,插一起就可以了

6. 新手買配置自己組裝電腦,怎麼組裝

買好配件之後按步驟操作即可。

7. 有一台自己組裝的電腦想賣出,放哪個平台好

咸魚最靠譜,我在上面買了很多東西,選擇同城當面交易,雙方滿意走微信轉賬,

8. 如何買一台組裝電腦電腦

手把手教你攢電腦:組裝電腦全過程

安裝前的准備

在動手組裝電腦前,應先學習電腦的基本知識,包括硬體結構、日常使用的維護知識、常見故障處理、操作系統和常用軟體安裝等。

安裝前配件的准備
裝機要有自己的打算,不要盲目攀比,按實際需要購買配件。

如選購機箱時,要注意內部結構合理化,便於安裝,二要注意美觀,顏色與其他配件相配。一般應選擇立式機箱,不要使用已淘汰的卧式機箱,特別是機箱內的電源,它關繫到整個電腦的穩定運行,其輸出功率不應小於250 W,有的處理器還要求使用300 W的電源,應根據需要選擇。

除機箱電源外,另外需要的配件一般還有主板、CPU、內存、顯卡、音效卡(有的音效卡主板中自帶)、硬碟、光碟機(有VCD光碟機和DVD光碟機)、軟碟機、數據線、信號線等。

除了機器配件以外,還需要預備要用到的螺絲刀、尖嘴鉗、鑷子等工具。

另外,還要在安裝前,對室內准備好電源插頭等,這些內容在第1章的1.4節已經敘述了。

裝電腦的基本步驟

組裝電腦時,應按照下述的步驟有條不紊地進行:

(1) 機箱的安裝,主要是對機箱進行拆封,並且將電源安裝在機箱里。

(2) 主板的安裝,將主板安裝在機箱主板上。

(3) CPU的安裝,在主板處理器插座上插入安裝所需的CPU,並且安裝上散熱風扇。

(4) 內存條的安裝,將內存條插入主板內存插槽中。

(5) 顯卡的安裝,根據顯卡匯流排選擇合適的插槽。

(6) 音效卡的安裝,現在市場主流音效卡多為PCI插槽的音效卡。

(7) 驅動器的安裝,主要針對硬碟、光碟機和軟碟機進行安裝。

(8) 機箱與主板間的連線,即各種指示燈、電源開關線。PC喇叭的連接,以及硬碟、光碟機和軟碟機電源線和數據線的連接。

(9) 蓋上機箱蓋(理論上在安裝完主機後,是可以蓋上機箱蓋了,但為了此後出問題的檢查,最好先不加蓋,而等系統安裝完畢後再蓋)。

(10) 輸入設備的安裝,連接鍵盤滑鼠與主機一體化。

(11) 輸出設備的安裝,即顯示器的安裝。

(12) 再重新檢查各個接線,准備進行測試。

(13) 給機器加電,若顯示器能夠正常顯示,表明初裝已經正確,此時進入BIOS進行系統初始設置。

進行了上述的步驟,一般硬體的安裝就已基本完成了,但要使電腦運行起來,還需要進行下面的安裝步驟。

(14) 分區硬碟和格式化硬碟。

(15) 安裝操作系統,如Windows 98或者Windows XP系統。

(16) 安裝操作系統後,安裝驅動程序,如顯卡、音效卡等驅動程序。

(17) 進行72小時的烤機,如果硬體有問題,在72小時的烤機中會被發現。

組裝電腦的過程
對於平常接觸電腦不多的人來說,可能會覺得「裝機」是一件難度很大、很神秘的事情。但其實只要你自己動手裝一次後,就會發現,原來也不過如此(當然你最好先對電腦的各個配件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組裝電腦的准備工作都准備好之後,下面就開始進行組裝電腦的實際操作。

(1) 打開機箱的外包裝,會看見很多附件,例如螺絲、擋片等。

(2) 然後取下機箱的外殼,我們可以看到用來安裝電源、光碟機、軟碟機的驅動器托架。許多機箱沒有提供硬碟專用的托架,通常可安裝在軟碟機的托架上。

機箱的整個機架由金屬構成,它包括五寸固定架(可安裝光碟機和五寸硬碟等)、三寸固定架(可用來安裝軟碟機、三寸硬碟等)、電源固定架(用來固定電源)、底板(用來安裝主板的)、槽口(用來安裝各種插卡)、PC喇叭(可用來發出簡單的報警聲音)、接線(用來連接各信號指示燈以及開關電源)和塑料墊腳等,如圖11.1所示(這里的圖片已經安裝好電源,實際上新打開的機箱是沒有安裝好電源的)。

l 驅動器托架。驅動器艙前面都有擋板,在安裝驅動器時可以將其卸下,設計合理的機箱前塑料擋板採用塑料倒鉤的連接方式,方便拆卸和再次安裝。在機箱內部一般還有一層鐵質擋板可以一次性地取下。

l 機箱後的擋片。機箱後面的擋片,也就是機箱後面板卡口,主板的鍵盤口、滑鼠口、串並口、USB介面等都要從這個擋片上的孔與外設連接。

l 信號線。在驅動器托架下面,我們可以看到從機箱面板引出Power鍵和Reset鍵以及一些指示燈的引線。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小型喇叭稱之為PC Speaker,用來發出提示音和報警,主板上都有相應的插座。

