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朋友吃中葯的量需要減少嗎
小朋友吃中葯,這個最好要去專門的中醫開葯,不能亂吃葯的。
⑵ 小兒劑量的體表面積計算有什麼方法
1.體重30千克以下的小兒體表面積=體重×0.035+0.1,用葯量=成人劑量×小兒體表面積÷117。
2.體重30千克以上的小兒,其體表面積可按體重每增加5千克,體表面積增加0.1平方米計算。
此法較為合理,適合於各年齡段,也包括成年人,但計算較復雜,尚有待於普及應用。
至於老年人的用葯劑量,常用年齡計演算法。如60~80歲,為成年人用葯量的1/2~4/5;80歲以上為成年人用葯量的1/2。
⑶ 小兒用葯劑量配伍公式
兒童用葯最精確的計算方式是用兒童的體重來計算用葯劑量,兒科醫生都會在兒科處方的右上角註明該患兒的公斤體重,這是最好的計算方式!其它的經驗性計算方式,或以兒童體表面積來計算用葯劑量的方式,現以較少使用!
⑷ 嬰幼兒地塞米松用量
說明書中有用葯劑量的:每次(日)劑量=小兒體重kg×每次(日)葯量/kg。說明書中沒有兒童用量的可以根據以下公式計算:小兒劑量=成人劑量×小兒體重kg/70kg,對特殊體形兒童用量要相應增減。
⑸ 如何計算用葯劑量
(1)給葯劑量
按漁葯制劑產品說明書為准。(2)外用給葯量的確定①根據水產動物對某種葯物的安全濃度,葯物對病原體的致死濃度,而確定葯物的使用濃度。
②准確地測量池塘水的體積或確定浸浴水體的體積。水體積的計算方法為:水體積(米3)=面積(米2)×平均水深(米)。
③計算出用葯量(克)=需用葯物的濃度(克/米3)×水體積(米3)。(3)內服葯給葯量的確定①用葯標准量:指每千克體重所用葯物的毫克數(毫克/千克),每種市售葯均有註明。
②池中水產動物的總體重(千克)=估計每尾魚的體重(千克)×魚的尾數;或按投餌總重量(千克)÷投餌率(%)進行計算。
③投餌率(%):每100千克對蝦體重投喂飼料的千克數,根據對蝦的不同養殖階段、水質情況進行確定。
④葯物的添加率(%):每100千克飼料中所添加葯物的毫克數。由下列公式得出:用葯標准量(毫克/千克)÷投餌率(%)。
⑤根據以上的數據,可以從兩個方面得到內服葯的給葯量。
如果能估算魚的總體重,那麼給葯總量(毫克)=用葯標准量×魚總體重;如果投餌量每天相對固定,且有一定的依據,那麼給葯總量(毫克)=日投餌量(千克)×葯物添加率。
⑹ 配葯計算公式是什麼
劑量(每日或每次)=患兒體重(kg)×每日(次)每公斤體重所需葯量。體重應以實測值為准。年長兒按體重計算如已超過成人劑量則以成人劑量為限。
葯物劑量換算,是臨床護士最常見、接觸最多的工作,但又是差錯、事故好發的環節。
相關信息:
在兒科臨床用葯中,嬰幼兒用葯量大大小於成年人,加上現在家長要求高,小兒病情變化快,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孩子在短時間內得到治療,所以既准確又快速配液已成為對護理人員的一種考驗,護士在為嬰幼兒配葯時,必須做到計算準確,精確地抽吸葯液。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 劑量
⑺ 兒童用葯可以直接按照成人葯量減半嗎
兒童用葯不可以直接按照成人葯量減半。
兒童的身體代謝功能與成人有所不同,對葯物的處置能力、用葯禁忌等方面,均與成人有著明顯的差異。因此,簡單地將成人用葯量減半用於兒童,不僅無法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而且還會帶來一定的用葯風險。
一方面並不是所有的葯物都需要減量服用,對於一些體重較大的兒童,其正常用葯量與成人用葯量是一致的,如果此時仍然減半用葯,反而無法達到葯效,延誤治療。
另一方面,對於葯物本身就是兒童不宜使用的葯物,如抗菌葯物中喹諾酮類葯物(各種沙星),即使將此類葯物減半服用,仍可能對少年兒童的軟骨發育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如果孩子生病,一定要依據兒科醫生的指導服葯。
兒童用葯注意事項
一、葯物的使用方法,由於有些葯物是液體的,有些葯物是粉劑袋裝的,尤其是袋裝的葯物常常需要用溫水沖服使用,盡量不要用奶沖服,除非說明書上交代可以使用。
二、葯物的過敏反應,平時一定要留心兒童有沒有頭孢或者其他葯物的過敏史,並及時告訴醫生,如果有,盡量避免使用該類葯物,以免產生過敏反應。
三、葯物的禁忌症,例如阿司匹林這個葯物,有癲癇或者哮喘病的禁止使用,口服後可能會加重原有病情,所以在使用葯物前一定要注意看葯物的說明書。
以上內容參考澎湃新聞-【網路辟謠】兒童用葯,按成人劑量減半即可?
