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旱水稻種植方法視頻

旱水稻種植方法視頻

發布時間:2022-07-22 21:14:33

㈠ 水稻可以在旱地種嗎 旱地種植水稻方法

半旱式栽培,是指在水田中,按一定規格,開溝起壟作廂,將水稻栽插在壟埂頂部兩側的水位線或廂面上。溝內灌水,並按水稻不同生育階段調節水位高低,實行浸潤灌的一種新型種稻方法。
整地起壟
冬水田在水稻收後及時翻耕,耙平田面,築高田坎,蓄水過冬。開春後一般不再犁耙,但對土壤板結和雜草多的田塊,在栽前半月應犁耙一次。起壟分兩次進行,第一次在栽秧前5~7天進行,按規格拉繩開溝作出粗壟(深腳,爛泥田可提早至栽前7~10天),不宜過早,以免壟面裸露時間長,易滋生雜草,第二次於栽前2~3天,按質量要求進一步加高壟(廂)面,理通溝道,整理成形。冬作田則於小春收後,干耕炕垡數日,於栽前3~4天放水池田,整好田面,待土壤浸實後一次起壟作廂成形。
作壟規格分廂式和埂式。依品種、田的類型和利用方式而定。廂式一般廂寬60~80厘米,溝寬33~40厘米,溝深27~33厘米。埂式:一般壟寬27~40厘米,溝寬33~44厘米,溝深27~33厘米。大肥田和養魚田適當放大壟,溝面寬度。作壟時田裡要保持6~8厘米水層。刨起的泥要依次輕放,不打亂土層,不壓,不抹光壟面。壟頂略呈瓦背形或平頂形均可。插秧後清溝,理壟1~2次,水稻收後不消壟。稍微清溝理壟,冬季繼續利用做到持續免耕。
施肥
半旱式栽培的施肥量與平作田同,其施肥法一般採取重施基肥,早施追肥(氮肥一次施完,底肥占總肥量的70~80%,追肥佔20~30%),在第一次作壟前將熟肥、碳酸氫銨和氨水等均勻撒入全田,尿素和速效磷鉀肥在第二次作壟前撒施於頭道平面上。追肥在栽秧後7~10天內施下,對生育期長的品種,中、小苗直插田塊,還應在栽後20天左右看苗酌情補施一次追肥。
插秧
根據不同類型田塊確定栽插秧苗種類,冷、陰,爛、銹田,常易「坐蔸」,最好插7~9葉齡的大苗。(多櫱壯秧),一般冬水田,宜插3.5~5葉中苗或2葉的小苗。廂式每壟上栽4~6行。埂式必須將秧苗栽在埂脊兩側水位線稍下,各栽1行。行距一般為16~20厘米,穴距10~13厘米:小苗秧每穴插雙株,多櫱壯秧的雜交稻和常規中稻每穴6~8個莖櫱,每畝1.6~3萬穴(依土壤類型及地區生態特點而定,雲南偏多,四川偏少),12~18萬基本苗(莖櫱)。
管水
插秧後灌水淹過秧苗基部2厘米左右,返青後進入分櫱期及時降低水位,露出秧蔸,保持半溝水,直至抽穗成熟均實行半旱浸潤灌溉。兼養魚的田,可在分櫱末期後,適當提高溝中水位,以利魚類生長。
除草、防治病蟲
由於壟埂面部分裸露,容易滋生雜草,應注意防除。除減少埂面裸。露時間外,提倡栽中苗及多櫱壯秧,使秧苗早封行,達到抑制雜草生長目的。另外,也可於栽後10~15天,畝用48%苯達松乳油250毫升或96%禾大壯乳油150~200毫升,或60%丁草胺乳油120~150毫升,12%惡草靈乳油150毫升兌水50升均勻噴灑埂面,盡量避免噴到秧苗上。或用上述葯劑拌細土或河沙25千克均勻撒施在壟面上,但必須要薄水層,並且施葯後保持5天以上,對水稻才安全。連續養魚田一般不需化學除草,若須用除草劑。可選用對魚較安全的果爾,農得時等低毒高效葯劑。
半旱式栽培由於採用的是寬行、窄株栽插方式,一般病蟲害較少,但也要注意,特別是後期防止稻飛虱等危害。

