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社保退休金計算方法
退休金計算參考公式
鏈接:
如果資源不正確,或者版本不正確,歡迎追問
❷ 退休養老金計算方法
養老金的領取計算方法一般如下:養老金等於,基礎養老金加上,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其中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人累計交費滿15年,並且達到了法定退休年齡的。那麼該當事人就可以在退休後領取到養老金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❸ 養老金計算方法
參加市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人員,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實際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滿15年以上的,按月計發基本養老金。根據最新的養老金計算辦法,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註: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低限為0.6,高限為3。因此在養老金的兩項計算中,無論何種情況,繳費基數越高,繳費的年限越長,養老金就會越高。養老金的領取是無限期規定的,只要領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待遇,即使個人帳戶養老金已經用完,仍然會繼續按照原標准計發,況且,個人養老金還要逐年根據社會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的增加而增長。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領取得越多,相對於交費來說,肯定更加劃算。
例如:根據上述公式,假定男職工在60歲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4000元。
累計繳費年限為15年時,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0.6)÷2×15×1%=48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1.0)÷2×15×1%=6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3.0)÷2×15×1%=1200元
累計繳費年限為40年時,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0.6)÷2×40×1%=128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1.0)÷2×40×1%=16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3.0)÷2×40×1%=3200元
個人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139
編輯本段調整方案
企業退休人員新增養老金
2009年全國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人均將增加110元左右,這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下稱人保部)具體落實國務院十項保增長措施的一項重要舉措。人保部有關人士透露,由該部起草的關於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的總體方案,已經於2008年11月11日上交國務院。中央促進經濟增長的十項措施中的第八項提出,要「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
2008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增加了100元。人保部人士表示,並不會大幅度提高2009年的增長水平,養老金人均增加110元,只是一個全國的平均數。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的調整是以省為單位,要由各省分別計算各自的養老金增長水平和所需金額,然後上報人保部進行審核。人保部會根據其自己測算的各省數據,與各省上報的數據進行綜合考慮後,確定各省最後的養老金增長水平。 數據顯示,中國政府已經持續多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企業參保退休人員的月平均養老金已從1995年的321元,提高到2007年的963元。 根據2007年8月1日公布的《國務院關於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若干意見》決定,從2008年到2010年將連續三年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准。這是繼2005年到2007年,中國政府有計劃的上調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之後的第二輪上調。
從2008年1月1日起,全國4200多萬企業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標准再度上調。人均增加10%,為100元左右。2008年至2010年將繼續上調三年,且上調幅度高於前三年,到2010年,全國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養老金將超過1200元。 根據2008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報告的安排,2008年中央財政安排了1263億元用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對於2009年的增幅,全國總工會有關人士表示,這只是一個平均數,各地養老金調整水平會有所差別。根據2008年各地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調待標准,人均增漲最高的省份為北京,每月增長200元,最低為安徽,每月增長55元。
❹ 養老金交15年能領多少
【法律分析】:養老金的核定是根據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繳費年限、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多種因素,同時也要根據個人退休時上年度全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計算。因此,退休人員能領取多少金額的退休金,只有達到退休年齡時根據當時的計算因素來核定。我國社保交滿15年養老金的計算公式是:月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法律依據】:《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 第四條 參保人員跨省流動就業轉移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時,按下列方法計算轉移資金:
(一)個人賬戶儲存額:1998年1月1日之前按個人繳費累計本息計算轉移,1998年1月1日後按計入個人賬戶的全部儲存額計算轉移。
(二)統籌基金(單位繳費):以本人1998年1月1日後各年度實際繳費工資為基數,按12%的總和轉移,參保繳費不足1年的,按實際繳費月數計算轉移。
❺ 怎麼計算自己的退休金
退休養老金的錢包括個人賬戶養老金和基礎養老金,具體計算方法如下:
1、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
2、基礎養老金等於(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除以2乘以繳費年限乘以1%。
基本養老金也稱退休費,是一種最主要的養老保險待遇。目前按照國家對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總體思路,未來基本養老保險目標替代率確定為58.5%。由此可以看出,今後基本養老金主要目的在於保障廣大退休人員的晚年基本生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第十一條 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第十三條 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前,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應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政府承擔。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出現支付不足時,政府給予補貼。
❻ 交滿15年社保後,退休後每月能領取多少養老金
社保交滿15年養老金的計算公式是:月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本人退休時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20%,2、個人賬戶養老金=本人帳戶存額÷120
累計繳費年限為15年時,65歲退休的話,還可以領退休金約20年(前提是活到85歲),那以此推算,可以領取養老金的時長為:20×12個月=240個月。
假設某某某2007年後年均工資5萬元,那個人年繳4000元,15年繳6萬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月、55歲為170月、60歲為139月,60歲以上統一120月),某某某60歲退休,那月領:60000÷139=462元。
即某某某2022年退休,可月領養老金:2037+462=2499元。
(6)15年退休金最詳細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社保特徵
特徵1:社會保險的客觀基礎,是勞動領域中存在的風險,保險的標的是勞動者的人身;
特徵2:社會保險的主體是特定的。包括勞動者(含其親屬)與用人單位;
特徵3:社會保險屬於強制性保險;
特徵4:社會保險的目的是維持勞動力的再生產;
特徵5:保險基金來源於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繳費及財政的支持。保險對象范圍限於職工,不包括其他社會成員。保險內容範圍限於勞動風險中的各種風險,不包括此外的財產、經濟等風險。
❼ 繳滿15年社保之後,退休時養老金是怎麼計算的
2006年以後退休且累計繳費滿15年,退休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等3部分組成。
註:1996年之前參加工作的「老人」和其它有視同繳費年限的人員,才有「過渡性養老金」。
對於「新人」來說,一般基礎養老金占個人養老金總額的70%以上,個人賬戶養老金只佔30%以下。
最低養老金標准
多數地區會執行一個「最低養老金標准」(例如按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90%),假如退休時你的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全部加起來,還是低於這個「最低養老金標准」,則你的養老金按這個最低標准發放。
於是,出現了一個比較尷尬的現象:
假如A每年按100%的檔位累計繳費15年,B按照60%的檔位累計繳費也是15年,A的繳費總額比B高得多。退休之後,A和B兩人按照上面的公式,計算出的養老金總額,都低於當地「最低養老金標准」,於是,A和B兩人都按最低標准領取養老金,完全不能體現「多繳多得」的原則。
在上述案例中,對於A來說,性價比更高的做法,應該是降低繳費檔位,延長繳費年限。這樣算出來的養老金更高,而且等退休之後,逐年增長養老金的時候,繳費年限更長,一般來說養老金增長也更快。
❽ 我買了15年社保一共是45888元,退休金領多少
交15年社保退休能領的退休金金額取決於個人繳存情況,一般社保養老金一般包括基礎養老金與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具體計算方法如下:
1.基礎養老金計算:
基礎養老金的計算公式為:(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公式里邊的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計算公式為: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2.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算:
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算公式為: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每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是不完全相同的,一般在0.6至3之間,主要考慮個人收入水平的差異,一般收入越高繳費指數就越高。
舉例計算,職工每年繳納6000元社保費,以人均工資2500元為例,繳費檔位在0.6到3之間,那麼退休後基礎養老金最多可達750元,最少為300元。個人賬戶總額是將每年繳納社保費用的8%放入個人賬戶,那麼每年繳納6000元社保,每年個人賬戶所得為480元,那麼15年則有7200元,所以第二項個人賬戶養老金每月為51元。綜上所述,每年繳費6000元,連續繳納15年,之後每月最多可獲得801元退休金,最少則為351元。