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補液計算方法

補液計算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21 23:06:50

㈠ 請問補液速度怎麼記算一滴是多少毫升一毫升相當於多少毫克

每小時輸入的毫升數(ml/h)=(滴/min)x60(min/h)/滴系數(滴/ml)。1滴水是0.04毫升。

如果是用五號半的針頭輸液,20滴為1毫升,如果是七號的針頭,一般是15g算1毫升,一般情況下沒有特殊註明,一毫升含量就是一毫克。具體的輸液速度建議最好有護士來控制,不要隨便改變輸液的速度,以免控制不好速度造成嚴重後果。

(1)補液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用戶輸液注意事項:

1、嚴格執行無菌操作,預防並發症,嚴格執行查對制度,防止發生差錯。

2、對需要長期輸液的病人應注意保護靜脈,合理使用,一般先從四肢遠端小靜脈開始。

3、根據病情、用葯原則、葯物性質,有計劃地安排葯物輸液的順序。如需加入葯物,應注意配伍禁忌,合理安排,以盡快達到治療目的。

4、輸液前必須排盡輸液管及針頭內的空氣,輸液中應防止液體流空,及時更換輸液瓶及添加葯液,輸液完應及時拔針,以預防空氣栓塞。

如何計算補液

  1. 按體重減輕估計補液量
    生理鹽水補液量(L)=正常血鈉濃度(142mmol/L)×體重減輕量(kg)/每升生理鹽水NaCL含量(154mmol)。

2.按血細胞壓積估計補液量
補液量(L)=[實際紅細胞壓積-正常紅細胞壓積×體重(kg)×0.2]/正常紅細胞壓積。
正常紅細胞壓積男性為48%,女性42%。
細胞外液量為體重×0.2。

3.按血清鈉估計補液量
補液量(L)=體重(kg)×0.2×(正常血鈉濃度-實際血鈉濃度)/每升生理鹽水NaCL含量(154mmol)。

4.依據血鈉濃度計算低滲性失水的補鈉量

補鈉量=[血鈉正常值(mmol/L)-實際血鈉濃度(mmol/L)]×0.6×體重(kg)(女性為0.5)
失水量(按血細胞比容計算)
失水量(ml)=(目前血細胞比容-原來血細胞比容)÷原來血細胞比容×體重(kg)×0.2×1000
原來血細胞比容如不知道,可用正常值代替,男性和女性分別為0.48和0.42,式中20%為細胞外液占體重的比例。

㈢ 第一個24小時補液公式是什麼

公式如下:

第一個24小時補液量公式:補液量(ml)=患者體重(kg)*患者燒傷面積(%)*1.5+每日生理需要量2000(ml),其中晶體與膠體的比值約為2比1。第二個24小時水不變為2000ml,晶,膠體減半。

補液公式計算的特點:

計算補液總量時,應對燒傷面積進行粗略估計,其中頭頸部占體表面積(頭3%,面部3%,頸部3%)9%,雙上肢(雙手5%,雙前臂6%,雙上臂7%)佔18%,軀干占(前胸13%,後背+臀部共13%,會陰1%)27%,雙下肢(雙臂5%,雙大腿21%,雙小腿13%,雙足7%)佔46%。

㈣ 補液公式是什麼

補充累積損失量:輕度脫水<50ml/kg,中度50~100ml/kg,重度100~120/kg。重度脫水或有周圍循環衰竭者應首先靜脈推注或快速滴入2:1等張含鈉液20ml/kg,總量不超過300ml, 30~60分鍾內靜脈輸入。

補充繼續損失量:是補液後繼續丟失的液體量。一般用1/3~1/2張含鈉液。

供給生理需要量:供給基礎代謝需要的水60~80ml/kg,在實際補液過程中,補液量為以上三部分合計,一般輕度脫水約90~120ml/kg,中度脫水約120~150ml/kg,重度脫水約150~180ml/kg。

補液禁忌

出現高滲性缺水之後,需要積極的補液。一般選擇的補液方法,是根據缺水的輕重程度所佔百分比,進行積極的補液。在進行補液的時候,需要使用到相應的公式計算。

在補液的時候,還應當堅持注意事項。比如症狀較為輕微時,選擇補低腎炎溶液,症狀較為嚴重時,需要補充多個不同的液體,避免出現酸中毒的情況。如果患者有缺鉀的情況,還需要及時的給予補鉀治療。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補液量計算公式

