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問跑步的配速公式是怎樣計算的
配速是針對長跑來說的,對短跑和中跑是不採用這個概念的。
馬拉松運動講究勻速,在勻速的狀態下才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實力。很多跑步愛好者很注意控制速度。他們根據自己的萬米成績乘以馬拉松耐力系數(每個人的差別不是太大),算出自己的馬拉松預計成績。再把馬拉松成績對應上配速,努力在全程以這個同樣的配速來跑。
呼吸節奏:
跑步時,有意識地把雙腳步伐節奏與呼吸節奏協調起來,一般來說,根據自己體力狀況和跑步速度變化,可以採取二步一吸、二步一呼或三步一吸、三步一呼的方法。
當呼吸節奏與跑步節奏相適應並形成習慣後,就可避免呼吸急促表淺和節奏紊亂,對加深呼吸的深度極為有利。同時還可減輕呼吸肌的疲勞感和減輕跑步中「極點」出現所帶來的不良反應。
跑步時採用鼻子吸氣。跑步時採用鼻子呼吸並與跑步節奏相協調,能滿足體內氧氣要求。隨著跑步距離和強度加大,氧氣需要量增加,改用口鼻吸口呼的呼吸方式,在吸氣和呼氣時要做到慢、細、長,嘴微張呼氣,忌大口快速呼吸或者喘粗氣。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跑步
『貳』 跑步配速怎麼算
配速是在馬拉松運動的訓練中常使用的一個概念,配速是速度的一種,是每公里所需要的時間。比如:如果甲在標准跑道上跑一圈(400米)需要3分鍾的時間,那麼甲每跑一千米就需要7分30秒的時間。這也就是甲的配速7分30秒。
2、配速的作用:
馬拉松運動講究勻速,在勻速的狀態下才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實力。很多跑步愛好者很注意控制速度。他們根據自己的萬米成績乘以馬拉松耐力系數(每個人的差別不是太大),算出自己的馬拉松預計成績。再把馬拉松成績對應上配速,努力在全程以這個同樣的配速來跑。
配速的把握可以靠速度感,在平時跑步的時候就要注意計時,把實際速度和配速聯系起來。當然也可以在訓練和比賽時使用運動手錶或手機里的運動軟體,這些手錶或軟體有GPS定位功能,根據GPS的數據直接算出跑步者的即時配速,供跑步者調節自己的跑步速度。
跑步的方法有很多,每種方法都有自己固定的強度,但是由於跑友們的能力不同,這個固定的強度就需要因人而異,很多初跑者並不能清晰地了解自己究竟該用什麼樣的配速跑步。每一個跑步的老手都知道,跑步的能力強弱並非看一個人跑的有多快,而是看他跑步過程中配速的控制能力。正確的配速可以幫我們降低身體的負擔,同時達到最大效率的燃脂效果。那,我們該如何找到自己跑步的最佳配速呢?
配速:跑步的節奏
在說最佳配速之前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配速的概念:
配速,每跑1公里/1英里(國內通常指每公里)所需時間,用來形容速度的快慢,用時間單位來表示,一般以「X分X秒」來描述。
對於經常跑步的人來說並不難理解,但對於剛開始跑步的小夥伴來說,可能就有點疑惑了,要了解跑的快慢,用速度就行啦,為什麼還要造一個配速的概念出來?