㈡ 水稻的具體種植方法 詳細點

育秧階段 主攻目標培育適齡壯秧。 措施內容曬種、選種、浸種、催芽、精做秧板,適期適量播種,合理管水,追肥拔 草,防治病蟲。

㈢ 旱稻種植時間和方法

旱稻種植時間和方法,春播4至5月,夏播6月中旬

種植時間:春播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夏播一般在6月15日前後。種植方法:選優質旱稻品種,根據當地環境選擇適宜時間栽種,施底肥及種肥,生長期適時追肥,齊苗水、孕穗水及抽穗灌漿水三次水不可缺,積極防治常見病蟲害,旱稻產量南北地區間差異較大,北方產量一般高於南方。


七、產量水平

(1)旱稻產量南北地區間差異大,南方旱稻多種植於貧瘠的山區、丘陵地,全靠自然降雨,農家老品種居多,畝產一般只有200公斤左右。

(2)北方旱稻多種植於低海拔平原區,為糧食主產區,施肥水平較高,並具有一定灌溉條件,新品種淘汰了老品種,因此畝產一般達到300至500公斤,超高產田塊畝產可達600公斤以上。

八、優勢

(1)比水稻耐旱,節水。通常,在我國北方一生只需補充灌溉2~4次,僅為水稻的1/4以下。而在雨水豐沛的南方一般無需灌溉,全靠雨養。

(2)旱稻適合直播等輕型栽培需求,節省勞力投入,提高了勞動生產率。

(3)旱稻內生通氣組織發達,而一般旱作物卻沒有這種構造。因此旱稻比玉米、大豆、小麥等旱糧作物耐澇漬,很適於低窪易澇旱地種植,並且一般都能獲得比旱糧作物更高的產量。

(4)旱稻耐瘠性較強,適於多種類型旱地種植,在有些國家,常將其作為開發旱地的「先鋒作物」。

什麼是旱地水稻種植技術

水稻是可以在旱地種的,水稻旱作是節水種稻的重要方法,不經過育秧和插秧,在整地後自然條件下進行播種,全生育期靠自然降水來滿足生長,只是在遇旱時適當灌水以保證高產穩產。所以水稻旱作也叫旱田種稻,只要做到「四個合理」「一管一治」就會成功。

旱地種植水稻方法

1.合理選地整地。水稻旱作以選擇低窪易澇田或保水草甸土平地為宜。坡崗地、沙性大的或鹽鹼重的地塊不宜進行水稻旱作。整地,特別是水改旱地塊提倡機械深翻,再進行旋耕,達到田面平整、上實下虛,整地最好頂凌進行,可保住返漿水,提高土壤墒情。

2.合理選擇品種。水稻旱作所需品種應具有抗旱耐寒、抗病抗倒、生育期適中和高產特點。生育期要比當地品種早熟10~15天。

水稻可以在旱地種嗎 旱地種植水稻技術方法

3.合理確定播種期。水稻發芽最低溫度在10℃~12℃,在土壤墒情好的條件下以播期為主,在乾旱情況下以墒情為主。播種時踩好上下格子,墒情偏大時上格子可不踩,以防止土壤黏重影響出苗。播種以人工條播為主,有條件的可用小麥播種機播種,省工省力質量好。覆土深度2~3厘米。為了保證全苗,播前曬種2~3天,並用葯劑拌種,提倡用水稻旱作種衣劑包衣,但在乾旱條件下不要浸種以防降低出苗率。

4.合理密植。水稻旱作生育期短,分櫱少,主要靠主莖成穗。以穗增產是水稻旱作合理密植的主要措施。一般播種行距30厘米,畝播量7~9公斤,保苗15萬~18萬株。

5.加強肥水管理。旱長的水稻以肥帶水的作用十分明顯,施肥的原則是以底肥為主,追肥為輔。底肥以農家肥為主,加大化肥施用量,即以60%的氮肥、全部的磷、鉀、微肥做底肥來保證養分供應,促進根系早生快發。追肥分兩次施用,即分櫱肥和穗肥,若不缺肥可不追或少追以防止貪青晚熟。水稻需水最大期和需水臨界期正值7、8月份的雨季,正常年景靠自然降水可以滿足。如遇特殊乾旱年份,要適當補水來保證高產穩產。

