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屋面框架梁麵筋我用1.7lae,邊柱和角柱的錨固該怎麼算,請
錨固長度只有一個,就是LaE(抗震錨固長度)。1.7LaE是說指定的一段長度需要1.7倍的抗震錨固長度那麼長,是長度的要求,而不是錨固的要求長度。
對現澆框架結構房屋,一般樓屋面板和梁的結構標高取相同,這樣構造較簡單,梁的高度包含板厚,即為板面(梁頂)標高減去梁底標高。
理論上板可以設置在梁高范圍內任何高度位置上,衛生間、廚房、陽台等為避免積水倒灌房間可適當減低板面標高,使其與一般房間的板面形成一定的高差。
框架結構:
由梁和柱連接而成的,樑柱交接處的框架節點應為鋼結構成雙向樑柱抗側力體系[1]。剛接即梁的兩端與框架柱(KZ)固定相連。框架梁的作用除了直接承受樓屋蓋的荷載並將其傳遞給框架柱外,還有一個重要作用根。
就是它和框架柱剛接形成樑柱抗側力體系,共同抵抗風荷載和地震作用等水平方向的力。據建築材料的不同,框架結構可分為:混凝土結構框架、鋼框架、鋼-混凝土(也稱鋼骨混凝土)框架。即可以採用鋼筋混凝土、建築鋼材或者鋼-混凝土(組合)製作框架梁或框架柱。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框架梁
㈡ 屋面梁和柱怎麼錨固,
錨固的部位和形式,可以採用彎鉤,彎折等形式,也還可以指鋼筋錨入構件的長度,如果沒有足夠的錨固長度,鋼筋受力就不能有效傳遞給錨固體,為保證鋼筋傳力效果,規范規定錨固長度不小於200mm。
錨固鑽機是為水利、交通工程、建材工地而設計的一種新型高效的鑿岩設備,廣泛地應用於邊坡治理、水利、築路、露天礦山、物探等工程的各類岩層中鑽鑿錨桿孔或爆破孔。
在03G101中有明確的規定,和柱子是有關系的,柱子分角邊和中,3種情況,梁對應這3種情況布置,大致的說下
柱子的3種要求:以及對應梁的要求
1、柱錨梁 柱外鋼筋的錨固長度是1.7LAE(03上是1.5) 對應梁錨固長度按梁的正常錨固長度施工
2、梁錨柱 柱子鋼筋都是彎12D,梁鋼筋錨固在柱里,梁的鋼筋錨固長度是1.7LAE
3、柱樑互錨 柱子鋼筋 錨固長度是40D,梁也是
注意,第3種的做法現在有的地方是不允許使用了
另,中間樑柱,都按正常做,沒有別的要求
㈢ 屋面梁錨固長度如何計算
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的規定:
在混凝土中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L=a×(fy/ft)×d。
式中:fy為鋼筋的抗拉設計強度;
ft為混凝土的軸心抗拉設計強度;
a為鋼筋外形系數,光面鋼筋取0.16,帶肋鋼筋取0.14;
d為鋼筋的直徑。
另外,當帶肋鋼筋的公稱直徑大於25mm時,錨固長度應再乘1.15的修正系數。
在地震區還應根據抗震等級再乘一個系數:抗震等級一、二級時系數為1.15;三級時系數為1.05;;四級時系數為1.0。
混凝土中的縱向受壓鋼筋,當計算中充分利用其抗壓強度時,錨固長度不應小於相應受拉錨固長度的70%。
當縱向受拉普通鋼筋末端採用彎鉤或機械錨固措施時,包括彎鉤或錨固端頭在內的錨固長度(投影長度)可取為基本錨固長度的60%。
以上是鋼筋錨固長度的計算方法,在施工圖中的設計說明部分一般都有對鋼筋錨固長度的要求,可以根據圖中的要求進行檢查。
(3)屋面柱的錨固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受力鋼筋依靠其表面與混凝土的粘接作用或端部構造的擠壓作用而達到設計承受應力所需要的長度。彎折錨固長度包括直線段和彎折段。錨固長度對於建築來說至關重要,甚至關繫到整個工程施工的成功與否。
它按一定的方向用鑽孔穿透弱面深入到完整岩體內,插入預應力錨索(鋼筋),然後用水泥將孔固結起來,形成具有一定抗拉能力的結構。
此外,對拱壩壩肩不穩定岩體的處理,還可以採用其他支擋辦法,如抗滑樁、擋土牆、支撐柱等。還應特別強調,地下水往往是導致基礎失穩的主要因素,在設置工程處理措施時,應充分考慮到防滲排水的作用。
㈣ 構造柱的錨固長度
構造柱不作為主要受力構件,其錨固長度基本上可以按照樑上柱的縱筋構造要求來設置錨固長度。
按照圖集規范要求,要求直錨長度至少滿足0.5Labe,可以考慮不抗震,既可以滿足0.5Lab,所以如果是樑上起構造柱可以很好滿足,如果是板上起構造柱,則需要加厚板。
錨固長度一般由梁、板、柱等構件的受力鋼筋伸入支座或基礎中相加的總長度,包括直線及彎折部分,如果沒有足夠的錨固長度,鋼筋受力就不能有效傳遞給錨固體,為保證鋼筋傳力效果,應根據鋼筋的受力情況、保護層厚度、鋼筋形式等具體錨固條件對粘結強度的影響。
(4)屋面柱的錨固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構造柱只適用先砌築牆後澆注的情況,如構造柱為先澆注後砌牆者,不論斷面大小,均按周長1.2米以內搗制矩形柱定額執行。牆心柱按構造柱定額及相應說明執行。構造柱按全高計算,與磚牆嵌接部分的體積並入柱身內體積計算。