有的機箱在下部有個白色的塑料小盒子,是用來安裝機箱風扇的,塑料盒四面採用卡口設計,只需將風扇卡在盒子里即可。部分體積較大的機箱還會預留機箱第二風扇、第三風扇的位置。

圖11.1 機箱內部的構造

11.2.2 安裝電源
機箱中放置電源的位置通常位於機箱尾部的上端。電源末端四個角上各有一個螺絲孔,它們通常呈梯形排列,所以安裝時要注意方向性,如果裝反了就不能固定螺絲。可先將電源放置在電源托架上,並將4個螺絲孔對齊,然後再擰上螺絲,如圖11.2所示。

圖11.2 安裝電源

把電源裝上機箱時,要注意電源一般都是反過來安裝,即上下顛倒。只要把電源上的螺絲位對准機箱上的孔位,再把螺絲上緊即可。

提示:上螺絲的時候有個原則,就是先不要上緊,要等所有螺絲都到位後再逐一上緊。安裝其他某些配件,如硬碟、光碟機、軟碟機等也是一樣。

11.2.3 安裝主板
在機箱的側面板上有不少孔,那是用來固定主板的。而在主板周圍和中間有一些安裝孔,這些孔和機箱底部的一些圓孔相對應,是用來固定主機板的,安裝主板的時候,要先在機箱底部孔裡面裝上定位螺絲,如圖11.3所示(定位螺絲槽按各主板類型匹配選用,適當的也可放上一兩個塑膠定位卡代替金屬螺絲)。

圖11.3 在機箱底部孔裡面裝上定位螺絲

接著將機箱卧倒,在主板底板上安裝銅質的膨脹螺釘(與主板上的螺釘也對齊),然後把主板放在底板上。同時要注意把主板的I/O介面對准機箱後面相應的位置(圖中箭頭所指位置),ATX主板的外設介面要與機箱後面對應的擋板孔位對齊,如圖11.4所示。

圖11.4 使主板的外設介面與機箱後面孔位對齊

注意:要讓主板的鍵盤口、滑鼠口、串並口和USB介面和機箱背面擋片的孔對齊,主板要與底板平行,決不能搭在一起,否則容易造成短路。另外,主機板上的螺絲孔附近有信號線的印刷電路,在與機箱底板相連接時應注意主板不要與機箱短路。如果主板安裝孔未鍍絕緣層,則必須用絕緣墊圈加以絕緣。最好先在機箱上固定一至兩顆螺柱,一般取機箱鍵盤插孔(AT主板)或I/O口(ATX主板)附近位置。使用尖型塑料卡時,帶尖的一頭必須在主板的正面。

再把所有的螺釘對准主板的固定孔(最好在每顆螺絲中都墊上一塊絕緣墊片),依次把每個螺絲安裝好,擰緊螺絲。如圖11.5所示。

接著就是給主板插上供電插座。從機箱電源輸出線中找到電源線接頭,同樣在主板上找到的電源介面,如圖11.6和圖11.7所示。

圖11.5 擰緊主板螺絲

圖11.6 電源輸出接頭 圖11.7 主板上的電源輸入介面

把電源插頭插在主板上的電源插座上,並使兩個塑料卡子互相卡緊,以防止電源線脫落。同時這也是指示安裝方向的一個標志(如圖11.8所示)。

圖11.8 連接電源輸出與主板上的電源介面

提示:ATX電源的插頭如果插反了,根本插不進去的,所以不必擔心因插反而引起燒主板壞情況,這一點裝機的新手盡可以放心。

安裝主板時,多數主板都能夠自動識別CPU的類型,並自動配置電壓、外頻和倍頻等,所以不需要再進行其他跳線設置。有的主板是要求進行跳線的,即進行CPU主頻、外頻、CPU電壓、內存電壓等跳線。跳線時可根據主板說明書來進行,下面以進行CPU主頻、外頻跳線為例,進行跳線的簡要說明。

我們可參照說明書找到該跳線的位置,並正確地設置跳線。多數主板說明書中都會有一個主板布局簡圖,如圖11.9所示。

然後再在說明書中,找到設置外頻的跳線說明,如圖11.10所示。

圖11.9 主板布局簡圖

圖11.10 設置外頻的跳線說明

在主板上找到相應的跳線位置,該位置上會與主板說明書上具有相同的開關數,如JP1、JP2、JP3或SW1。

如找到SW1跳線位置後,按照圖11.10的主板說明書上註明,有5個跳線開關,如要設置CPU外頻為133 MHz,則把第1、第2、第3、第5跳線設置為關,第四跳線設置為開即可,又如讓CPU外頻為100 MHz,則把第1、第3、第4跳線設置為關,第2、第5跳線設置為開即可。