6.病蟲草害防治。水稻旱作也需注意防治惡苗病、立枯病、稻瘟病及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等病蟲害。防治螻蛄最好用水稻專用種衣劑包衣,也可用毒谷誘殺。毒谷製法是每畝用豆餅渣或玉米麩5公斤,加少許韭菜炒熟後加25%毒死蜱可濕性粉劑0.2公斤,加水1公斤攪拌均勻,燜2小時後在傍晚投放田間。化學除草,播後苗前土壤處理封閉雜草在播後5~7天,每畝用60%丁草胺乳油200毫升加20%惡草靈乳油200毫升75公斤水噴霧土壤;苗後莖葉處理雜草在出苗後5~7天、稗草2葉前,每畝用60%丁草胺乳油200毫升加20%敵稗乳油200毫升對水60公斤噴霧;5葉後如有闊葉雜草可用20%二甲四氯水劑0.04公斤對水噴霧。

㈤ 旱稻怎麼

旱稻種植茬口適宜接麥茬、春菜、大棚菜茬或其他夏茬大棚菜地具有良好的土、肥水條件,冬、春菜收獲後,夏季菜處淡季、效益低,相當數量的大棚有閑茬現象。若利用6-9月份溫、熱、降雨等資源種一季旱稻,可充分合理利用菜地的富餘養分。還能改善土壤環境條件,減輕菜地的病蟲害,667平方米增收稻穀400-500公斤,還可產出同量的稻草。既解決了菜農到稻區購草苫的問題,降低了生產成本,又增加了糧食產出渠道,種植業品種結構得到合理調整。筆者通過旱稻引種篩選試驗及配套栽培技術研究探討,並在大棚菜區示範推廣,深受菜農歡迎,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現簡述如下。一、騰茬整地春季棚菜收獲後及時騰茬整地,一般不需要施基肥,因大棚土壤富餘養分充足,待苗後看苗酌情追肥。若前茬施肥不足或地力稍差可667平方米追土雜肥2000公斤。二、品種選擇與種子處理1、品種選擇品種要求抗倒伏、豐產性強、品質優、生育期適中,能充分利用夏季光、熱、降雨等資源,安全成熟,不誤接茬,冬暖大棚栽植。經品種篩選對比試驗適宜大棚茬種植的旱稻品種有:早稻277、早稻297、巴西陸稻。2、種子處理將種子精選後,使用早稻專用種衣劑於播種前7-14天種子包衣,也可用普通拌種劑葯劑處理種子。三、種植技術l、播種期要求春季菜收獲後盡早播種,最遲應在6月15日前播種。2、播種量根據選擇品種分櫱成穗及發芽率,用種量一般5-7公斤/667平方米,旱稻277以6公斤/667平方米為宜。3、種植技術試驗結果表明旱稻條播,點播、育苗移栽等不同的種植方式,均可獲得理想產量。要求一般行距25-30厘米,播種深度2-3厘米為宜。(1)畦田條播人工開溝播種覆土。(2)播整平地面撒種後,每隔1.5-2米挖一「陰溝「寬深25厘米左右,用土蓋種點播。(3)育苗移由於上茬季節的影響延誤播種期,可提前在空閑地育苗(按種植面積計算下種量),苗齡掌握在25天左右,前茬收後移栽。移栽方法可單溝栽或畦栽,也可栽前整地灌水後插秧(同水稻)均可。四、田間管理l、澆水旱稻播種要足墒下種,底墒不足造墒播種或播後澆「蒙頭水「保證有充足的水分安全出苗。以後利用夏季降雨,特別乾旱時輔助澆水,保證抽穗漿期澆好關鍵水。一般一生需要澆水2-3次,每次30-50米』/667平方米。2、化學除草旱稻除草是種植成功的關鍵技術環節。試驗結果表明,旱稻除草最佳方法是播後芽前噴化學除草劑封地面。播種後出苗前要及時噴旱稻專用除草劑300毫升/667米』,對水70-80公斤在晴天的下午時噴霧。要噴細、噴勻,包括畦埂、溝邊、路堰。育苗移栽的要盡量定向噴霧或灌水後用葯土撤施。3、病蟲害防治旱稻與水稻病蟲害的發生與防治基本相同。應根據病蟲發生情況,拔節孕穗期注意防治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稻蝗,二、三化螟以及紋枯病等,後期注意防治稻曲病及鳥雀鼠害。五、及時收獲旱稻正常成熟朔9月下旬到10月初,成熟後要及時收割,騰茬接種大棚菜。再者旱稻多數為常規種。可在田間去雜去劣連年留種,也可穗選提純復壯種植。 旱稻, 新品種, 和中
由中國水稻所引進選育的旱稻新品種——中旱一號和中旱三號,具有產量高,品質優等特點,也較適合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種植,具有超級旱稻之美譽。一、特徵特性1.生育期適中中旱一號的生育期在125天左右,在海南旱季種植,11月下旬播種,第二年4月上旬收割。中旱三號的生育期是130天左右。這樣的生育期,適合在海南、廣東、廣西作早稻,也可以在浙江、江西作單晚或者雙晚。2.有效穗多,產量高中旱一號和中旱三號在一般栽培條件下667平方米(1畝)產量可達到400公斤,今年海南種植的相當一部分田塊667平方米產量能達到500公斤。中旱一號和中旱三號的產量水平都比較高,但是,產量構成略有差異。據田間調查,中旱一號每667平方米有效穗數在20萬左右,每穗結實粒數在95粒上下,千粒重在26--27克。中旱三號第667平方米有效穗數少一些,在16萬左右;但是穗子大,千粒重高,每穗結實110粒左右,千粒重在28克以上,所以,它們的產量水平不相上下。3.米質好據農業部稻米及其製品質量測試中心的分析結果,中旱一號的糙米率、精米率、鹼硝值和蛋白質含量,達到了部頒一級優質米標准;整精米率、粒長、長寬比、透明度、膠稠度和直鏈澱粉含量,達到了部頒二級優質米標准。綜合評價屬於二級。中旱三號是偏粳型的光身稻,米質更好。它的整精米率、精米率、粒長、直鏈澱粉含量和蛋白質含量五項指標達到了部頒一級優質米標准;糙米率、透明度和膠稠度達到了二級優質米標准。綜合評價接近一級。4.抗旱性很強因為它是旱稻,中旱一號的抗旱性達到一級,中旱三號的抗旱性達到了三級。5.抗病性好它中抗稻瘟病,也抗白葉枯病,在海南島大面積種植,田間基本上沒看到什麼病。6.再生能力強在海南,前一季收割以後,它會再生,如果管理得好,再生稻每667平方米還可以收獲150--200公斤。二、栽培要點中旱一號和中旱三號在長江以南地區都可以種植。一般在5月下旬播種,播種的時候下些雨,下雨之後就不要澆水了。然後到了七八月份總會有一點雨,下兩場雨,也就能滿足它的需求,所以不用澆水,全生育期都不澆水它也能長得很好。