⑻ mg/Kg是什麼意思
mg/Kg意即每千克重量中所含成分多多少毫克。
以某一種葯品中的10mg/kg為例。意思是指一個小孩子,用葯量為每日(或者每次服用)每公斤體重的用葯量為10毫克。
一般小孩住院打吊瓶的時候,護士會量孩子的體重記錄在病歷之上,每次輸液都以病歷本上的體重為依據為孩子配葯。孩子的用葯量在醫學上有嚴格限制。
質量單位換算
1、1毫克 = 1000微克(1.0× μg)
2、200 毫克 = 1克拉(1.0 Ct)
3、1000 毫克 = 1克(1.0 g)
4、5克拉 = 1 克
5、1微克=1000納克(1.0× ng)
6、1000 000毫克=1千克(1.0 kg)
7、1克=1000毫克
⑼ 小兒劑量的年齡計算有什麼方法
初生~1個月:成人用葯量的1/18~1/14
1~6個月:成人用葯量的1/14~1/7
6個月~1歲:成人用葯量的1/9~1/5
1歲~2歲:成人用葯量的1/5~1/4
2歲~4歲:成人用葯量的1/4~1/3
4歲~6歲:成人用葯量的1/3~2/5
6歲~9歲:成人用葯量的2/5~1/2
9歲~12歲:成人用葯量的1/2~2/3
此法簡便但粗略,僅適用於一般葯物。小兒劑量的體重計演算法
半歲以下小兒估計體重(千克)=月齡×0.6+3
6~12個月小兒估計體重(千克)=月齡×0.5+3
1歲以上小兒估計體重(千克)=實足年齡×2+8
兒童用葯劑量=兒童體重×成人劑量/60(成人平均體重千克),此法比上法較為准確,故應用較廣。
⑽ 頭孢地尼膠囊的兒童用量
成人服用頭孢地尼分散片的常規劑量為一次0.1g,一日服用三次。兒童服用頭孢地尼分散片的常規劑量為每日9-18mg/kg,一日服用三次。3-5歲孩子可以按照每日10mg/kg計算用葯量;6-8歲可以按照12mg/kg計算用葯量;9-12歲孩子可以按照15mg/kg計算用葯量。可以根據年齡、症狀進行適量增減。兒童服葯時可以選擇用水分散成溶液後口服或直接吞服葯片。
頭孢地尼對革蘭陽性菌和革蘭陰性菌有廣泛的抗菌譜,可以治療不同細菌引起的炎症:咽喉炎、扁桃體炎、急性支氣管炎、肺炎;中耳炎、鼻竇炎;腎盂腎炎、膀胱炎、淋菌性尿道炎;附件炎、宮內感染、前庭大腺炎;乳腺炎、肛門周圍膿腫、外傷或手術傷口的繼發感染;毛囊炎、傳染性膿皰病、蜂窩組織炎、淋巴管炎、甲溝炎、皮下膿腫、慢性膿皮症等。
需要注意的是,對青黴素類抗生素有過敏史者;本人或親屬中有易發生支氣管哮喘、皮疹、蕁麻疹等過敏症狀體質者;嚴重的腎功能障礙者不能服用頭孢地尼分散片。
頭孢地尼是抗生素類,一定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不要盲目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