提示:除了直接使用「ON」或「OFF」開關控制跳線外,還有的主板是使用1與2短接或2與3短接來跳線的,如圖11.11所示就是當跳線設置為1與2短接時,外頻為 100 MHz,而設置2與3短接時,外頻為133 MHz。

圖11.11 使用短接跳線來設置外頻

同樣,在主板說明書中,找到設置倍頻跳線的說明,如圖11.12所示。再在主板上找到相應的位置,進行相應的跳線操作,就可以設置CPU所使用的倍頻了。

進行超頻也就是這個原理,如果CPU不進行鎖頻(一般是鎖定了倍頻,但可以超外頻)的話,把倍頻或外頻相應地提高了,如果成功的話,就可以讓CPU在高主頻下工作了。

圖11.12 設置倍頻跳線的說明

11.2.4 安裝CPU
接下來是安裝CPU。CPU的插槽有Socket 7、Socket 370、Slot 1、Slot A、Socket 423和Socket 478、Socket A 等幾種,除了Slot 1、Slot A(此兩種不是主流,已退出市場)的插槽以外,Socket插槽一般都是先把它的搖桿拉起,把CPU放下去,然後再把搖桿壓下去即可,具體方法如下。

(1) 將主板上的CPU插座側面的手柄拉起,准備安裝CPU。如圖11.13所示。

(2) 將CPU插入到插槽中,此時應注意插槽是有方向性的,插槽上有兩個角上各缺一個針腳孔,這與CPU是對應的。認准方向後,將CPU插入到插槽中,如圖11.14左圖所示。

圖11.13 扳起CPU插座旁邊的手柄

(3) 輕輕按下CPU,使每個針腳都順利插入到針孔中,注意插座缺角的位置應和CPU上缺針腳的位置應該在同一方向。使CPU上的每一個針腳都插到相應的插孔中,要注意放到底,但不要太過於用力,以免弄壞針腳。確認CPU已經插好後,將金屬手柄壓下並恢復到原位,使CPU牢牢固定在主板上。如圖11.14右圖所示。

注意:CPU的每個針腳對應插座上的一個針孔,在安裝時要輕輕地按CPU,使每根針腳順利地插入到針孔中,不要用力按,以免將CPU的針腳壓彎或折斷,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

圖11.14 安裝CPU

(4) 在CPU的核心上塗上散熱硅膠,不需要太多,塗上一層就可以了。主要的作用就是和散熱器能良好地接觸,CPU能穩定地工作。如圖11.15所示,

(5) 現在市場上的散熱風扇採用最多的安裝方式是卡夾式,這種散熱風扇利用一根彈性鋼片來固定整個風扇,這里介紹的也就是卡夾式的風扇,如圖11.16所示是掰開的風扇卡子。

圖11.15 塗散熱硅膠 圖11.16 風扇卡子

(6) 將散熱器溫柔地和CPU的核心接觸在一起,但不要很用力地去壓,接著將扣子扣在CPU插槽的突出的位置上。最後扣上另一頭卡子,如圖11.17所示。

圖11.17 扣緊風扇

(7) 安裝風扇後,還要給風扇接上電源。電源的接法有兩種,一種是從電源輸出線中任意找一個「D」型插頭與風扇電源線連接(如圖11.18所示),另一種形式的安裝是把插頭插到主板提供的專用插槽上(主板說明書中有說明)。

至此CPU的安裝就完成了。

圖11.18 連接CPU風扇的電源

警告:這里要留意的是到時候一定要記住把CPU風扇的電源接好,否則很容易燒掉CPU。

11.2.5 內存條的安裝
在安裝內存條時,內存條都一定要注意其金手指缺口和主板內存插槽口的位置相對應,並且內存下面的兩邊是不對稱的,其中一邊多一個缺口,因此在安裝的時候要看清楚了再放下去,如圖11.19所示。

圖11.19 168線內存條及插槽

安裝SDRAM內存條具體的操作步驟如下。

(1) 首先要掰開DIMM插槽兩邊的兩個灰白色的固定卡子。記住一定要扳到位,否則內存條可能裝不上。

(2) 將內存條的兩個凹口對准 DIMM插槽的兩個凸起的部分,均勻用力插到底,將內存條壓入主插槽內即可,同時插槽兩邊的固定卡子會自動卡住內存條,如 圖11.20所示。

這時可以聽見插槽兩側的固定卡子復位所發出「咔」一聲響,表明內存條已經完全安裝到位了,但在安裝時不要太用力,以免掰壞線路和插槽。

提示: 把內存條卡好位後用力往下按,一定要看到兩邊的夾子都合起來後才算裝好,如 圖11.21所示。最好再用手試一下穩不穩。另外,插內存條的時候盡量不要跟CPU靠太近,這樣有利於散熱。當然某些有特殊要求的主板除外。