㈥ 旱田如何種植水稻

旱田可以種植水稻種類下的旱稻,也叫陸稻,耐旱性強,適於旱地種植的栽培稻,亦稱旱稻,泛指能適應生長於無垠旱地、坡地及乾旱生態環境下的栽培稻類,是水稻的變異型種。
栽培技術
整地
深耕25厘米,耕後精細整地。
播種
播種前,在晴天曬種1~2天,清除秕谷和雜物。先用清水浸種12~24小時,然後用300倍的強氯精或多菌靈溶液浸種消毒12~24小時,消毒後的種子要用清水洗干凈,以無葯味為宜,消毒後再浸種24小時,種子露白後即可播種。春播可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進行,以5月中旬為宜。夏播在6月15日前播種為宜,越早越好.
播種方式分直播和育苗移栽兩種:
(1)條播行間距為24~30厘米。也可穴播,行距為24~28厘米,穴距為15~18厘米,以1.6米為1個種植帶,畦面寬1.3米,種6行旱稻,畦埂寬30厘米。出苗後及時查苗、補苗。在2葉1心時,採用間密補稀法,彌補缺苗。
(2)採用育苗移栽法,可選擇背風向陽、地勢高、水源方便、土質疏鬆的菜園地作育苗床,然後作畦,畦寬1.64米,畦內灌足水。將經過浸種消毒的種子均勻地撒於畦面,最後撒1層薄細土,以蓋住種子為度。播後要勤灑水,以防種子落干。出苗後要進行煉苗。每畦用種量2.5千克,種田比為1:40,每畦可栽1/15公頃大田。旱稻育苗移栽,秧齡一般掌握在25~30天,葉齡3.5~4.5片。每1/15公頃大田。每1/15公頃栽種2萬~2.5萬穴,每穴4苗,行株距為24厘米x13厘米。帶土起苗後,用梨開一淺溝或用小鏟子挖穴移栽,移栽深度以剛好埋住根部為宜。移栽時,要灌1畦,栽1畦,不要先栽後灌。
除草
稻田除草應以化學除草為主,人工拔草為輔。有稻田專業除草劑,用噴霧器噴灑方式。化學除草以土壤封閉處理為主,莖葉處理為輔。
管理
1、養分管理
還苗後,輕施一次"提苗肥",以氮肥為主,畝施尿素10公斤,兌水澆施。定植後20~25天,苗開始分枝。進入初果期,要重施一次"掛果肥",滿足植株繼續生長和果實膨大的雙重需要。這次施肥結合中耕,採取干施深埋法。每畝用挪威復合肥30~35公斤、氯化鉀20~25公斤、餅肥50公斤、尿素10公斤,充分混勻後,撒施於畦中間。然後中耕,從畦溝取土,把肥料埋住。每采一次果、施一次肥,畝用復合肥15~20公斤、氯化鉀5公斤,配水澆施,要經常噴葉面肥。
2、防治病蟲害
①移植後,較早出現的病蟲害為薊馬蟲和蟎蟲。防治薊馬蟲可用10%的吡蟲啉1000倍液,或80%的敵敵畏800倍液噴霧,均有較好的防治效果。蟎蟲可用2%的阿維菌素1500~2000倍液,或蟎剋星800倍液噴霧防治。
②開花期後,依次出現的病害主要有早疫病、病毒病、青枯病、晚疫病、枯萎病及炭疽病等。早疫病可用64%的殺毒礬800倍液,或25%的瑞毒霉600倍液噴霧防治。病毒病的防治方法:在10%磷酸三鈉溶液中浸種,消毒10分鍾。田間發現病株及時拔除,並經常防治蚜蟲等。枯萎病表現為受害植株的根系和根頸腐爛,全株枯死。防治方法為:65%的代森鋅500倍液、50%的多菌靈600倍液,或25%的瑞毒霉600倍液噴霧。炭疽病主要危害老葉及成熟果實,病斑多為同心環紋的褐色病斑。田間發病時可用65%的代森鋅500倍液、7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噴霧,效果都較好。