㈤ 補液量計算公式是什麼

根據體重調整(2ml/kg.h)即(48ml/kg.日)一般為2500-3000ml。根據體溫,大於37攝氏度,每升高一度,多補3-5ml/kg。

第一個24小時的補液量計算公式,等於體重與燒傷面積乘積乘1.5ml再加2000ml,如果小兒應乘1.8ml,嬰兒乘2.0ml。晶體與膠體溶液的比值大約1:0.5,第一個8小時應輸入液體總量的二分之一。晶體為50乘60乘1.0等於3000ml。膠體為50乘60乘0.5等於1500ml,水分為2000ml。第二個24小時水不變,晶體,膠體減半。

補液量注意事項

一般要選用等張溶液,比如生理鹽水,5%的葡萄糖等等來進行補液。補液量的計算,全天的尿量加上不顯性失水,大約六百到八百毫升,然後減去內生水三百毫升,再加上額外水分的喪失量就是補液量。

補液的速度,根據患者病情不同來分別對待。對於休克的患者補液的速度要快,每小時一百毫升左右。但是對於心功能不全以及老年患者,補液的速度要慢。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補液量計算公式

㈥ 補液量計算公式是

1、按體重減輕估計補液量

生理鹽水補液量(L)=正常血鈉濃度(142mmol/L)×體重減輕量(kg)/每升生理鹽水NaCL含量(154mmol)

2、按血細胞壓積估計補液量

補液量(L)=[實際紅細胞壓積-正常紅細胞壓積×體重(kg)×0.2]/正常紅細胞壓積。

正常紅細胞壓積男性為48%,女性42%。

細胞外液量為體重×0.2。

(6)補液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急性期一般可按基礎代謝需要量計算,即5%~10%葡萄糖50~60ml/kg·d,鈉鉀各1~2mmol/kg·d(生理鹽水10ml含鈉1 5mmol,10%氯化鉀溶液10ml含鉀13mmol),或按1500mL/ m2體表面積給予糖60~75g/ m2體表面積,鈉、鉀各50~7 0mmol/ m2體表面積。

生理需要量也可以用3∶1溶液補充。高滲脫水時,垂體後葉分泌抗利尿激素,促進腎小管遠段的吸水作用,因而有人認為高滲脫水時,生理需要量宜酌減1/4。

㈦ 成人補液量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1、按體重減輕估計補液量。

生理鹽水補液量(L)=正常血鈉濃度(142mmol/L)×體重減輕量(kg)/每升生理鹽水NaCL含量(154mmol)。

2、按血細胞壓積估計補液量。

補液量(L)=[實際紅細胞壓積-正常紅細胞壓積×體重(kg)×0.2]/正常紅細胞壓積。

正常紅細胞壓積男性為48%,女性42%。

細胞外液量為體重×0.2。

生理需要量:

急性期一般可按基礎代謝需要量計算,即5%~10%葡萄糖50~60ml/kg·d,鈉鉀各1~2mmol/kg·d(生理鹽水10ml含鈉1 5mmol,10%氯化鉀溶液10ml含鉀13mmol),或按1500mL/ m2體表面積給予糖60~75g/ m2體表面積,鈉、鉀各50~7 0mmol/ m2體表面積。

生理需要量也可以用3∶1溶液補充。高滲脫水時,垂體後葉分泌抗利尿激素,促進腎小管遠段的吸水作用,因而有人認為高滲脫水時,生理需要量宜酌減1/4。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補液量

㈧ 怎樣計算補液量

補液量如何計算?