圖11.20 安裝內存條

圖11.21 卡緊內存條邊上的卡槽

DDR內存條和Rambus內存條的安裝與SDRAM是一樣的,我們也需要注意它們的方向性。在安裝時要插到底,並使內存條插槽兩端的卡子卡住內存條兩端的卡口,圖11.22是DDR內存的安裝示意圖。

圖11.22 安裝DDR內存條

11.2.6 安裝驅動器
安裝驅動器主要包括硬碟、光碟機和軟碟機的安裝,它們的安裝方法幾乎相同。

1. 安裝光碟驅動器
下面先介紹安裝光碟機的操作步驟。光碟驅動器也就包括CD-ROM、DVD-ROM和刻錄機,其外觀與安裝方法都基本一樣。

(1) 首先從機箱的面板上,取下一個五寸槽口的塑料擋板,如圖11.23左圖所示,用來裝光碟機。同樣為了散熱的原因,應該盡量把光碟機安裝在最上面的位置。先把機箱面板的擋板去掉,然後把光碟機從前面放進去。如圖11.23右圖所示。
圖11.23 安裝光碟機
(2) 在光碟機的每一側用兩顆螺絲初步固定,先不要擰緊,這樣可以對光碟機的位置進行細致的調整,然後再把螺絲擰緊,這一步是考慮面板的美觀,等光碟機面板與機箱面板平齊後再上緊螺絲,如圖11.24所示。

圖11.24 安裝光碟機後固定光碟機螺絲

2. 安裝軟碟機
安裝軟碟機同安裝光碟機基本相似,只不過是從里往外放入軟碟機,如圖11.25所示。方法是把軟碟機對准機箱面板上的軟碟機槽口相對應的托架上,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在軟碟機中插入軟盤。

圖11.25 安裝軟碟機

接著再上好螺絲。軟碟機固定好後最好拿個軟盤來試一下可否順利地插入、彈出,以確定是否到位。

3. 安裝硬碟
接下來安裝硬碟,其安裝的方法同安裝光碟機、軟碟機相同。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通常計算機的主板上只安裝有兩個IDE介面,而每條IDE數據線最多隻能連接兩個IDE硬碟或其他IDE設備,這樣,一台計算機最多便可連接4個硬碟或其他IDE設備。但是在PC機中,只可能用其中的一塊硬碟來啟動系統,因此如果連接了多塊硬碟則必須將它們區分開來,為此硬碟上提供了一組跳線來設置硬碟的模式。

硬碟的這組跳線通常位於硬碟的電源介面和數據線介面之間,如圖11.27左圖所示。

跳線設置有3種模式,即是單機(Spare)、主動(Master)和從動(Slave)。單機就是指在連接IDE硬碟之前,必須先通過跳線設置硬碟的模式。如果數據線上只連接了一塊硬碟,則需設置跳線為Spare模式;如果數據線上連接了兩塊硬碟,則必須分別將它們設置為Master和Slave模式,通常第一塊硬碟,也就是用來啟動系統的那塊硬碟設置為Master模式,而另一塊硬碟設置為Slave模式。

在設置跳線時,只需用鑷子將跳線夾出,並重新安插在正確的位置即可,如圖11.27右圖所示。

圖11.27 設置硬碟跳線

注意:在使用一條數據線連接雙硬碟時,只能有一個硬碟為Master,也只能有一個硬碟為Slave,如果兩塊硬碟都設置為Master或Slave,那麼都可能導致系統不能正確識別安裝的硬碟。

不同品牌和型號的硬碟,它的跳線指示信息可能也有所不同,一般在硬碟的表面或側面標示有跳線指示信息。它的跳線設置是通過兩個跳線帽進行組合設置的。通常情況下我們只需要將跳線設置在Master(主動)就可以了,這樣如果還要連接第二塊硬碟的話,只需將第2塊設置為Slave(從動)即可。

完成跳線設置後,我們便可將硬碟安裝到機箱內,並連接數據線和電源線了。

(1) 在機箱內找到硬碟驅動器艙。再將硬碟插入驅動器艙內,並使硬碟側面的螺絲孔與驅動器艙上的螺絲孔對齊。如圖11.28所示。

圖11.28 安裝硬碟

(2) 用螺絲將硬碟固定在驅動器艙中。在安裝的時候,要盡量把螺絲上緊,把它固定得穩一點,因為硬碟經常處於高速運轉的狀態,這樣可以減少噪音以及防止震動。

(3) 選擇一根從機箱電源引出的硬碟電源線,將其插入到硬碟的電源介面中,如 圖11.30所示。

圖11.30 連接電源線

(4) 連接硬碟的數據線。將數據線的一端插入主板的IDE介面中,如圖11.31左圖所示。該介面也是有方向性的,通常IDE介面上也有一個缺口,正好與數據線的接頭向匹配,這樣就不至於接反。在安裝時必須使硬碟數據線接頭的第一針與IDE介面的第一針相對應。通常在主板或IDE介面上會標有一個三角形標記來指示介面的第一針的位置,而數據線上,第一根線上通常有紅色標記和印有字母或花邊。