③辣椒生長中後期,常見的蟲害主要有蚜蟲、棉鈴蟲及煙青蟲。消滅蚜蟲用"康福多"8000倍液,效果最佳。煙青蟲主要危害嫩葉,棉鈴蟲多蛀食果實,造成壞果、落果,可用90%的敵百蟲800倍液,或40%樂斯本600倍液噴霧,在1~2齡幼蟲期間(即幼蟲如火柴梗般大小),及時噴葯,效果較好。
注意:收割25天前,停止一切用葯。

㈦ 旱田如何種植水稻

1.合理選地整地。水稻旱作以選擇低窪易澇田或保水草甸土平地為宜。坡崗地、沙性大的或鹽鹼重的地塊不宜進行水稻旱作。整地,特別是水改旱地塊提倡機械深翻,再進行旋耕,達到田面平整、上實下虛,整地頂凌進行,可保住返漿水,提高土壤墒情。
2.合理選擇品種。水稻旱作所需品種應具有抗旱耐寒、抗病抗倒、生育期適中和高產特點。生育期要比當地品種早熟10~15天。
3.合理確定播種期。水稻發芽溫度在10℃~12℃,在土壤墒情好的條件下以播期為主,在乾旱情況下以墒情為主。播種時踩好上下格子,墒情偏大時上格子可不踩,以防止土壤黏重影響出苗。播種以人工條播為主,有條件的可用小麥播種機播種,省工省力質量好。覆土深度2~3厘米。為了保證全苗,播前曬種2~3天,並用葯劑拌種,提倡用水稻旱作種衣劑包衣,但在乾旱條件下不要浸種以防降低出苗率。
4.合理密植。水稻旱作生育期短,分櫱少,主要靠主莖成穗。以穗增產是水稻旱作合理密植的主要措施。一般播種行距30厘米,畝播量7~9公斤,保苗15萬~18萬株。
5.加強肥水管理。旱長的水稻以肥帶水的作用十分明顯,施肥的原則是以底肥為主,追肥為輔。底肥以農家肥為主,加大化肥施用量,即以60%的氮肥、全部的磷、鉀、微肥做底肥來保證養分供應,促進根系早生快發。追肥分兩次施用,即分櫱肥和穗肥,若不缺肥可不追或少追以防止貪青晚熟。水稻需水期和需水臨界期正值7、8月份的雨季,正常年景靠自然降水可以滿足。如遇特殊乾旱年份,要適當補水來保證高產穩產。
6.病蟲草害防治。水稻旱作也需注意防治惡苗病、立枯病、稻瘟病及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等病蟲害。防治螻蛄用水稻專用種衣劑包衣,也可用毒谷誘殺。毒谷製法是每畝用豆餅渣或玉米麩5公斤,加少許韭菜炒熟後加25%毒死蜱可濕性粉劑0.2公斤,加水1公斤攪拌均勻,燜2小時後在傍晚投放田間。化學除草,播後苗前土壤處理封閉雜草在播後5~7天,每畝用60%丁草胺乳油200毫升加20%惡草靈乳油200毫升75公斤水噴霧土壤;苗後莖葉處理雜草在出苗後5~7天、稗草2葉前,每畝用60%丁草胺乳油200毫升加20%敵稗乳油200毫升對水60公斤噴霧;5葉後如有闊葉雜草可用20%二甲四氯水劑0.04公斤對水噴霧。