雖然兩者都是描述跑步快慢的,但速度是單位時間內經過的距離,而配速則是單位距離所消耗的時間。採用配速的原因在於,在日常跑步或一般的長跑比賽中,跑者的跑步距離一般是固定的,以公里或英里為單位,用配速來描述快慢可以讓跑者更加直觀地了解到自己跑完1公里/英里的距離,從而來估算跑完全程所需的時間。
比如一個人跑10公里用了1小時5分鍾,那麼他的平均配速就是6分30秒,也可以省略單位記為配速630。不過,配速並不需要我們去費心計算,可以通過手機APP結合手環數據測得。
不同人群的參考配速
了解完什麼是配速之後,我們來聊聊最佳配速。無論對於減肥還是想增強體質的人來說,跑步速度都不易過快,過高的跑步強度會增加無氧代謝的比例,反而燃脂的效率,還可能會對身體造成過重的負擔,進而引起肌肉損傷、酸痛等結果;而如果跑得太慢,又很難達到期待的鍛煉效果。
因此,控制好跑步時的配速,是每個想通過跑步改善身體狀況的人必學的一課。而由於每個人的身體健康狀況各不相同,在選擇配速的時候,要根據實際的身體狀況來確定。
『叄』 正常人10公里配速是多少
跑步10公里配速是(12.379千米/小時)10/(48.47/60)≈12.379千米/小時。
主要的計算方法:
如果在標准跑道上跑一圈(400米)需要3分鍾的時間,那麼每跑一千米就需要7分30秒的時間,這也就是說配速為7min30s。
配速的把握可以靠速度感:
在平時跑步的時候就要注意計時,把實際速度和配速聯系起來。也可以在訓練和比賽時使用運動手錶或手機里的運動軟體,這些手錶或軟體有GPS定位功能,根據GPS的數據直接算出即時配速。
很多跑步愛好者很注意控制速度。根據自己的萬米成績乘以馬拉松耐力系數(每個人的差別不是太大),算出自己的馬拉松預計成績。
『肆』 跑步配速是怎麼算的
配速=時間/路程。
配速就是每跑1公里/1英里(國內通常指每公里)所需時間,用來形容速度的快慢,用時間單位來表示,一般以X分X秒來描述。比如一個人跑10公里用了1小時5分鍾,那麼平均配速就是6分30秒,也可以省略單位記為配速630。不過,配速並不需要去費心計算,可以通過手機APP結合手環數據測得。
因此控制好跑步時的配速,是每個想通過跑步改善身體狀況的人必學的一課。而由於每個人的身體健康狀況各不相同,在選擇配速的時候,要根據實際的身體狀況來確定。
(4)跑步配速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配速的把握可以靠速度感,在平時跑步的時候就要注意計時,把實際速度和配速聯系起來。當然也可以在訓練和比賽時使用運動手錶或手機里的運動軟體,根據GPS的數據直接算出即時配速,供用戶調節的跑步速度。
跑友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跑步的配速,並且通過實際訓練不斷做出調整和加強,最終通過跑步訓練,實現高效安全地燃脂減肥。
『伍』 20米每秒是什麼配速
0.8,跑步的配速計算方法就是,用跑步的總時間除以跑步的公里數,得出的就是配速。
比如五十分鍾跑了十公里的話,配速就是五分鍾,這是最簡單的計算方法。
通過了解了這些,平時就可以根據自己的配速來進行有針對性的鍛煉,做到心中有數,科學運動。
速度(speed)一般是指一小時完成多少公里,跟配速(pace)是一個相反的概念,它是一個距離_時間的概念
。馬拉松中的配速通常用分秒/公里表示,而速度通常用公里/小時來表達。
『陸』 平均配速公式是什麼
平均配速就是總用時除以總公里數。不算慢。
30分鍾跑五公里,那每公里配速就是6分鍾,在業余來講的話屬於比較正常。五公里最佳配速在5分鍾多一點,用時25分鍾左右。這個配速成績相對不同年齡層是不同的,如果配速超過了6分鍾就算是普通。但是如果你的年齡層在40以上那這個成績就相對較好了。
作用
馬拉松運動講究勻速,在勻速的狀態下才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實力。很多跑步愛好者很注意控制速度。他們根據自己的萬米成績乘以馬拉松耐力系數(每個人的差別不是太大),算出自己的馬拉松預計成績。再把馬拉松成績對應上配速,努力在全程以這個同樣的配速來跑。
配速的把握可以靠速度感,在平時跑步的時候就要注意計時,把實際速度和配速聯系起來。當然也可以在訓練和比賽時使用運動手錶或手機里的運動軟體,這些手錶或軟體有GPS定位功能。
『柒』 6公里跑步配速多少合適
跑步是一項特別好的運動,對身體的好處不言而喻。
切身體會,跑步的配速每公里6分鍾左右最合適。身體不會特別累,也達到了鍛煉的目的。
『捌』 跑步一般配速達到多少是合理的
跑步的一般配速是一公里5分鍾到6分半鍾都是正常的。有點運動基礎的人的配速可以達到4分半鍾。
根據自己的萬米成績乘以馬拉松耐力系數(每個人的差別不是太大),算出自己的馬拉松預計成績。再把馬拉松成績對應上配速,努力在全程以這個同樣的配速來跑。
如果在標准跑道上跑一圈(400米)需要3分鍾的時間,那麼每跑一千米就需要7分30秒的時間。這也就是說你的配速為7min30s。
配速作用:
馬拉松運動講究勻速,在勻速的狀態下才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實力。很多跑步愛好者很注意控制速度。他們根據自己的萬米成績乘以馬拉松耐力系數,算出自己的馬拉松預計成績。再把馬拉松成績對應上配速,努力在全程以這個同樣的配速來跑。
配速的把握可以靠速度感,在平時跑步的時候就要注意計時,把實際速度和配速聯系起來。當然也可以在訓練和比賽時使用運動手錶或手機里的運動軟體,這些手錶或軟體有GPS定位功能,根據GPS的數據直接算出你的即時配速,供你調節自己的跑步速度。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配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