與硬碟連接的數據線,同樣也有方向性,數據線的第一針要與硬碟介面的第一針相連接,硬碟介面的第一針通常在靠近電源介面的一邊,如圖11.31右圖所示。通常硬碟的數據介面上也有一個缺口,與數據線接頭上的凸起互相配合,這樣就不會接反。

圖11.31 連接數據線

注意:為了避免因驅動器的震動造成的存取失敗或驅動器損壞,建議在安裝驅動器時在托架上安裝並固定所有的螺絲。

通常機箱內都會預留裝兩個硬碟的空間,假如只需要裝一個硬碟的話,應該把它裝在離軟碟機較遠的位置,這樣更加有利於散熱。

11.2.7 安裝顯卡
接下來是安裝顯卡。現在的顯卡一般都是AGP卡,所以只要插到相應的AGP插槽就行了,如為PCI顯卡則把它插到PCI插槽上。

(1) 下面以安裝的是AGP介面的顯卡為例,先將機箱後面的APG插槽檔板取下。

(2) 將顯卡插入主板AGP插槽中,如圖11.32所示,在插入的過程中,要把顯示卡以垂直於主板的方向插入AGP插槽中,用力適中並要插到底部,保證卡和插槽的良好接觸。顯卡擋板與主板鍵盤介面在同一方向,雙手捏緊顯卡邊緣豎立向下壓。

圖11.32 將顯卡插入主板AGP插槽中

(3) 顯卡插入插槽中後,用螺絲固定顯卡,如圖11.33所示。固定顯卡時,要注意顯卡擋板下端不要頂在主板上,否則無法插到位。插好顯卡,固定擋板螺絲時要松緊適度,注意不要影響顯卡插腳與PCI/AGP槽的接觸,更要避免引起主板變形。

提示:安裝顯卡後,要與顯示器的連接就相當容易了,因為整個電腦只有顯卡上的一個插座能與顯示器的3排15針的D型插頭匹配。

圖11.33 用螺線固定顯卡

安裝音效卡 網卡或內置數據機與之相似,在此不再贅述。

11.2.10 機箱內部連線
安裝完所有的大配件以後,這樣機箱內的基本配件就全部裝好了,接下來是把數據線及電源線接好。一般主板會有兩個IDE插槽及一個軟碟機插槽,其中IDE插槽用於接硬碟和光碟機。在安裝過程中並沒有規定那一個配件要先裝,那一個配件要後裝,因此只要是怎樣方便就怎麼裝。前面在安裝硬碟驅動器之時,已經把數據線也插好了,但還有光碟機、軟碟機的數據線和電源線等。在這里還再具體介紹這些電源線和數據線的連接方法

插數據線的時候有個原則,就是盡量由里往外插,這樣就不會搞得礙手礙腳。同樣,它們也是有方向的,但不用擔心,因為它們都有防插錯設計。

(1) 把硬碟數據線插入主板的IDE介面中,如圖11.38所示。

提示:如果你只有一個硬碟和一個光碟機,而且為了防止跳線的麻煩,你可以讓光碟機和硬碟各單獨使用一個IDE介面。

圖11.38 把硬碟數據線插入主板的那一端

(3) 下面再連接各驅動器的數據線。先把光碟機的數據線插上,插數據線跟電源線的時候,要使數據線有紅色的一邊與電源線的紅線靠在一起。

(4) 接著把軟碟機的數據線插上,同樣要注意數據線的方向。

提示:有些軟碟機的數據線也可能不是有顏色的一邊靠近電源線一邊,假如方向錯的話,會比較難插進去,即使插進去了,軟碟機燈也會一直亮著。

(5) 然後是連接各部件的電源線。依次是連接CPU風扇電源(前面在安裝風扇時已經接好)、連接硬碟電源線、光碟機電源線(如圖11.40所示)和軟碟機電源線(如圖11.41所示)。這里實際操作的順序也不是完全一樣,怎麼方便就怎麼插。

圖11.40 連接光碟機電源線 圖11.41 連接軟碟機電源線

P>
11.2.11 連接機箱內部的信號線
在機箱面板內還有許多線頭,它們是一些開關、指示燈和 PC喇叭的連線,需要接在主板上,這些信號線的連接,在主板的說明書上都會有詳細的說明,如圖11.42所示。