錨固按一定的方向用鑽孔穿透弱面深入到完整岩體內,插入預應力錨索(鋼筋),然後用水泥將孔固結起來,形成具有一定抗拉能力的結構。此外,對拱壩壩肩不穩定岩體的處理,還可以採用其他支擋辦法,如抗滑樁、擋土牆、支撐柱等。
還應特別強調,地下水往往是導致基礎失穩的主要因素,在設置工程處理措施時,應充分考慮到防滲排水的作用。
㈤ 鋼筋錨固長度怎樣計算
㈥ 屋面柱子的錨固長度是多少
這個在03G101中有明確的規定,和柱子是有關系的,柱子分角邊和中,3種情況,梁對應這3種情況布置,大致的說下:
柱子的3種要求:以及對應梁的要求。
1、柱錨梁 柱外鋼筋的錨固長度是1.7LAE(03上是1.5) 對應梁錨固長度按梁的正常錨固長度施工。
2、梁錨柱 柱子鋼筋都是彎12D,梁鋼筋錨固在柱里,梁的鋼筋錨固長度是1.7LAE。
3、柱樑互錨 柱子鋼筋 錨固長度是40D,梁也是。
注意,第3種的做法現在有的地方是不允許使用了。
另,中間樑柱,都按正常做,沒有別的要求。
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的規定:
在混凝土中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L=a×(fy/ft)×d。
式中:fy為鋼筋的抗拉設計強度;
ft為混凝土的軸心抗拉設計強度;
a為鋼筋外形系數,光面鋼筋取0.16,帶肋鋼筋取0.14;
d為鋼筋的直徑。
(6)屋面柱的錨固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另外,當帶肋鋼筋的公稱直徑大於25mm時,錨固長度應再乘1.15的修正系數。
在地震區還應根據抗震等級再乘一個系數:抗震等級一、二級時系數為1.15;三級時系數為1.05;;四級時系數為1.0。
混凝土中的縱向受壓鋼筋,當計算中充分利用其抗壓強度時,錨固長度不應小於相應受拉錨固長度的70%。
當縱向受拉普通鋼筋末端採用彎鉤或機械錨固措施時,包括彎鉤或錨固端頭在內的錨固長度(投影長度)可取為基本錨固長度的60%。
以上是鋼筋錨固長度的計算方法,在施工圖中的設計說明部分一般都有對鋼筋錨固長度的要求,可以根據圖中的要求進行檢查。
㈦ 屋頂柱與梁的苗固怎麼算
1、柱
(l)柱按圖示斷面面積乘以柱高,以立方米計算。
柱高按下列規定確定:
① 有梁板的柱高,應自柱基上表面(或樓板上表面)算至上一層樓板上表面。
② 無梁板的柱高,應自柱基上表面(或樓板上表面)算至柱帽下表面。
③ 構造柱的柱高從柱基或地樑上表面算至柱頂面。
④ 混凝土芯柱的高度按孔的圖示高度計算。
(2)構造柱與磚牆嵌入部分的體積並入柱身體積內計算。
(3)依附於柱上的牛腿,按圖示尺寸以立方米計算並人柱工程量中。
(4)柱帽按圖示尺寸以立方米計算,並入板的工程量中。
(5)預制框架柱接頭按圖示尺寸以立方米計算。
2、梁
(1)按圖示斷面面積乘以梁長,以立方米計算。
梁長按下列規定確定:
① 梁與柱連接時,梁長算至柱側面。
② 主梁與次梁連接時,次梁長算至主梁側面。
③ 梁與牆連接時,梁長算至牆側面。如牆為砌塊(磚)牆時,伸入牆內的梁頭和梁墊的體積並入梁的工程量中。
④ 圈樑的長度,外牆按中心線,內牆按凈長線計算。
⑤ 過梁按圖示尺寸計算。
(2)圈樑代過梁,其過梁的體積並入圈樑工程量中。
(3)疊合梁按設計圖示二次澆注部分的體積計算。
3、板
(1)按圖示面積乘以板厚以立方米計算,不扣除輕質隔牆、垛、柱及0.3m2以內的孔洞所佔的體積。
板的圖示面積按下列規定確定:
① 有梁板按梁與梁之間的凈尺寸計算。
② 無梁板按板外邊線的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③ 平板按主牆間的凈面積計算。
④ 板與圈樑連接時,算至圈樑側面;板與磚牆連接時,伸入牆內板頭體積並入板工程量中。
(2)斜板按圖示尺寸以立方米計算。
(3)迭合板按圖示尺寸將板和肋(板縫)合並計算。
(4)補板縫按預制板長度乘以板縫寬度再乘以板厚以立方米計算,預制板邊八字角部分的體積不另行計算。
(5)雙曲薄殼:包括雙曲拱頂和依附於邊緣的梁、橫隔板、橫隔拱梁按圖示尺寸以立方米計算。
(6)壓型鋼板上現澆混凝土,應從壓型鋼板的板面算至現澆板的上皮,壓型鋼板凹進部分的混凝土體積並入板工程量中。
㈧ 屋面梁鋼筋錨固怎麼算
這個在03G101中有明確的規定,和柱子是有關系的,柱子分角 邊和中,3種情況,梁對應這3種情況布置,柱子的3種要求:以及對應梁的要求:
1、柱錨梁 柱外鋼筋的錨固長度是1.7LAE(03上是1.5) 對應梁錨固長度按梁的正常錨固長度施工
2、梁錨柱 柱子鋼筋都是彎12D,梁鋼筋錨固在柱里,梁的鋼筋錨固長度是1.7LAE
3、柱樑互錨 柱子鋼筋 錨固長度是40D,梁也是
注意,第3種的做法現在有的地方是不允許使用了
另,中間樑柱,都按正常做,沒有別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