㈧ 水稻習性,旱水稻怎麼種植

水稻的生長習性是喜高溫、多濕、短日照,對土壤要求不嚴,幼苗發芽適溫為28-32°C,分櫱期日均20°C以上。由於水稻種子具有濕長芽、干長根、冷長芽的規律,所以種子催芽一般在浸種完成後,分兩個階段進行。水稻下種後,一定要進行覆蓋,特別是早春播種春秧時,這個階段更為重要。
一、水稻習性
1、水稻的生長習性是喜高溫、多濕、短日照,對土壤要求比較低。幼苗發芽適溫為28-32°C,分櫱期日均為20°C以上,穗分化適溫為30°C左右,低溫時枝梗和穎花會分化延長。水稻的抽穗適溫為25-35°C,開花最適溫為30°C左右,低於20°C或高於40°C時水稻受精會有影響。
2、由於水稻種子具有濕長芽、干長根、冷長芽的規律,所以種子催芽主要在浸種完成後,分兩個階段進行。第1個階段是高溫催芽,溫度掌握在30°C左右即可,定期灑水翻種,使溫濕度均勻,大約一晝夜後80%的種谷就會綻芽。
3、水稻下種後,一定要進行覆蓋,尤其是早春播種春秧時,覆蓋就會更加重要。覆蓋物可以選擇陳草灰、細糞土、嫩紫雲英,覆蓋時一定要將種子全部蓋住。秧田覆蓋有保暖、防寒、防雀、增加苗期營養、防止鹽分上升的作用,所以想要水稻長得更好,一定要將其覆蓋。
二、旱水稻怎麼種植
1、旱水稻種植之前要選擇低窪易澇田或保水草甸,坡崗地、沙性大或鹽鹼重的地塊不能種植旱水稻。種植之前也要對土壤先進行整地,特別是水改旱地塊,可以用機械深翻再進行旋耕,整地時可以頂凌進行,這樣能保住返漿水,提高土壤墒情。
2、水稻發芽最低溫度是在10°C-12°C,播種時在土壤墒情好的條件下以播期為主,在乾旱情況下以墒情為主即可。播種時一定要踩好上下格子,墒情偏大時上格子可不踩,以防止土壤黏重影響出苗。
3、旱水稻的生育期比較短,分櫱少,主要靠主莖成穗。以穗增產是水稻旱作合理密植的主要措施,一般播種行距為30厘米,畝播量為7-9公斤,保苗為15-18萬株。
閱讀全文

與旱水稻種植方法視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快速清除很多微信聯系人的方法 瀏覽:89
如何引出論點的方法 瀏覽:638
常用手術器材辨認及使用方法 瀏覽:959
青毛豆怎麼腌制方法 瀏覽:812
w7開機運行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61
新買的平板電腦正確的充電方法 瀏覽:88
電纜橋架快速連接方法 瀏覽:781
農村扎發簡單方法 瀏覽:514
彩鋼大棚安裝方法 瀏覽:40
簡述嬰兒心理研究的主要方法 瀏覽:39
測定亞硫酸鹽的常用方法 瀏覽:494
縮陰啞鈴怎樣使用方法 瀏覽:971
快速練好薩克斯的方法 瀏覽:995
切線釣魚的正確方法 瀏覽:475
鐵路工程成本分析方法主要有哪些 瀏覽:289
548除以72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373
之大聖歸來畫法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536
商品品種名稱及命名方法有哪些 瀏覽:443
胸針的使用方法 瀏覽:252
分控開關的安裝方法 瀏覽: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