圖11.42 主板上信號線與連接示意圖

這些接線的功能如下:

l Power LED:連接電源指示燈。

l RESET SW:連接Reset按鈕。

l SPEAKER:連接PC喇叭。

l H.D.D LED:連接硬碟指示燈。

l PWR SW:連接計算機開關。

1. 安裝 POWER LED
電源指示燈的接線只有l、3位,l線通常為綠色,在主板上接頭通常標為「POWER LED」。連接時注意綠線對應第1針。當它連接好後,電腦一打開,電源指示燈就一直亮著,表示電源已經打開了。

2. 安裝RESET SW
Reset連接線有兩芯接頭,連接機箱的「Reset」按鈕,它接到主板的「Reset」插針上,並且此接頭無方向性,只需短路即可進行「重啟」動作。

主板上「Reset」針的作用是這樣的:當它們短路時,電腦就會重新啟動。「Reset」按鈕是一個開關,按下時產生短路,松開時又恢復開路,瞬間的短路就可以使電腦重新啟動。偶爾會有這樣的情況,當您按下「Reset」按鈕並且松開,但它並沒有彈起來,一旦保持著短路狀態,電腦就會不停地重新啟動。

3. 安裝SPEAKER
這是 PC喇叭的 4芯接頭,如圖11.43所示。實際上只有l、4兩根線,回線通常為紅色,它主要接在主板的「SPEAKER」插針上,這在主板上有標記。在連接時注意紅線對應「1」的位置,但該接頭具有方向性,必需按照正負連接才可以。

圖11.43 安裝SPEAKER連線
4. 安裝硬碟指示燈線
在主板上這樣的接頭通常標著「IDE LED」或「H.D.D LED」字樣,硬碟指示燈為兩芯接頭,一線為紅色,另一線為白色,一般紅色(深顏色)表示為正,白色表示為負。在連接時要紅線對應第 1針上。

注意:這條線接好後,當電腦在讀寫硬碟時,機箱上的硬碟指示燈會亮,但這個指示燈可能只對IDE硬碟起作用,對SCSI硬碟將不起作用。

5. 安裝PWR SW
ATX結構的機箱上有一個總電源的開關接線,是一個兩芯的接頭,它和Reset接頭一樣,按下時就短路,松開時就開路,按一下電腦的總電源就開通了,再按一下就關閉。

但是你還可以在BIOS里設置為關機時必須按電源開關四秒鍾以上才能關機,或者根本就不能靠開關來關機,而只能靠軟體來關機。

從面板引入機箱中的連接線中找到標有「PWR SW」字樣的接頭(有的主板則標「S/B SW」等),這便是電源的連線了,然後在主板信號插針中,找到標有「PWRBT(或PW2,因主板不同而異)」字樣的插針,然後對應插好就可以了。

提示:插針的位置如果在主板上標記不清,最好參看主板的說明書。

各種信號連接線都安裝完成後,結果如圖11.44所示。

圖11.44 安裝完成各種信號連接線

11.2.12 整理內部連線和合上機箱蓋
機箱內部的空間並不寬敞,加之設備發熱量都比較大,如果機箱內沒有一個寬敞的空間,會影響空氣流動與散熱,同時容易發生連線松脫、接觸不良或信號紊亂的現象。整理機箱內部連線的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 首先就是面板信號線的整理。面板信號線都比較細,而且數量較多,平時都是亂作一團。不過,整理它們也很方便,只要將這些線用手理順,然後折幾個彎,再找一根常用來捆綁電線的捆綁繩,將它們捆起來即可。

(2) 機箱里最亂的恐怕就是電源線了,先用手將電源線理順,將不用的電源線放在一起,這樣可以避免不用的電源線散落在機箱內,妨礙日後插接硬體。

(3) 接下來將音頻線固定一下,因為CD音頻線是傳送音頻信號的,所以最好不要將它與電源線捆在一起,避免產生干擾。CD音頻線最好單個固定在某個地方;而且盡量避免靠近電源線。

(4) 最後的整理工作恐怕是最困難的了,那就是對IDE、FDD線的整理。在購機時,IDE、FDD線是由主板附送的,它的長度一般都比較長,實際上用不了這么長的線,過長的線不僅多佔空間,還影響信號的傳輸,因此可以截去一部分。

經過一番整理後,你會發現機箱內部整潔了很多,這樣做不僅有利於散熱,而且方便日後各項添加或拆卸硬體的工作。整理機箱的連線還可以提高系統的穩定性。

裝機箱蓋時,要仔細檢查各部分的連接情況,確保無誤後,把主機的機箱蓋蓋上,上好螺絲,就成功地安裝好主機了。

提示:為了最後開機測試時,方便檢查出問題的所在,此時可以蓋上機箱蓋,但可以不擰緊螺絲。

11.2.12 整理內部連線和合上機箱蓋
機箱內部的空間並不寬敞,加之設備發熱量都比較大,如果機箱內沒有一個寬敞的空間,會影響空氣流動與散熱,同時容易發生連線松脫、接觸不良或信號紊亂的現象。整理機箱內部連線的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 首先就是面板信號線的整理。面板信號線都比較細,而且

9. 組裝電腦怎樣賣出去

商業競爭 最關鍵的不是價格,而是知名度。宣傳才是最關鍵的。你價格再好沒人知道
,他價格很高但是大家都認可。你覺得隨會賣的好?