補液量

1.根據體重調整(2ml/kg.h)即(48ml/kg.日)一般為2500-3000ml。

2.根據體溫,大於37攝氏度,每升高一度,多補3-5ml/kg。

3.特別的丟失:胃腸減壓;腹瀉;腸瘺;膽汁引流;各種引流管;呼吸機支持(經呼吸道蒸發增多)

補液質

1.糖:一般指葡萄糖,250-300g (5% 葡萄糖注射液 規格 100ml:5g, 250ml:12.5g, 500ml:25g ;10%葡萄糖注射液 規格 100ml:10g, 250ml:25g, 500ml:50g )

2.鹽:一般指氯化鈉,4-5g (0.9%氯化鈉注射液:取0.9克氯化鈉,溶解在少量蒸餾水中,稀釋到100毫升。 0.9% 氯化鈉注射液 規格 100ml:0.9g, 250ml:2.25g, 500ml:4.5g )

血清鈉<130 mmol/L時,補液。先按總量的1/3-1/2補充。

公式:應補Na+(mmol)=[142-病人血Na+(mmol/L)]×體重(kg)×0.6(女性為0.5)

應補生理鹽水=[142-病人血Na+(mmol/L)] ×體重(kg)×3.5(女性為3.3)

完全腸外營養時糖鹽比例約為5:1 .

3.鉀:一般指氯化鉀,生理量3-4g (10%氯化鉀溶液,規格:10ml:1g 。一般10%氯化鉀注射液10-15ml加入萄糖注射液500ml)

低鉀:

輕度缺鉀3.0—3.5mmol/l時,全天補鉀量為6—8g。

中度缺鉀2.5—3.0mmol/l時,全天補鉀量為8—12g。

重度缺鉀 <2.5 mmol/l時,全天補鉀量為12—18g。

補鉀公式:(4.5-實測血鉀)*體重(kg)*0.4=鉀缺失(mmol)

註:1g氯化鉀=13.6mmolK+ 每日補鉀量為:生理量+鉀缺失

4.一般禁食時間3天內,不用補蛋白質、脂肪。大於3天,每天應補蛋白質,脂肪。

補液原則

先快後慢、先膠後晶、先濃後淺、先鹽後糖、見尿補鉀、缺啥補啥。

㈨ 補液量計算公式是什麼

成人應補充的晶體和膠體溶液的總量應為1.5ml×燒傷面積(%)×體重(kg),小孩應補充的晶體和膠體溶液的總量應為2ml×燒傷面積(%)×體重(kg),還應補充每日生理需水量2 000 ml~3 000 ml(成人),100 ml/kg(小孩)。

補液的方法:補液速度應掌握先快後慢的原則,其中晶體和膠體的各半量最好在傷後8h內輸完,水分則每8h各輸入1/3。晶體、膠體和水分要交替輸入,特別注意不要在一段時間內輸入大量不含鹽或膠體的液體。

補液量計算公式是自從1952年Evans提出以體重、燒傷面積為計算基礎的輸液公式以來,不同學者根據自己的經驗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補液量計算公式。但是,仍無一個能適用任何燒傷患者、又都能獲得滿意效果的公式。

急性期一般可按基礎代謝需要量計算,即5%~10%葡萄糖50~60ml/kg·d,鈉鉀各1~2mmol/kg·d(生理鹽水10ml含鈉1 5mmol,10%氯化鉀溶液10ml含鉀13mmol),或按1500mL/ m2體表面積給予糖60~75g/ m2體表面積,鈉、鉀各50~7 0mmol/ m2體表面積。

生理需要量也可以用3∶1溶液補充。高滲脫水時,垂體後葉分泌抗利尿激素,促進腎小管遠段的吸水作用,因而有人認為高滲脫水時,生理需要量宜酌減1/4。

閱讀全文

與補液計算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色素胎記治療方法 瀏覽:230
50歲治療白發的方法 瀏覽:301
男士怎麼能瘦下來的方法 瀏覽:734
信息系統需求分析方法 瀏覽:139
用項目管理的方法分析電影 瀏覽:870
霧化葯圖片使用方法w 瀏覽:467
地腳螺栓簡易安裝方法 瀏覽:248
cnmr是什麼檢測方法 瀏覽:229
目前發達國家治癌方法是哪些 瀏覽:817
如何控制類風濕方法 瀏覽:922
葡萄量筒測量方法 瀏覽:995
統計研究運用各種方法 瀏覽:283
尋找研究生碩士老師的方法 瀏覽:704
蘋果平板按鍵音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79
快速減小腿肚的方法 瀏覽:143
牛排肉怎麼腌制的方法 瀏覽:880
油性指甲油凝固解決方法 瀏覽:263
杜仲茶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816
壓小胯訓練方法 瀏覽:548
蘋果手機相機有水印功能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