10. 請問買組裝電腦怎麼買

很多人對裝機還很迷茫,不知道如何下手,要說組裝電腦難也不難,不難也有點難,要是熟練了,裝機真的是很簡單,要是沒有裝過的人,那搞不好,裝出來的電腦使用不了,甚至把零件給燒壞了,所以我們千萬不能盲目的裝電腦。組裝電腦是需要熟練就行了,而選電腦配置就需要技巧了,還需要經驗和知識,要是沒有經驗和知識就選不出性價不高的配置,甚至是不兼容的配置。
第一步:前期的決策,首先判斷自己組裝電腦的主要用途了,同樣這也會決定電腦的大體價位。如果你只是想上上網,然後平時處理些文字材料我建議你就選購英特爾賽揚級的機器,如果玩3D游戲或是學習寫設計類的軟體,那我建議你買英特爾奔騰級的機器。兩者的價位應該相差1500到2000RMB左右吧。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賽揚的CPU的價格和奔騰級的價格差了一大截,性能當然也就不能同日而語了。性能的強弱主要體現在運算和多媒體處理上,上網聊天應該都查不多。也會有人推薦你選用AMD的CPU,我承認AMD的CPU在同樣價位上速度會比英特爾的快些,但是AMD的致命弱點就是發熱量特別大,而且支持AMD的主板也比較少,因此電腦出故障的機率就要大得多,也許AMD的fans此時要罵我了,但是這是不可迴避的事實啊,呵呵。決定購買什麼檔次的電腦以後,我建議你如果有條件可以先去行里(三好街內部對電腦市場的昵稱)轉轉,不要著急買,就是先看看五顏六色的宣傳單,了解一點常識,免得購買時被人歧視(因為什麼也不懂,而在心理所處的劣勢)。如果你很忙,沒時間去,可以到一些電腦資訊類的網站去看看,沈陽的朋友可以到網上三好街,北京的朋友可以到中關村在線大體了解一下,但是價格沒有太大的參考價值,普遍比實際價格高很多。
第二步:選擇合適的商家,這個過程很關鍵啊,如果你有行里的熟人,可以到他那裡去買,但你不必期望你會得到多少實惠,因為誰也不能不賺錢白幫你忙活啊,唯一會給你的感覺就是有點安全感而已。我建議還是不要找熟人了,關鍵你不好意思殺價,呵呵。雖然行里的商家還做不到童叟無欺,但是大部分還是奉公守法的。所以你要盡量選擇大點的店鋪。不要去那些只有一兩個小櫃台的地方,哪天關門誰也不知道,而且貨出的少,價格和質量也一定不好。好了,找兩個商家索要幾個報價單留著做比較用,然後找個大點的店鋪坐下吧,賣貨小姐通常會很熱情地招呼你,哥啊,姐啊的很親熱,不過你的頭腦要保持冷靜啊,頭腦一熱幾百RMB就白白溜進別人的腰包了。現在行里一台機器的正常利潤大概在200RMB左右吧。
第三步:購買,很費腦筋一個過程。讓我們以選擇普通賽揚檔次為例,按照購買單的配件順序一一與賣貨小姐較量吧! CPU:賽揚2.4(不用廢話太多,CPU的價格是行里最透明的) 主板:應該選擇華碩、技嘉、微星這樣的名牌,主板是整台電腦性能穩定性的關鍵環節,所以一定要選擇有歷史的好品牌。其他品牌或許要比它們便宜百十元RMB,但是還是不要吝惜這點錢了,想想日後捧著機箱穿梭於行里與家之間的感覺,你不會再猶豫了。主板的尺寸要盡量大點有利於散熱,擴展插槽要盡量多些,有利於你日後安裝其他硬體。 內存:還是要選擇品牌類的如KingMax、現代都不錯,現在通常會配置256M,但是如果經濟條件允許還是買512M的,畢竟用起來速度快、流暢,心情也好啊,這個價格也很透明,不用廢話太多。 硬碟:目前市面上的品牌大體都還可以(不過網上反映西部數據的返修率高些),容量在60-120G之間你可以自由選擇,硬碟有兩個參數關鍵一些,就是轉速和數據緩沖區(cache),轉速慢點的5400轉/秒,好一些的7200轉,cache一般都是2M左右,如果你能多掏點錢還是盡量買轉速和Cache大點的,速度會更快些。硬碟價格也很透明,不用廢話太多。 軟碟機:不用再要了吧,不如弄個32M的U盤,價格都在百元左右,還能移動,何樂不為呢! 顯示器:如果給小孩子用還是選擇液晶顯示器吧,沒有輻射啊,不過價格比普通顯示器貴不少。我還是推薦大家買普通顯示器,顯示效果比液晶的爽啊。同樣品牌很關鍵,我推薦你選擇飛利浦、美格、優派這樣的專業顯示器生產商的產品,韓派的三星和LG也可以,但顯示效果還是不如前幾位好的。大小17寸的正好,不要選擇19寸的,除非你有特殊用途。顯卡:由於我不是游戲的fans,因此對這方面研究不多,但如果你想玩大型3D游戲或處理大型影像,一定要買塊好顯卡,顯存也要足夠大,顯卡的發熱量也很大,所以應該選擇顯卡上既有散熱片又有風扇的那種啊。我用過碩泰克的感覺不錯,聽說艾爾莎也是專業級的顯卡。這個價格主要決定具體那個型號,你只要看準型號,通過幾個商家的比較看看就可以了。 機箱:機箱看似簡單個東西,其實名堂是不少的,關鍵牌子多,而且型號你也分不清,很容易在這個上面吃啞巴虧的。我的建議是,你可以自己先去賣機箱的地方看看,了解下大致的價格,選擇時還是品牌第一位,好點牌子的有技展、愛國者、羅技等。我推薦你買好機箱的原因是還機箱一般都帶原裝的電源啊,電源的額定功率都要夠300W,而且有過電保護(保險絲),細節不要忽視啊,往往細節決定成敗的,呵呵。機箱的外觀和材質我也有必要說幾句,外觀的顏色你喜歡就可以,但是最好和顯示器的面板顏色相配啊,不然擺在家裡很不雅觀啊,還有USB介面要多點,前面板上也要有啊,因為現在數碼產品多啊,DV、數碼相機、MP3、電子詞典差不多都用USB介面,所以還是多點好啊。 鍵盤、滑鼠:如果你不是很苛求點擊和敲打鍵盤的效果,買個普通的光電套件就可以,價格在50-100RMB之間。光碟機:市面上現存的價格和質量都差不多,你可以聽一次售貨小姐的推薦,應該買DVD光碟機吧,如果想刻錄光碟可以買個康寶的光碟機。同樣提醒你顏色要和機箱一個色不然很難看。看看,差不多了吧,其他外設有機會我再和大家交流,現在基本配置是不缺少了。好,進行下一步,對了,這時該是討價還價的時候了,我個人觀點是點到即可,因為你上面的步驟如果比較合理,應該不會被宰吧,所以便宜50元見好就收,否則爭個面紅耳赤的,商了和氣不說,背地裡給你換幾個返修的部件你也不知道啊。
第四步 組裝電腦,時間會很長啊,一般要1-2個小時吧,人家先要調貨,然後才能給你裝的。你這時有空可以就近看看其他數碼產品,或是購買點你需要的軟體。好,部件到齊了,這時你可以選擇坐下來觀看,就當學習一遍裝機的流程,希望給你裝機的傢伙比較有經驗和專業精神,這會減少日後的很多不必要麻煩。我該建議你點什麼呢?對,你要是一點都不懂就只管看,千萬別指手畫腳的,惹煩了技術員,他們只有向你的配件傾訴了。待組裝完畢時你可以驗收一下,一般就看看,硬碟、主板和其他板卡的螺絲是否都固定牢固了,多餘的電源線頭是否都用勒死狗系緊了,光碟機的音頻線還有前置USB介面的線是否連接了,就這么多吧,如果是個合格的裝機員這些應該都沒問題。之後就是安裝操作系統了,你可以事先規劃好你的硬碟分區計劃告訴裝機員,通常系統分區(C:盤)不用弄得太大,浪費資源。還要提醒你回家上網之前記得現安裝個防病毒軟體啊,否則很可能以上網系統就癱瘓的。

閱讀全文

與組裝電腦交易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分控開關的安裝方法 瀏覽:697
引流袋寶塔頭尿袋連接軟管的方法 瀏覽:913
正方形數圖形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73
步行的正確方法 瀏覽:726
最簡單的肥羊圈方法 瀏覽:461
治療脫發的方法土方 瀏覽:39
上下肢訓練方法圖解 瀏覽:638
電腦電源啟動線槽查找方法 瀏覽:722
idea快速main方法 瀏覽:351
信息型方程式計算方法 瀏覽:319
怎麼方法讓別人永遠進不了qq空間 瀏覽:635
手機散熱方法圖片 瀏覽:256
華為手機有哪種方法可以喚醒屏幕 瀏覽:274
理解決定訂貨的方法 瀏覽:676
如何做鹽焗雞的方法 瀏覽:606
如何用粘土做草莓的方法 瀏覽:242
骨架穩定鍛煉方法 瀏覽:978
我沒有方法能鑒別羽絨服 瀏覽:291
六字環的安裝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393
怎麼減掉大肚子的方法 瀏覽: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